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湾之恋
老家村口,新立的村碑,正面“马埠庄子”几个隶体字赫然醒目,背面是村史:
该村位于招远市最西北角,西邻莱州,北濒渤海。据传,元朝末年,由卞姓、姜姓、辛姓、史姓等人家,靠海自然形成了几个小渔村,在海边立铺打鱼为生。洪武二年,渤海湾大地震,荒沙吞蚀居所,迫使南迁,共建庄园。因沿海有一派土丘,春来杂草繁茂,易牧马,故取名马埠庄子。明后期,冯、陈、朱、张四姓分别由掖县城子、新城迁入,马埠庄子村名沿用至今。1943年前属掖县(今莱州)所辖,1944年划归招远界。
洪武二年那场大地震,摧毁了在海边立铺打鱼的卞姓、姜姓、辛姓、史姓等渔村,除了姜姓,其他几个姓氏从此消失,不知所终。
本家姑姑,嫁给了一个姜姓生产队长,这是我所知的唯一姜姓人家。据母亲讲,姑姑年轻时不小心给生产队的牛吃了钉子,牛死了,姑姑怕挨斗,不得不嫁给了生产队长姜福英。前些年回老家,还见过姜福英,按辈分我该叫他姑父。他七十多岁,早没了当年生产队长的神气,耳背,木讷,尖下巴,关公脸,一副倔老头儿模样。姑姑七十有余,依然窈窕,妩媚的大眼睛,顾盼传神,说起话来,让你半天离不开地儿,我每次都神痴了似的只管听她说,很享受她的能说会道。说起伤心事,她眼泪瞬间就能流出来。我常想,这样一个漂亮的能说会道的姑姑,要是赶上好机会,说不定是个好演员或是演说家呢!心里直替姑姑惋惜!
明后期的冯、陈、朱、张四大姓氏,至今仍是村里主体。我母亲陈美庭,父朱克奇,典型的朱陈联姻。
据我考察,现今村子所在地,应是洪武二年渤海湾大地震后的南迁庄园。不过,村民已由打鱼为生,转为农耕为主。杂草繁茂的土丘,种上了庄稼和树木,牧马看不到了,偶尔会有几只山羊在草丛中隐没。长辈说,原先村庄四周有门,故有庄园之说。
渤海湾,在村庄以北,大约2华里,步行20分钟。这个距离,对渔民来说,似乎有些远了,但对于被大地震威胁的人来说,可能是最安全的了。
小时候,听说过海啸,有一阵儿传得挺厉害,好像很快就要来了,心里那个慌啊。想的最多的是往哪儿跑。往东往西都不行,只能往南山上跑。南山有多远?天气晴朗的时候,隐约可见黛青色山影。我恨不能腋生双翅,飞临南山顶。后来,慢慢不提海啸了,我还是会望着南山发呆。打开屋门,南山就在眼前,却又远不可及。到不了的南山,就像命中注定的某种距离,让我充满无力感。
渤海湾以南,村庄以北,有大片沙丘(大约是曾经牧马之地),芦苇丛生,杂草繁茂。文革期间,社员们昼夜奋战,开垦种植了一大片松树林,也叫防护林,成为村庄一道天然屏障,抵御着冬天严寒凛冽的北风。海滩上生长着很多槐花,我和小伙伴经常去采摘。小时候,没感觉大海多亲近;离开后,才感觉大海真是我的故乡!
每次回去,必去海边走一走,像一个仪式,像看望一位好友。渔船还是那么破旧,沙子还是那样细致,海鸥掠过海面,一切都是旧年影像。
明后期的四大姓氏由掖县城子、新城迁入,故口音与莱州一致,迥异于招远。据说,抗战时为了联络方便,由莱州划归招远。故祖上应为莱州人氏。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在烟台市监察局工作,几次到莱州调研,印象颇好。尤其三山岛大螃蟹,真乃一大美味!难怪老父亲说:“哪里的海鲜也比不上渤海湾的。”开始不以为然,天南海北吃一通后,不得不承认老父亲说的有几分道理。
掖县,位于胶东半岛西北部渤海湾畔,枕山襟海,号称“三齐之巨镇”。清人顾祖禹谓之“内屏青齐,外控辽碣”,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夏代境内置过国,为胶东最早的封国。商、西周时属莱国。周灵王五年(前567)齐灭莱,置夜邑。秦属齐郡之黄县。汉高祖四年(前203)于境内置掖县,为东莱郡治。西晋、南朝宋、北魏,相继为东莱国、东莱郡、光州治所。隋、唐为莱州(期间曾一度复为东莱郡)治,五代、宋、金、元因之。明洪武元年(1368)为莱州府治,六年降为莱州,九年复为府治。清沿之,至民国二年(1913)裁府留县,1988年置莱州市。
莱州现有资料可考的1000多个村庄,明代之前所建寥寥,多为明代四川移民及后裔所建。据说在莱州沙河镇佛台子村,有一株三个成年人手接手才能合围的黑弹树,经专家鉴定树龄约600年,原产地恰是几千里之外的四川省宝兴县一带。据当地近年调查统计,境内现辖村庄,明代以前建立者64个,明代805个,清代建立的183个村则多由上述村庄析出。由此算来,明代四川移民的后裔构成了今天当地居民的主干。
胶东一带,除四川移民外,无论山西移民,还是“小云南”移民,多称“明初”“洪武初”“洪武二年”,与莱州四川移民时间惊人的相似。
这么多人在洪武二年迁移而来,说明那场大地震很可能将胶东半岛摧毁殆尽!
