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内容
香江诗抄
编者按:香港著名诗人秦岭雪老先生曾两次见过陈嘉庚先生,他说:“香港同胞对陈嘉庚先生非常敬仰,充满感情。”他除应本刊之约写诗一律,并组织香港诗界赐诗一组。本刊特发表以飨读者。
余平生见陈老二次。第一次,解放初期,大约是一九五一年,他来我家乡南安梅山国专二校视察。第二次,一九五六年,陪家父往集美校董会叩见。家父是他女婿李光前先生香港地区总经理,负责与内地联络事务。
垂髫喜见陈公来,
侍父朝趋拜柏台。
花发芙蓉翻旧貌,①
泽披鹭岛出高才。②
抗倭狮吼动南浦,③
革厉针砭对腐胎。④
参政殷勤重寄语,
飞龙闽海起风雷。⑤
——秦岭雪
注:
① 芙蓉,陈老女婿故里,有国光学村,含中小学多所。李光前先生所创建。
② 鹭岛,厦门,有厦门大学,集美学村,陈老一生心血所在。
③ 抗战期间,陈老号召南洋华侨捐巨款。
④ 陈老曾率团访延安,赞颂解放区清明,而批评南京政府贪腐。
⑤ 解放后,陈老在政协多次倡言铺设鹰厦铁路,自此福建始通火车。
百年五十今朝念,
侨帜光辉海宇威。
爱共学村相伴在,
情随鳌苑本心归。
浔江灯火回天马,
蕉雨烽烟一铁衣。
吾道南来兴教地,
春秋嘉木凤凰飞。
——南雁
一生未拂梓乡麈,
拼搏终成百炼身,
海外当年栽橡树,
滇边此日有胎痕,
从商更重兴文教,
许国还留传火薪,
散尽家财何所有,
高山仰止闽南人。
——陈文岩
凝情举笔发幽思,
集美陈公引远驰。
战祸临身非顾利,
兵灾压境岂降时?
风华浸血浮戈戟,
国土鳞伤躏痛肢。
幸赖诸君瓯补缺,
山河倾覆得支持。
——众木成林
骋怀眺目忆豪英,
临海山堂草木青。
倾产但求兴社稷,
奔波岂在耀门庭。
风梳简筑糠糜淡,
水漾胶庠桃李馨。
人去名留方为寿,
君如天际不沈星。
——吴仁艺
倾尽家资办学堂,
华侨旗帜大飘扬。
兴庠集美擢才俊,
捐款神州卫国疆。
创业南洋无畏苦,
牵情故里永流芳。
丹心赤子如明月,
辉耀中华万载长。
——潘志成
一方碑碣世人尊,
字字鎏金豪气存。
背井躬耕征鳄海,
归来载誉卧鳌园。
醉心慈善赈灾地,
圆梦黉宫集美村。
家国情怀天亦鉴,
毕生功业壮侨魂。
——姚庆才
天降英才闽省光,
岁华百五誉犹扬。
功留厦大诸峰葆,
业傲学园多海彰。
遗爱故乡成伟茂,
恪忠祖国树辉煌。
还祈侨界追奇卓,
共助新邦胜大唐。
——许连进
旗帜飘扬百五圜,
光辉永照益斑斓。
学村琼立潮波里,
隽誉长留天地间。
一片丹心兴故国,
千秋浩志焕春关①。
今朝盛世芙蓉美,
告慰先贤共笑颜。
——苏文华

注:① 春关,唐宋时举进士,登记入选谓之春关。发给的凭证,亦称春关。
奋进新时代 共筑中国梦
篆刻 / 彭海忠
兴学育人垂誉名,
感恩犹合忆嘉庚。
还闻傲世铿锵步,
难忘倾囊磊落行。
一瓣心香酬故地,
千钧宏愿壮长旌。
于今华夏春花茂,
堪慰先贤报国情。
——柯联式
侨领光辉青史传,
江山云物吊前贤。
好将财富志兴学,
培育英才任在肩。
赤胆丹心思报国,
归舟万里勉旌旃。
春风桃李怀公日,
翔鹭腾飞壮海天。
——温荣旋
义高六合逝犹存,
倜傥丹忠大宅门。
犁土锄风晴雨变,
济师筹饷浩溟吞。
乾坤重担堪垂涕,
黉宇簪缨不负恩。
记取一心家国梦,
今时山海奠清尊。
——翁寒春
远别家山忆少年,
乡情国事每萦牵。
南图明德成勋业,
北望高风挹圣贤。
奖学捐资源不断,
黉宫佛刹壁相连。
英才乐育千秋计,
恩泽斯文福祉延。
——施育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