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一片丹心为中国——记归侨许海兰

文/柴小君


作者简介:柴小君,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讲师


许海兰.jpg


许海兰1899年出生于美国,1920年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1921年回到中国,后长期执教于武汉大学外语系,是我国著名的英语语言学家,曾任湖北省侨联副主席,当选过全国三八红旗手。丈夫桂质廷,1895年出生,祖籍湖北,早期赴美留学生,是我国地磁与电离层研究领域的奠基人之一。夫妇二人,一生为国作出了巨大贡献,子女也都在不同领域取得了不平凡的成就。如儿子桂希恩,为我国艾滋病防治工作作出了卓越贡献,2004年入选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人物。


“学本事,救中国”

1899年,是光绪二十五年,此时的中国满目疮痍。这一年许海兰出生在纽约的一个华侨家里。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美国人。父亲许芹是广东台山人,因衣食无着,听闻美国到处是金子,14岁时跟随同乡亲戚到美国淘金。金子自然是没找到,后在农场开始做工。

据许海兰的《华侨在美国》一文中的记叙,1852年沿着美国西海岸已有18万中国人,主要是矿工、家役、洗衣工和务农者,他们都是辛勤的劳动者。特别是19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末,大量中国人参加了铁路建设,对美国的发展做出了莫大的贡献。这些早期的中国移民几乎全部是男性,他们努力工作,生活节俭,定期寄钱回中国,与早期定居在美国的其他移民不同,他们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急切地要帮助家庭与国家。

许海兰的父亲许芹就是典型代表,他身处异国,更感报国图强的重要性,到美国后边工边读,后来考上大学做了学者,一生关心祖国革命事业。1903年孙中山在美国时曾住在许芹家,1911年短暂停留美国时又再次造访许芹。

刚上学不久,父亲就告诉小海兰:“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的祖国在太阳升起的地方,是一个很大而又贫困的国家,正在受着外国人的欺侮,你们要好好读书,学好本领,长大了回去救国。”受父亲的影响,许海兰对中国感情深厚,“学本事,救中国”也成了她毕生的信条。

在这样的信念下,许海兰成绩优异,18岁时就进入纽约州的康奈尔大学就读。“五四”运动的热潮传到美国,1919年由康奈尔大学中国留学生组成的中国同学会举行了报告会。作为主讲人的桂质廷慷慨陈词,揭露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痛斥军阀政府的卖国行为,号召挽救祖国责无旁贷。这一次的演讲让台下的许海兰深深地记住了身材魁梧、圆脸大眼的桂质廷。 

桂质廷是早期的留美学生。20世纪初,中国开始有学生出国留学攻读物理学。桂质廷于1914年第一次赴美留学,那时他只有19岁,选择弃文就理,以期“科学救国”。曾在法国以同盟国公民的身份,为广大华工热心服务。“日本强迫中国签订二十一条”的消息传到美国,震撼着每个国人的心。桂质廷积极组织、参加各项爱国活动,为救中国奔走呐喊。

用科学救祖国,用热血洒中华。同对祖国爱的深沉,桂质廷和许海兰很快走到了一起。1920年,桂质廷毕业后先行回到中国。第二年,许海兰也奔赴中国。在大使馆签证时,工作人员告诉她出国结婚成家,会失去美国国籍,但许海兰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回到中国。


赓续爱国奉献家风

父亲许芹身体力行,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中美友好作出了许多贡献。美国旧金山的“华人开发美国贡献”的展览会上曾有许芹的专版,唐人街附近亦有许芹的展览馆。

父亲深深地影响了许海兰,许海兰也把这样的家风带到了自己的小家中。她和丈夫成为了向科学进军的战士,回国后夫妇二人在北平、长沙、上海、四川等多地工作,脚步踏遍了大半个中国,先后在雅礼大学、东北大学、沪江大学、华中大学、武汉大学工作。许海兰教授英文,丈夫研究物理。

