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家国桑梓情——记吉林省扶余华侨农场原场长陈祥志

文、图/杨春生


作者简介:作者为朝鲜归侨,吉林省松原市原侨联主席


陈祥志1939年出生在朝鲜慈江道厚昌郡浦三里,1954年考入平壤市中国人高级中学,1960年陈祥志高中毕业准备参加高考。由于朝鲜战争结束不久,百废待兴,刚刚成立的慈江道江界市中国人中学急需华侨教师,陈祥志被朝鲜政府分配到江界市中国人中学当教师。

在朝鲜当教师,工资高,福利好,社会地位高,备受人们尊敬。他乡纵有当头月,不及故乡半盏灯。祖国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深深吸引着陈祥志。陈祥志于1967年2月,怀揣着父母的殷切希望和满兜嘱托,携妻儿克服重重困难,回到祖国怀抱,同年5月被安置到吉林省扶余华侨农场。


扶余华侨农场地处松嫩平原的腹地。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生活环境十分艰苦。喝得是混浊含有腥臭味的河沟水或浅井水,饮用前需要把水舀出来倒进水缸里,再用白矾净化后才能饮用。点的是煤油灯,住的是四面透风干打垒的土坯房。十冬腊月,晚上戴着棉帽子睡觉,躺在炕上能从房檐缝隙里看到星星,雪花还能从缝隙里飘进屋里。厨房水缸里的水,一夜之间都能结成一指厚的冰。

华侨农场有6个生产队,农工除了归侨外,还有知青、山东支边户、退伍兵和农民,合计职工约2000人,每月工资约30元。他们以刀耕火种的方法耕作,广种薄收,每垧产粮食约3000斤,是一所单一的谷物农场。

归侨在朝鲜大都居住在城市,对这里的生活和自然环境不适应,有一部分归侨刚到农场不久就离开农场投奔国内亲属。

党和国家为了解决归侨所学非所用的问题,出台侨务政策:对教师、大学生、技术工人等,重新安置到县市级以上对口单位。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人性使然。陈祥志也不能免俗,他发现自己没有在重新安置名单之列,立刻去找华侨安置办的领导,要求重新给予安置。

安置办领导耐心细致做陈祥志的思想工作:你是知识分子,将来农场的发展需要你。这里虽然荒凉、偏僻、贫穷、落后,但是也给你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陈祥志从安置办的领导那里体会到了什么是希望、信赖、寄托、责任……

陈祥志对安置办的领导说,我同意了不等于我爱人同意,要和爱人王仁松商量商量。

王仁松曾在朝鲜慈江道歌舞剧团学习一个学期,具有一定音乐天赋和专业水平,嗓音圆润。她经常参加由慈江道华联会组织的歌舞剧赴朝鲜各地演出活动,在朝鲜尤其是华侨中有一定的知名度。1959年10月,王仁松代表慈江道华侨赴朝鲜平壤市参加由朝鲜政府主办,朝鲜华联会承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10周年文艺汇演,王仁松演唱的电影《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荣获独唱一等奖,王仁松的美好愿望是憧憬着回到祖国能当一名歌唱演员。


扶余华侨农场原场长陈祥志.jpg

扶余华侨农场原场长陈祥志


陈祥志怀着忐忑不安心情,小心翼翼把安置办的意见和自己决定留在农场工作的想法告诉了王仁松。王仁松非常清楚,留在这偏僻贫瘠、荒凉、闭塞的大草甸,对于家庭、孩子、人生意味着什么?王仁松沉默了一会,对陈祥志说:“我听你的。”她说完转过头,眼眶盈满了泪水……

深情藏沃土,陈祥志把赤子桑梓情怀的根须深深地根植在这片荒凉的土地里。


1982年,吉林省侨务部门积极落实侨务政策,陈祥志被任命为华侨农场场长。华侨农场在陈祥志场长带领下,如一艘冲破浅滩的帆船,踌躇满志,奋勇起航。

陈祥志深刻认识到“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重要性,在充分调研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强工业,稳农业,活商业”发展方向,开启了华侨农场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企业的转型。

陈祥志懂经营、会管理,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敢于尝试的精神、决策果断的魄力和整合资源等商人特质。

陈祥志提出要充分利用农场有辽阔草原、丰富牧草、盛产玉米、高粱等丰富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工业,不断拉长产业链条,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努力提高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把华侨农场建设成农、工、商、牧、渔多种经营为一体现代化企业。

