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一所大学与一座城

文、摄影/任启亮


1978年高考被家乡的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分校录取,圆了多年的读书梦,自己的人生开始走向新的轨道,当时的心情可想而知。要知道当年全国有600多万考生参加高考,本科生只录取30多万人,自己无疑是幸运的。但是,我从小到大一直没有离开过家乡,从自己的村庄出发,步行只需50分钟,就能到达这所大学。我还在它身后的山上采过榆钱,摘过野山枣,捡过柴火,种过树;高中毕业后回乡务农,被公社抽调在大学东门外的山坡上修过“大寨田”。我曾经想过,上大学去不了北京上海,也进不了省城都无所谓,哪怕能跨过淮河长江,有机会坐上火车也好呀。上了大学还在家门口,太没有新鲜感和神秘感。

我当然更清楚,凭自己的基础和实力,能够在恢复高考后考上大学已经十分不易,甚至可以说有几分侥幸。去哪里读书,上什么样的大学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读这所大学已经倍感荣幸,也非常知足。


淮北师范大学新校区大门.jpg

淮北师范大学新校区大门


到学校报到后,看到一栋4层的教学楼,篱笆墙的大教室,两排低矮的平房办公室,三栋简陋的学生宿舍楼和三栋教职工宿舍,还有散落在校园的防震棚,让我确实没有想到。此前我从没有走进过任何一所大学,不知道大学是什么样子,但想象中的大学完全不是这个样子。

话说回来,只要有一个安静的读书环境,条件再差、困难再大也挡不住师生们的一腔热血,万丈豪情。那是一个科学的春天来临,拨乱反正、百废待兴的年代,更是一个举国上下发愤图强,要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为国家也是为自己拼搏奋斗的年代。学生争分夺秒,如饥似渴地学;教师不知疲倦,竭尽所能地教。位于淮北城市东北一隅,相山脚下的母校成为一盏闪耀着独特光芒的灯。


我们入学两个月后,学校划归国家煤炭工业部管理,更名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发展步入快车道。教学楼、礼堂、图书馆、餐厅、体育场等设施陆续开工建设,校园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

接下来,从合肥工业大学、淮南矿业学院抽调领导骨干,充实、加强学院领导力量;从华东师大、南京大学、山东大学、东北师大、湖南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和省内外的科研机构引进一批专业教师;难得的是也招揽了一批由于各种原因被错误处理,还依然生活在工厂、农村的特殊人才。

我们入学的第二年,招生范围从安徽省扩大到东北、华北、华东地区包括北京在内的9个省市。一批操着不同口音,生活在天南地北的青年学子汇集到这座小城。


图书馆大楼.jpg

图书馆大楼


从此,淮北煤师院成为包容开放、人才汇集的一块高地;成为书香飘逸、青春勃发、充满活力的一方热土。我想,淮北市之所以成为今天的淮北,可能有两个事实不应该被忽略:一是从淮北煤田开发到建市前后这一段,大批建设者从全国各地集聚淮北,其中包括很多从上海来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知识青年;再就是淮北煤师院的创立和发展,大批人才汇集,八方学子涌入,给淮北带来的机遇和活力。

我们不能不钦佩淮北有关部门和领导的胸怀和眼光。1974年6月他们听说省里有在皖北地区择地办一所安徽师范大学分校的打算,立刻展开研究和论证,决定主动争取办学机会。时任市委领导还亲自找到省委分管的领导,表明淮北的决心,申述淮北的优势和理由,请求把这所大学放在淮北。当年8月省委批准同意筹建,10月新招生的300多名学生即报到入学,学校的教学和生活管理各项工作进入轨道。

时隔50年,我们更加为当初提出、推动办这所大学以及初创时期所有参与者的勇气、决心、效率而感动。如果没有他们的劳动和付出,没有他们的努力和奋斗,就不可能有这所大学,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我们。

淮北市上下为办好这所大学倾注了满腔热情,付出了大量心血,对学校的重视、关心和支持始终如一。学校扩建需要征地拆迁,市里全力支持。学校的路网、水网、电网、燃气管道建设一路绿灯,难以想象在全市都没有供暖的情况下,只有煤师院的办公楼和宿舍冬季集中供暖。学校引进师资,市里对家属落户、随迁、安置等网开一面,给予特殊政策。学校发展要建新校区,市里提供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优质地块供选择。


这所大学不负众望,几年一个台阶,不断发展,不断进步。我们毕业后没几年,学校在原有的中文、数学、物理、化学4个系基础上,陆续增设了外语、艺术、政教、历史、生物、音乐、体育等系,并陆续增设计算机应用与维护、经济法、会计、税务、金融、电子技术、工业分析技术、对外汉语、网络工程、社会体育、经济学、新闻、装潢艺术设计、环境监测、广告学、社会学、音乐表演、电子信息工程等专业,其中不少为非师范类专业。

200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高等教育学、中国古典文献、应用数学、有机化学等专业为硕士学位授权专业,后又批准法学理论、文艺学、美术学、材料物理与化学、应用化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等1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

