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雁台小记
作者:张文睿
这是2023年初夏的一日,天蓝如洗,阳光透过树影,一耀一闪。
站在展板前,我一边听解说员的讲述,一边随手拍了一幅图片:南苑森林湿地公园简介。
倒退数十年,我有一阵儿,对若干文字的原义与引申义,略感兴趣。
有一回,与朋友聊天儿,说到了南苑。朋友问:“南苑的‘苑’,什么意思?”
我哑然。朋友说了两个字:“草地。”
为了证实朋友所言不谬,我翻了翻书籍,苑:“养禽兽、种林木的地方。(多指帝王的花园)”
北京南苑地处永定河流域,地势低洼,自古就是水草丰茂、清幽旷远的一片湿地。
有资料记载,南苑地域曾有两大水源、三条河流、117处泉源以及25处湖泊。
南苑起源于辽金、兴于元明、盛于清代,是传承千年的皇家苑囿。从辽代开始,南苑就是皇家猎场,元明清三朝这里成了皇家生活以及处理政务的园林。明代燕京十景之一“南囿秋风”,就是对这一带景致的美誉。
囿,意思是有围墙的院子。“南囿秋风”,当年与“卢沟晓月”、“西山晴雪”等齐名。
有资料记载:南苑地域曾筑起城墙,开辟多个城门,修建了若干庙宇。如今南苑当年的皇家苑囿,还是留下了些许痕迹:如今大红门、西红门等地名,是早年大门所在;新宫、旧宫等地名,是早年行宫所在。
据朋友讲,百余年前的南苑,与今日之南苑,从地理位置上看,还不完全是一个地界儿,具体的区域是有一些变化的。
我与同行者们,坐在观光的电瓶车上,东瞧西看,或者与众人随意聊几句天,清风徐来,惬意。
路的两边都是树,以小树居多,欣欣然。亦有大树,垂垂老矣。林木之间,绿草如茵,有无名小花儿吐绽。
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延续了首都传统空间格局的“北山南水”,是围绕北京南中轴建设的一个园林,也可以说是复建的一个园林,位于丰台区东南部、南中轴两侧。
南苑森林湿地公园的目标定位:首都南部结构性生态绿肺。以湿地为底,形成森林与城市、田园、乡村、河流交错镶嵌的生态景观。
游览车停在一座小山脚下,开车的师傅招呼众人下车。
这位师傅三十岁出头的样子,高且瘦。
师傅对我说:“您就叫我大伟吧。”
大伟引领一行人,沿着盘旋的山路,爬上了峰顶。
大伟说:“这儿,叫飞雁台,能看到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全景!”
飞雁台是园内最高峰,峰顶出奇的宽阔、平坦。
向西北眺望,丽泽金融商务区尽收眼底,向东南眺望,则是亭亭玉立的中国尊。
飞雁台虽仅高达36米,占地200亩,却是南苑森林湿地公园登高望远的绝佳赏景地。
据大伟说,这地界儿原来有一座约26米高的土山,但位置与南中轴不匹配,造型也缺乏美感,按照总体规划,需要把土山走向调整成与南中轴平行,山顶主峰较原来东移40米左右,并将土山增高至36米。移山时,先在东侧开建土山基座,山体基础夯实后,再进行山体修整,仅回填土方就有80万立方米,压平夯实。
飞雁台上,人们纷纷掏出手机,狂拍。有人喊了一声:“咱们照一张合影吧!”于是,高的矮的胖的瘦的,在阳光下,站成了两排。有人还挥起了一只手。
站在飞雁台上,古意横生。头顶上是蓝得醉人的天空,一朵朵白云,悠然飘过。
大伟介绍说:“多年以前,南苑曾有个地方叫晾鹰台,目前还存有遗迹。南苑森林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师,设计并建设了飞雁台,是希望对晾鹰台有所呼应,再现南苑地区历史上的囿台景观。”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我正在读小学,每年初春或深秋,我都有幸看到飞在蓝天的雁阵。
挥动双翅的大雁们,有时是一字、有时是人字,也有孤雁,更多的时候,大雁们连成一片,在我们的惊呼与喊叫声中,从我们的头顶,从首都北京的上空缓缓飞过,直至在视野中渐渐消失……
转眼就过了60载。飞雁台上,我们还能看见飞过的大雁吗?
这里,我想转述这样一段文字:
2021年10月1日,南苑森林湿地公园部分区域对外开放。2025年,南苑森林湿地公园整体框架将建设完成。2035年,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将建成公共服务设施齐备、绿色生态的公园化地区。2050年,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将全部建成。
站在飞雁台上,我与一位同行的朋友,就共同关注的话题进行了畅想。
南苑森林湿地公园,全部建成之后,是什么样子呢?
如果,我们登上了飞雁台,环顾四方,放眼望去,我们应该看到什么呢?
一个字:绿!满目是苍翠的林海与郁郁葱葱的花草,湖沼、浅滩、草甸,则静卧在蓝天白云之下。鸟叫蝉鸣,鸢飞鱼跃,丛生的芦苇依偎着溪流与泉水,随风摇曳。
天然的野趣、延续了历史文脉,人与自然,在这里和谐共生。
大雁正在朝这里飞来……
供图/南苑森林湿地公园
补记:有资料显示,至2022年底,北京市区域森林覆盖率达到44.8%,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9.3%,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达31%,鸟类已达515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