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中华茶祖
文/吴太地 摄影/南 山
长期以来,茶学界与茶文化界围绕着谁是中华茶祖这个命题,展开了积极而有效的探讨,但是也引起过许多争论,各自根据地域文化特征,打出各自的旗帜,得出不同的结论,有人认为吴理真为茶祖,有人认为诸葛亮为茶祖,有人认为陆羽为茶祖,然而最令大众信服的中华茶祖,当推华夏始祖神农氏。5000年前,神农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农耕文化,让中国成为最早进入农耕文明的国度。就农耕文化而言,茶树的栽培,茶叶的应用,都是先民们长期弘扬农耕文化的结晶,神农氏是农业之神,中国农耕文化的鼻祖,理所当然就是“中华茶祖”。
一
茶为世界三大饮料之首,中国是最早发现和使用茶的国度,现在世界上各个国家的饮茶文化都是从中国传出去的。从全世界的视野来看,中国和日本的饮茶文化最出名,不过日本也是在学习中国茶文化的基础上,打造的茶文化品牌。陆羽编纂的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说茶叶可以提神醒目、清热解毒,还可以降低胆固醇,用来预防高血压、心脏病等其他心脑血管疾病。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茶苦而寒,最能降火,又兼解酒食之毒。”
5000年前,传说华夏始祖神农氏走进神农架,遍尝百草、普世救民,发现了可以用来解毒的茶。据陆羽《茶经》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周鲁公。”这句话的意思是茶作为一种人们生活中的饮品,是从神农氏开始的,而到了鲁国的周公才将其发扬光大,传播开来。《茶经》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与茶文化著作,在这部经典著作里,明确肯定神农氏作为“茶祖”的历史地位,也显示了饮茶起源的线索,可以佐证神农架作为茶叶产地的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
追溯中国人饮茶的起源,有人认为起于原始社会末期神农氏时代,也有人认为起于周,或者秦汉、三国、南北朝,甚至还有人说起于唐朝。众说纷纭的原因是唐朝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在陆羽的《茶经》著述里,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而就有茶起源于唐朝的说法。
考证神农氏是“中华茶祖”的依据是《神农本草经》和《神农食经》。《神农本草经》载:“神农尝百草,一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神农食经》载:“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茶叶最早被神农氏以“药用”发现,后来才从“食用”发展到“饮用”。远古时代,先民们茹毛饮血,过着荒蛮原始的生活。为让黎民百姓生活安全,防止饮食不当引发疾病,神农氏亲尝百草,辨别食性,引导人类解决了赖以生存的饮食安全。
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生长在深山密林中的茶,开辟了茶为药用的茶文化。这些记载一直流传到现在,成为神农氏是“中华茶祖”的有力佐证。现如今,在神农架原始森林中,还有许多野生茶树生长。
相传神农氏在神农架采尝百草时,误食一种有毒的草,顿时感到口干舌麻、头晕目眩,他赶紧找一棵大树背靠着坐下闭目养神,忽然一阵风吹下几片绿油油的树叶落在神农氏的脸上,他随即捡了两片放在嘴里咀嚼,没想到一股清香油然而生,顿感舌底生津,精神振奋,所有的不适一扫而空。于是,他再拾起几片叶子细细观察,发现这种树叶的叶形、叶脉、叶缘均与一般的树叶不同。神农氏便采集了一些带回去细细研究,命名为“茶”。
另外一个传说讲,神农氏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水立即变成微黄色,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利尿解毒,以他过去采尝百草的经验,断定它是一种能治病的草药,这也是中国有关饮茶起源一种说法。
神农氏是华夏儿女景仰的“三皇五帝”之一,又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发现茶叶药用、食用与饮用的人,“中华茶祖”的桂冠戴在他头上理所当然。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古代典籍记载的“三皇五帝”,神农氏都被列为“三皇”之一。茶的食饮与医药功能,就是他亲口品尝后发现的。
