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从媒体视角论中国传统文化的跨文化传播挑战

文/李寅峰 赵子衿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动传统文化“走出去”,以提高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和传播力。其中,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是重要的宣传题材。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涵盖了丰富的节日、习俗和象征意义。然而,在跨文化的视角下,特别是通过西方媒体的报道和翻译,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面临诸多挑战。这些挑战不仅涉及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还与媒体报道方式以及受固有刻板印象的影响密切相关。与此同时,我国外宣媒体的宣传策略有待进一步提升,以适应互联网时代文化传播的环境。


一、文化差异

导致的误解客观存在

中国传统文化独具特色、博大精深,与其他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相比,有巨大的差异。因此,在西方媒体的宣传报道中,很容易因为文化间差异导致表达不到位,引发读者的误解。

我们以“龙”的翻译作为例子——从社会文化实践层面分析,中西方的龙具有鲜明的差异。西方的龙形似恐龙,口喷火焰,象征着杀戮与毁灭,在神话传说中均为反派形象,在西方社会的现代语境下仍然是邪恶的形象。而中国龙是多种动物结合的虚构生物,是一种瑞兽。中国龙与气候和降水挂钩,对农业大国来说是庇护的图腾,至今仍被视为中华文化的象征。因此,将中国龙对应翻译为“dragon”其实并不够精确。尽管现在国内有学者大力提倡用“loong”来作为中国龙的官方译名,但在国际语境的大范围内很难短时间内得到推广。因此,在话语层面“dragon”能否在语篇中表达出中国龙吉祥的寓意,就需要通过语篇中的其他成分加以衬托,例如足够的定语和补语,以及较为正面的语言色彩。

而在中国的节日文化中,龙是不可或缺的。比如春节的舞龙和端午节的赛龙舟,无论是海内还是海外,每逢节日这两种活动都会得到媒体的关注与宣传。尤其是在国外的唐人街,海外华侨华人都会组织盛大的活动。例如在英国,每年的舞龙和赛龙舟都会得到BBC的大力关注。他们将其视为中国新年和端午节乃至中国文化的标志。然而,在BBC官方网站检索关键字为“舞龙”(dragon dance)和“龙舟”(dragon boat)的文章,检索出的文章中,并没有文章详细介绍这两种活动起源,也没有介绍有关中国龙的起源与寓意。在这种语境下,读者通过解读话语能得到的消息仅仅是“龙是中国春节和端午节的象征”,至于为什么是、背后有什么文化寓意,他们不得而知。而很早的时候,西方反华势力便以此为抓手混淆视听,以恶龙暗喻中国,对西方民众有意进行误导宣传,甚至以此与中国节日黏合,以达到让西方受众对中国传统节日产生负面印象的险恶用心。

比如说,在BBC同时检索关键词“中国新年”和“龙”,唯一一篇同时提到二者的,便是一篇写于2012年1月21日的报道,题为“Dragons arrive in Hastings for Chinese New Year”,其中写道:“Three bearded dragons have arrived at a Sussex aquarium in time for the start of the Chinese year of the dragon. The two females and a male are just over a year old and were donated to the Hastings Blue Reef Aquarium by a private keeper. Native to Australia, fully-grown bearded dragons can reach a length of 60cm (2ft).”。对于不了解中国龙的外国读者来说,这样的宣传噱头无疑会对他们产生误导。原产于澳洲、形似西方龙的蜥蜴在当地文化语境下更贴近于西方龙的负面形象,却因为这样的报道与中国龙年相关联,在潜移默化中歪曲了中国龙的文化内涵,更是破坏了中国农历新年的形象。