据说:明洪武二年发生海啸,胶东大地一片汪洋,平度祝沟镇的两目山一天淹没两次,这里成了航海行船的避风港,至今还有船锚遗留在山石夹缝间。故有“洪武二年浑水淹,一天两没两目山,淹到潍县城东关”之说。
据说,洪武二年发大水,胶州莱州亲了嘴。洪武二年,昌邑北有个白沙县,县城南有座石拱桥,来了一场大地震,整个县城落入大海中。特大的海啸,淹没了大半个山东,山东河北沿海一带,无一生存。
洪武二年的渤海湾大地震,是否引起地壳变动?东营油气田是否与这次地震有关?据说,原黄河入海口是向南,通过微山湖流入大海,由于特大地震的关系,改道从东营流入大海。渤海湾油气田是地震裂带上的连带关系。专家说,有些地带本无石油,一发生地震裂带,别处有油的地方淌过去了,这种现象是经常有的。
如上考察推断,洪武二年,渤海湾大地震,引发海啸,淹没胶东大地,祖先迁移而来,有了后来的家园;大地震引起地壳变动,可能裂变出今日之胜利油田,成为我走出家园后的第一站。后来暂居烟台、落户京城,都是围绕渤海湾行走,大一圈小一圈而已。
我出生时,我那可以牧马的庄园已经800多年,如果从洪武二年(1369年)算起,也有594年了。
我的祖先是否由四川迁徙而来?不得而知。家谱显示,到我爷爷朱得仁这一代,是第12世。爷爷年轻时外出谋生,家业落败;土改时,除了几间祖屋,土地、田产、浮财都充了公。记忆中一处场院和一个菜园,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初,还归我家使用。菜园子不大,里面一口水井,几棵桃树,长满杂草。场院有篮球场那么大,我经常斜穿过去姥姥家。后来都被别人盖上了房子。据父亲讲,太祖爷朱廷芳时,家业最为发达,有两三百亩地。到祖爷朱凤书,因兄弟分家,只剩下百十亩土地。
我难以想象,在这片土地上,祖先们怎样地辛苦劳作,绵延不绝,积攒起一份家业。而今,他们像海边荒沙一样,尘埋不知所往,留给我的就只有一个个名字。从历代祖先名字排辈中的“伦”“学”“书”“仁”“义”“礼”等,就看得出这应是一个崇尚诗书礼仪之家,崇尚治邦安国情怀、冲霄云汉气节,也有对土地的热爱。作为耕读之家,他们的子孙并未有什么显赫记载或传说。最令人称道的是爷爷三堂弟朱得珍爷爷了,他是北京对外经贸大学俄语教授,文物收藏鉴赏家。他的儿子成了地道北京人,诗人、作家,对诗词书画都有鉴赏,擅长旧体诗词,著作若干。
三爷爷朱得礼之孙朱悦辉,天资聪明,小我一岁。两家住前后院,经常一起玩。他穿戴上奶奶的长衫、帽子吓唬大妹,我对他的冲锋枪很是羡慕。朱悦辉初中时随其父迁至北京,后考入清华大学数学系,毕业后在中科院工作,后移居美国,现在是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工程师。偶有电话来,聊聊思乡情。这两套院落,是祖爷朱凤书留给几个儿子的,土改时幸未充公。目前,由我父母居住。
祖先们的女人,和中国古代所有女人一样,没有自己的名字,张氏、王氏、李氏、刘氏、白氏……到了我奶奶,才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张凤鸣。他们基本都是一夫一妻,很少纳妾。
我常常思念故乡,我想退休就回到故乡,认认真真的给故乡写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