《神农本草经》留下了这样的记载:“茶味苦,饮之使人益思、少卧、轻身、明目。”神农氏教人们在房前屋后都种上茶树。从久远的传说里,我们可以找到神农氏与神农架之茶的渊源。极其遥远的上古时期,神农氏“教民稼穑,救民疾夭”,让人类告别洪荒,迈向农耕文明,所蕴藏的那种舍己为人、大公无私、追求文明、向往幸福的内涵,饱含着中华民族文明的本源。神农架神话历史的茶香里,萦绕着文化魅力的芬芳。
或许有人会说神农架只有传说没有历史,就像神话一样虚无缥缈不可信。这是对传说的一种误解。神农氏是中国上古神话传说中的帝王,或者说是古代农业部落的首领,代表一个氏族部落和一个时代。神话传说是人类繁衍发展过程中最初的文化基因。
世界上所有的古老民族,都有自己的神话传说,如古希腊神话、古埃及神话和古印度神话等。我们中华民族的神话传说如在神农架发现的《黑暗传》,这部汉民族史诗记录了盘古、女娲、炎帝(神农氏)与黄帝(轩辕氏)等众多古代神人,关于他们的神话传说并不是虚无缥缈的,而是民族文化的长河之源。在四大文明古国中国,否定神话传说,就是否定悠久的中华民族文化;否定炎黄大融合,就是否定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否定神农氏以茶解毒的神话传说,就是否定悠久的中华茶文化与医药文化。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中华茶叶本身就出自于神话传说,而且每一种名茶,也都包含着一个美丽的神话传说,如铁观音、大红袍、碧螺春、君山银针和龙井茶。
神农氏时代,川东和神农架地区生长着很多野生茶树。茶树由野生而被人工栽培,是农耕文化的产物。据四川《名山县志》与《雅州府志》记载,西汉甘露年间,县人吴理真在蒙顶山上开始种茶,蒙顶山由此成为我国有文字记载的人工种茶最早的地方,而吴理真则被宋孝宗追封为“甘露禅师”。应该说这是对吴理真栽种茶树之功的肯定与赞许,但并不意味着吴理真就是中国乃至世界的“茶祖”。如果没有神农氏开创的农业与农耕文化,吴理真凭什么能够栽种茶树呢?茶树育种、栽培、管理,茶叶采摘、加工涉及许多科学领域,但最初是茶叶科学,属于农学范畴。古代的茶叶科学,是神农氏开创的农耕文化的产物,时至今日,茶学依然隶属农学学科,茶学博士依然属于农学博士。没有神农氏倡导农耕,就没有茶树的人工栽培。
中华民族历来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尊重传统,全球华人都认为自己是“炎黄子孙”。中华茶祖文化,乃是炎黄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炎帝神农氏“舍身尝百草”的无畏勇气,“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牺牲精神,是炎黄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本源,千万年以来,一直激励着炎黄子孙为实现中华民族繁荣昌盛而努力拼搏。弘扬中华茶祖文化,乃是炎黄子孙传承神农精神的神圣职责。
二
我国最早记载茶的典籍可以追溯到《诗经·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这个“荼”指的就是茶了。夏商周时期,茶的解毒、祛火功效,已经被人们认识和使用,神农架当地的濮人,通过川鄂古盐道,将茶叶传播到巴蜀一带。西汉时期,宫廷饮茶已成时尚,在马王堆出土的文物中,一箱箱茶叶随葬品足可证明。三国时,宫廷饮茶更为经常,在重要节庆活动中,主办方还以茶代酒招待嘉宾。魏晋南北朝时期,神农架、巴东一带煮茶已经非常流行,且对茶叶的药用功效也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南朝祖冲之《述异记》云:“巴东有真香茗,其花白色如蔷薇,煎服,令人不眠,能诵无忘。”唐朝时期,茶圣陆羽来到神农架地区,首次明确了茶祖神农的地位,同时确定了神农架为茶叶和茶文化的起源地,饮茶由宫廷传到民间,成了黎民百姓的时尚饮品,甚至传播到游牧民族地区,使茶叶成为风靡中国的主流饮料。宋元时期,茶事最显著的特色是斗茶,上至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下至平民百姓,莫不热衷于斗茶,苏辙的《和子瞻煎茶》一诗中:“君不见闽中茶品天下高,倾身茶事不知劳。”说的就是当时的斗茶之风。清朝时期,九冲河乡民李进弢于咸丰六年(1856)在神农架种茶,他也成为了有正史记载的神农架地区种植茶树第一人。
