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阿兰 · 德龙
文、图/杜 京
作者简介:杜京,高级记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四度荣获中国新闻奖及数十项国内外新闻奖项,荣获波兰共和国授予的“杰出贡献勋章”、国家最高荣誉“波兰共和国军官十字勋章”。出版《我与老师》《跨越国界的芬芳》《地球上的银飘带》《东方多瑙河》《我,文化 波兰》《琥珀色的格但斯克》《四季波兰》等十余部著作。
2024年8月18日,电影演员阿兰·德龙在家中“平静地离去”,享年88岁,我心中不禁黯然,眼前总会浮现他的音容笑貌……
他是法国电影传奇人物、世界公认的电影表演艺术家、中国观众所熟知的著名电影演员。
阿兰·德龙于1935年11月8日出生在法国上塞纳省的索镇。他的父亲是一名电影工作者,母亲在药店工作,在他4岁时父母离异,他的童年并不快乐。17岁时他参军当了一名法国海军陆战队伞兵,4年后回到巴黎,曾当过酒店招待、市场搬运工,最终做了演员。
1957年,阿兰·德龙主演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当女人卷入时》。从此,兼具英俊外貌和出色演技的他走入观众视野。青少年时期产生的暗淡孤独感,一直伴随着阿兰·德龙,并渗透于他所扮演的角色,令他的表演形成了独特深沉冷峻的风格。
他先后主演过80多部电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黑郁金香》《勾魂慑魄》《恶魔来信》等影片中,他都是一人兼饰两个角色,且总能将两种气质悬殊、性格迥异的人物展现得生动细腻。
1985年阿兰·德龙因为电影《我们的故事》获得法国电影界的重要奖项:第10届凯撒奖最佳男主角奖;1986年凭借电影《警官的诺言》获得法国“共和国文化艺术勋章”;1995年他还荣获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2012年荣获第65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奖;2019年,获得戛纳国际电影节荣誉金棕榈奖。
阿兰·德龙一生主演过80多部影片,形成其独特深沉冷峻的表演风格
回想起来,阿兰·德龙可能是中国观众最早认识的法国男演员。1979 年,他主演的电影《佐罗》引进中国,“蒙面义侠”佐罗的形象由此深入人心。作为第一批被引入中国大陆播放的西方电影之一,据统计有超过 7000万的中国观众观看过这部影片。
影片讲述在西班牙殖民统治时代的南美洲,民间传说中的一位蒙面大侠佐罗从天而降。阿兰·德龙在影片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行侠仗义、剑术高超、英俊潇洒的“蒙面大侠”。他的迷人微笑和浪漫气质,使得这一角色成为无数影迷追捧的偶像。而电影中佐罗的面具、长剑、鞭子和黑马,这些元素成了人们心中对于“侠客”的定义。与此同时,影片中充满西班牙浪漫情调的主题曲《好汉佐罗》脍炙人口为人传唱。阿兰·德龙演绎的故事让人们坚信,只要心中有正义和勇气,就能战胜一切困难。
年轻的阿兰·德龙和罗密·施奈德
记得那时军营大院的小礼堂、大操场不知放映过多少遍《佐罗》。男孩子们看完电影,相继模仿影片中的主人公披着披风,戴着用黑纸做成的眼镜、高帽和面具,悄悄系上老爸的腰带,手中挥舞“刀枪”,在大院里追逐,个个儿争当英雄佐罗。而我家里有不少小人书,其中就有《佐罗》电影连环画,光看电影不过瘾,我还要看小人书,一遍又一遍。
每当看完《佐罗》,人们会沉浸在影片的故事场景对话中,许多影迷默默背诵着荧幕上的经典台词,站在电影海报招贴画前,久久不愿离去。蒙面侠佐罗的故事在默片及有声片时期,先后被好莱坞三次搬上银幕,而佐罗的扮演者阿兰·德龙潇洒豪放,行侠仗义的形象留在了亿万观众心中。
阿兰·德龙漂亮英俊,潇洒风流。在很多中国影迷心中,他是迷人的佐罗,是拥有如深海般漂亮眼睛的男人。他与“茜茜公主”扮演者、奥地利女星罗密·施奈德曾经的恋情,更是令许多影迷津津乐道。因出演爱情电影《花月断肠时》两人相恋,痴情的罗密·施耐德不顾当时两个人身份悬殊,身为女明星的她不惜放弃自己在奥地利的一切,跑到法国和那时还是穷小子的阿兰·德龙一起生活。
“金童玉女”相遇和相爱,在当年被传为佳话
两个人订婚后,阿兰·德龙凭借着和罗密·施耐德的感情,声名鹊起,事业顺风顺水。可是,好景不长,在众人眼里天生绝配的一对情侣,最终劳燕分飞。1982年,年仅43岁的罗密·施耐德去世,阿兰·德龙写了一封情书给逝去的昔日爱人,追忆两个人当年的相遇和相爱。“金童玉女”如今都去了天堂,曾经的佐罗和茜茜,镌刻的是那个时代的美好。
时间是个多才多艺的表演者,总在一些时候,唤起尘封的回忆,让人流连忘返。
、
影片《佐罗》的海报
记得10年前的夏天,在一场别开生面的演讲会上,我见到了一位特殊嘉宾。当观众席上的灯光暗下来,一位面戴电影《佐罗》中主人公之面具,一长串电影中的经典台词“世代传承的意志、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梦,只要人们继续追求自由的答案,这一切一切都将永不停止!”他一气呵成,瞬间将现场的观众带回到了电影《佐罗》中的场景。那充满激情、浪漫华美的声音还是那么熟悉,那么令人动情。他究竟是谁呢?
