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与集友银行(连载五)
第三章 行稳致远 唯实励新
1978 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中国开始了融入世界市场、走向繁荣富强的征程。香港作为中国对外经济、金融交往的桥梁,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香港回归祖国后,内地、香港合作共赢,两地社会经济迎来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为香港中资银行提供了发展的良机。
为了配合国家发展战略、因应新形势,1983年中国银行香港分行以及其他13家中资银行及专业公司,整合为“港澳中银集团”(简称“中银集团”)。集友银行成为中银集团的一员。2001年10月1日,中银集团按照现代银行经营理念,重新设计组织架构和经营策略,将旗下12家兄弟行及中银信用卡(国际)有限公司重新组成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简称“中银香港”)。集友银行成为中银香港的附属机构。
在中银集团和中银香港的带动下,集友银行在进一步深耕香港市场的同时,将业务拓展至内地,重回福建,在厦门、福州开设分行,再一次建立起联通闽港的架构。
第一节 重返福建 闽港联动
改革开放后,香港作为中外交往、贸易的要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外客商、企业云集于此,大大促进了香港贸易、金融等行业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业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而香港制造业则趁势北上,到内地投资兴业。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香港经济成功地完成了转型,从以制造业为主转向以服务业为主,形成了以贸易及物流业、金融服务业等为支柱的产业格局。在香港经济转型腾飞的过程中,尤其是中资企业南下香港和香港制造业北上内地的过程中,以中国银行香港分行为首的香港中资银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在中国银行总行的领导下,1983年1月,中国银行香港分行以及交通银行、新华银行、金城银行、中南银行、广东省银行、浙江兴业银行、国华商业银行、盐业银行8家内地注册银行的香港分行,南洋商业银行、宝生银行、集友银行、华侨商业银行4家本地注册银行和中国银行澳门分行这13家中资银行及专业公司,整合为“港澳中银集团”,由中国银行港澳管理处领导。
中银集团成立后,开展管理规范化、经营多元化、服务现代化建设。在管理上,大力推动集团内各行的管理实现规范化;在经营上,逐步从商业银行转型为综合性金融机构,从以存贷款、贸易融资、外汇买卖等传统的银行业务为主,转而涉足证券交易、直接投资、一般保险等更为广阔的业务领域。在服务上,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在业务品种、服务手段和渠道上推陈出新,尝试运用新的金融技术、金融工具,不断推出新的金融服务。经过一系列向内改革、向外开拓的努力,其整体实力不断增强。1994年5月,中银集团获准发行港币,成为继汇丰银行、渣打银行之后的第三家发钞银行。
1984年5月,香港集友银行厦门代表办事处在厦门华新路35号开业
规模小、资金少、管理相对薄弱的集友银行在中银集团的带动下,面貌一新。集友银行得到中银集团的支持和照顾,在业务上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且尝试向多元化发展。1981年3月,集友银行代理集团内兄弟行——宝生银行的黄金现货买卖业务。同年,先后自己置业开设上环支行、油麻地支行、西区支行,还成立全资附属机构——集友银行(代理人)有限公司办理各项信托业务。1982年,自置行址开设青山道支行。同年,设立外汇部为客户提供外汇买卖业务,并参与资金市场活动,涉足商业银行业务,力求多元化和专业化;还担任“中国建设财务有限公司”发行存款证经理行之一。在多元化经营的同时,集友银行尝试金融创新,运用新的金融技术、金融工具,推出新的金融服务。自1983 年开始,为存户提供自动柜员机的服务。同年,加入1982年成立的银联通宝有限公司(JETCO),为其属下会员行之客户提供随身现金、随身银行的服务,凭中银卡或其他“银通”成员银行提款卡,随时均可使用遍布香港、澳门、深圳及珠海的300多部银通柜员机。
1983年开始担任集友银行总经理的何坤认为,加入中银集团大大促进了集友银行业务的发展。他说:“集友银行因原资本额较小,在开展业务方面受到一定的限制和困难,加入中银集团后,随着业务发展的需要,在资金融通方面,兄弟行给予了有力的支持,促进了我行业务迅速的发展。公积储备逐渐增多,资本额也相应增加,从伍佰万元增至三亿港元,为业务发展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由于市场经济形势的变化,业务不断地扩大,经营品种逐渐增多,同业竞争日趋激烈,中银集团为各行提供了计算机服务,我行各项业务逐步实现了计算机化操作,并先后加入了中银集团计算机联线和银联通宝的自动提款机服务,为开拓业务,便利客户,提供更快捷的服务。近几年来,积极开展海外进出口押汇业务,加强了和国际同业相互往来关系。因此,海外进出口押汇业务每年均有大幅度增长,使我行业务发展有了显著的变化。”
