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其矫:革命者与诗坛常青树
文、图/刘志峰
鲁艺时期的蔡其矫
在著名侨乡福建省晋江市紫帽山脚下的园坂村,有一座建于1932年的中西合璧的番仔楼——济阳楼,作为诗人蔡其矫的故居,现在已得到了保护,开辟为蔡其矫诗歌馆,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蔡其矫研究基地。
蔡其矫有着强烈的爱国心和远大的革命抱负。他在烽火岁月开始写诗,一生顽强地、不屈不挠地,在更多时候几乎是悲壮地坚持创作近70年,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既用手中的笔创作了大量反映民族气节、讴歌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诗篇,也创作了大量反映乡土历史、人文、地理、艺术和民情风俗的诗篇。他一生乐在名山大川间壮游,既用心中的情创作了大量描写山水游历的诗篇。也创作了大量歌唱爱情与自由的诗篇。铸就了他对正义和公理的热爱、对人类和自然万物的悲悯和同情、对美的尊重与倾心、对理想的永不疲倦的追求的诗歌精神,留下一笔宝贵的诗歌财富。他享有“海洋诗人”“诗坛独行侠”“诗坛常青树”等赞誉,也有评论家称之为“长寿青春诗人”“中国诗坛不老松”“20世纪下半叶中国当代诗歌的抒情诗王”,成为中国诗歌史天空的一道特殊的风景、一个奇迹,成为中国诗坛的“蔡其矫现象”,为开拓中国南方乡土诗歌和海洋诗歌、为引领中国新诗走向繁荣发展做出了奠基性的贡献,是对中国新诗艺术建设贡献最大、已被我国诗歌界充分认同的最重要的诗人之一。
1918年12月11日,蔡其矫出生于晋江市紫帽镇园坂村。幼年曾入园坂村私塾启蒙。1926年,因战乱随家人到印尼泗水,插班入振文小学读书。1929年,独自回国,在厦门鼓浪屿福民小学插班读书。1930年,转到泉州培元小学读书,后升入泉州培元中学。1934年,考入上海泉漳中学。1935年,转学到上海暨南大学附中。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正处在民族危机深重、救亡大潮汹涌的非常年代,使蔡其矫这位归侨少年的血液燃烧起爱国的熊熊火焰。在泉州,他积极参加学生们的抗日宣传;在上海,他积极参加“一二·九”运动,参加共产党的外围组织——地下救国会,各种游行示威都当冲锋队,发表抗日运动的特写和参加吊唁鲁迅的活动,全身心地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中学毕业后遵照父命回到印尼,但他已经无法在印尼的洋房里过那种舒适富有的少爷生活。
1953年体验“水兵”生活的蔡其矫
1938年,蔡其矫放弃在印尼富家少爷的奢华生活,回国参加抗战,辗转奔赴延安。参加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开学典礼,调往陕北公学二十五队华侨训练班。受训结束后,分配到海外工作团任秘书,又到河南确山新四军第四支队任宣传干事。后考入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第二期。1939年,主持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的文学团体路社研究工作,编墙报《路》。毕业分配到教务处实习科工作。参加由延安陕北公学、鲁迅艺术学院等四校联合成立的华北联合大学,开赴敌后,到达河北阜平花山根据地。开学后,在文学系当教师。194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抗敌剧社文学辅导员,一度下放到河北涞源县委机关任通讯干事。1945年,调到晋察冀军区作战处任军事报道参谋,在晋察冀画报社当文字编辑,并作为随军记者赴绥远前线,开始了他与祖国的民族战争与解放战争同呼吸共命运的战地生活,不断接受革命理想教育,成长为一名经历了血与火洗礼的革命干部。并且由此唤起人生与诗歌的激情,走上诗歌创作道路,成长为一位诗人、一名党的文艺战士。1946年,回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当教师,参加“土改”。1948年,奉调中央社会部训练班,后任该部一室一科军政组长。1949年,随中共中央进入北平,任中央人民政府情报总署亚洲处东南亚科科长。1950年,奉命到香港为情报总署建立全世界重要报刊收购转运站。
