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走进东北庄稼地

文、摄影/任启亮


微信图片_20240219145711.jpg


两年前,一位在黑龙江工作的大学同学约一帮同学游东北,称要让大家看看东北“万亩大地号”,领略一下农业丰收的壮美景象。我早早报了名,后因被抽调承担专项任务未能成行,非常沮丧。看到同学们发在朋友圈的照片,平展展的大平原,一望无际的金色稻田,让我既羡慕欣喜,又倍感遗憾。

过去到东北出差的机会不少,大都是从机场到酒店再到会场,或者从这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或者赶上天寒地冻的冬季,没有走进庄稼地的机会。

这次朋友相约来吉林省四平市,参加第三届四平玉米节,我欣然答应。四平是农业大市,地处松辽平原。这里有大片黑土地,沃野千里,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气候适宜,夏季雨量充沛,非常适合农作物尤其是玉米生长,是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之一,玉米产量居我国之首。除玉米之外,还种植水稻、大豆、红薯、花生等,被誉为东北三大粮仓之一。

可能是自己出生、成长于农村,并且实实在在做过近四年农民的缘故,对庄稼地的喜爱,与粮食的那种情份与生俱来,藕断丝连,恐怕没有农村经历和务农经验的人无论如何也难以想象。我的家乡位于黄淮平原,长期以来都是每年种植两季,一季雷打不动冬小麦,另一季分别种植玉米、红薯、黄豆、棉花等。也有过若干年一季小麦,一季水稻的种植经历,后来由于缺水的缘故,放弃种水稻,恢复到原先的种植状态。

除了上述这些品种大面积种植外,也种一些大麦、豌豆、蚕豆、绿豆、红豆、高粱、小米、芝麻等等。因为这些品种产量低,不可能成为人们的主粮,只是少量种植,穿插在大田之间,或者是不规整、不肥沃的边角地,比如山坡、河滩、沟旁、路边,以及农家的院里院外。就是种植小麦玉米的大田也远远无法与东北大平原相比。所以,走进东北的庄稼地,看看那里的庄稼,可以说是一直以来的愿望。

真不愧为中国优质玉米之乡的称号,一踏上四平的土地,满眼都是玉米丰收的景象,而第一次走进的却是红薯地。

同行的老沈引进国外红薯新品种,并建立了自己的红薯基因库,与当地农民合作,不施化肥农药,试种500亩。红薯到了即将收获的季节,老沈鼓动我们一起去看看。车子下了大路走小路,最后停在一片红薯地边。放眼望去,红薯秧稠叶密,一片深绿。老沈的合作伙伴说再过十几天,就完全成熟了,并扒开红薯叶,一只手提起红薯秧,另一只手刨开沙土,轻松把红薯挖出一堆。这些红薯个头不大,粗细均匀,红里透亮,格外喜人。一位来自广东湛江同样从事红薯种植的朋友不容分说,便用手掰断一颗品尝,并要带回一些研究一下,看能不能在他们那儿大面积种植。

我在踏上红薯田的同时,就把眼光投向了对面那片望不到边的田地。这是什么庄稼呢,叶片不大,泛着浅绿色,秆径不高,也不是很直溜,有些软塌塌的感觉,似乎贴着地面生长。正在寻思着,忽听有人说“这片花生长势真好”。原来是花生,我还是第一次看到长在田间的花生。


微信图片_20240219145850.jpg


在我的童年花生是稀罕物,能吃到是一种奢侈。至今记得,我小时候跟着姥姥去赶集,在一个卖炒花生的摊贩前不愿走,姥姥不得已花5分钱给我买了一小把,我那种高兴劲就甭提了。我的老家一带好像不产花生,从我回到村里当了农民,后来当大队干部到周边学习考察走过一些乡村,从来没发现哪里种花生。记得1976年春节前夕,我与他人一道搭乘手扶拖拉机,到一百多里地之外,地处灵璧县的一个村庄买过花生。每斤一毛钱,我们买了满满一麻袋,回来分给亲友过年。带我们去的朋友特意交代不要声张,因为花生是农民自留地种的,如果被人发现向外售卖,就成了“资本主义尾巴”。

花生也是四平代表性农作物之一,尽管面积无法与玉米相比,但各区县都有规模不等的种植,因为土质和气候适宜,花生颗粒饱满,品质上乘。

走进稻田的那一刻,激动的心情实在无法言说。当车子还在马路上飞跑的时候,就被两旁的稻田深深吸引,眼睛再也不能移开。平展开阔,金色连绵,无边无垠,像波平浪静的海面,望不到边,看不到头。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见识过的。我的家乡地处黄淮平原,土地虽然平坦,但人口集中,村庄密集,隔不了几里地就是一个村子,永远也见不到这样视野开阔的庄稼地。我也到过南方不少盛产水稻的地区,水田的面积一般不是很大,也不是那么方正,难免隔山隔水、隔路隔村子,有的地方甚至把水稻种在了梯田上。像东北这种大片水稻连绵不断,一览无余的景象,真让人欣喜。


