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内容
黄梅花
文、摄影/王 谨
朋友几次邀请我去千年古县黄梅看看,我说,待梅花开时去吧。梅花花期多是半个月左右,几次梅花正艳时,我却因有事冲突没有去成。进入甲辰龙年,我决定即使日程再有冲突,今年二月前后一定成行。
今年,我得以成行千年古邑黄梅县,所住东山问梅村,房前屋后多有梅树,红梅或白梅、淡绿梅的枝头上,竞相开着一朵朵小红花小白花或白中有绿的花,多层次花瓣围着花蕊依次绽放,暗香浮动。我想起宋代王安石《梅花》中的一句:“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我四处找黄色的梅花,则没有遇见。再找,终于在一处不显眼的地方,找到几株开得正艳,即将凋谢的黄色蜡梅花,花瓣紧凑,黄而不妖,幽香扑鼻。有朋友告诉我,蜡梅开在山上多,城里见得少,在县城千年古塔旁,倒也可以找到。
梅,“岁寒三友”之一。也许我生命中从小注入梅的元素,我尤其关注梅。儿时对古驿南北山上那耐寒耐旱的蜡梅犹爱;这些年,每到初春,对单位大院绿植被带和健步道旁,那几株蜡梅和重瓣榆叶梅总要驻足,细细观察,看它的花苞,看它的花蕊,看它的花期,乐此不疲。观察发现,蜡梅总是抢在榆叶梅前最先绽放报春;有时一场瑞雪,把绽放的黄灿灿的蜡梅反衬得更是明艳;重瓣榆叶梅则相对比较从容,直到蜡梅绽放大约半个月,即春分之后,才在枝条上点出粉红的花苞,待机开苞展瓣。
距今一千四百多年的古邑黄梅,因梅花得名。明弘治《黄州府志》记载:“黄梅山,县西四十里,山多梅树。隋、唐时,皆以此名县。”清代《黄梅县志》,对于黄梅县名来源均为“西山有黄梅”,西山指现在的四祖寺那片山。
出生在黄梅县城小南街的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废名(原名冯文炳),他写下大量反映黄梅乡土风情的小说、散文和诗歌,但是否有写家乡黄色梅花的文章?我目前倒没有注意到。
黄梅有梅花,可追溯到晋代。黄梅县的晋梅有1600年历史。那天,县委宣传部的同志陪同我们一起去蔡山镇江心寺看晋梅。恰好中国艺术研究院唐建教授从云南赶来,我们汇合一起来到江心寺。只见寺旁一棵8米高左右的古梅突兀在寒风中,欲谢不能,花色白里见黄,在清冽的寒风中播散一阵淡淡的幽香。
在古代,蔡山乃五阜湖中的一个小岛,湖与长江相通,涨水时,蔡山处于江心,其寺名江心寺。据清光绪二年《黄梅县志》记载:“蔡山寺,在邑西南江畔,名为江心寺。山石镌刻有李白夜宿江心寺诗句。”“有支遁手植梅一株,尚存,亦邑之名胜也。”支遁当时系江心寺高僧(公元314-366年)。如今的晋梅树上挂着文物保护牌,介绍着古梅的历史。这些年痴心研究古梅并颇有造诣的唐教授,不满足远瞻,征得同意,跨过保护栏,围着树的底部转了多圈,近观树皮肤色,细察花蕊构成,认为此古梅乃稀有保护物种。他认同当地文物专家说法,而今看到的晋梅,系古树干枯倒后,在树蔸滋长的再生梅。尽管岁月日久,但仍花朵繁密,花蕊层次分明,实属古梅珍品。
晋梅见证着古邑的历史,也像一根精神柱,庇护着一代代的黄梅人,一年又一年,在长江北岸上演着一出出不凡的人生活剧。进入现代,为传承梅花精神,黄梅县政府批准蔡山镇政府,招商引资,政企联手,在江心寺的蔡山脚下,创建1000亩梅苑。从2013年底开始至今,引进各类梅花品种186种;栽植梅树56万株。为丰富梅苑文化,以梅花园林为主体,同时合理布局樱花园、杜鹃园、桂花园、月季花园、荷花园、冬枣园、葡萄园等19园,供周边鄂赣皖游客来此,四季赏花休闲。
那天,乍暖还寒,春风裹着寒意。我们一行穿着厚实,来到梅苑。只见古梅和新梅树种参差其间,百梅迎风绽放,淡红的,粉红的,紫红的,淡绿色,白色的,黄色的……应有尽有。这里有正艳的红梅、白梅,有欲谢的黄梅。在一口水塘边,几棵垂枝红梅引人注目。显然,此梅借用了垂柳的生物学特征,梅枝如柳条垂落,微风吹,花条荡,增添了轻摆飘逸的妩媚。苑里还有一种龙游梅,老干虬枝呈盘旋之态,犹如龙腾,祝福着吉祥的甲辰龙年。错落于新梅种之间的古梅树,则是从全国各地寻购,移栽到此的。这些古梅多有成百年或数十年的树龄,老干虬枝,经受住历年的风雨雪霜,见证了多年的岁月冷暖。说起建梅苑的初衷和经历,一路解说的黄勇先生脸上写满了故事。他说,移栽古梅,前提是为了保护,其中艰苦,是局外人难以理解的。移栽前首先要征得当地相关部门同意,然后挖起,打包转运,但交通工具往往成了问题。庞大的古梅,枝叶蓬勃,飞机、火车转运亦有困难,且费用不菲。一次,他在四川一座村落荒芜的屋后,看到一棵无人照料的古梅树,就想买下进行保护性移栽。讲好价,经过审批,刨起,连土包好根须,没有想到里弄狭窄,梅树抬不过来;经协商,只好多花钱,拆去相邻里弄的两间屋的外墙,才把古梅树抬出来,放到超长大卡车上,转运到蔡山梅苑。一算账,购这棵梅树,包括拆墙赔偿,比原议价多出好几倍。如今这棵古梅移栽“梅苑”后,生长良好,梅花繁茂,成为梅苑中古梅树中的“花旦”角色之一,多有游人在此驻足观看,啧啧称赞。
当农历二月前后,到“梅苑”观梅花盛开,才知道黄梅二月的春天有多美。黄梅千年古县因梅得名,也因县名得黄梅戏名。黄梅县是黄梅戏发源地,2006年,黄梅县黄梅戏与安庆市黄梅戏,并列入选国务院首批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黄梅人在梅花盛开前后,总要在城乡连演十天半月黄梅大本戏。在梅苑里,人们或在休闲广场看黄梅戏专场演出,或穿行在梅苑小径,一边赏梅,一边哼着黄梅戏小调,成为这里常见的一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