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感受“净”与“静”

文、摄影/马克燕


微信图片_20240830111212.jpg


都说日本干净,最早听到这种说法还是上世纪80年代初,源于父亲去日本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在经济短缺的年代,出国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获得购买进口大件电器的指标,父亲利用这个珍贵的指标给家里添置了一个日立牌大彩电,此外他还买了一个国内难得一见的蒸汽熨斗,既实用又有颜值,当时全家人真是开心无比,毕竟当时日本电器是高端时尚的代名词,生活潮流的新坐标,家家都以拥有一台日本电器为荣。除了带回大彩电和蒸汽熨斗之外,父亲还带回了旅日观感。印象最深的就是父亲一再感慨日本的干净,他说在日本的十多天鞋上一点灰尘都没有,根本不用每天擦鞋。当时,作为北方省会城市的家乡还常常是雨天一脚泥、晴天一鞋灰的状况。他还说日本人特别遵交通规则,红灯亮时,行人绝对不会横穿马路。此后的岁月里,从各种渠道也会时常听到日本整洁干净的说法。然而,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几十年后,当“耳听”终于变为“眼见”时,我还是被眼前的画面触动、震撼了。

端午节前,我和女儿一起去了日本,目的地:大阪、京都。

从大阪机场出来需乘坐轻轨到酒店,近一个小时的行程中,我并未产生多少惊奇的感觉,甚至有种日本不过如此的慨叹。沿途看不到多少醉人的自然景观和高大气派的时尚建筑,窗外闪过的多是被称作“一户建”的日式住宅,一家挨着一家,一户连着一户,密度极高。这些紧挨着轻轨的密集住宅大多看起来不新不旧,普普通通,也有一些重新修建装饰的小院显露着主人格调、情趣和用心。让我没想到的是沿途的所有住宅区都布满了密如蛛网的电线,横挂半空。而到达大阪车站之后,地面上密布的铁轨、矗立的钢架、半空中的机车电缆构成了超密集的工业金属线条,贯穿在繁华拥挤、高大时尚的商业楼宇之间,在显示着日本交通网络便利发达的同时也无可奈何地增加了视觉拥挤和不适。

然而,此后在大阪和京都游玩的几日,这里的“净”和“静”却让我感叹不已。

不能不说,日本的干净是令人咋舌的干净,是无以复加的干净,是不可思议的干净,甚至可以说是近似于变态的干净。怎么做到的?这个疑问一直伴随着我的整个行程,挥之不去。日本街头,不仅没有灰尘,而且还有着一种被深度清洁、精心冲洗过后的洁净,特别是下水道的金属井盖和地沟篦子,不仅没有锈迹,还会显示出金属的光泽质感,让人不由自主地想到“光洁如镜”几个字。街面上除了偶有几片掉落的树叶,几乎看不到随意丢弃的杂物。大阪、京都的游人很多,但是,日本的环境似乎给了游人无形的约束,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也都被同化般地形成了统一的自觉。我曾试图找寻一些卫生死角,然而,根本找不到,即使是两栋房子的夹缝之间、各种隐蔽的角落也是干干净净。在日本转的地方越多,越是惊异于这种干净,惊异于日本是怎么做到这种极致的。其实在日本街道上很少能看到垃圾桶,当地人都是将出门可能产生的垃圾自觉携带回家处理掉,且这种习惯根深蒂固。在日本街道上也几乎看不到环卫工人,尽管日本也有专职的清扫人员,但是,日本的环境卫生其实更多是得益于全民参与、全民打扫、全民维护的自觉行为。在京都我只是看到过一次垃圾车收集垃圾,经过分类装袋、干干净净的大号白色垃圾袋被工人快速扔到垃圾车上,完全感受不到这是一种苦活脏活累活。最令人称奇的是日本露天街头也是禁止吸烟的,如果想吸烟,必须站在专门的吸烟区域,如果违规,则要罚款1000或2000日元。在寺庙,如果进入到佛堂参观一定要脱鞋,但不能光脚,脱下的鞋要装进寺庙提供的塑料袋中拎着,出来再将塑料袋扔进出口的垃圾桶,期间要是去卫生间就只能穿上寺庙专门提供的拖鞋。而最让我没想到的是在商场试衣服也必须脱鞋进入试衣间,不仅如此,店员还会递给你一个罩在头上的袋子,以免面部涂抹的化妆品污染衣物。总之,干净,无处不在,干净是日本精心维护的民族体面,干净已经成为日本国民骨子里的教养,成为这个国家的一个文明标签。


微信图片_20240830111306.jpg

不仅日本的干净让我大开眼界,日本的安静也是让我深受触动。大阪和京都都是人口密集城市和旅游热点城市,但是,摩肩接踵的人流中却鲜能听到人们的大声喧哗,听不到汽车的随意鸣笛,也几乎听不到城市里恼人的高频噪音。白日里,眼前是不断涌动的车流、人流,耳中感受的却是城市平和宁静的呼吸,动与静在商业街公路小巷竟然形成了并行不悖的奇妙画风。