他就是配音演员童自荣。1944年出生的他于20世纪60年代初,在接连看了三遍一部叫作《白夜》的苏联电影之后,他暗暗下定决心,未来要做一名配音演员。1978年,上海电影译制厂老厂长陈叙一给了他平生第一个主要角色,《未来世界》中的记者查克。随后,在上海电影译制厂引进的影片《佐罗》中,童自荣为主人公惩恶扬善的蒙面英雄佐罗配音。
阿兰·德龙在影片《佐罗》中的剧照
《佐罗》在中国上映大获成功后,和阿兰·德龙的形象一样留在观众心中的还有童自荣激昂爽朗的迷人声音。佐罗、寅四郎……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入译制片最为辉煌的年代,童自荣的声音伴随着译制片中,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明星。《少林寺》《黑郁金香》《铁面人》……每一部影片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但最让人忘不了的还是佐罗。
我想,每个时代的人们,都有着永远留在自己记忆里的文化生活。在那个影像作品并不丰富的年代,阿兰·德龙的出现让银幕如此活色生香,他的名字与面庞伴随着影片《佐罗》,为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人了解西方文化打开了一扇窗口。
童自荣在活动现场,还回忆起20世纪80年代一段与阿兰·德龙的相遇。1987年金秋时节,阿兰·德龙来到中国,他兴致勃勃地骑着自行车逛北京城,在长安街“遛弯儿”。了解北京人的生活。因为扮演“佐罗”,他在中国备受欢迎,他说非常喜欢伟大的中国和热情的中国人。
在中国的那段日子,恰逢他52岁的生日,北京的影迷灵机一动,在崇文门马克西姆餐厅举办“欢迎阿兰·德龙先生来到中国”联欢生日晚宴。接受中国记者的采访时,他神采奕奕,侃侃而谈,分享了他对电影的理解和塑造角色的感受, 他认为,一名优秀的演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演技功底,更要关注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生活。
阿兰·德龙的出现让银幕如此丰富多彩
童自荣当时也接到阿兰·德龙发出的邀请,到北京出席他的生日晚宴。“一向躲在幕后的我,那回也凑热闹过了一把舞台瘾。晚宴上,自然要我朗诵《佐罗》里的台词,大家还把帽子、眼罩、披风、佩剑什么的一股脑儿地往我身上堆。压轴的是阿兰·德龙先生,只见他风风火火地冲上台来。这位仁兄未忘展开笑脸、先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拥抱,那热烈友好的动人情形至今难忘……”
陪伴我们40多年的银幕老朋友——阿兰·德龙扮演的佐罗形象,童自荣的精彩配音;一个是帅气得无法直视,一个是好听得难以忘怀;阿兰·德龙与童自荣这对中外“佐罗”搭档的合作,堪称“有声有色”、珠联璧合,早已成为永恒的经典,时代的传奇。
岁月飞逝,几代人记忆中的阿兰·德龙走了。银幕上,他的目光里始终散发出对恶的仇,对爱的柔。我想,他散发出的魅力光芒会永远陪伴着正直与善良的人们。愿他一路走好,天堂再无病痛。
致敬永远的佐罗,永远的经典,永远的阿兰·德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