集友银行在中银集团带领下,积极参与香港和内地经贸投资往来,不但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也支持了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1980年开始,中国先后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先行先试”,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引进外资、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发展外向型经济。中银集团响应国家政策,利用熟悉香港和内地市场的优势,为国家引进外资,为外商、港商到内地投资牵线搭桥。在这种形势下,集友银行成立了中国投资咨询部,为内地建设引进资金,介绍海外华侨、客商到内地投资;并借势重回发源地福建,着力支持厦门经济特区建设。
1980年10月,中央决定在厦门岛北部湖里划出2.5平方公里,设立厦门经济特区,并于次年10月正式动工兴建。此时尚处于改革开放之初,外资仍在犹豫观望。一些关心家乡和祖(籍)国发展的港商、侨商率先到内地投资,为经济特区建设带来资金、技术和人才。集友银行在其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厦门经济特区建立不久,集友银行总经理何坤即联络香港一些银行、商行到厦门投资,并组织各行代表赴厦门参观、接洽。1983年5月,集友银行邀请港九客户组织旅行参观团,到厦门参观访问。参观团一行14人,由业务部经理陈德丰等人率领。陈德丰是厦门集美人,也是集美学校的校友,毕业于集美商业学校,在集友银行任职20余年。此前,他已阔别故乡30多年。在厦期间,他特地到集美探访亲友,游览集美学校,亲身感受到了新中国成立30多年来的巨大变化,当即表示对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前景充满信心,愿为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出力。
厦门经济特区开始大刀阔斧的建设,但是由于引进外资困难,建设资金面临巨大的缺口,必须另谋出路。厦门市领导提出了与银行合作开发厦门经济特区的设想。同时,中国银行总行也在思考如何贯彻中央关于办好经济特区和支持沿海城市、定几个试点发挥作用的文件精神,有意以厦门作为中国银行用好、用活银行资金的试点。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很快达成了合作意向。1983年4月,厦门经济特区建设发展公司(简称“建发公司”)、中国银行总行信托咨询公司和集友银行、南洋商业银行、华侨商业银行、宝生银行、澳门南通银行等港澳中资银行和企业三方代表,在北京签订了《关于成立厦门经济特区联合发展公司协议》。7月20日,建发公司、中国银行总行信托咨询公司和港澳5家银行分别派出代表,在香港签订了《厦门经济特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总合同》。两个月后,厦门经济特区联合发展有限公司(简称“联发公司”)获准成立。在联发公司成立过程中,集友银行作为港澳5家兄弟行的代表参与其中;并在联发公司成立后,大力支持其开发建设湖里工业区。
1984年2月,邓小平视察厦门后不久,中央宣布厦门经济特区扩大至整个厦门岛,并逐渐实行自由港的某些政策。为进一步支持经济特区的建设,同年4月,集友银行设立中国投资咨询部。5月4日,在厦门市华新路35号设立内地首个代表办事处,由陈德丰负责,开展洽谈、联络、咨询、服务等非营利性业务。
1985年,习近平同志来到厦门担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当时厦门经济特区刚刚扩大到全岛,资金短缺的问题尤为突出。习近平同志分管财政,为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推出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举措,“厦门率先建立经济特区金融体系,率先借外债搞基础设施建设,率先成立外汇调剂中心,率先组建金融同业公会,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厦门国际银行”。在习近平同志以及中银集团港澳管理处主任黄涤岩的推动下,中银集团把支持厦门经济特区建设作为重点项目。当时中银集团内部对到厦门发展有疑虑,但是习近平同志的一颗“定心丸”进一步促成了这件对双方来说都有利的大好事。代表中银集团洽谈项目的中银集团港澳管理处副主任林广兆对1985年在香港与习近平同志见面时的谈话记忆犹新:“交谈中,习近平把厦门的特区建设扩大到全岛后具体有哪些发展规划,特别是哪些地方需要中银集团的资金支持,非常详细地进行介绍。尤其是这些项目会给老百姓带来什么好处,他介绍得特别清楚。”“当时我说,改革开放,我们应该对福建家乡多关心、多支持。不过,我们很多同事对厦门发展有疑虑,说香港的业务都做不完,内地交通不便、情况不熟,这样的业务不做也罢。”“请放心,这些项目我们市里一定会负责到底。”“好,你也算给我吃了‘定心丸’。我相信家乡政府。我们一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家乡。”此后,在香港中银集团“先试先办,灵活变通”的支持下,嵩屿电厂、翔鹭化纤等一批项目纷纷在厦门落地开花。中银集团还推动香港集友银行在厦门设立分行。1986年1月8日,香港集友银行厦门代表处升格为厦门分行,迁址中山路444号新侨酒店,是厦门首家外资独资银行。厦门分行成立后,引进香港的“楼宇按揭”业务,成为当时厦门的创新金融产品。香港集友银行总经理何坤在总结集友银行对改革开放和特区建设的贡献时说:“近几年来经我行提供贷款投资项目达 35 个,遍布在国内12个省、市,并在厦门经济特区开设了厦门分行,为经济特区提供了全面性的银行服务,对特区企、事业的业务人才培训也尽了一份力量。”
