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内容
夜雨暮宿话侨乡
文、摄影/吴 松
应笔友的邀约去了一趟兴隆。兴隆是海南著名侨乡,聚集了马来西亚、印尼、泰国、越南等21个国家的归侨。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兴隆已形成独树一帜具有浓郁地方特色,集合了旅游居住、植物观光研学、温泉康体养生、风味美食等门类多样的著名景区。
抵达兴隆已是下午六点多了, 笔友安排我住在“石梅春墅”。这是一处隐于山林的别墅群,一栋栋红砖绿瓦造型别致的别墅,依着坡势顺着溪谷错落而建。周边树木很茂密,碗口粗的树枝架设成一顶顶巨大的天然绿伞,把别墅掩蔽在它的护翼下。几棵凤凰树从森林深处探出头来,努力去伸展枝叶绽放花朵,红艳艳的花燃烧了天空,映红了天壁。三角梅红的紫的白的花朵也竞相地开着,串串儿惹人喜爱,但其枝叶长得潦草奔放,随意地把别墅大半个窗户和阳台一隅占为己有,予人一副桀骜不羁的模样。望向远方,只见山峦叠嶂,连绵的山峰围成三面把美丽的侨乡紧紧环抱,为兴隆小镇平添了几分秀色。
晚饭归来,见一三十岁出头肤色较深体格壮实的年轻人独自忙碌着,在给树木修枝剪叶,院子里花径两旁堆满了断枝碎叶,他满头大汗,湿漉漉的T恤衫感觉轻轻一拧可以拧出几把汗水来。他是旅宿的老板,见我回来,便起身热情地邀我喝茶。酒后一杯茶赛过活神仙,我自然爽快应允了。他稍作洗刷后带我进入他的茶舍。我环视茶舍,给我非常雅致的印象:茶舍素色装修,形状粗犷的根雕茶几上整齐有序地摆放着各种茶具,背景墙悬挂着一幅长一米有余、宽约三十公分裱着“天道酬勤”四个大草字的横匾,苍劲有力的字体充满了力量的美,如一束光亮让茶舍熠熠生辉。那只栩栩如生的蟾蜍茶宠,已从之前的金黄色衍变成茶褐色,诠释了主人对茶文化的深刻理解。他的茶艺也很精湛,从煮水沏茶到温杯上茶一气呵成,一看便知他是多年的茶客了。
我们边喝茶边聊天。交谈中得知他的爷爷是印尼华侨,奶奶是印尼人。上世纪的1965年至1967年,印尼许多华侨被驱离回国,他的爷爷也被迫离开家人带着年幼的父亲回到中国。千好万好不如自己的祖国好!他们父子和其他印尼归侨一样,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妥善安置,在兴隆建起了属于自己的家园。我接了他的话茬说他应该是第三代侨眷了,这么多年过去了有没有想过要回到印尼呢?他听了我的话把拳头攥紧,不假思索用斩钉截铁的口吻说:不!印尼尽管还有我的亲人,也有绵绵不尽的思念之苦,但我生长在中国,中国是我的母亲,我的肤色虽然黝黑,可骨子里流淌的是中国人的血,我是纯血的中国人!从他饱含温情而坚定的目光里,我看到了他那颗殷红的热爱祖国的拳拳赤子之心,和对这片土地的深深眷恋与深情坚守!
茶意正浓,茶香四溢。 我把聊天话题切入他目前的创业状况。他说他的祖辈父辈用辛勤的汗水为他积累了一笔丰厚的财富,按理说这笔财富足够他奢华过上一辈子。说到这里,他轻轻地呷了一口茶,摇了摇头说:我不可以这样做,不能把前辈用血汗凝固而成的财富挥霍了。我已接过了前辈的接力棒,开始了自己的创业。随着民宿业方兴未艾,我找准了投资方向,投了100多万承租了24栋别墅做起了民宿。虽然现在是淡季,但这里环境好、空气新鲜,来旅游居住的旅客络绎不绝,民宿生意依然红火!
时间在愉快的交谈中悄悄流逝,不知不觉中已至深夜。尽管茶趣未尽但时候不早。于是,我起身与老板告辞了。然而,我不知是茶多酚的作用还是这位年轻老板的一番感慨,让我在床上辗转反侧,久久无法入眠。
突然,窗外传来隐约地敲打挡棚的“嘀嗒”声,以为是空调排水管滴水所至,但随着“嘀嗒”声趋于急促,我想是下雨了。推开拉门走到大阳台,只见几杆灯柱在夜雨中倔强地挺立着,夜色笼罩下的几盏节能灯散发着淡淡的光,映亮了四周的景物,把婆娑的树叶筛落出无数的影子来。一些花儿有的被雨水无情地拍落在幽径上,有的漂浮在水洼上。这摇曳的叶影这凋零的花儿莫名地让我滋生了一种离伤,为它们离开母体而悲戚。 雨越下越大了,小院四周升腾起一层层薄薄的雨烟,弥漫在树间花丛,目光所及的景物变得朦胧隐约起来。淅淅沥沥的雨不停地敲打着窗户和挡棚,仿佛在诉说侨乡人一个个悲欢离合的故事……
“沙沙沙,沙沙沙——”不远处传来一阵铲土的沙沙声,打破了宁静的雨夜,也把我从伤感的情绪中拉了回来。我惊愕这么晚了谁还在劳作呢?连忙把目光投过层层夜雨,透过灯火阑珊停留在旁边不远处别墅的庭院里。在柔白的灯光下,只见一汉子光着膀子不停地给盆栽花木换盆换土,动作是如此的规范而娴熟。原来他是趁着这场夜雨给花木更盆换新土呢。一棵棵花木仿佛在他的手中顿生新枝,流露出对生命的渴望。
这人正是年轻的民宿老板。他矫健的身躯麻利的操作,虽然只是一个看似简单的劳动情景,却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了镌刻在他骨子里的那股生生不息的家族传承,更是爱国爱乡的兴隆人的一个缩影,让我真切地看到了侨乡人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财富去建设家乡而不负时代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