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在暨南大学读书的日子

文、图/杨春生

在暨南大学门前与同学们合影,前排左2为本文作者.jpg

在暨南大学门前与同学们合影(前排左2为本文作者)


1982年8月,我怀揣着农场领导的殷切期望和亲人的叮咛,背着行囊,千里迢迢到广州暨南大学(以下均简称暨大)中文系读书。


1982年,国务院有关部门为了提高华侨农场教师师资水平,在吉林省扶余华侨农场,海南省澄迈华侨农场、广东省英德华侨农场和云南省芒市华侨农场等七所华侨农场选送17名中学教师组成了“教师专修班”,委托暨大中文系对我们进行培训,在培训形式上未独立成班,学制两年。在课程、课时、教学内容设置上与暨大中文系82级统招生一致。经考试成绩合格获大专文凭,毕业后,仍返回所在农场中学继续任教。

涧松千载鹤来聚,月中香桂凤凰归。暨大历史悠久,被称为中国第一侨校,华侨最高学府大学。暨大既有清纯秀美的古朴,又涌动着现代的时尚张扬,诉说着时光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洋溢着历史的韵味和文化的魅力。暨大办学理念先进,创新精神十足,深厚的学术底蕴及广泛的专业覆盖在我国高校中享有盛誉,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华侨的优秀学生报考暨大。

尽管“大学者,非大楼之谓也。”但是暨大教学大楼、图书馆、体育馆等教学设施一应俱全,在那个时代里极为罕见,彰显出恢宏气度,在我内心升起一种骄傲的情怀,我立即有一种归属感,从此暨大成了我的第二个故乡。


广州暨南大学中文系领导与华侨农场进修生合影留念,后右排3位为本文作者.jpg

暨南大学中文系领导与华侨农场进修生合影留念(后排右3为本文作者)


暨大环境优美,是一座绿树成荫、四季漾绿,鲜花缤纷花园般的校园。在校园东侧有一个暨大标志性建筑之一——明湖。澄澈明静湖水给校园增添了绚丽色彩和文化的气韵。如果把校园比作花园,那么明湖就是镶嵌在校园里的一盆浓缩盆景。在明湖中心有一座古香古色的亭子,亭子红柱灰瓦与湖畔随风摇曳的垂柳,婆娑的凤凰树,清雅芳香的竹叶,鲜红灿烂的木棉花交相辉映,简直是一幅色彩斑斓的油画。


暨大给我们进修生发的是与暨大教师相同的借书证,我们不但能到学生图书馆借阅图书,而且亦可到教师图书馆借阅图书。当我走进高大雄伟的图书馆时,就像走进了知识的海洋,典藏云集。我望着一架架的摆放整齐的书籍,感到自己是那么渺小。知识是那么匮乏。两年间,我阅读了很多的中外文学著作,为我后来在教学和工作中都能从容应对,跟我这段阅读有着很大的关系。

暨大中文系考虑我们都是教师,将来还要从事教育工作。为了提高我们学习质量和教学水平,做到学以致用,组织我们到华南师范附中听名师讲课,与名师座谈,请名师传授怎样备课、如何抓住难点、如何导入新课等方面教学经验,我们深受启发,受益匪浅,为我们以后提高教学水平打下了良好基础。


暨大实行分数制,最大限度调动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到大二时,学生可根据自己实际情况,爱好兴趣,可以选修课。我选修了“古汉字学”课程和“戏剧与电影创作”课程。给我们讲“古汉字学”的是我国著名的古汉字学者、书法家陈初生教授。陈初生教授学识渊博,古汉字底蕴厚重。他从甲骨文讲起一直讲到行书汉字,在讲汉字演变过程中深入浅出,通俗易懂。陈初生教授讲到会意字时,把每一笔划都能讲出它代表的含义,表达的意思,令人折服。

杨天堂教授也许长期讲“戏剧电影创作”课程的缘故,他的口头表达能力非常强,同学们非常愿意听他讲课,堂堂爆满,座无虚席。杨天堂教授讲课时就像讲评书似的,抑扬顿挫,承转自如,妙趣横生,尤其是在讲到某一个电影的某一个精彩片段时,他信手拈来,如数家珍,声情并茂,让人感佩不已。

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杨天堂教授带领我们到珠江电影制片厂观看电影《女大学生宿舍》,我和82级王洪生同学写了影评,发表在《银幕与观众》杂志上。之后,我们还在暨大礼堂观摩了由暨大话剧社演出的话剧《雷雨》,82级同学朱子琦在该剧中扮演繁漪角色。

