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边界”的探索者——读《加勒比宝藏》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边界”的探索者。而换另一个角度来看,所有的创造,从本质上说,也都是对某一特定“边界”的突破。

比如,作为加勒比国家联盟侨领、中国杭州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电影电视家协会会员刘广元“加勒比系列小说”的第三部,《加勒比宝藏》就“越界”了。在前两部《加勒比飓风》和《加勒比海啸》中有明暗两条故事线,讲述的都是发生在现实世界的故事;而到了第三部《宝藏》,却把读者引入了一个超常的灵异世界——海外华人霍然在山洞里捕捉绿海鳗,抢救美国女军医阿曼达一波三折,古玛雅人的祭器水晶骷髅与金座,三百年前的德赫亚·塞尔维特医生变身今天的大章鱼,牙买加皇家港连同三百多艘装满宝藏的商船因地震而沉入海底,魂魄被吸入水晶骷髅的圭亚那淘金人,外星人送给地球人的“会唱歌的石头”——这些看似彼此“不搭界”的故事次第展开,给读者带来一波又一波的惊喜。

不过,这倒是更吻合加勒比地区的神秘色彩。


“加勒比海”与“魔鬼三角”

加勒比海位于大西洋西部南北美洲之间,它的西部与西北部是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和中美洲诸国,北部是大安的列斯群岛,东部是小安的列斯群岛,南部是南美洲,面积为275.4万平方公里。这里大洋凶险,民风彪悍,自古以来,加勒比海盗就名闻天下。

未标题-1.jpg

而在这里,还有一处因其诡异之事频发而神秘无比的“魔鬼三角”。历年来特别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来,在这里失事、失踪的船舰、飞机不可计数。至于导致这种神秘现象的原因,更是众说纷纭,至今未见定论。而刘广元则在《宝藏》中告诉我们,这是由于在百慕大三角海区与圣大杜岛海区之间有一道神秘的海下“水桥”,穿越美洲大陆,连通大西洋和太平洋两个大洋。

神秘而又未知且难知,自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魔鬼三角与UFO》之类的书早已铺天盖地,《加勒比海盗》连拍几集,《水世界》等大片等更是脍炙人口。刘广元的《飓风》《海啸》《宝藏》后来居上:从现实生活切入,转身奇幻世界,探索外星宇宙,不但突破了中国与世界、地球与宇宙的空间边界,而且也突破了历史与当代、现世与来世的时间边界。


“类型片”与“既要……又要……”

好莱坞电影之所以好看,主要就是因为他们遵照电影艺术的一般规律,坚持拍“类型片”,绝不拿杂拌儿当正餐。

以此观点审视《宝藏》,它没有过多的枝蔓,而是把所有的故事都紧紧围绕“寻宝”这条主线展开,从西大西洋的百慕大三角到圭亚那到玻利维亚到东太平洋的圣大杜岛海区,从位于水下八千米以下的大海沟到亚马逊热带雨林到海拔两千八百多米的罗赖马山,从阿拉瓦克人到玛雅人到加勒比人到欧美人到华人,从考古到探宝到贩毒,从佛教文化到加勒比原始宗教到犹太教到中华传统文化……所有的奇思妙想都服务于充分展示加勒比地区的神秘感,以求带给读者更多更新奇的享受。


“科幻”与“奇幻”

在文学领域,奇幻小说与科幻小说、恐怖小说既有联系,又有不同。在这三种体裁中,起重要作用的都是幻想成分,都以现实为基础或者推测现实曾经怎样、应当怎样。 海边的西塞罗在《吴教授说的没错,<三体>确实硬伤挺多》一文中说:科幻小说、侦探小说、恐怖小说首先是“点子文学”。