为了把华侨农场药厂做大做强,陈祥志决定发展梅花鹿产业,兴建了梅花鹿养殖场,以梅花鹿作为基础,生产加工梅花鹿系列产品,扩大药厂生产规模。

华侨农场制药厂是上世纪70年代兴建的,那时只有10多名工人,是一个家庭作坊式的小制药厂。为了扩大制药厂生产规模,1983年,陈祥志亲自带领有关人员在考察论证的基础上,投资约40万元,引进先进制药设备和技术。上世纪80年代初,制药厂生产膏剂、丸剂、胶囊、口服液等达8个系列70余个品种,不仅在国内市场大受欢迎,而且打入香港、韩国、朝鲜市场,并荣获国际博览会金奖。年产值237万元,盈利100.8万元。  


扶余华侨农场原场长陈祥志(中)在香港考察项目.jpg.jpg

扶余华侨农场原场长陈祥志(中)在香港考察项目


吉林省扶余县地处北纬45度附近,是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孕育了万亩良田,生产优质玉米。扶余华侨农场土地肥沃,腐殖质厚,玉米种植面积占农场农作物总面积的70%以上。玉米芯是糠醛生产的主要原料,然而种植玉米农户都把玉米芯当柴火烧掉了。

1986年,陈祥志敏锐地发现用玉米芯生产糠醛项目,农场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另外糠醛又是国内外市场的抢手货。经过周密的市场调研,陈祥志果断决定投资165万元兴建糠醛厂。当年投资建设,当年即见成效,年生产糠醛300吨,除了在国内销售外,还出口到欧、美一些国家,年创利润77.8万元,创汇67万美元,  累计创利税近 1000多万元。1991年“奥吉华”牌糠醛被省人民政府评为省优产品。还带动了周边种植玉米的农户增收 300多万元,制药厂年创利 50多万元。

1988年,扩建华侨农场酒厂,农场酒厂充分利用农场盛产玉米和高粱酿酒优势,加大资金投入,改良酿酒工艺,提高产能,共酿造出三大系列20多个品种,产品除了满足本省市场外,还远销到山东、河南、山西等地。每年创利税达 200 万元。“华侨粮液”品牌先后被吉林省评为“关东优质白酒”和“消费者喜爱产品”,曾荣获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农场有广阔的草甸,草甸上盛产蒲棒草。以蒲棒草为原料,农场投资120万元兴建具有保温、隔潮,保健功能的床垫厂。床垫厂每年生产40000床床垫,产品销往日本、韩国,每年产值5000多万元,创利税500万元,同时也带动了周边农民打草增收50万元。


1991年吉林省人民政府按“体制融入地方,管理融入社会,经济融入市场”的“三个融入”改革要求,成功进行了改革,把扶余华侨农场成建制划归吉林油田管理,成立了吉林石油集团华侨企业总公司,同时仍保留吉林扶余华侨农场牌子。

陈祥志不失时机抓住农场划归油田管理难得机遇,积极与油田领导沟通协调,及时把华侨农场所产的白酒、大米、矿泉水、鲜鱼、肉鸡等农副产品打入油田市场;华侨农场的建筑工程公司、精密铸造厂、生活服务公司等单位,直接进入油田市场,促进了华侨农场的进一步发展。

陈祥志于1980年走上领导岗位至1998年退休。18年来,共兴建糠醛厂、精密铸造厂、矿泉水厂等9个工厂,扩建制药厂和酒厂,成立一个基建队和6 家农工贸公司。农场职工人均年收入达 67000元。全场工农业总值突破5000万元,工业的飞速发展,又反哺了农业和畜牧业。全场粮食产量每年都稳定在 5000吨左右,每年出栏肉鸡50000只、商品肉猪8000多头,年产鲜蛋7万公斤,鲜鱼 100万公斤。


未标题-1.jpg


扶余华侨农场成为一所农、工、商、牧、渔多种经营为一体的现代化农场,经济社会建设走在全国84所华侨农场前列。1994年在第五次全国侨代会上被评为先进集体。

多年来,陈祥志团结带领广大职工,艰苦奋斗,勤勉耕耘,无私奉献、在这片被赤子情怀浸染的荒凉而又神奇的土地上,抒写出了绚丽的桑梓情怀华章。

昔日贫瘠落后的农场,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里有学校、医院、敬老院、幼儿园、商场、银行、电视台和程控电话交换台,还有一部分职工住进楼房,所有住户都吃上了自来水,实现了集体供热。广大职工过上美满富足幸福生活。

陈祥志多次被中国侨联、吉林省政府、中石油、吉林油田等单位表彰和奖励,享受国务院津贴。陈祥志的桑梓情怀贯穿了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