给我们讲授“古汉语”课,是我国著名古汉语学者陈经耀教授。陈经耀教授60来岁,满头银发,慈眉善目,有着大师儒雅风范。他在讲课时,不疾不徐,循循善诱,似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滋润着我们的心田。我永远不会忘记陈经耀教授用毛笔给我们批改的作业。陈经耀教授那力透纸背的一丝不苟,工工整整清秀小楷字迹,它不仅仅是批改的作业字迹,更可让我们作为书法来临帖观摩、欣赏!再看看我写的作业,字写得不整,笔迹潦草,甚是不安。陈经耀教授对学生认真负责精神似一捧人生的阳光,教育、鞭策、鼓励、温暖着我生命的整个旅程。尽管我搬几次家,我丢弃了一些书籍,但是经陈经耀教授批改的作业本,至今我还珍藏着。


1983年5月,为了提高写作水平,暨大中文系采用课堂与社会结合方式,组织我们参加社会实践活动。5月下旬,我们从珠海码头乘船,经一夜航行,第二天早晨到达江门市,然后乘车到新会县以南10公里处天马村参观“鸟的天堂。”

1933年,巴金先生到天马村乘船游览“鸟的天堂”后,叹为观止,写下优美散文“鸟的天堂”。“鸟的天堂”,因此而得名。

我曾读过这篇优美散文,但是我没有目睹过“鸟的天堂”靓丽的倩影。今天我怀着兴奋心情亲临了“鸟的天堂”,对巴金先生的“鸟的天堂”优美散文有了更深刻地体会和理解。

“鸟的天堂”是一棵有着300多年树龄的榕树,榕树悬垂着似长长胡须的根茎,根茎植入波光粼粼水土中,成为新的树干,随着时间的推移,榕树长到约15米高,枝繁叶茂的榕叶笼罩着20多亩的河面形成了“独木成林”的奇观,远远望去像一座绿色的小岛,更像一片浮动的绿洲。万千只飞鸟或凌空翱翔,或贴水嬉戏,好似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展示了一派美丽动人的南国风光。

我闻着清澈河水的芬芳,感受着微风的轻柔,谛听着清脆鸟儿的鸣啭,我们默默接受美的陶冶,这是大自然对我们的馈赠,我心底不禁荡起激动的涟漪……


每年教师兴高采烈庆祝教师节时,我不禁想起了当年暨大同学为设立国家尊师节欢欣鼓舞,积极奔走的感人情景……


微信图片_20240724093030.jpg


1982年12月,在暨大大力支持下,在暨大校学生会主席任京生和副主席卜群积极倡导下,成立了希望国家设立尊师节促进会。中文系82级陈锐军同学任尊师节促进会宣传部部长,他先后起草了《希望国家设立尊师节的倡议书》《关于设立尊师节调查表》等文案。尊师节促进会的倡议,得到了中山大学,华南师大等高校的声援。

1984年5月20日,尊师节促进会邀请50多位知名高校教授和中小学教师,在暨大图书馆举行了尊师茶话会。在茶话会上暨大校学生会主席,尊师节促进会会长任京生宣读了《希望国家设立尊师节的倡议》,《南方日报》《羊城晚报》等多家新闻媒体报道此次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1984年7月18日,尊师节促进会利用暑假积极举办尊师重教活动,组织同学分成多个小组,从不同线路,广泛宣传设立尊师节的重要意义。时任暨大党委书记杨云扬为骑车北上宣传尊师节的同学们送行。

北上同学们怀揣暨大资助的600元,骑着自行车,背着几百份手刻蜡板油印的倡议书,途经长沙、郑州时得到了长沙市政府,郑州市政府给予热烈欢迎和大力支持。长沙市委市政府,郑州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会议,邀请知名教师与尊师节促进会同学座谈,畅谈国家设立尊师节的重要意义。

1984年8月中旬,尊师节促进会同学在北京汇合期间,先后拜访了团中央、全国学联、全国教育工会和北京市教育工会等部门,他们对同学们尊师重教感人情怀给予了充分肯定。不仅仅是暨大的学生在为设立尊师节摇旗呐喊,在神州大地也掀起了“四化需要科技,科技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师”的热潮。1984年12月10日,《光明日报》头版报道了暨大学生的尊师活动,并摘登了由尊师节促进会宣传部部长陈锐军代表促进会起草的《希望国家设立尊师节的倡议书》。在新年到来之际,尊师节促进会又发出了《致全国人民教师的新年慰问信》,再次希望国家设立尊师节。

1984年12月29日,《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全文刊出这封慰问信。

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通过了把每年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的议案。从此,我国1300万人民教师有了自己的节日。

我于1984年从暨大毕业到今年40年了。我从一个30岁的青年人到今年已是一位70岁老年人了。不觉年华似箭流,朝看春色暮逢秋。使我不禁想起了《牡丹亭》中唱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韶华落尽,余香仍萦怀。回忆起我在暨大读书的时光是那么温馨美好,它就像一本书:有美丽的彩页、有动人的故事、有浓烈的深情、更有精彩的人生!

(作者为朝鲜归侨,吉林省松原市原侨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