微信图片_20240219145829.jpg


迫不及待地下车,走进这无边的金黄,一股稻香扑面而来。每一棵稻子都像是统一裁剪过,一样的高矮胖瘦,一样的腰杆挺直、稻穗低垂。我伸手掂掂稻穗,沉甸甸的,掐一掐果粒,饱满瓷实。一种说不出的喜悦涌上心头。

没想到新的惊喜接踵而至。我们的车子跨过东辽河上的一座浮桥,刚下河堤,眼前突现一大片高粱地。几乎所有人同时喊出“停车,下去看看”。这一片高粱足有一两百亩,整齐划一。正是高粱灌浆晒红的时节,像一片彩霞映红了半个天空,使整个田野突然间有了变化,生动起来。细看棵棵高粱果穗粗壮,红艳耀眼,果粒密密实实,煞是喜人。

已有多少年没见过高粱地,记不清了,最起码40多年,也许超过50年。家乡从上世纪60年代末改种水稻以后就不再种高粱,即使后来不种水稻了,也没再种过。在这之前,高粱是每年必种的,恐怕村村如此。

高粱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可以制作成多种面食,成为乡下百姓不可或缺的口粮,更是酿造优质白酒的主要原料。秫秸(高粱秆)用途广泛,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盖房子没有木板,没有砖瓦,房顶就用秫秸铺垫支撑再苫上麦秸草;每间房子之间用秫秸作隔断,然后糊上一层泥巴。人们都是用秫秸代替木板作为床板,每年新的高粱收割后更换一次。把一根根秫秸用麻绳穿起来,织成箔子,竖起可作为屏风、隔板;展开来可以缝补被子,晾晒衣物、干菜等等;卷起来存放不占地方,为家家必备。高粱秆顶端与果穗相连的一节细长,没有接头,人们截下做成锅盖、篦子、馍筐、托盘等,成为家家厨房的必需品。果穗脱粒后,还能扎成扫帚、刷子等。我曾想过,那个年代之所以村村都要种高粱,除了食用之外,可能与高粱秆广泛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关。

来到四平,最值得走进,让人不能不看的当然是玉米。全市每年农作物种植面积800多万亩,其中接近90%是玉米。走在四平的土地上,视线所及多是无边的玉米田。在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我们登上一个高台,极目远眺,连绵的玉米一望无际,阳光泼洒在玉米秸的梢头,如金似银,闪闪发光。空气中散发着田野的芳香,沁人心脾。玉米不像高粱那样把自己的果实高高举在头顶,而是低调的藏在秸秆的身后,并包上一层又一层的外衣。我下了高台,走进田里,扒拉着秸秆,眼看根根玉米银须飘飘,粗壮结实。用手摸一摸这些丰收在望,即将采摘的玉米,实在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和兴奋。

玉米原产于美洲,16世纪传入我国。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也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听了当地朋友介绍才知道,玉米各种营养丰富,维生素含量是稻米和小麦的5到10倍,在所有的主食中,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居于首位。玉米全身是宝,除了人类直接食用和作为工业原料和动物饲料之外,须和皮都有一定药用价值,秸秆也是猪、牛、羊、马等家畜家禽喜欢的食物。

四平因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生态环境,成为玉米主产区和国家重点商品粮基地。为了提升玉米产量和品质,建立农业科技示范点,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少用化肥农药,引导规模化经营,开发玉米新产品,玉米产业得到长足发展。四平玉米先后获得地理标志产品和中国绿色食品证书。四平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优质玉米之都。


微信图片_20240219145843.jpg


为了进一步开发玉米的食用价值,给人们带来健康福祉,四平正全力推动玉米主食化,努力实现从一根玉米到系列主食的产业升级。一方面大力发展玉米鲜食,从2021年的3000万穗到今年有望达到5亿穗。另一方面,把玉米为原料的食品做精、做细,人们再也不是只吃玉米饼子和玉米碴子粥了,而是把玉米制成面食、甜点、饮品、菜肴,满足人们的多样性食用需求。主人还专门为我们安排了一顿玉米宴,包括全部以玉米为原料制作的馒头、包子、饺子、烧麦、发糕、月饼、蛋糕,以及牛油果玉米沙拉、荷香玉米粒、玉米须狮子头、鲜虾玉米饼、玉米慕斯、玉米烧排骨、麻酱玉米凉皮等等,琳琅满目,各种风味应有尽有。不仅大开眼界,更是大开胃口。

走进东北的庄稼地,让我弥补了两年前未能与同学共游的遗憾。更令农民出身的我,走进土地,看到粮食丰收油然而生亲切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