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贾家庄 好风光

秋意渐浓,贾家庄也开始进入一年里最美的季节。高粱开始红了,包谷快要熟了,水稻叶子还泛青,能看到正在饱满的颗粒。向日葵正张开巨大的叶子,让果实享受着秋日的阳光。走在田间的小路上,呼吸着乡村的空气,听着涓涓流水声,才叫心旷神怡。其实,进到贾家庄,就等于进到一个风景区。现在的贾家庄,可以说就是一座大公园,森林茂密,湿地成片,曲径通幽,鸟语花香,一年四季都能找到感觉。

早在新中国时期,贾家庄就出名,是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典型。当时有一部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就是以贾家庄事迹为背景,以村里真实人物为原型,讲述山西一代青年艰苦奋斗,改天换地,开创自己幸福生活的故事。电影插曲《人说山西好风光》却流传至今。那个年代,贾家庄还很贫穷,老百姓日子还很艰难。经过几十年的拼搏,才有现在的好日子,才有现在的“好风光”。多年以后,歌词作者乔羽回村,写下了一段话:“山西汾阳贾家庄是我当年创作歌曲《人说山西好风光》的地方,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讲的正是当年贾家庄的故事”。贾家庄人把这段话刻在一块大石头上,立在园区里,时时提醒后来人不忘走过来的路,珍惜今天好光景。


(位置1)微信图片_20230918100449.jpg


我在贾家庄停留时间很短,故事却听得并不少,听得最多的就是老支书邢利民的故事。他现在年纪很大了,很少出来参加活动,不容易见到。参观村史展览馆,从历史图片里,还是能看到他的形象。不久前,一些摄影家来这里采风,特意拍了不少老书记的照片,精神焕发,神采奕奕,透着当年的英雄气概。全凭个人感受,只觉得还是村史里那些有意无意留下来的照片,老支书形象会更真实朴实,更有时代的精气神。山西农民风云人物、杰出人物很多,传奇故事也很多,相比之下,邢利民的故事就不算传奇。他的故事很朴实。传奇故事吸引人,朴实故事启迪人。

二十多岁开始,他就接过贾家庄党支部书记的担子,一干就是四十多年。当年贾家庄全是大片大片的盐碱地,种不出粮食,喂不饱大家。山西地下煤多,贾家庄没有;山西地上古迹多,贾家庄也没有。用邢利民的话:“地下没挖的,地上没抓的。”贾家庄只有这片贫瘠的土地,邢利民再聪明,办法也不多。唯一的办法就是最笨的办法——劳动,劳动,还是劳动。千百年来,中国农民就是靠这种最笨的办法,开辟自己的生活,书写了自己的历史,也创造了自己的文化。邢利民正是劳动文化的忠实坚定的传承者,所以他的办法都是实实在在的笨办法,发动全村人,一点一滴改造盐碱地,一点一滴提高粮食产量,让大家吃上饱饭,一点一滴地让自己的生活好起来,富起来。其间的很多艰辛一定不为人知,也不当故事讲。不过,有一点人们看到了,最困难的时候熬过去了,办法也就多了起来。邢利民的聪明才智,就是艰苦劳动里积累起来,迸发出来,展现出来。他成为主心骨、领路人,带着贾家庄老百姓劳动致富,走共同富裕道路。参观贾家庄村史馆,能得一个基本判断:诚实劳动创造生活,劳动是贾家庄精神之魂。

如果说邢利民故事还有什么亮点的话,那么最耀眼的,也最吸引我的亮点就是创造性地实行“承包制”。中国农村改革从分田到户,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开始,激活了农村生产力,改变了中国农村中国农民贫困的命运,开启了一个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贾家庄也面临着“分田分地”的问题。老百姓普遍欢迎个体承包田地,干部们担心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集体财富折腾光。邢利民考虑得更实际一些。他认为贾家庄发展的基本经验就是依靠集体的力量。在贾家庄,集体所有制不但不会阻碍经济发展,反而是发展的一个独有优势。他苦苦思索,内心充满了矛盾,思想也有些迷惘。他把自己内心苦恼悄悄告诉他最信任的作家马烽。时任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的作家马烽也在深刻思考这些问题,他鼓励邢利民坚持党的优良传统,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想必那天晚上,他俩谈得很多,也谈得很深。第二天,邢利民回到了村里,和党支部其他同志一起,做出了在尊重“分田到户”的大原则下,尽最大努力保存集体经济实力的选择。今天看来,分田到户是站在历史正确一边,做了正确的选择;不分田到户也是站在历史正确一边,同样做了正确的选择,只是后者难度更大,更需要政治家的政治智慧、责任担当和思想远见。邢利民选择了后者,奠定了他的思想格局、精神境界和性格品质。

作家马烽的故事也是家喻户晓。贾家庄最为豪华的去处,就是由六幢别墅组合成的花园。明明是把一些历史名人在太原的住宅复制过来,却取了一个名字,叫“作家村”。其用意并非优惠作家置业,也非专属作家居住,想来想去,应该首先是向一个作家致敬。这个作家就是马烽。早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之初,马烽就开始在贾家庄“深入生活”,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交了许许多多的农民朋友,邢利民和他走得最近,成了知心朋友。几十年里,他来来往往,有时一住就好几年。贾家庄成了马烽又一个家,也给了马烽许许多多创作灵感。如《我的第一个上级》《三年早知道》等优秀作品,都在贾家庄他的住所里写就。还有电影文学剧本《我们村里的年轻人》,也在他那间老房子里构思创作成稿。在我看来,贾家庄不光是马烽文学创作的生活基地,也是马烽向人民学习的一所高校。他在这里,读懂了农村,读懂了农民,也读懂了时代,读懂了中国。