从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初,蔡其矫以表现主流意识的革命诗人形象,出现在中国诗坛上。他的诗的行程是以跃身投入革命激流作为起点的,他的诗的行程便是战斗的行程。1941年,蔡其矫的处女作《乡土》《哀葬》,即产生于晋察冀边区战地的土壤上,获鲁迅诗歌奖。1942年,蔡其矫的成名作《肉搏》,直接表达抗日战士与日本侵略者进行肉搏的惊心动魄的战斗场面,引起很大的反响。1942年,蔡其矫作词的《子弟兵战歌》,由鲁肃谱曲,获征歌第三名,成为当时的军歌之一,在部队中传唱。1945年,蔡其矫的《兵车在急雨中前进》等诗作,被徐迟称为“解放战争中的好诗之一”。
1952年,蔡其矫到中央文学研究所当教师。1954年,中央文学研究所改称“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任教研室主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特殊年月里,蔡其矫也遭受过不公正的待遇。1957年,讲习所停办,中国作家协会批准其为专业作家,挂职任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政治部宣传部部长。1958年,蔡其矫主动申请到福建省文联当专业作家。1970年被流放到永安县坂尾果林场监督劳动,直到1977年才结束这段生涯,从坂尾果林场迁回园坂居住。恢复工作后,蔡其矫先后当选福建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名誉主席和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享受“老红军”和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被聘请为福建省政协委员,被福建省文联授予“福建省首届老文艺家成就奖”荣誉称号。
济阳楼
蔡其矫说:“如果可以为诗下个定义,我以为,人生一段经验或一时感受,加上全人类的文化成果,便是诗。”这也是蔡其矫对自己近70年诗歌创作的理论总结。“爱”和“自由”是蔡其矫诗歌中的两个核心理念,与他的生命同在,也是他作为诗人所追求的诗歌的最高境界。即使在严酷的情势下,他仍唱着爱和自由的诗篇,在当代新诗史上是少有的也值得研究的现象。学者谢冕说:“从蔡其矫的生平和创作的情况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位一手举剑、一手举着玫瑰的典型的、传统诗人的形象……这种坚持体现了作为一个诗人的最重要的品质,也为蔡其矫赢得了历时愈久愈确定的诗名。”其作品质量和数量都远超同辈的许多诗人。曾有编者说,翻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出版的诗集,并以十年为一阶段来遴选每一时期的优秀作品时,发觉可以入选的作品最多的竟是蔡其矫。诗人邹荻帆评价:“蔡其矫更多从生活中取材,给我们一幅幅水墨画,或浓或淡,或写意或描真,兴之所至,无一定的章法,但都是蔡其矫体。”从叙事体、自由体到忠于现实主义、追求浪漫主义,他的作品一类表现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直接关注;一类寄情山水和自然景物,对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深情脉脉;一类表现爱情和友谊,是当代诗坛上独具个性特色的爱情诗章。《红豆》《风中玫瑰》《莺歌海月夜》《迎风》《双虹》《雾中的汉水》《川江号子》《玉华洞》等,均是他的名篇。晚年蔡其矫曾将自己的作品分为“大地”“海洋”“生态”“乡土”“情诗”“人生”“译诗”“论诗”系列,结集为《蔡其矫诗歌回廊》八卷本出版。近年来,海峡文艺出版社先后出版《蔡其矫全集》和《蔡其矫全集补遗》。
蔡其矫是中国当代最著名的行吟诗人之一。从1938年奔赴延安“含辛茹苦去接近诗”,终生游历,浪迹四方,数十年在旅途中边走边想边写。1980年初,他发现旅行写作、朗诵、演讲、交友四者结合,是最好的生活方式。20世纪80年代他找到了另一条道路:走遍全中国,追寻历史文化的足迹,反照现实。开始了一年三个月的单独远程考察旅行。从1981年8月开始,这样的壮游共有8次:
蔡其矫诗歌馆里的蔡其矫雕像 摄影/刘 翼
第一次,1981年从河南、陕西、甘肃、青海,然后进新疆直达伊犁和喀什。第二次,1982年由湖南、湖北、河南、山西,再到内蒙古西部。第三次,1983年应邀参加洛阳牡丹诗会后,重游华北的战争岁月旧地,从河北西部穿过山西,到延安等地。第四次,1984年春由福建入云南、贵州,访石林和滇西北,直至丽江。第五次,1985年春“沿着李白晚年的足迹”,在皖南一带漫游;沿长江而上至重庆,再到成都飞拉萨,走遍前藏、后藏、东藏、藏南、藏北,并从拉萨到中尼边境看珠穆朗玛峰。第六次,1988年到广西北海参加北部湾诗会后,到海南岛独自环岛旅行,寻访苏东坡流放地的遗迹。第七次,1989年从广州入云南,从瑞丽到西双版纳,参加泼水节。第八次,1991年自扬州、南京到武汉、南昌、岳阳,然后到桂林、长沙,回程结伴到西安、龙门石窟。