茶叶之所以能为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们广泛接受,是因为古代物资匮乏,没有像现在一样物资丰富有选择余地,更重要的原因是茶叶具有医药价值。茶树具有多种药性,能够抵抗来自病毒和细菌的侵害,特别是茶叶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及酵素等化学物质,对缓解中风、心脏病和治疗腹泻、疟疾这类病菌感染等有一定疗效。正是由于茶叶有如此多的医疗保健作用,才会被各族人民所接受。
诸葛亮率兵南进七擒孟获时,许多士兵因为吸入大量的瘴气而晕倒,诸葛亮便将从湖北带来的茶叶放在大锅里熬煮之后让士兵饮用,士兵便立即清醒,体力很快恢复如常。为了增进民族团结,帮助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有效抵御瘴气,他将种茶、制茶、饮茶的方法传给云南、贵州,当地人尊称他为茶祖。
当中原世人雅士们以饮茶为风雅的时候,游牧民族已经把茶当成比盐更重要的物资。由于北方边疆吐蕃、回鹘、党项以及辽、金、蒙古等民族都是以肉奶为主食,缺少蔬果,导致食物不易消化,而茶叶恰好因为富含茶碱、维生素和单宁酸,能去燥热、解油腻、助消化,茶中大量的芳香油还可以溶解动物脂肪,降低胆固醇,加强血管壁韧性。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都有喝生水的习惯,可是茶叶需要用开水冲泡,起到了杀菌的作用,大大减少寄生虫感染的几率。由于茶有强身健体、保健养生功能,所以少数民族对茶的依赖性远远大于汉族。饮茶对于他们而言,不是风雅,而是生活需要,至今北方一些地区仍流传着“宁可一日无油盐,不可一日无茶”的说法。
既然茶叶对少数民族如此重要,从唐朝开始一直到清朝康熙王朝,茶叶的营销一直被国家掌控着,朝廷就是通过茶叶控制嗜茶如命的少数民族,即便是偏居一隅的南宋王朝,也牢牢掌握着茶叶交易的主动权。
明王朝是把用茶控制少数民族发挥到淋漓尽致的朝代。朝廷规定,每年茶叶交易都有一定数量,朝廷用茶叶奖赏吸引归附者,对怀有二心的少数民族就减少茶叶量的供应,甚至断绝茶市交易。北宋一匹马可换二百斤茶叶,而在南宋马源危机时,一匹马可换一千斤茶叶,可明朝官方茶市竟然设定每匹马才价值五六十斤茶,即使是这样,失衡的茶马比价,明王朝还不是每年都互市的,蒙古的俺答汗曾经两次请求明朝互市茶马,明王朝都没有答应,只好无功而返。
公元1572年,不满10岁的万历皇帝登基,首辅张居正为了稳固政权,下令关闭边境茶马互市,这对蒙古和女真族而言,等于断绝了他们的生命线。蒙古和女真族纷纷上书请求明王朝重开边境茶叶贸易,可惜被朝廷断然拒绝。北方少数民族没办法,就走极端路线,直接向明王朝宣战,这场战争打了3年,直到明王朝在清河堡重开茶市,战火才得以熄灭。
“茶”和“盐”在古代都是由官方垄断的,但民间私运也一直存在,从四川贩运“私盐”来湖北交易“私茶”,为避官方缉私,商人多从神农架深山老林往返,于是形成了被誉为“南方丝绸之路”的川鄂古盐道。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就将茶叶从神农架传播到了巴蜀一带。
17世纪,清王朝虽然闭关锁国,但中国的茶叶却参与了世界历史的演化进程,茶作为世界上最健康的饮品,奠定了它在世界饮料的霸主地位。中国茶叶的出口,已超瓷器和丝绸,占出口货物的90%。那时欧洲人以茶为极品,尤其英国人,饮茶已自成一套茶文化体系。
有史以来,最先在英国伦敦做广告的商品是茶叶。不仅贵族对茶叶趋之若鹜,中产阶级也对茶叶情有独钟,就连工人也把茶点作为不可缺少的食品。名士约翰逊博士自称“顽固不化的茶鬼”,亦“与茶为伴欢娱黄昏,与茶为伴抚慰良宵,与茶为伴迎接晨曦”。在《傲慢与偏见》里,主人进餐后必摆茶席、开茶会,饮的就是中国茶。
“中国风”不仅席卷英伦,还风靡世界。从17世纪到18世纪,全世界都流行“吃茶去”,而中国则是唯一能够出口茶叶的国家。瑞典人奥斯贝克1751年来中国旅行,琢磨着将当时最有商业价值的茶树带到欧洲去,他便在广州买了一株茶树带回去栽培,返程时由于不小心,茶树便掉入海中,让他伤心不已。后来东印度公司通过商业间谍,将中国的茶树引入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从此以后,茶叶不再为中国所独有。
在世界三大饮料茶叶、咖啡、可可中,只有茶叶成功地征服了全世界。茶叶能够超越其他饮料在短短数百年内就成为全球性饮料,是因为它拥有其他物质难以替代的优势。茶树种植成活率高且生长较快,茶叶产量能得到保障。茶叶口味清淡,适合大众人群饮用,容易被人们接受。
如今茶叶在世界各地无处不在,在全世界的消费超过了咖啡、巧克力、可可、碳酸饮料和酒精饮料的总和。放眼世界,全球有60多个国家或地区种茶,160个国家和地区有喝茶的习惯,世界上有50%的人每天饮茶,全世界的人一天喝茶超过30亿杯。喝茶,喝出了一个新的全球化经济格局,还喝出了一种新文化。所以,英国学者艾伦·麦克法兰在他的著作《绿色黄金:茶叶帝国》一书中说道:“只有茶叶成功地征服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