更让人欣慰的是,母校2010年更名为淮北师范大学,说明办学水平又跨上一个新台阶。记得当时出席挂牌仪式的安徽省教育厅厅长程艺先生在致辞中说:更名标志着学校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不仅为学校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而且对优化全省结构布局、教育资源配置,推进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每次返校都有不一样的感觉。老校区原先简陋的教室、宿舍,高低不平的校园小路再也找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柳绿花红、充满生机、整洁优美的美丽校园,成为相山脚下一颗明珠。进入滨湖新校区南大门,大片桃树、梨树和紫叶李枝繁叶茂,气势非凡;校园开阔,校内马路笔直平坦,体育场标准化的红色塑胶跑道与足球场绿地相映生辉。新校区楼房建筑的基调为中式屋顶,红墙蓝瓦,墙体间有白色条块点缀,既庄重大气,又新颖典雅。

一个细雨蒙蒙的上午,我与两位同学一起参观了滨湖校区图书馆。图书馆是整个新校区最壮观的建筑,外观气派、室内装潢考究,家具质量上乘。二层大厅正面的雕塑形似一本打开的书,镌刻着《淮北师范大学赋》全文,镂空部分镶嵌着一把钥匙。它告诉人们,书籍是打开心灵和智慧的钥匙。东西两侧各镶嵌一块巨大的景观石,石面图案像两幅栩栩如生的画,壁立千仞,山峦叠嶂。小师妹介绍说,这两块都是原石,画面展示的意义是书山有路勤为径,让我豁然明白。我们参观了社科阅览室,古籍书库,看到馆藏的珍贵古籍心里非常激动。尤其是在古籍书库与一群淮北市第一小学6年级学生相遇,让我喜出望外。原来这是他们专门组织的学习参观活动,试图通过参观大学图书馆,更多了解淮北,也增强作为淮北人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后来得知,淮北的中小学组织来师大研学参观是常态,全年都络绎不绝。图书馆还专门以我们在校时的中文系主任、学富五车的吴孟复教授的字“山萝”设立了山萝书院。看了山萝书院和吴老治学经历、学术成就的介绍让我们倍感亲切和温暖。


淮北师范大学建校50年来,共走出13万8千多名本科毕业生和硕士研究生。他们遍布全国各地、各行各业,也有一些到国外发展。早期毕业生主要面向全国煤炭系统,全国几乎所有煤矿中学,都有它的毕业生。他们绝大多数成为教学骨干,有相当数量走向中学管理岗位。上世纪90年代,煤师院毕业生一度在全国煤炭系统炙手可热。一位已经走上矿区领导岗位的同学,所在的矿务局为了能在煤师院多选择几名优秀毕业生,拉着他一起回母校“走后门”。后来,随着学校的发展,专业的增多,办学层次和水平的提升,再加上有些继续考研深造,煤师院走出来的毕业生就业面更宽更广。一次北京一些校友聚会,大家初步测算,在北京工作生活的校友近千人。那天见到的都是师弟师妹,他们中有机关公务员,央企高管或民营企业老板,高校或中学教师;有科研院所研究员,律师,设计师,心理咨询师;有银行职员,新闻记者,出版人;有翻译,诗人,画家,书法家等等。真让人高兴。

从这所不起眼的大学还走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俄罗斯工程院、世界生产力科学院外籍院士,国家科技进步和国家自然科学等奖项获得者,以及全国知名的“红学”家、对外汉语专家、著名学者、鲁迅文学奖得主等等。更让人刮目相看的是,这所大学还培养出了一批全国名师和中学校长,并走出了30多位大学校长。

从淮北师范大学走出的13万多名毕业生和各类人才,是大学的光荣,也是淮北的财富。他们从四面八方汇聚到淮北这座小城,在这里学习、生活4年或更长时间,毫无疑问会带着淮北的印记,淮北的气息,和对淮北的情感,并把它播撒开来,花开遍地。


校训.jpg

校训


说来也怪,身在此地感觉不到什么,可能还不免更多的挑剔,一旦别离,便会想起它的种种好来。我接触过不少校友,他们说起母校和老师,说起淮北市区的一马路,淮北的煤矿和乡村,以及相山下的显通寺、大运河博物馆、刘开渠纪念馆,水波潋滟的南湖、临涣的棒棒茶——,眼里都闪着光。一次我去东南沿海一座城市出差,在饭桌上认识一位晚我近20年毕业的师妹,她说自己是山西人,与她的家乡一样,淮北也是煤城,民风淳朴,四季分明,到了淮北就喜欢上这座城市。并说离开20多年了,至今能够想起淮北烧饼、羊肉汤的味道。我说,淮北和师大都大变样了,建议她回去看看。她说已计划利用这个假期带着先生和儿子故地重游。

事实上,每一个毕业生都自觉不自觉把自己与淮北融合在一起了,他们与这座城市的联系,藕不断,丝相连。

抚今追昔,我们要说,是淮北哺育并成就了这所大学;是淮北人超前的眼光和敢想敢为的勇气,以及脚踏实地的精神,使其在皖北的土地上从无到有,从一棵幼苗长成一棵大树。同时我也不得不说,这所大学也提升和成就了淮北这座新兴的城市,它不仅重塑了淮北的形象,也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淮北的精神史、心灵史、文化史,为淮北注入新的内涵和无穷动力。

时光过去46年,我愈发感觉,上这所大学真是幸运。我也因此与故乡的联系更紧密,更宽广,更长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