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梁骏德:唯有热爱,求索不止

复件 微信图片_20230619153436.jpg

初夏,位于闽赣交界的桐木村,沉浸在一片饱满的浓绿中。

由于海拔高,这里的春茶季姗姗来迟,也比武夷山其它地区结束得更晚。

近2个月的忙碌,梁骏德终于有空坐下,喝杯今年的新茶。

杯中茶色,金黄澄亮。窗外竹林,碧翠倾泻。

暮春的诗意与温柔,与浅夏的热情与生动,在杯盏间无声交织。

熟悉的香气,熟悉的味道,他那黝黑的面庞上舒展开了满意的笑容。

18年前,也正是这一时节,在他手上诞生了首泡金骏眉。

金骏眉,是梁骏德的得意之作,也是正山小种红茶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60余载,只为一叶,倾身事茶不知劳。

因为热爱,所以坚持。


嘉叶,亦是家业

梁骏德的人生,注定是要与茶这枚古老的树叶紧紧相连,悲欣与共。

据家谱记载,梁骏德的先祖,来自中原。

南宋末年,元兵铁蹄踏破了山河。中原百姓为躲避战乱,一路南迁。他们颠沛流离,跋山涉水,最终在桐木村驻足。

这里是闽赣两省的“边城”,覆盖着蓊郁的原始山林,是动植物的天堂,也是世外桃源。

开山,种竹,植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凡恬淡的岁月,悄然流转数百年。

到第19代,也就是梁骏德的曾祖父,已是远近闻名的茶师,茶叶生意也是红红火火。

如同遗传的基因,从梁骏德出生的那天起,茶就深深融入血脉。纵然懵懂,也会默默指引着他一步步向茶靠近。

芽短芽长,采茶制茶,他跟茶树一起生长。从15岁起,他就追随父亲,在村里生产大队学做茶。15岁,在当今父母眼中,可能还是个偶尔会撒娇的大孩子。然而,对梁骏德来说,作为家中的主要劳动力,挑起做茶的重担,是无法推卸的责任。

在未实现制茶机械化的时代,茶叶初制、精制,全靠手工完成。不但要与时间赛跑,也是对体能与耐力的考验。

“茶叶成品后,还要挑到集市出售,才能换回大米。”梁师傅说,那个年代,交通非常闭塞,用茶换米,全靠走路肩挑。

虽苦,但他却甘之如饴。因为,他深谙:茶是嘉叶,是生计,也是祖祖辈辈的家业。

他清晰地记得,首条通往桐木的是1959年开通的邵桐公路,1962年又开通了星桐公路的三港到桐木段。“从六二年开始,就再也不用挑米了,太幸福了!”时隔一个甲子,他仍难掩兴奋之情。

五载磨砺,五载成长。20岁那年,他接过父亲的衣钵,成为独当一面的师傅。


骏眉,小种新生

桐木村是世界红茶“鼻祖”正山小种的发源地。

400多年前,正山小种从桐木的深山,漂洋过海,风靡欧洲,为中国茶赢了熠熠桂冠。

但,正山小种似乎也难逃兴衰的历史周期律。近代以来,包括正山小种在内的中国红茶,都是被当作廉价的原料茶出口。

上世纪90年代初,时为村办集体企业制茶师的梁师傅背着茶,走南闯北地推销。很多第一次喝到正山小种的人,都无法接受它那浓郁的松烟香。

正山小种市场的起落沉浮,无不令人喟然,但更多的是无奈。

“正山小种的出路究竟在哪里?!”梁师傅曾无数次问自己,一筹莫展。

复件 微信图片_20230619153427.jpg

2000年,两位北京朋友来访,为正山小种打开了另一扇门。

这两位朋友是老茶客,也是品茶高手。他们建议,不妨从采摘标准入手。改采一芽二三叶为采单芽,试制一款高端正山小种。

但,桐木村人很矛盾:万一试制失败,势必会严重影响来年的春茶。

反复推敲,反复讨论,转眼就到了2005年的初夏。

望着新抽的嫩芽,梁师傅决定用夏茶做试验。这在桐木可谓史无前例,因为按当地传统,一年只采春茶一季,夏茶滋味较苦涩。

由于茶季刚告一段落,采茶工难觅。北京的朋友出高酬劳请了几个人上山采芽,一天下来,总共只采了1.5斤芽头。进厂时,已是夜幕降临。

原料是有了,如何制作又是个难题。这可难不倒身经百战的梁师傅!

200瓦钨丝灯,模拟日光萎凋;玻璃板做揉盘,减少推揉阻力;平圆筛下置火盆,当作焙笼。自制“神器”,虽简陋,却事半功倍。


复件 微信图片_20230619153419.jpg

一夜的忙碌,芽头华丽蜕变:芽头,失水紧卷,细秀如眉;茸毫,发酵红变,披上金装。

泡后,更是让人惊艳。花香、果香、蜜香,交替呈现,富有层次感。

“老梁啊!我们探讨了几年的茶,终于诞生了!”北京朋友比梁师傅还要振奋。

原料等级最高,为金;形如眉,骏德制,世界上首泡金骏眉横空出世了!

正山小种红茶的历史也由此翻开崭新一页。


茶路,求索不止

由金骏眉,又衍生出一芽一叶采制的银骏眉及一芽二叶的铜骏眉。

考虑到“铜骏眉”会让人产生低档之感,梁师傅依照原料嫩度,将其细分为“大赤甘”和“小赤甘”。成熟度较高、叶子张开的为“大赤甘”,叶未张开的为“小赤甘”。

“骏眉”家族成功“组队”!

“金银铜,明雨夏。三三见九,九九归一。天赐骏眉落武夷,茶神嗅品不离去。”北京朋友欣然命笔,写下《骏眉令》。

金骏眉问世,从武夷山开始,红遍全国,在其它茶区也掀起了一阵阵“红潮”。“绿改红”“乌改红”“黑改红”,中国茶叶山河一片“红”,红红火火。

金骏眉,让古老与现代、传承与创新,达到了完美和谐的统一。

在金骏眉身上,梁师傅仿佛看见了正山小种昔日辉煌的影子,也看到了中国红茶重振雄风的希望之光。

从青春少年,到年逾古稀,从随父学艺,到修炼成师。梁师傅事茶60余载,也是正山小种风云变幻的60余载。

正山小种,起起落落,饱经风霜。恰如人生,有低谷,也有高潮,跌宕起伏。

矍铄的身影里,透着岁月的洗练。花白的头发中,写着光阴的沧桑。

与茶相伴,途程有多坎坷,故事就有多传奇。

梁师傅与茶的故事,远比脚下的路还要长。

因为热爱,所以总是饱含深情,充满激情。

芬芳一叶中,全是他的热情与热爱。

金骏眉,绝非终点,而是起点。

变,是千变万化的口感。不变,是止于至善的匠心。

在变与不变之间,是问鼎茶质巅峰的极致追求。

黄岗山下,桐木溪畔。一场新雨后,山林如洗,氤氲着丰沛的水汽。

雾锁茶园,云深不知处。茶丛中,箬笠下,一个熟悉的背影。

茶路无尽,蜿蜒崎岖。求索不止,孜孜不倦。

唯有热爱,不畏长路漫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