活力特区:粤东明珠汕头
文/张泽华 刘 雅 摄影/南 山
广东汕头,岭东门户、华南要冲,因港而立、因侨而兴,是全国著名侨乡、国家首批经济特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
从边陲渔村到通商口岸再到改革开放前沿,汕头的发展始终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自1860年开埠以来,汕头历经沧桑变迁,逐渐发展成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由鸦片战争后的被动开放,到建立经济特区的主动开放,再到新时代的全面开放,在汕头的历史文化中,深深烙印着开放的基因和特质。心系桑梓的家国情怀、兼容并蓄的海洋文化、薪火相传的红色基因,以及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的特区精神在这里交织相融。
百年商埠,和美侨乡,活力特区。如今,汕头这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已经开启了新的征程。
走遍天下 根在潮汕
历史上,潮汕人的祖先主要是来自于中原南迁的汉人以及当地的百越族群。中原移民最初从黄河流域迁至江南,后入闽,宋、元时期再由福建迁入广东,在韩江流域的潮汕地区定居,繁衍生息至今。所以,当地的古屋老厝门楣多以“江夏世家”“九牧世家”“颍川世家”等冠名。因为靠山临海,潮汕人向海而生,具有开放拼搏的基因,善于经商闯荡,又尊崇传统文化习俗,非常重视教育和礼仪,崇文重教、义利并重,信奉“地瘠栽松柏,家贫子读书”的理念。
海纳百川、包容创新的潮汕文化源于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中原文化,又融合了岭南本土文化和海洋文化。其肇始于先秦、成型于秦汉、发展于唐宋、昌盛于明清、创新于现代,兼容并蓄,贯穿于潮人整个社会生活之中。以英歌舞、工夫茶、潮绣、潮剧、潮乐、民居等为代表的潮汕文化影响深远,誉播海内外。
潮汕地区是著名的侨乡,也是港澳台同胞的重要祖籍地之一,素有“海内一潮汕,海外一潮汕”的说法。一句“胶己人”,走遍天下,根在潮汕。
“有海水处就有华侨,有华侨处就有潮人”。汕头现有海外侨胞、港澳台同胞1000多万人,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自唐代开始,汕头就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之一。近代以来,潮汕籍侨胞远渡重洋到海外谋生,稍有积蓄便委托回国的亲友等民间渠道捎带银信,赡养长辈妻儿,汕头因此保留了大量侨批文物,形成了侨批文化。
一封封侨批,是海外华侨华人艰辛创业历程和情系故里、笃诚守信精神的见证,也是承载海外华侨华人与故乡民众家国情怀、共同历史记忆的文化符号,是宝贵的精神财富。2013年,侨批档案申遗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遗产名录》。在构成侨批档案的约17万份侨批中,来自广东三大侨乡的达到16万件,其中潮汕侨批就有10万余件。潮汕话把“信”称为“批”,侨批是粤闽侨乡与海外交往的民间特殊文献,是海外华人华侨与国内侨眷的书信与汇款的合称。它是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和金融、邮政机构寄回国内,连带家书或简单附言的汇款和领取包裹的凭证,属于“银信合一”的档案文献。
据史料记载,“批信”出现于明代,成型于清代中期。19世纪初叶,侨批业收汇开始分工细化,并作为一个行业问世,直至上世纪90年代才逐渐消失。国学大师饶宗颐曾评价说,侨批为“海邦剩馥”“侨史敦煌”和“文献精粹”“媲美徽约”,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2004年,汕头市创建国内首个侨批文物馆。目前汕头侨批原件馆藏量已达8.6万封。
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特区的建设同大批心系乡梓、心系祖国的华侨是分不开的。遍布世界各国的潮汕华侨,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区汕头的发展,也离不开华侨华人的关心和支持。一批又一批潮籍企业家离开家乡到海内外各地经商创业,然后再反哺家乡建设。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以来,潮汕三市仅教育医疗事业接受的潮籍华侨华人及港澳台同胞捐赠合计人民币就超过100亿元。而汕头经济特区建立40余年来,充分利用侨乡资源,鼓励、吸引华侨华人回乡投资建厂5000多个,累计利用侨资近百亿美元,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新时代,汕头正持续加强海外华侨工作,积极引导、激励华侨在支持和参与祖国现代化建设、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促进中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潮汕“工夫” 君子之道
潮汕工夫茶举世闻名,其蕴含的中国茶文化更是博大精深。作为潮汕地区特有的传统饮茶习俗,中国茶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它是融精神、礼仪、沏泡技艺、巡茶艺术、评品质量于一体的茶道形式。2008年,潮州工夫茶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早在唐代,潮州茶文化就已盛行,潮汕人不仅喜欢喝茶,更把茶当作待客的最佳礼仪。这不仅因为茶有养生作用,更被赋予了“待君子,清心身”的意境。