1987年,集友银行迎来在香港创业发展的第40个年头,整体实力与创行之初相比较,有了巨大的进步,尤其是加入中银集团的近20年间变化最大。何坤指出:“近廿年来,由于在集团的统一指导下,使我行各项业务有了较大的发展,存款增长46倍,放款增长53倍,总资产增加了47倍,为我行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集友银行原副总经理陈世共,从1959年至1984 年在集友银行服务,前后长达24年。他见证了集友银行加入中银后的巨大变化:“一九六八年前几乎无盈利,一九六八年后盈利稳步增长,每年都有盈利累积,分支行增加五倍,从两间增加至十一间,职工增加四倍,并逐步实现年轻化、专业化,操作从原始手工键盘到全部实现电脑化。由于参加全港最大规模的‘银通’自动提款机,客户可在全港九385台自动提款机提款、存款和转账,十分方便。”陈世共是厦门大学校友,自认为是陈嘉庚培养的千千万万学子之一,对他特别尊敬,对集友银行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我以能够为陈嘉庚先生的爱国教育事业服务而感到无上的光荣,虽然自问贡献绵薄,但我已把一生的主要岁月献给这家银行,和她同患难,共甘苦,建立起深厚的感情。我衷心地祝愿这家银行日益壮大,兴旺发达。”他的一番话说出了老一代集友人追随陈嘉庚、为爱国教育事业服务的责任担当和奉献精神,也表达了对银行未来发展的期许。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集友银行的业务蒸蒸日上。1988年,厦门分行获准试点经营有限制的人民币业务,成为全国可经营人民币业务的第一家外资银行。
1985年,香港集友银行与厦门人民银行合作举办银行从业人员国际结算培训班
1988年7月,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集友银行在福州古田路于山宾馆一号楼设立代表办事处,由李金佑负责。福州代表办事处的设立进一步提升了集友银行在闽港两地的网络优势。进入20世纪90年代,内地与香港经贸来往日新月异,为集友银行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集友银行参与多笔内地基建项目及银团贷款、担任IPO包销商及主收票行,业务进一步腾飞发展。
1992年11月18日,福州代表办事处获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升格为集友银行福州分行,姚洪彬任行长,并于1993年1月8日正式开业。此后,集友银行的业绩连年攀升,发展势头良好。1993年,集友银行总资产达189亿港元,在港有19家支行,在内地有厦门、福州两家支行,当年利润达2.9亿港元,比上年增长26.3%。据英国《银行家》杂志公布,集友银行于 1993 年进入了世界千家大银行的行列,排在第980名。1993年、1994年连续两年获“汤臣百卫”亚洲区最佳表现银行第二名。1995年再创佳绩,世界排名跃升281位,列第699名。1996年,集友银行经营成绩非凡,纯利达6亿港元,比上年增长28.3%,明显高于香港同业平均12.7%的增幅。
1992年11月,中国人民银行批准集友银行福州代表处升格为福州分行
吴文拱1992年出任集友银行总经理。他认为集友银行在20世纪90年代的飞速发展,“靠的就是祖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家经济蓬勃发展;靠的是中银集团的优势,通过制度化、电脑化、业务品种多样化,为银行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靠的是福建乡亲、海外华侨、广大客户的大力支持和配合。祖国经济的腾飞,香港作为亚太地区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信息中心的地位更加稳固。集友银行也借此机遇,拓展业务,才有今日的业绩,经济发展是银行发展的最大动力”。林广兆在1999年至2002年担任集友银行副董事长。他认为中银集团的支持及福建业务的开展,是集友银行稳步壮大的重要因素,也有助于继续弘扬“嘉庚精神”。他指出集友银行加入中银集团,“通过中银集团增资,提高了财政竞争力,以助发展壮大及继续弘扬陈嘉庚先生的爱国精神”。
集友银行重回福建,不仅业务节节攀升,还与集美学校再续前缘。1980年,根据中央拨乱反正、落实政策的相关文件,中国银行总行指示将原属集美学校的股权代管权归还福建省厦门市私立集美学校委员会(简称“集美校委会”);并根据国务院侨办的建议,由庄明理、张其华及陈朱明代表集美校委会担任集友银行董事。为弘扬“嘉庚精神”、继承陈嘉庚的遗志、赓续集友银行“以行养校,以行助乡”的初衷,1989年集友银行股东捐资成立集友陈嘉庚教育基金会(现厦门市陈嘉庚教育基金会),用于奖励集美学校优秀师生;1994年,设立集友科技成就奖,每年拨出10万港元,用于奖励福建省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吴文拱说:“当年陈嘉庚创办集友银行是希望银行盈利补助集美学校的教育经费。陈老先生此举得到南洋华侨商贾的积极响应。饮水思源,在银行发展的同时,也要为祖国,为教育事业多做一点儿贡献。”(连载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