丈夫桂质廷32岁受聘为教授,40年代初期被推荐为教育部部聘教授。他教授过高等数学、普通物理、近代物理、电磁学、光学、无线电等课程,是地球物理专家、学术带头人,为国家培养了一代代的专业人才。1956年3月,在武汉大学一次活动中桂质廷作为代表在发言中再次表明了向科学进军、奉献祖国的决心。他从事科学研究,注重国家急需,选题注意中国特点,是我国地磁学、空间物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在武汉大学领导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游离层实验室。桂质廷教授于1961年去世,在其66年的生命中,有41年是在高校从事教学,无论在怎样的情况下,始终显露的都是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

桂质廷、许海兰夫妇赓续爱国奉献家风,孩子们在二人的躬身教育下也在不断传承。抗美援朝期间,二人支持在国内的女儿参军。儿子桂希恩毕业后远赴青海支援工作。子女们在各行各业将爱国奉献家风传承发扬。

儿子桂希恩,1937年出生于湖北武汉,1960年从医学院毕业。仰仗父母的声誉和地位,本可以有更好的选择,但桂希恩向父母表达了赴青海工作的志愿。做一个对人民有益的人,是父母对他的希冀,他亦将这一信条贯穿于人生的每一次重大选择。在青海,桂希恩主要从事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工作。这一待就是16年,他将自己的所学全力献给了缺医少药的偏远地区人民。在父母年迈后,才回到武汉工作。他经常下农村,他说“是农民给了我们粮食,也教会了我们怎样做人,我能用知识去帮助他们这是我一生的安慰。”并常教导学生:“不到农村一线是学不到真正的知识的”。1999年开始,桂希恩数十次深入艾滋病人居住的乡村调研,他一方面深刻地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另一方面也意识到必须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遂向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写信,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对艾滋病防治的高度重视。之后,又为了让群众了解正常的生活接触不会传染艾滋病,便把艾滋病人接到家中同吃同住。桂希恩一向节俭,却倾其所有帮助病患;他一向对自己吝啬,却对病人慷慨解囊。他获得过很多重要奖项,但他却说“比能力更重要的是精神”, 只要尽力为有需要的人们服务,就会有充实的生活。


躬耕教坛,至诚报国

“科学救国”“教育救人”一直是许海兰的信仰。从跟随丈夫在大学教授英文,到抗日战争胜利后进入武汉大学外文系任教,许海兰兢兢业业从事教育事业,一干就是几十年。


用图.jpg


爱国是最大的师德。许海兰身上有些不同,无论是长相还是口音,都说明了她身份的特殊。她曾经的学生回忆起,大约是1944年,抗日战争还未结束,彼时许海兰在武大附中教授英语。有学生问许海兰:“您说您爱中国怎么证明呢?”许海兰回答道:“我爱中国因为我的先生是中国人,我的孩子们都生长在中国。我自己已在中国生活20多年,也是中国人。我永远不会离开中国。”许海兰用自己的坦诚和朴实给当年那些还很稚嫩的学生们上了一堂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也正是这份纯粹的爱国心,让许海兰更加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为党和国家输送了一批批人才。

忘我工作,热心教育。许海兰是学生眼中的严师、益友,她不仅传授专业知识,还播种先进的思想、崇高的品德。即使在70岁高龄赴美探亲期间也不忘抓住机会寻找新教材、搜集相关资料、到大学旁听、物色专家来华授课。结束探亲回国时,还把外孙女带回了武汉大学承担短期教学工作。1981年暑假,已经80多岁高龄的许海兰依旧活跃在教学一线。考虑到酷暑的天气和她的身体,有外国专家提议代其担任答辩委员会主席,主持研究生毕业答辩等事宜。许海兰婉言谢绝了,她认为“这是中国研究生的答辩,还是由中国人自己主持好”,最终说服同事,坚持亲力亲为。许海兰始终用自己兢兢业业的教学践行着最初的承诺和热爱,广受大家的尊敬和爱戴。

乐教爱生,甘于奉献。教学上鞠躬尽瘁,辅导学生上也不遗余力。从遣词造句到语音语调,从面部表情到手势表达,许海兰对学生都耐心的指导和纠正,经她辅导过的学生都在英语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20世纪80年代初期,国内掀起学习英语的热潮,许多人都来请许海兰辅导,尽管时间不够用,但她仍然有求必应,尽最大努力做有益于社会和国家的事情。