我少年时代就读他的《吕梁英雄传》,也看过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年青时读他的《我的第一个上级》。那是一个短篇集子。那时,只知道山西有个杏花村,并不知道贾家庄,更不知道集子里好些作品与贾家庄相关。大学后期读到“山药蛋”派,知道马烽是“山药蛋”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文学艺术流派的出现与命名,常常不太经意。赵树理、马烽、西戎、孙谦等几个作家都写农村,都是山西人,山西盛产山药蛋,于是,有人就把他们叫着“山药蛋派”。“荷花淀派”因了孙犁一部风格化小说而得名。“印象派”出自马奈的《日出印象》,“野兽派”则因马蒂斯几个人在一个房间里大声讨论,听起来像野兽在叫喊。不过,我学点文艺理论后,才认识到也没那么简单。“山药蛋派”可是撑起新中国文学农村题材半壁江山的一个重要作家群。因为有了“山药蛋派”,新中国文学的农村题材创作才最终确立社会主义文学性质,跟上了时代前进的步伐。而“深入生活”,接农村现实生活地气是“山药蛋派”创作的基本入径。没有“深入生活”,也就没有“山药蛋派”。现在,“深入生活”已经是中国当代文学理论思想最核心的关键词。由此看出马烽的重要性,也看到贾家庄之于文学的缘分。


(位置2)微信图片_20230918100437.jpg


马烽曾担任中国作协党组书记,是我的大领导。我在文艺报当编辑,到作协机关开会,偶尔能见到他,但没说过话。后来就见不到了,听说他一直在山西养病,不怎么回北京。也许,就待在贾家庄。再次见到,他已是贾家庄马烽纪念馆院子里的一尊坐姿铜像,表情平静从容,就像坐在家里一样。贾家庄景区草地上还有一尊,也是坐在椅子上。脸上带着笑意,好像在和农民亲切交谈,又好像在感受乡村的好时光。秋天的阳光,照在他的身上脸上。我心里突然一热,有点动情,想和他说点什么。

贾家庄的新故事主人公则是新一代电影导演贾樟柯。在经济高速发展,弯道超车的年代,邢利民做出了一个重大决策,向工业转型。村里投资好几千万元,建一座水泥厂。实际上,村里还投资了不少工厂,上马了一大批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后来发现,有些决策比较短识。如水泥厂,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也大,扛到最后只能忍痛关停。留下的这片厂房,这些机器设备如何处理,也是个大难题。


(位置3)微信图片_20230918100425.jpg


这个时候,贾樟柯回到了故乡,给党委书记邢万里提供了一个变废为宝的金点子,让贾家庄抓住了一个发展的新机遇。据说,贾樟柯从小就在村里长大,和邢万里是发小。贾樟柯上大学走出去成了艺术家;邢万里成了贾家庄新一代致富领路人。贾樟柯回村做点实事,为家乡文化建设出点力,则没有争议,全是夸赞。不知党委书记邢万里会不会喜欢发小的作品,反正发小的话他是听进去了,并且成功地把金点子变成一个可行的文旅项目。

厂房还是厂房,车间还是车间,管道还是管道,机器还是机器,储罐还是储罐,一切都是旧模样,只是不再生产水泥,改生产文化。走进厂区,道路纵横,两边都变成了艺术馆,奇石馆,咖啡厅,酒吧,书吧。外面看,修旧如旧,里面看,则按现代装修设计标准,打造成文化消费场所,我们住的花园式作家村,也是在原厂区地面上建造起来的。旧厂区另一块地方,建了一条古香古色的小吃街,吸引了不少酷爱美食的游人。

看得出,贾樟柯可是出大力了,他在这里建了自己的电影工作室,还帮着改造一座三四层楼高的旧厂房,建了一个时尚电影院,叫“种子影院”,却成为园区文化的一个地标。不久前刚举办了一个颇具规模的电影短片周,评出了一批优秀青年电影,网上反响大,效果好。眼下,园区正在和山西电影学院合作办贾家庄电影学院,气魄不小,工程干得风生水起。昔日水泥工厂,今天艺术殿堂。

工业遗存保护和开发,最早来自西方工业国家,做得最好的数德国鲁尔老工业区。现代工业兴起,鲁尔老工厂纷纷倒闭关张,整个工业区停摆势在必行。一些有识之士想到一个办法,把工业区变成文化旅游区,既保护人类工业遗产,又发展出新的环保行业,整个区域得以重新振兴。鲁尔区的转型成功,给人们找到了一条出路,提供了好经验,世界各地纷纷效仿。首钢迁出北京后,大量厂房也改造成文化产业项目,还建成了冬奥会的一个比赛场地,也是一个成功案例。贾家庄工业底子不算厚,工业遗存也不多,但理念先进,目光长远,同样开辟出自己的一片美丽乡村的新天地,装点着美好的生活。

离开贾家庄时,又听到那支歌:人说山西好风光。我说,贾家庄,好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