潮汕工夫茶起源于宋代,发展于宋、元时期,鼎盛于明代,在潮汕地区及福建漳州、泉州一带最为盛行。如今,移居外地或侨居海外的潮汕人,也仍然保留着品工夫茶这个风俗。可以说,有潮汕人的地方,便有工夫茶。
“工夫”一词,潮汕话意为做事讲究方法,被引申为烹茶品茶方法的讲究。“工夫”与烹茶联袂,便是“工夫茶”。中国茶道形成于盛唐,《茶经》总其大成,简称“茶经法”,成为潮汕工夫茶烹法之本,更是中国工夫茶的“元典”。它详载茶艺,包括炙茶、碾末、取火、选水、煮茶、酌茶六个主要程序。潮汕工夫茶,更是有一整套讲究茶具、茶叶、用水、冲法、品味的茶经。
据史载,唐代韩愈被贬到潮州后,“海滨邹鲁”之风开启。至宋代,潮州地区的文人雅士已有饮茶习俗。后又经历人口数次迁徙,中原文化融入本地民风习俗形成“潮味茶俗”,逐渐成型为后来的“工夫”茶俗。较早关于潮汕工夫茶艺定式的文字记载是清代俞蛟的《梦厂杂著·潮嘉风月·工夫茶》,而翁辉东的《潮州茶经·工夫茶》则更加详尽。
潮汕佳肴 中国味道
发源于潮汕地区的潮汕菜,是中国四大菜系、八大菜系之粤菜的主干和精华。
潮汕菜属粤菜系,源于潮州府,已传承千年。据记载,潮汕菜可追溯到汉代。盛唐之后,受中原烹饪技艺的影响,潮汕菜得到进一步发展。唐代韩愈来到潮汕地区时,就对潮汕菜美味赞叹不已:“章举马甲柱,所以怪目呈。其余数十种,莫不可叹。”明末清初,潮汕菜进入鼎盛时期,潮州城内名店林立,名师辈出,名菜纷呈。近代,由于潮籍海外华侨的往来频繁,潮汕菜博采海内外名食之精华,菜式更加丰富多彩,质量精益求精。时至今日,潮州菜已经发展成为独具岭南文化特色、驰名海内外的中国名菜之一。
潮汕菜既取用外地高档燕、翅、鲍,又融合本地原料。凡海鲜、河鲜、蔬菜瓜果,均可烹制成为入席菜肴。譬如番薯,经厨师加工,可烹制糕烧番薯;番薯叶经精心挑选,脱去硬梗,加上火脚、上汤、温香菇、鸡油等,成为筵席佳肴“护国菜”。
潮汕地区地处亚热带,南临大海,海产丰富,这也造就了潮汕菜最突出的特点,即以烹制海鲜见长。海鲜烹调选料考究,制作精细,辅以酱碟佐料,新鲜美味,清而不淡,鲜而不腥,郁而不腻。如鸳鸯膏蟹、生菜龙虾、红炖鱼翅、蚝烙、清炖乌耳鳗、清汤蟹丸等,都是潮汕海鲜的代表名作。
潮汕菜的另一特点,是善于烹制素菜。蔬菜果品,粗料细做,清淡鲜美,营养丰富,如马蹄泥、厚菇芥菜、糖烧地瓜等。当然,潮汕菜享有盛名,除了用料丰富,更在于制作精妙,有煎、炒、烹、炸、焖、炖、烤、焗、卤、熏、泡、滚、拌等多种制作方式。在讲究色、味、香的同时,潮汕菜还着意在造型上追求赏心悦目。竹笋、萝卜、薯类等,被精工雕刻成各式各样花鸟造型,作为点缀或菜垫,形成独特的“彩盘”艺术。潮菜的筵席自成一格,大席喜用12道菜,其中咸、甜点心各一道。喜席必有头尾两道甜菜,称为“头尾甜”。
此外,潮汕菜还讲究“食疗同理”,经常入馔人参、当归、枸杞、洋参、田七、霍斛、冬虫夏草等中药材,起到一定的疗疾保健作用,极受食客青睐。
一衣带水 根脉相连
汕头南澳是广东距离台湾省最近的海岛县,与台湾一衣带水,根脉相连。南澳素有“粤东屏障,闽粤咽喉”之称,自古是东南沿海通商的必经泊点和中转站,也是海上贸易的主要通道、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
作为重要的台胞祖居地之一,目前在台湾的南澳籍同胞达10万多人,超过南澳本岛人口。每年,南澳都要接待台胞返乡探亲、访祖、观光等,还为台船提供进港避风、补给、贸易等服务,属于广东对台工作的重要窗口。
作为历史上的东南海防门户,明、清两代的南澳还是著名的海上军事重镇,戚继光、施琅、丘逢甲等军事名将在这里留下许多故事。近年来,南澳文博部门收集了一批与台湾关系密切的史籍,考证了总兵府、郑成功招兵树、清戍台澎故兵墓、守卫台湾将领墓等遗址遗迹,出土了镇守福建台湾总兵官印、轮守台澎的南澳左营铁炮、郑成功所铸的“永历通宝”钱币及诰封其母廖氏的圣旨等文物,以实物印证了南澳与台湾在军事、政治、经济、人文等方面的渊源。
粤东明珠 你我共享
“海邦剩馥,念念厮守,粤东明珠,璀璨大美神州;南有嘉鱼,烝然汕汕,执子之手,来番少年游……”一曲《少年游·汕头》唱出了四海乡亲的浓浓乡愁。2023年10月,近300名泰国华侨后代青少年来到汕头文化艺术学校,换上潮剧戏服,联袂演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家乡桑梓情,最忆是乡音。“双向奔赴”的背后,是汕头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不断提升城市品质能级,全力推进“绿美汕头”生态建设、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营商环境建设、文旅资源开发等重点工作,切实化侨乡优势为可持续发展胜势,引领百载商埠跃升为粤东明珠的不懈努力。
作为全国唯一一个以“华侨”和“试验区”命名的国家级发展平台,汕头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自成立以来,牢牢把握国家赋予的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以做好新时代“侨”文章为着力点,在经济和文化上双向发力,坚持“文化引侨、平台联侨、政策惠侨、经济聚侨”,全力闯出一条新时代“侨”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汕头濠江区的海上风力发电机成行排列,成为广东新能源开发重要基地;汕头科学城建设全面启动;“深圳—汕头产业合作园区”加快建设;中数大会、服博会、玩博会和南澳科学会议等成功举办……汕头大地动能强劲、生机勃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