综上所述,由于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中国节日的文化元素的翻译不标准现象有时无法避免。而在一个差异极大的社会文化背景下,西方反华势力可以借助媒体的力量,以翻译上的歧义为切口,垄断有关中国节日文化文章的解释权,从而扭曲中国节日甚至整个国家的形象。而即便没有反华势力与意识形态的干预,如果媒体不能将表意不明的译法结合语境、修辞以及额外的背景解释进行修正,从文本的语言学分析角度来看或许无伤大雅,但是整个语篇的感情色彩和信息正确性都会被影响,导致读者无法正确理解文本内容和源语主体,甚至产生误解。

 

二、应尽快规避

刻板印象的连锁反应

正如上文所提到,在西方媒体的宣传中,传统节日的文化元素的翻译问题能够改变整个语篇的走向和情感色彩,通过翻译与传播相结合的话语实践模式影响甚至控制人们对这些传统节日的看法。而如果脱离翻译和语篇,仍然有一个角度影响着西方媒体对中国传统节日的报道,那就是刻板印象。

在BBC检索2024年农历新年和元宵节期间的所有有关“中国新年”(Chinese New Year/Lunar New Year)的文章,一共11篇,其中有10篇描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民俗表演,如舞龙舞狮、打鼓放炮、吃饺子。而这10篇同样将中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描述成人头攒动,强调人群的拥挤和混乱。而剩下的一篇讲的是中国农历新年期间中国人的购物行为。从话语实践的角度讲,这样的语篇特别强调、反复报道舞龙舞狮等习俗,人山人海、大声喧哗以及疯狂购物,将中国新年塑造成传统守旧、人潮涌动、过度商业化的形象。从社会文化实践的角度来分析,这样的刻板印象会持续影响人们的观点,让越来越多人产生同感。由此,随着时间的推进,类似的语篇只会越来越多,而刻板印象也会继续加深,成为死循环。这种刻板印象会在无形之中渗透到所有有关于中国传统节日乃至中国文化的语篇中,从而将中国的节日与中国文化打上标签,还会形成一种极为固化的刻板印象:“舞狮”=中国新年=中国文化=中国。在这样的语境下,在外国人的概念中,舞狮便成了中国的代名词,这对于中国文化的全面外宣是一种限制。

导致这些“标志”频繁出现在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语篇中的原因有很多。在上文多次提到过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冲突以及文化差异,在此不再赘述。除此还有两个主要原因。

其一,外媒报道的这些场景多数为海外的唐人街。当地海外华侨华人在保持自己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愿景下,通过强调舞龙舞狮、特色中餐、特色服饰等方式展现中国文化特色。而春节最重要的内涵在于团圆和聚会,在唐人街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人流也属正常。而这些活动是海外文化背景下的一种特殊表现,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春节,更不能代表全部中国文化。

其二,海外媒体眼中的中国与实际的中国存在巨大差异,尤其是对中国的发展水平有认知误区的媒体。在当代中国,春节是节日,更是假日。人们仍然保留着过年的传统习俗,同时也有诸如看春晚、看春节档电影、在游戏中参加新年活动。同样,不同地区间也有不同欢度春节的方式。如北方的人可能会前往南方海边享受日光浴、学习潜水,而南方人也会前往北方学习滑雪、参观冰雪大世界。与此同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都有极具特色的庆祝方式,海外媒体大肆报道的舞龙只是其中之一。

从宣传的角度看,这些刻板印象也是一种记忆点。尤其是海外媒体舞龙、舞狮等文化元素的宣传,客观来讲确实有助于让更多外国人了解中国的传统节日。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一方面来讲,并非所有宣传的文化元素都是正面的;另一方面,过度地对某一种文化元素进行宣传很可能导致读者的阅读疲劳。

 

三、我国外宣媒体

亟待突围困境提高权威性

当下中国的外宣环境并不乐观。与海外媒体,尤其是西方主流媒体相比,中国外宣媒体的读者更少、影响力更小,在国际传播中的权威性也有待提高。如何提升宣传效果和质量是中国外宣媒体当下面对的一大困境。