心有大我,行为世范。许海兰一生中不但教书育人、培根铸魂,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学生,也始终怀揣着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也时刻实践着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在《风雨伴鸡鸣——我的父亲韩德培传记》(中国方正出版社,2000年)中记载了困难时期,许海兰一家帮助韩家的细节。韩德培生前为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我国著名的法学家、法学教育家,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际私法学理论体系,被公认为是新中国国际私法的一代宗师、“中国法学界的镇山之石”。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下放至沙洋农场。自此以后直至韩德培从沙洋农场返回武汉大学,许海兰一家都在接济、帮助韩家。据书中记载,这期间已经上了年纪的桂质廷教授或者许海兰教授,每个月都要顺着武汉大学珞珈山后的山中小路把钱亲自送到已从新三区教授楼被迫搬到七区木板房中的韩家。许海兰一家雪中送炭,在艰难时刻显示出的美好品格,深深感动了韩家。韩妻对子女们常说:“桂爷爷和许奶奶对我们一家恩重如山,永生勿忘。”

许海兰从未炫耀过这些,她的名字和事迹却常出现在很多人的回忆录里。她有一颗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也有胸怀天下、行为世范的弘道追求。


矢志不渝留中国

“回祖国去!”“这其实是我童年时代就深印在脑海中的思想。”1982年,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许海兰如是说。那一年83岁的许海兰被授予湖北省归国华侨先进工作者。

如童年所愿,长大后的许海兰回到了祖国,一直以做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工作、生活,矢志不渝始终坚守在这片她爱的热土上。从1921年到1978年,亲朋好友多次劝说让其回美国定居,许海兰都坚定的留在了中国。在许多人的回忆中,年轻时的许海兰爱穿合身的旗袍,到了老年也总是喜欢穿高领对襟的中式便服,虽然操着一口外国语调的普通话,但却是地道的中国心。

根据当时的法律,许海兰和桂质廷结婚后,就算自动放弃了美国国籍,虽然经过一定的程序可以申请恢复美国国籍,但夫妇二人始终不曾动摇做中国人的决心和尊严。和丈夫桂质廷在中国结婚后,1923年夫妇二人又返回美国进修。许海兰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桂质廷在普林斯顿攻读博士学位,学成后于1925年回国。彼时的中国还在动荡中,二人从武汉辗转到桂林,又沿山路入川,在西迁乐山的武汉大学工作。日子艰难困苦却也没有想过离开。

后来,有朋友来信劝二人出国,并在美国为他们找到了工作,夫妻二人写信谢绝,坚持留在国内。他们深刻认识到,单凭科学家、学者们发挥个人的才能是救不了国的,离开了社会主义,祖国就富强不起来。因此尽管历经千难万难也从未想过离开。“十年动乱”期间,桂质廷虽已病故但仍被扣上特务的帽子,许海兰尽管已过古稀,却也被下放改造。住仓库、睡地铺、干重活,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并没有磨碎许海兰对中国的感情。1974年,来华访问的美国代表主动提出代为联系去美国探亲,许海兰拒绝了,她说:“你们政府对我国不友好,我不去。”许海兰始终坚信人民是公正的,祖国是可爱的,从未想过离开。

1978年许海兰出国探亲,她当然看到了美国的高楼大厦、繁华的城市、优渥的物质生活,但依然不顾海外四代93名亲属恳切的挽留,以八旬高龄,毅然返回了热爱的故土。她坚定的说:“‘十年动乱’中我不曾想到过离开它。如今国泰民安,中国像一架又修好了的飞机,飞上了蓝天,这时我更加舍不得离开她了。”回国后,许海兰依旧忙碌在一线教学工作中。

许海兰80多岁时仍然在带学生,90岁时还在东湖游泳戏水。正如许海兰所说,“我把青春献给了祖国,祖国又给了我无限的青春”。1995年春,许海兰以96岁的高龄病逝于湖北。

许海兰一生无私奉献,平凡又伟大。她时常回忆起1961年严重困难时期,放在桌子上的一盒鸡蛋(十几个)和一张未署名的纸条。那张令她潸然泪下的纸条上写着:“感谢您在我们身上耗费的心血。这是我母亲攒下的鸡蛋,送给您补养身体。”这样的情谊和温暖,让许海兰深受感动。但她不知的是,她的事迹,她赤忱而又朴素的爱国心亦温暖和感动了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