在密闭的公共空间,日本人显然更加注意自己的言行,说话音量都能调控到合适得体的分贝,无论是商场、酒店、餐馆还是地铁,几乎听不到肆无忌惮、旁若无人的高门大嗓和吵嚷喧哗,到处都是依规行事的场景。日本街头虽然看不到警察,但是无论行人还是车辆都严格遵守交规,看不到车辆加塞、抢行、并线的情况,一切都规规矩矩、秩序井然。说到秩序井然,确实让人印象深刻,因为无论是脱在店门口、家门口的鞋子还是分门别类的垃圾桶,全都摆放有序,一丝不苟,整个社会都在营造一种由文明素养和社会公德打磨出来的宁静气息。

日本的“静”其实不仅仅体现在耳中的听感,而且还体现在眼中的视感、心中的悟感,体现在日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吸收和再造上。

京都是备受人们推崇的旅游地,这里有浓郁的日本风情,众多的文化古迹,无处不在的祠庙古刹,而那种体现着禅宗文化的静谧就隐藏在这些古迹的园林之中,与国内园林相比较,这里既有同宗同源的相似,又有着意境形神的差别。我无力遍访京都的每一处园林,但是从三千院、南禅寺等几处宗教园林的游览中,我还是感受到了一些有别于国内园林的浓浓禅意。在国内无论是北方的园林还是江南的园林,人们都是行走其间,移动中体会一步一景的精妙之美;而在日本,园林中的一些区域却是不能进入的,只能坐在庭院处静静观赏,看枝叶摇曳下的光影交织,听大自然的美妙呼吸,体味枯山水的极简意境,在微风沉醉中获得难得的内心宁静。

我不知道这种无处不在的禅宗文化对日本人的世俗生活带来了多大的影响。但是,真正回归世俗生活,无论是“净”还是“静”,终归还是一种社会公德的折射和呈现。

我很惊奇于日本的“静”,这样的克制和自律,人们的情绪如何宣泄释放呢。据说,夜晚的自助烤肉店、居酒屋,是日本人情绪宣泄的场所,在那里,日本人嗓门绝不逊色于任何一个国家的人。日本人的安静与吵闹,是两个极端。特定的场合有特定的分贝,不过,我没能亲身去体验这一幕。

那么,由“净”与“静”感知的日本人的高度自觉和自律到底是怎样形成的?细细想来,也许有如下原因。

从自然条件来说,作为岛国,日本土地少、人口多,生活空间狭小、人口稠密拥挤所可能产生的摩擦与碰撞应该更容易让他们感受到规则与秩序的重要,也就更易于他们形成基于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道德形成。此外,地震、海啸、台风等自然灾害的频发,天然孕育了整个民族的危机意识,也就更容易形成基于国家认同基础上协同一致的国民性格。


微信图片_20240830111240.jpg


传统的居住生活方式无形之中使得日本人养成了一种注重洁净的生活习惯。日本的传统建筑多是木质结构,这种房屋赋予地板特殊的尊贵地位,站着、坐着、躺着,木质地板都是和身体接触最多的地方,由此,进屋就要脱鞋,地板的洁净早就深深嵌入到日本民族的基因中,进而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作为发达国家,日本城市快速发展,人口向大城市聚集,城市人口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农村。与此同时,乡村生活不断改善,城乡差别不断缩小,农民享受了与城市相同的社会福利和基础设施,因此无论是生活品质还是受教育程度,并无显著差别。

全民受教育程度高。日本的教育体系不仅注重书本知识,更强调综合素质。从小学开始,注重教育孩子基本礼仪与人际关系,从小培养孩子尊重他人的品行。此外,日本校园极为重视培养小学生的劳动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校还会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和志愿者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对传统文化的高度继承与坚守。日本人做事认真精细,比如礼仪、比如茶道、比如园林设计、比如工匠精神,这些都使得日本人做事更加追求极致,持之以恒。正是对传统文化、传统精神的坚守,全世界最古老的企业大多都在日本。日本不仅是世界上的长寿国家,也是世界上长寿企业最多的国家。日本最古老的企业金刚组距今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

政府管理与民间自治的高度结合。1955年起,日本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高速增长期,与经济同步增长的就是大都市人数的增加和街头垃圾的增多,城市环境的“脏乱差”和大规模公害事件的频发,激起了日本人的反思。上世纪七十年代,发生在东京杉井区和江东区之间、持续了八年声势浩大的“垃圾战争”,倒逼政府和国民携手进行公共环境卫生的提升。在政府的大力宣传倡导下,减少使用(Reduce)、物尽其用(Reuse)和循环再造(Recycle)的3R理念深入人心,在这种理念支持下,日本形成了严苛的垃圾分类制度。

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国民教育、政府管理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了日本民众遵守规则的良好素养和社会公德。

和日本相比,今天的我们实在是拥有引以为豪的社会服务体系和自然生存环境。我们有远高于日本政府的城市清洁财政支出和庞大的专业清洁力量。我国有多达200多万人的环卫工人队伍,以北上广深为例,北京的环卫工人超过10万人,上海,广州、深圳均超过5万人;我们不需要把垃圾带回家,因为街头随处可以找到垃圾桶;我们不需要进到一些公共场合就脱鞋换鞋,因为有专业人员提供专业服务。我们有比日本更辽阔的山河,我们有不逊于日本的现代化建筑,我们有比日本更加宽阔的公路。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似乎并没有像日本国民那样去精心呵护我们的生存环境,没有像日本国民那样去尊重他人的劳动,也没有像日本国民那样具有高度的自觉和自律。不得不承认在提升公德意识、遵守社会规则和秩序的道路上我们还有更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