首先是中国外宣媒体的宣传较为碎片化和扁平化。

中国与西方的文化差异非常大,并非所有的文化元素外国读者都可以理解。与此同时,作为幅员辽阔、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中国不同地域与民族之间的节日文化习俗都有很大的差异,绝大多数外国读者对于中国不同地区的行政区划、朝代、民族以及文化元素没有一个明确的体系化的概念。如果在同一语篇中出现过多陌生的文化名词,读者会遇到极大的阅读障碍。如果文章没有解释清楚,读者还需要去搜索查看这些文化名词。然而他们可能并不能在互联网上找到这些名词的正确解释。另一方面,读者阅读这样的具有文化科普性质的文章本身就有一定难度,额外的搜索工作很可能磨灭他们的兴致。而如果在文章中添加过多的名词和背景知识解释,会大幅增加文章篇幅,也会影响读者阅读兴趣。China Daily于2024年2月29日曾发表题为“Jingzhou turns history into modern attraction”的文章,介绍了湖北的新年文化,其中写道:

“On Lunar New Year's Eve, usually a time of family reunions around the dining table, a city wall built more than 2,000 years ago in Jingzhou, Hubei province, was drawing enthusiastic crowds.

Visitors took boats on the moat around the walls to the entrance gate, which was decorated with 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and red lanterns. After passing through the brick wall, a fortification in ancient times, they were able to climb up onto it and enjoy a bird's-eye view of the city.

Actors clad in costumes from the 2,500-year-old Chu culture greeted visitors with good-wish envelopes, while costumed dancers playing the roles of heroes from the city's history invited onlookers to join them, and get into the festive spirit.”

在短短三段中,不但出现了“Jingzhou” “Hubei”等地理名词,还有“couplets”“red lanterns”这样的传统节日文化元素,甚至还出现了“Chu culture”这样的抽象概念。在下文中,尽管作者对“Chu culture”进行了补充说明,但没有系统地介绍其起源、历史、发展过程和文化特性,只是用更多文化元素来修饰“Chu culture”,比如列举“三国”“屈原”等概念,这对外国读者来说反而增加了阅读难度。而这种罗列文化名词的宣传方式饱受中国外宣媒体喜爱,因为这样相对来说写作难度低,而且在语篇的层面上尽可能多地“展示”了中国文化。

从文本层面分析,整个语篇逻辑清晰,语法精确,翻译也非常规范。但是从话语实践的角度分析,当传达的话语超出了接收者的接受能力,话语不但无法向接收者施加发出者的意识形态,还会使接收者产生抵触情绪。作者并没有试图站在读者的立场进行思考,过分注重自己的表达意愿,忽略了读者的接受能力不足的事实,因此无法达到想要的宣传效果。

针对该情况,中国外宣媒体可以按照地域、时间、民族、节日等领域进行分类,在不同的版块对不同领域进行深入介绍,而不是在一篇文章中同时对多个领域进行浅层介绍。这种分类方式可以拆解繁琐复杂的文化元素,降低了读者的阅读难度,同时增进了他们对特定领域的文化的了解,能够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黏性,提升宣传效果。

 

四、结论

文化是包容的,但文化是有立场的。在当下,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的诋毁不断,意图削弱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和话语权。他们目的很直白,那就是遏制中国的发展,无论是在政治经济方面还是在文化方面。这是中国文化外宣工程中遇到巨大阻力的根本原因。但客观上,尽管存在着巨大差异,不同文化间的对立可以通过长时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进行缓解。中国大力推动文化出海,并非要谋求文化霸权,而是希望通过文化交流塑造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为中国的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因此,对中国外宣媒体来说,克服语言障碍,避免简化和片面的报道方式,准确传递文化内涵,是提升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的关键。通过多样化的传播手段和策略,中国可以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促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与此同时,我们更应了解西方媒体的宣传策略和运行逻辑,在应对诋毁的同时,也为双方的潜在的交流与合作做好准备。只有做到“内外兼修”,才能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