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传统与关怀

关于晋江的传说很多。古有朱熹称赞这里“此地古称佛国,满街皆是圣人”,弘一法师更将这两句话书于泉州开元寺殿内的石柱上;今有大量民营企业在这里蓬勃发展,所谓“中央五套,晋江制造”,晋江籍产业已支撑起过国产运动品牌的大半壁江山。历史悠远、民俗繁盛、宗教杂糅、富庶而热络的生活……想象中的晋江有着万种传奇面相,真实的晋江究竟如何?盛夏之际的磁灶镇给了我答案。

“磁灶”这一地名的来源,正是因为这里在古时便以烧制陶瓷著称,而“瓷”与“磁”谐音,故称“瓷灶”为“磁灶”。然而世人素知景德镇陶瓷,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知道,磁灶窑出现在南朝晚期,比景德镇陶瓷还要早上数百年。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一站,借助泉州“东方第一大港”的发达海运条件,磁灶祖先在立足本土的基础上放眼海外,一步步将他们的陶瓷制品与丝绸、茶叶一起行销至东亚、东南亚、南亚和东非等地。晋江人超强的经商智慧,似乎从那一刻起,便流淌在这片土地上所有子孙的血液之中。


微信图片_20231011112245.jpg

摄影/南山


千百年后,磁灶的后代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不断推动磁灶的制陶产业转型发展,通过由日用陶瓷向建筑陶瓷的整体转型,磁灶镇将古老的制陶工艺广泛应用于建筑外墙砖、琉璃瓦、陶板、地铺石、喷墨地板砖等产品的研发、制造中,并且依托这些产业,逐渐发展成为全国四大建筑陶瓷生产基地之一。凭借着闽南人的聪慧、拼搏与坚韧,磁灶后代们将祖业发扬光大,不断夯实、扩建磁灶制陶产业的商业版图,创造出一幕幕傲人的商业奇迹。在历史长河的激荡与沉淀中,磁灶的制陶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发展,磁灶镇的民营企业华泰集团自主研发的TOB陶板,揽盛企业年轻态的生活美学,正是传统的制陶技术与先进的科技革命观念共同作用的结果。新一代磁灶人用先进科技书写崭新的陶瓷历史,古老的陶土如同凤凰涅槃般重生,它穿梭岁月而来,在今天依旧历久弥新。

如果说今日磁灶镇众多民营企业的高速发展是令人敬佩乃至震撼的,那么,磁灶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则更加让我感动。如今的岭畔村仍然保存着宋元时期的土尾庵窑、蜘蛛山窑、童子山窑等窑址。我们前往参观的蜘蛛山古窑址正处于修葺之中,砖红色的龙窑蔓延在村庄中一处不起眼的山包上,窑内除了砖墙早已空空荡荡,却依稀还能感受到风在吹过。千百年前,这里曾经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熊熊火光映照着挥汗如雨的磁灶祖先的身影,这里究竟产出了多少陶瓷制品早就难以考证,但对于今日的岭畔村民而言,古窑从他们生命诞生之初就已经伫立在自己家门口,它早已与当地人们的生活融为一体,与身边的乡亲好友一样,成了自己血脉的一部分。一代代岭畔人从这里走过,或许冥冥中也受到其所携带的远古气息的浸润,而古窑自是沉默地、岿然不动地见证着一代代岭畔人的命运。

今日的岭畔村已经拥有规模以上陶瓷企业9家、各种配套企业近20家,可以说是将祖先的古老传统发扬光大,并且重新焕发出新的活力。这也让今日的岭畔村具有一种古今相融的发展特点,从象征着远古技艺的蜘蛛山古窑址出来不远,就看到建在村口的岭畔村文体活动中心。这个活动中心已经渐渐成为当地留守儿童的集体乐园,开放多元的交流空间、不定期举办的各式活动解决了村民的生活需要,更丰富着孩子们的成长过程。其中最有特色的,当属其中的制陶体验活动。在这里,陶艺师手把手对揉泥、拉坯、修坯等制陶流程进行演示指导,在这种奇妙的工艺的吸引下,岭畔村的孩子们,他们小小的手认真地在坯机上持续操作,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泥巴在孩子们手里逐渐幻化成带有个人体温的瓷器,古老而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就这样在最年轻的岭畔人手中焕发新生。


