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抗战中的华侨女英雄
文、图/王宝国
作者简介:王宝国,朔州市李林英雄文化研究会会长,朔州市侨联顾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理事;所著长篇非虚构文学《华侨抗日女英雄李林传》先后获第四届中国传记文学奖、第三届“中山杯”华侨华人文学奖。
李林
华侨女英雄李林,当日威震晋绥,后世名满中华。
李林(1915~1940),原名李秀若,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石码镇人,印度尼西亚国归侨,中国共产党党员。在晋绥敌后抗日根据地,她先后曾任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会(牺盟会)抗日干训班第十一连中共支部书记(秘密)、总会干事、大同中心区领导成员,晋绥边区宣传委员兼第八抗日游击支队队长(创建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二○师雁北独立六支队骑兵营教导员,牺盟会晋绥边区组织委员兼管地方军事,山西第二游击区行政公署委员兼第十一专员督察公署秘书主任等职。
出生40余天被遗弃于福建省漳州市区塔口庵前,为侨眷陈茶捡拾收养,起名翠英,在龙溪县城居住三年。4岁随养母远渡南洋,侨居印度尼西亚国爪哇省泗水市。9岁起入读养父李瑞奇创办的华侨小学“中华学校”,起学名李秀若。14岁返国就读厦门集美学校,18岁就读浙江省立杭州女中(高中),19岁转学上海爱国女中。20岁,为寻找职业革命者之路,改名李林,北上北平,入读私立北平民国学院政治系;当年12月18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6年底,李林被党组织派到山西太原参加国共合作抗日干训班。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经个人积极争取,于7月20日勇赴晋绥抗日前线——大同。当年9月中旬大同沦陷,奉命南撤途中,经个人强烈要求,二出雁门关,北上平鲁县(今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投入晋绥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是组建伊始的晋绥边七人领导班子成员之一。月底,随队转往偏关县,开展干部培训,并亲手组建了晋绥第八抗日游击支队。
1938年春夏,率部二进绥南,借奉命护送上级工作团的机会自主作战。马头山下夺马战一战成名,常流水拔据点再战立威,创造了神兵闪击系列20余战的军事奇迹,沉重打击了日伪,威震晋绥,被敌悬赏五千大洋。
1938年7月至1939年底,李林被党组织调整到地方工作,仍坚持发展军事,将边委会的政卫排扩编为政卫连,创造了围魏救赵奇袭岱岳、粉碎敌对我洪涛山区抗日力量第七次大“围剿”之奇勋。1939年3月至4月受特邀出席第二战区高级干部会议,以自己的战例反击了敌对势力对八路军和新军的诬蔑。
1938年12月下旬,经中共晋西北区党委批准,李林与其同事屈健在右玉县沈庄窝村(1953年8月划归山阴县)王展元窑洞结婚。
1939年底,李林被调整为新生的晋绥第十一专署秘书主任,于次年2月初当选为山西省第二游击区行署(1941年8月称晋西北行署)委员。
1940年4月下旬,日本蒙疆军第26师团调集各种兵力12000余人,对洪涛山区抗日力量发起第九次大“围剿”。李林不顾自己已被调整为行政职务且个人身怀六甲等情况,坚决参加反“围剿”战。4月26日凌晨5时许,在我700人队伍被敌重重包围于朔县东平太村(1951年4月划归平鲁县)的危急关头,李林主动承担吸引火力打掩护之险难重任,率20人突击队从东平太村朝东出击,杀入敌重兵大阵。在掩护了晋绥边区军事部长暨本次反“围剿”总指挥姜胜率领的628人成功突围后,李林孤身一人陷于敌万余兵力的重围,在最后关头将最后一弹打向自己,壮烈牺牲于今山西省朔州市荫凉山东部拜雨庙之下的武家坟,时年不满25岁。
李林的集美女中毕业证书
