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写封信给妈妈

岁月匆匆。当我回眸人生旅途,意识到自己已经走在奔“8”的路上时,这番感慨尤其真切。幸好生活中并非所有往事都如烟,那段当过兵、扛过枪的23年军旅生涯,总是刻骨铭心。

60年前的1961年8月,17岁的我从广州参军来到南海前哨——海南岛最南端毗邻三亚的榆林港,在陆军防化连当战士。我上初中时对文学情有独钟,尤其喜欢写诗作词,来到部队竟大有“用武之地”,经常为连队编写稿件出黑板报,渐渐被师宣传文化部门下来指导工作的领导发现,成了全连干部认同的业余文艺创作骨干。

1963年一个炎炎夏日,副指导员陈义庭把我叫到连部布置任务。师里即将举行文艺汇演,指定我们连演唱组参加,经上级研究决定,抽我出来负责编写节目。为了保障我集中精力和时间,日常的军事训练和执勤站岗不用参加。真是喜出望外,我为自己可以当几天专业作家而踌躇满志,但也感到责任重大,不敢有半点马虎,立即酝酿整台节目的编写。征得副指导员同意,我除了创作一个对口词、一段三句半、一首表演唱歌词,还别出心裁写一首朗诵诗,名为《写封信给妈妈》。


微信图片_20230424103722.jpg


我创作的初衷是以儿子给母亲写信为切入口,将部队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连队生活,战士在革命大熔炉里锻炼成长的生动情景,以及自己入伍两年来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在舞台上通过朗诵,诗情画意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让军属中的父母亲们观看之后,感到人民解放军真好,为在部队肩负神圣使命的儿子感到放心和欣慰、光荣和自豪。

诗是这样开头的:“成群的海燕在蓝天飞翔,海上闪烁着朵朵浪花,椰子树挥舞着绿色的手,渔家女的歌声飞进彩霞。我坐在木棉树下,火样的鲜花染红了脸颊,白纸上铺满了阳光,我隔海写信寄给遥远的妈妈。我的心啊!像无边无际的海浪,激荡着说不尽的知心话。亲爱的妈妈,你来信问我想不想家,这可叫我怎么回答?我爱故乡的山山水水,感激你辛勤抚养我长大,秀丽如画的故乡啊,慈祥可爱的妈妈,我时刻都把你们牵挂。”

在诗中,我特别注重抒发战士的家国情怀:“眼望万里海面的浪花,就像看守故乡公社的庄稼,当我听到故乡的丰收喜讯,我的心就插上翅膀,飞向那欢乐的山洼。我爱故乡的红花绿树,但更爱海防线上的叠翠飞霞;我爱故乡的晨雾炊烟,但更爱岛上的椰林浪花。”而且热情洋溢地表现战士对祖国的忠诚,以岛为家,保卫海南的坚强意志和决心:“亲爱的妈妈,你一定会明白儿子的话,为了祖国花更美,我要献出宝贵的青春,让它放射出英雄的火花。我愿披风雨,浴烈日,自豪地站在木棉树下,永远守卫在祖国的海角天涯。”

让我心花怒放的是,《写封信给妈妈》在师汇演中获得优秀节目奖,并作为师业余演出队的保留节目,由帅气十足、一口标准普通话的战友左多夫单独朗诵,参加海南军区的业余文艺汇演。

许多战友对这首朗诵诗很感兴趣,觉得字里行间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表达了爱国爱岛、眷恋家乡、怀念父母亲人的真情实感。排练中,有战友建议,干部关心战士的生活情景再丰富些就更好了,我觉得言之有理,便加了一组富有浪漫色彩的生活画面:“有次我病倒在床上,朦朦胧胧做了一个梦,梦见妈妈你坐在我床边,用手轻轻抚摸我的头发。我乐得笑了起来,紧拉着你的手叫了声妈妈。睁眼一看,原来是指导员,我激动得说不出半句话,眼眶里闪烁着泪花。连队啊,革命的学校,战士的家,它使我懂得什么是革命的人生,我决心为世上受苦人,忠心耿耿守天涯。”演出效果表明,添加了这段活生生的细节,确实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