微信图片_20231011112200.jpg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除了岭畔村文体活动中心对留守儿童的关照,在磁灶,我时刻感受到,孟子的这句教诲正在被磁灶后代身体力行地实践着。作为磁灶镇内最大的村落,大埔村现有户籍人口5000多人,其中60周岁以上老人近800人。年轻人在外经商,老人独守故乡,这是中国社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一种现实。在这样的现实中,如何为这些独居老人提供良好的居住和医疗环境,让他们毫无后顾之忧地颐养天年,其实正是考验社会发达程度和人文关怀的重要问题。大埔村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样本,为解决老人的养老问题,村里通过建设敬老院、推行“医养康”等政策,着力打造老年友好型社区。大埔村敬老院里设施完善,起居室、餐厅、娱乐室、阅读室等一应俱全,老人们在这里可以与同伴一起,享受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

在大埔村敬老院,我感受着此行中最令人感动的时刻。这座敬老院并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钢筋水泥的样子,砖红色的建筑与周边的环境极其和谐,站在敬老院的长廊望去,旁边便是以传统古厝形态建盖的大埔老年协会,高翘的屋脊,色彩明亮、雕梁画栋的装饰,让这个新建筑极好地延续了地方传统的艺术特色。大埔敬老院的走廊空间中,三位白发老妪围坐在小方桌四周玩牌,近看才知道,那并不是普通的扑克牌,而是一种闽南地区特殊的“麻将”。外来者如我当然看不懂其中的规则,只觉得那五颜六色的牌面看起来异常欢快。特色的建筑环境与这特殊的“麻将”正代表着大埔敬老院的立身之本——那就是对于本地老人的集中关怀。在这里,老人们与自己的邻居、好友、亲人生活在一起,他们语言相通、经历相似,自然更能够自如地相伴相处。


微信图片_20231011112235.jpg


我也曾参观过北京的敬老院,虽然有一流的医疗条件,有整洁舒适的居住环境,有的甚至称得上豪华,但最大的问题在于,生活其中的老人如果没有熟人做伴,多少会略显孤独,大多都需要经历一个艰难的适应过程。大埔村敬老院的老人们却不必如此,敬老院就在自己家门口,熟悉的朋友、家人也在身边,院内相关生活居住配套一应俱全,老人们携带换洗衣物即可入住。据介绍,大埔村敬老院由大埔村民筹资,60岁以上的本村老人可以免费入住,食宿费用皆由村政府提供,敬老院还为老人配上“专职医生”,为老人提供日常健康管理。大埔儿女的所作所为代表了闽南人的生活和信仰,他们吃苦耐劳、拼搏奋进、勤劳致富,然后用自己辛苦创造的财富善待老人。这种朴素的善良与慈爱,深深地感动了我。在这里,大埔村的老人们真正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一代代大埔儿女也可以更加心安地在他乡打拼。

在住宿方面,敬老院提供了单人间、双人间、三人间等多种选择。我们一路看过去,屋里的老人们三三两两地聊天、游戏、拉家常。一位正在其他房间串门的老奶奶见到我们,便热情地要拉着我们去参观她的住处:那是一个普通的三人间,里面整齐排列着三张床铺和一张沙发,还有一面墙是原木色的衣柜。屋里的陈设简单而整洁,但每个细节都是老人们精心打理过的。我问老奶奶多大年纪了?她似乎不大会说普通话,用手势比画出“9”“10”,我惊讶极了:“您已经90岁了吗?”老奶奶不断地笑着向我点头,那笑容快乐得像一个9岁的孩子。我深深记得那个画面:午后刺眼的夏日阳光穿过她心爱的房间照在她身上,90岁的老奶奶穿一件砖红色晕染式样的衬衫,齐耳短发梳得一丝不苟,耳边还别着一支大红色的闪亮的发卡。那张笑脸与那支红色的发卡,几乎是我人生中见过的最美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