李林牺牲当日下午,中共晋绥边委、晋绥十一专署等机关回师移运李林遗体于荫凉山南麓的郭家窑村(时属右玉县,1953年8月划归山阴县)胡占义窑洞暂厝5天。5月1日,在郭家窑村隆重举行李林追悼大会,当日正式殡葬于朔县东石湖村韭菜山下。1951年4月,东石湖村划归平鲁县;1952年4月,平鲁人民迁李林遗骨于县城井坪镇烈士陵园(临时);1946年正式建设烈士陵园于县城西梁(后改陵园路、李林街);1994年,平鲁区烈士陵园改名为平鲁区李林烈士陵园;2011年迁建平鲁区李林烈士陵园于井坪文昌东街。
史志研究所称“西雁北”,是指抗战时期中共领导的三大敌后抗日根据地之一——晋绥边区中三大区域之一——以洪涛山区域为中心的、北同蒲铁路以西的八个县份。其中的朔县、平鲁县、右玉县、怀仁县隶属1989年1月成立的省管朔州市。因此,从“西雁北”到新朔州,是革命血脉和抗战精神的本源所在,也是李林与朔州市及平鲁区重大关系所在。
以中共组织在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同类机构作比较研究,李林是中共朔州地区第一任宣传部部长,第一任、第二任党校校长,第一任地方军事领导人(相当于今天的朔州军分区司令员),第二任组织部部长。综上,李林是朔州地区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华侨英雄。李林将最后一滴血洒在朔州抗日战场,长眠于朔州,与朔州人民共千秋。
同时,李林和“晋绥”,与朔州市平鲁区有两重重大关系。
李林二出雁门关,于1937年9月20日随队奔赴平鲁县城(今凤凰城镇),是为李林投身晋绥抗战之第一站,是李林与平鲁重大关系之一。
由赵仲池为首、李林等共7人组成的晋绥敌后抗日根据地地方组织,这一“晋绥”创建和发展的领导核心成立在平鲁县城,是李林和“晋绥”与平鲁重大关系之二。
由于“晋绥”屏藩陕甘、保卫延安的特殊地位,其重要性高于其他根据地。在李林牺牲之前,“晋绥”在作为本区域军事主力的八路军120师常年转战晋察冀区域,并在敌伪重重封锁、围剿的困苦条件下,经以赵仲池为领导、以李林等人为骨干的晋绥地方组织坚强奋斗,使“晋绥”依托洪涛山区域,发展为包括洪涛山、马头山、大青山三块根据地的大型敌后抗日根据地。李林于1938年春夏率部北上绥南的行动之背景,正是“晋绥”受到毛泽东主席高度重视,二次指示八路军领导人巩固、发展、壮大该根据地的历史时刻。李林等人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使毛主席的期望变为现实,为华北抗日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侨居印尼期间,李林听到荷兰官员蔑称中国和中国人为“劣等民族”“东亚病夫”,强烈刺激了她的爱国感情,由此奠定了她爱国、强国之志,形成为国家负责、为民族尊严而战的最初信念。在地理课上,她曾为捍卫中国地图而与驻校荷兰官员正面冲突。
回国就读陈嘉庚创办的集美学校期间,在校主陈嘉庚为挽救民族文化而办学育人的思想与行为影响下,奠定传统文化根基,形成道统观念下的爱国思想。同时期,苏俄革命文学传播到集美,形成李林爱国和革命相结合的思想基础。这时期,李林作为华侨学子入读著名侨领创办的学校,也使她的爱国精神进一步确立。
为学习现代女革命家秋瑾(原名秋闺瑾),李林于集美毕业后,选读浙江省立杭州女中,受秋瑾影响至深,形成救国救民思想与为民牺牲、为国担当的精神品质。纵观李林一生,各方面都如秋瑾再生。
李林与战友们在晋西北
后来,李林转往上海、北平、山西,她一边读书,一边积极投身革命活动和抗日救亡,受到党组织的重视和着力培养。她是1936年12月12日北平全市大中学生万人游行示威活动的总旗手,是太原抗日干训班女兵连的秘密党支部书记,是大同危亡时刻“大同农民抗日自卫队”的创建、带兵人,是创建晋绥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晋绥边七领导之一,是晋绥第八抗日游击支队的创建、带兵人,是1938年春夏威震晋绥的英雄,是晋绥妇女运动的开辟人……直至壮烈牺牲,李林始终将国家的、民族的、组织的事业乃至同志的事情,作为自己的责任,勇于担当,拼命向前。
“李林同志的一生历史,是一部光辉灿烂的斗争史,她的死,无疑的是国家的一个大的不幸和损失,尤其是晋绥边区的人民更是失掉了他们最亲热的保姆,失掉了光明的灯塔。”这是中共晋西北区党委机关报《新西北报》1940年5月26日社论《悼李林同志》中对李林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