在近20年间,他还采取省内短途与省外长途相结合的方式,旅行考察数十次,几乎走遍中国的每一个省、福建的每一个县。
著名诗人公木评价:“这才是中国诗史上空前的壮游,论其行踪广袤,远远超过徐霞客倍数的倍数。”蔡其矫诗旅的目的,就是要发现各种各样的美。所到之处皆有诗作,以多样化的艺术,既表现旅游中所见的自然风物和人文景观,探访和重踏历史文化人物留下的遗踪,也传达在旅途中被激活的诗人生命体验,沉思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深层内涵。美的多样化和各种形态在他的诗篇中得到全面展示,也使他的人和诗永久地焕发着青春的光芒。他说:“要让更多的文化进入诗歌,要把中国的历史地理、中国的未来、中国在世界的地位,在诗歌中表现出来!”“写作都是为了现实的需要,为了时代的需要。我们这个民族能生存到现在,有很多特点,我们这个民族很伟大,这些民族的特点要宣传,要提高我们民族的自信心。民族的复兴也不是恢复,而是发展。”他的《在西藏》《腾格里沙漠》就是这样的“大诗”。
蔡其矫更是位致力于写故乡的归侨诗人。童年的海外生活印象,少年时代对故乡的深切感受,使他对故乡悲哀的历史习俗,对漂泊游子的凄婉而又含蓄的眷恋,获得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诗人深情的目光,透过霭霭的历史烟云,以饱含着故乡的血泪和愁思的笔,画出一幅闽南侨乡在黑暗年代的沉重画卷。1958年,蔡其矫主动下放福建,从事专业创作。他说:“我终于回到福建老家来了,就暗下决心,要写故乡的近代历史以及它的人文地理甚至它的风景、它的花木、它的习俗和艺术。”他时常独自一人携带简单的背包一座山、一条河、一个县一个县地跑,所到之处都有诗留下来。他创作的大量山水风物诗中,写福建的就出版了整整一部《福建集》。改革开放新时期,蔡其矫始终搏动着一颗可触摸到的眷恋乡土的诗心,在故乡栽花种树、建设公众花园,继续在故乡的大地上行吟,表达对故乡美好而又深沉的祝福。曾有评论家说:“在福建的文学史上,除了郭风之外,或许再也找不出另外一个作家像他这样深情地关注自己生长的故土。对于福建文学界来说,这是一份丰厚的财富。”
1976年4月,蔡其矫在晋江紫帽园坂村老家收听新闻
2006年,蔡其矫再次参加中国作家协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期间因脑瘤住院治疗。2007年1月3日2时30分,在北京寓所因病逝世。“汹涌三万诗行,都成海上波浪;起落九十人生,不老风中玫瑰。”这是福建著名作家黄文山为蔡其矫遗体告别仪式所作的挽联。2007年清明,走完一生的蔡其矫,诗魂重又回归故里,安息在家山的凤凰木下。他与晋江籍著名人民音乐家李焕之合作创作的《晋江之歌》《紫坂小学校歌》,以及他为家乡园坂村所写的诗文《1932年的园坂》《紫帽山》,还一直在故乡的天地间回响。
蔡其矫得天独厚地继承了故乡海洋文化的基因。一生酷爱大海,自认是“大海的子民”,有着海的气质。青壮年时代,他说:“我要向水讨生活。”晚年认为:“海洋的蓝色文化成了我生命的基色。”1954年和1956年两次深入海军部队体验生活,从此与大海结下不解之缘,写了许多以海为题材的诗作,使他在现代中国诗坛上成为第一位“大海诗人”。艾青曾说:“海都给他写完了。”他一生走遍了“四海”(东海、南海、黄海和北海)。尤其是晚年,他更加关注故乡的海,对海洋文明与“海上丝绸之路”进行了探究和思考。他从大海的涛声找到自己的心声,满怀激情地赞颂大海的女儿。他爱波浪勇猛又温柔,波浪的灵魂也如他的诗魂。大海的洗礼,让他的诗形成了独特的个性:他的诗,性格是双重的,刚劲与柔丽、奔放与细腻奇迹般地统一在他那不受拘束的诗行中,展现了诗人如大海般的自由、深沉,以及广阔的心胸。闻名于世的海洋诗篇有《风和水兵》《船家女儿》《贝壳线》《海上丝路》《海神妈祖》等等。
蔡其矫以淳朴清洁的人格和品质卓异的诗艺给予中国当代诗歌以相当深刻的影响,不但在同代诗人中树立起一个面向真和美的典范,而且成为新一代抒情群体的知音和导师,并和他们一起开拓出一个新的审美时代,同时像一座桥梁一样在两代诗人和多种艺术观念之间发挥了良好的跨越、沟通、交流功能。从早期在鲁迅艺术学院、华北联合大学任教,到担任中央文学研究所教师、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教研室主任,他一直在培养新生文艺创作力量。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期,蔡其矫是朦胧诗历史的参与者、见证人和推动者,促成舒婷与北岛等结识,由此奠定了“今天派”的基础。当朦胧诗还处在沉默期,蔡其矫和其他老一代诗人努力把青年诗人托出水面;当朦胧诗受到不公正的批判时,蔡其矫全力支持,与反对朦胧诗的观点论辩,并到处宣扬和推荐青年诗人的佳作。学者张陵说:“朦胧诗正是中国诗歌历史转折时期的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诗派,直接影响到中国当代诗歌发展。中国改革开放走过了40年,回过头来看朦胧诗,应该可以更加确认这个诗派思想文化价值,也能更加深刻认识蔡其矫的意义。”