刘广元在《宝藏》中设置的点子就是“穿越”:加勒比岛国与欧美大陆的穿越;十六世纪西班牙异教徒与十七世纪医生兼探险家的穿越;近乎赌博的地下赛车与美国缉毒局的穿越;美国特种兵与中国功夫高手的穿越;均由特异功能士兵组建的美国中情局特种部队“烤架之火”与苏军总参谋部10003部队的穿越;发源于非洲、流行于西印度群岛的原始巫术奥比与中国萨满巫师的穿越;十八世纪第一个“日不落帝国”与当代美元帝国的穿越;失落的亚特兰蒂斯王国与天狼星人海底基地的穿越;历代民俗传说与最新科学技术的穿越;运宝沉船“圣何塞”号与亚马逊热带雨林的穿越;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穿越;星际交流原则与人类社会伦理的穿越;人性与兽性与神性的穿越……以此穿越生死之别,实现某种形式的永生。

就这样,他用“穿越”把科幻与奇幻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最关键的是还能够很好地确保故事逻辑的自洽。


“外层空间”与“内层空间”

墨西哥作家佩德罗·卡斯特拉创作的两部作品具有相反的面向,从不同的角度体现了卡斯特拉不偏不倚的世界观:“外层空间”与“内心世界”。相较于刘慈欣的《三体》对“邪恶外星人”的设置,《宝藏》的作者更倾向于认为地球上这个地区出现的所有神秘事物,其实都是决定于生命自身进化和发展的过程。

为此,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案例:美国斯坦福大学本科物理系每两年不定期举办一次地下竞赛“虚假研究”,要求参赛人员在三个月内根据已知的数学、物理、化学或生物原理发展出一个理论。本书的主人公之一埃里森·威尔逊设计出了一个完整的强相互作用力场基生命模型,假设构成生命的最基本单位不是以碳元素为核心的有机物而是强相互作用力力场,并用程序模拟了该类型生命的历史、社会形态的发展。

那么,这种基于强相互作用力场的生命和人类这种以碳元素为核心的有机物是同一种类型的生命吗?聪明的作者把回答这个“终极之问”的艰巨任务,交给了更加聪明的读者。


“文化”与“科学”

艺术讲究通感,一位优秀的作家,大概率也必然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和一名善于思考的哲学家,在他的作品中必然蕴含着带有强烈个人色彩的独特经历和深刻体悟。作为东加勒比地区几个岛国中的华人,刘广元兼具商人、作家等多重身份。在《宝藏》这部兼有奇幻色彩的科幻小说中,刘广元更是从东方文化的角度出发,抵达西方的哲学和科学,纵横捭阖,打通宗教、科学、哲学、民俗、神秘主义这些不同路径对生命的阐释。

作者认为,科幻小说需要具备逻辑自洽、科学元素和人文思考这三个要素。这个特点在《宝藏》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在刘广元笔下,这个地区的玛雅文化、加勒比原住民文化、加勒比塔法里教文化、加勒比狂欢节、牙买加雷鬼音乐以及各种神秘的诅咒绚丽多彩,它们都涉及人类精神与神灵的关系,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人的生命的来源和归属。我们可以看到,书中的埃里森·威尔逊在上大学期间,对地球物理之外的历史学、生命科学、文学艺术乃至哲学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为了追求印度女孩希玛,他又对佛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希玛被害于印度瓦拉纳西之后,为了完成她的遗愿,埃里森把“用现代物理证实佛学中对生命本质的阐述”,以阐明“佛教的宇宙观与时空观”,作为自己毕生的使命。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认为,埃里森就是刘广元精神追求的自我写照。

有《飓风》和《海啸》垫底,《宝藏》的文笔更加细腻,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故事更加生动。全书具有明显的复式结构,而在科幻+奇幻的背景下,带有强烈穿越色彩的时间线和人物关系也显得愈加合理。

刘广元的《宝藏》堪称是第一部以神秘的加勒比为对象的华人文学作品。在刘广元看来,最深的秘密在于生活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而要创造,就必须不断地探索更多的未知之地。于是,他越出了自我的边界,在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之外,为当代中国读者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

读者会问:是否还会有第四部刘氏“加勒比”问世,它又将为我们呈现什么样的惊艳?依照《宝藏》中英国气象局局长罗伯特·菲兹罗伊提出的“风暴预报原则”,气压下降的时候就可能出现风暴,因此,一切皆有可能。

(该书由华艺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