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内容
贝鲁特观球记
文/陈喜儒
从电视看欧洲杯已开赛,很吸引人,不禁回忆起2000年亚洲杯时,正赶上出国,有幸去观看了中国队参加的比赛。
从叙利亚去黎巴嫩那天,听说下午4点钟,在贝鲁特有两场足球赛,一场是中国队与韩国队争夺亚洲杯第三名,一场是日本队与沙特队争夺冠军。铁杆球迷高洪波、黄蓓佳、李贯通、仲跻昆认为这是天赐良机,千载难逢,欢呼雀跃,恨不得长出翅膀,马上飞到贝鲁特。可是,送我们出境的叙利亚作协的沙比尔迟迟不来,出发时间拖延了一个多小时,急得球迷们抓耳挠腮,心烦意乱,坐立不安。
原来沙比尔遵照叙利亚作协主席阿里之嘱,去为我们买纪念品,所以耽误了时间。他一来,我们马上出发,一个多小时,就到达叙黎边境。黎巴嫩作协主席哈尔卜亲自率领作协领导来边境迎接。他是著名诗人、戏剧家,在阿拉伯世界声名显赫。看着这位风度翩翩,高贵典雅,气度非凡的绅士迎面走来,我心想,也许他有能力满足球迷们的心愿?我拉着仲教授,用刚刚学会的阿语向他问好,之后单刀直入,直奔主题:我的伙伴,都是资深球迷,而且迷得神魂颠倒,忘乎所以。从昨晚听说贝鲁特有球赛开始,就抓心挠肝,六神无主,茶饭无心。不信您看看他们的眼睛,跟饿狼一样,早已变绿!所以请您无论如何,也要救救他们!我知道,刚刚见面,就提要求,不仅唐突,而且失礼,但因时间紧迫,不马上厚着脸皮说出这个不情之请,就会失之交臂……哈尔卜哈哈大笑,笑得很开心,眼泪都出来了。他一边擦眼泪,一边打电话找球票。也许从那一刻开始,他对我有了好感信任,总是笑眯眯的看着我,叫我有什么事,尽管说。我们到达饭店时,球票已经送到,而且整整十八张,每人三张有余。我说用不了这么多,五张就够了。他说你们可以请朋友或大使馆的人一起看。当时距开场时间仅有两个小时,在二百多万人口的贝鲁特一下子能搞到十八张球票,可见神通广大,手眼通天。
下午3点20分,我们乘车去贝鲁特体育场,沿途哨卡林立,军警荷枪实弹,站在路障旁,检查来往车辆,连车底盘都要用探测仪仔细扫描,车内人员一律下车列队检查。但军警一听说我们是中国作家代表团,立即敬礼挥手放行。
在体育场中,遇见一个小伙子,扛着一面中国国旗。原来他是北京人,在贝鲁特打工,特地请假来为中国队助威。我们5人,再加上驻叙利亚使馆文化处一秘王宝义和旗手共7人,组成现场拉拉队。
进场一看,韩国拉拉队千余人已摆好阵势,而日本拉拉队千余人,列成长方阵,鼓号旗幡井然,为首者均着号衣。我爱看乒乓球、排球、篮球,对足球没多大兴趣,看不看都行,而高、黄、李、仲一进球场,就像变了一个人,一会儿摇旗,一会儿喊叫,一会儿欢呼,一会儿怨天尤人,全都疯了。我嫌他们闹心,移到二十米开外处坐下。这几天日程较紧,我有点累,眼睛睁不开,昏昏欲睡。这时,突然响起海潮般的掌声,欢呼声,鼓号声,我也迷迷糊糊地随着拍了几下。“拍什么拍,你看谁进了?”一声怒吼,吓我一激灵。抬头一看,李贯通两眼喷火,气急败坏,恨不得一口把我吞了,“告诉你,韩国进了!”
我心想,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进就进了呗,有点绅士风度好不好?我不就是拍错了吗?多大个事儿!再者,也没谁规定不许为韩国队拍巴掌叫好啊?但我发现,事情可不像我想得那样简单。同伴们用怪异的眼光看着我,似乎我不小心拍的这几巴掌,证明我是吃里扒外,连平日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黄蓓佳也面有愠色。
那天李贯通喊得最卖力,声音最大,频率最高,因为中国队里有两个鲁能泰山队的球员,宿茂臻和李小鹏。他在场外跟着他们跑,不断地呼喊他们的名字,为他们呐喊助威加油。
中韩争夺战,中国队败北,位居第四。李贯通如霜打的茄子,无精打采,垂头丧气。我看着好笑,故意气他:如果拉拉队选冠军,非你莫属。球没赢,是球员脚下的功夫不行,但你的嘴上功夫了得,无人可比。你不顾腰疼,跑来跑去,一会捶胸顿足,狂呼乱叫,一会呼天抢地,鬼哭狼嚎,一会儿怒气冲天,怨声载道,而且一刻不停,一叫到底,比场上那些踢球的还苦还累还紧张还亢奋还费心卖力,中国的国脚们,应该为拥有你这样世界超一流的球迷而骄傲。他气得直翻白眼,差点背过气去,但已经精疲力竭,无力反击,只好闭上眼睛,唉声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