济阳楼
在福建,蔡其矫对诗歌作者的发现、培养和扶持尤其着力,引领了“三明诗群”“闽东诗群”“晋江诗群”的形成,被尊称为“晋江诗群”的第一代,是一名最具有亲和力和影响力的诗人。
北岛在《远行——献给蔡其矫》的纪念文章中,高度评价蔡其矫:“他用自己一生穿越近百年中国的苦难,九死而不悔。”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蔡其矫的诗歌之旅就屡屡受到诗坛的关注。1986年福建省作家协会在福州市召开蔡其矫诗歌作品讨论会和蔡其矫诗歌朗诵会时,他说:“我自认是一块跳板、一层台阶,踏着它是为跃向对岸或走向高处。我的历史任务是过渡,我的地位是在传统和创新的中途。研究我,是为回顾和前瞻,检阅来路的曲折、缺欠和不足,准备向更高的质量和层次进军。”2004年,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中国诗歌学会、福建省文联、泉州师范学院、晋江市人民政府、福建省作家协会、福建省文学院、泉州市文联、晋江市文联、紫帽镇人民政府又在晋江市召开蔡其矫诗歌研讨会。
2017年,晋江市成立蔡其矫诗歌研究会。学者洪辉煌认为,这已经奠定了坚实的学术基础,也标志着新的起点,启发我们对今后的深入拓展做出认真思考,譬如在“一带一路”语境下如何传承他的精神遗产。蔡其矫肯定要在新诗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蔡其矫研究也必然获得参与新诗史的机会。著名诗人林莽认为:“作为从延安走出来的老红军,蔡老的一生是诗化的一生,他的人文理性精神,代表了当代知识分子的良知,体现了知识分子独特的人格魅力。他是中国诗坛的常青树,更是文化名城晋江的一张可贵的文化名片,值得大力宣传。”学者张陵说:“把诗人放到历史发展进程中,把诗人的命运和国家、民族、人民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而考察和评价诗人作品的时代意义和价值,认识诗人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贡献。这是蔡其矫研究的基本方法。这种方法的正确运用,是和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学习和实践相联系的。”而诗人公木则曾言:“蔡其矫是说不尽的……”
蔡其矫墓
值得一提的是,当下诗人的家乡正在极力打造蔡其矫文化品牌IP。除了已经建成蔡其矫诗歌馆,编辑出版近千万字的《蔡其矫研究资料汇编》及年谱、传记外,2023年开始设立蔡其矫诗歌节和蔡其矫诗歌奖。
著名学者张陵在为《蔡其矫研究》作序时指出:“我以为还可以从现当代华侨文学史研究的层面上,去认识和评价诗人的地位和贡献。蔡先生是归国华侨,他的创作和华侨文化的发展也是密切相关的。华侨文学史是中华民族文学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文化向世界展开的历史进程里,华侨文学的重要性将越来越被我们深刻认识到。华侨文学中与世界文化冲突、对话、沟通到融合的历程,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开放、成熟、进步的过程。蔡其矫应该是华侨文学的一面旗帜、一座高峰。”
“我不知生命从哪里开始:盘古辟地,女娲补天,航行海上的探险家,含辛茹苦的垦荒者;也不知生命到哪里结束,百年后,千年后,文字才终于泯灭。我也不知创作从哪里开始:无数天才的著作,历代伟大的前辈,远行考举的先人,崇拜英雄的童年;也不知创作的结束在何时何日何分何秒。从英雄到海洋,从海洋到英雄,从热爱大自然到热爱一切人,也如回廊一样,分不出开始和结束。人生不是梦,人生也并不清晰,我不知道路为什么这样崎岖,也不知它引向何方,我总是一个平常人,过普通人的生活,爱和恨都不掩饰,这就是我的诗。”蔡其矫的这篇《蔡其矫诗歌回廊·自序》,正是他本人发出的最好的心声。
(作者系福建省政协委员。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