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宁乡纪行

文、图/红孩女


“家乡好,室小入山深,塘里水深堪洗脚,门前树大好遮阴,六月冷冰冰。

家乡好,吃得十分香,腊肉咸鱼煎豆腐,细茶甜酒嫰盐姜,插菜打清汤。

……”

宁乡之行,有酒店从大堂、餐厅到房间到处装饰着开国元勋的塑像、图照、字画书籍,随手翻开书桌上的旅游指南,读到“延安五老、宁乡四髯”之一的谢觉哉爷爷思念故乡的田园诗。山水、田园与美食,两笔就勾勒出宁乡的基本风貌。有点惊喜,深有共鸣。

1934年,还是营山妇女独立营营长的定国奶奶在几乎不识字的情况下,临时抱佛脚,两天强记下《土地法》,终以干部学校第二名的佳绩毕业。

乍一看是我们奶奶的智商满格,以奇制胜也是她(在战场上)的风格,再一想,谢爷爷是通晓八股文的晚清才子,主张:“合情合理即是一部好法。” 必定考虑到了那个年代的受众目不识丁的多,须得深入浅出,简单易懂。他的一生尽乎精诚锻造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人民司法制度。在你我所熟知的历史课本中,最早的中国红色革命政权法令《土地法》,就是他年轻时主持起草的。 

1937年,经毛主席批准,谢觉哉爷爷与定国奶奶在兰州八办结婚。


左起:王凌波、何叔衡、姜梦周、谢觉哉.jpg

左起:王凌波、何叔衡、姜梦周、谢觉哉


1946年,经中央书记处批准成立中央法律问题研究委员会,作为主任的谢爷爷就代表委员会给毛主席写信,坚定鲜明地指出自己的法律观点,“中国要有自己的立法原则——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他主张“没有法制就谈不上什么民主。”

新中国成立之后,毛主席又请出他和同样对“民主”矢志不渝“救国七君子”沈钧儒、董必武先生编写律法以保障民主,建立法制的民主国家。

1959年,继沈、董两位法学泰斗之后,谢爷爷出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凭借着宝刀不老的法律洞察力,一遇到值得推敲的案子,犹怀旧时书生那股耿直气节的老学究,便亲自深入全国各地法院,一一查看案卷,从而纠正不少冤假错案。

“为党献身常汲汲,与民谋利更孜孜。” 这是延安人民赠谢爷爷的祝寿诗句,也是他革命一生的最真实写照。


贺子珍(第二排中间), 王定国,谢觉哉 (第一排左2,右2).jpg

图为王定国(前排左2)、谢觉哉(前排右2)与贺子珍(后排左3)等合影


“五四运动”前后,宁乡旧派人物传言革命者多为年轻人,于是有了蓄胡子的“宁乡四髯”。照片由谢爷爷题字,被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近现代史专家组鉴定为一级文物,现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谢觉哉爷爷酷爱写日记,从14岁(1898年)开始连续记了70多年,很少间断。1920年,他在同为“宁乡四髯”的何叔衡的《通俗报》与时年二十余岁的毛泽东相遇相知,按分工来看一位是编辑一位是记者。毛泽东在学校叛逆且才华出众,他甚至组团轰走校长,差点被开除学籍,是杨教授惜才,与徐特立先生一起力保下来的。毛、谢两人思维互补,一见如故,共办刊物,又共赴革命道路,那以后,谢爷爷作为毛泽东的秘书一生相随……直到上世纪70年代两位伟人相继谢世,这半个多世纪的相处时间使得老朋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知根知底”。因此,在谢爷爷的日记里常有毛主席鲜为人知的往事——以熟人挚友才“敢”写的视角。

“十年动乱”期间,谢爷爷担心日记被查抄,定国奶奶就把它们缝进沙发里。当她结束了四十几天的囚禁,回家推开门一看:难以想象已经瘫痪了几年的老人家是怎样自己躺到沙发上的——他竟以性命守护日记!


图片1.jpg


1971年6月,谢爷爷与世长辞。有人向定国奶奶提出,“最主要的任务是把谢老的遗著收集整理发表,这将是对党的重大贡献”。

此刻,奶奶的文字功底可是学富五车的谢爷爷花了几十年亲授的,强记《土地法》她都胜过识字的同学拿了第二,仅仅几年,她先后整理并出版了《谢觉哉日记》等近50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