正当我们紧锣密鼓排练的时候,传来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解放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梁必业将军来海南视察,所到之处,都要观看部队的业余演出。在五指山的军营里,观看演出后,将军欣然题名:“五指山战士业余演出队。”没过两天,将军果然来到我们部队视察,专门安排了一场汇报演出,看后十分高兴,夸奖了诗朗诵《写封信给妈妈》,并题名“天涯海角战士业余演出队”。

《写封信给妈妈》获得总政首长的好评,得到师领导和机关的赞许,得到观众的肯定,这些始料未及的成果,无疑给了我巨大的鼓舞和力量,教我坚定信心,努力学习,跟着兴趣走,在部队业余文艺创作道路上大步前行。

海南军事文艺汇演拉开帷幕的前夕,传来一个更加令人振奋的消息:解放军总政治部决定,调海南军区战士业余演出队到北京汇报演出。这真是前所未闻的大喜事。于是这次汇演,就顺理成章为赴京汇报演出审定节目和挑选演员。诗朗诵《写封信给妈妈》经反复筛选,始终榜上有名。

1964年元旦刚过,五指山战士业余演出队满怀豪情,从椰风海韵的海南岛,前往首都北京,向军队和地方的机关、团体、市民大众汇报演出,历时两个多月,多个节目深受首都观众的欢迎和好评。《写封信给妈妈》不仅是大家公认的优秀节目,而且先后被《解放军文艺》《解放军报》《北京日报》《战士报》《南方日报》《海南日报》等十多家报刊刊登,作家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朗诵诗选》,《写封信给妈妈》也被选编书中。


微信图片_20230424103800.jpg


《写封信给妈妈》无疑属于我的“处女作”,而且一举成名,享誉全军,让我在部队的业余文艺创作领域崭露头角,它接二连三带来的良好效应,是我做梦都不敢奢望的。首先,我所在的防化连给记了三等功。接着,广州军区宣传文化部门视我为有培养前途的业余文艺创作骨干,让我到广州参加军区的文艺创作培训班,在著名作家诗人的亲自指导下,找到提高诗歌创作水平的途径。最重要的是,指导员赵喜林一次和我谈心透露,师首长指示,必须让我留在部队提干,师机关迫切需要这方面的人才。随后我便沿着上级安排的路线,到连部当文书,下排里任班长,再被选送到海南军区政治干部教导大队学习。1964年10月,刚满三年服役期的我就被任命为防化连排长,少尉军衔,不久调到师政治部宣传科任干事。

我是归国华侨,出生在越南,1959年3月才随父母回国定居广州。部队当时提干有个硬条件,就是必须先入党,可我由于父母在越南的政治状况调查结果迟迟未反馈回来,所以入党问题一直悬着未能解决。尽管如此,师首长还是指示可以先提干后入党。

就这样,从1965年初至1984年初,我在榆林陆军政治部工作了整整20年,始终坚守在宣传文化这个阵地上,一直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坚持笔耕不辍业余诗词创作。

1974年1月下旬,西沙自卫反击战打响,我抓住机遇向领导请缨获得批准,奔赴西沙前线的珊瑚、甘泉、金银三岛,圆了走访西沙群岛的梦。在永兴岛上,有幸与著名作曲家吕远老师相遇,南海岛礁喜结的情缘,竟让我半年后获得机会,为电影《南海风云》创作插曲的歌词。吕远老师作曲、我作词的《西沙,我可爱的家乡》,从唱响银幕到唱遍神州大地,40多年传唱不衰,频频获奖,成为当今美丽三沙的一张名片、主权三沙的一个符号。

从《写封信给妈妈》“成群的海燕在蓝天飞翔,海上闪烁着朵朵浪花”,到《西沙,我可爱的家乡》“在那云飞浪卷的南海上,有一串明珠闪耀着光芒”,我讴歌的都是蓝色的大海,赞美的都是守护大海和岛礁的英雄。因为,我的人生旅途拥有三个辉煌的驿站——海南,三沙,军营。是这三个驿站的无限风光丰盈了我,成就了我,引领着我,我才看到一路上的壮美,演绎一路上的精彩。

(本文作者为越南归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