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深处的故乡
煎饼
对于煎饼,许多人或许都知道一些。煎饼是我们小时候赖以活命的食物,那时候沂蒙山,家里都很穷,不吃煎饼,没有别的吃啊!
我从小就是吃着娘烙的煎饼长大的,对于故乡这特有的食物,一直怀有深厚的感情。那种家乡的味道,那种熟悉的乡情,细数起来,记忆中的故事如日月星辰。小时候,是娘一口口嚼着煎饼喂大的。上学后,住校时,是按照天数,背着煎饼上学的。大人外出劳动或出远门时,也是带着煎饼来充饥的。我的故乡祖祖辈辈以煎饼糊口,以煎饼为食,养家续命的。就是这小小不起眼的食物,从古至今,养育了一代一代人,养育了一方人,也养育了一方人们的独有性格秉性。
沂蒙红嫂张淑贞和女儿于爱梅在整理拥军鞋垫
烙煎饼是一项技术活,要一手烧烧鏊子,一手抹糊糊摊煎饼,薄厚均匀,火候不急不躁。一般女孩六七岁就跟着大人学烙煎饼。原来的煎饼全都是地瓜面子烙的,烙出来黑黑乎乎,吃起来很柴,如果没有大葱卷着、咸菜夹着,是很难下咽的。回顾战争年代,沂蒙山人硬是用煎饼供应前线,养活伤员,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当然,现在的煎饼花样翻新,有金黄色玉米的,有小米白面的,也有紫米高粱的,还有小麦大豆的,各种口味,林林总总,花样品种翻新很多。
到21世纪的今天,我们老家的煎饼,也摇身一变,列入美食行列。还登上央视“舌尖上的中国”,声名远播海内外。故乡的煎饼真的如同蒙山沂水一般,已经成为家乡的一张名片。成为闻名全国的美食,这是我们这些吃了50多年煎饼的人,做梦也没有想到的。
红嫂
纵横八百里沂蒙山,到底有多少英雄儿女隐姓埋名,到底有多少英雄的传说至今传颂,到底有多少英雄的故事和英雄的勋章还留在人间?
“每一座山头都燃起抗战的烽火,每一个村庄都举起抗战的旗帜,每个人都拿起抗战的武器。这片贫困闭塞的山地上,善良质朴的沂蒙老百姓,热爱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这是我和我的战友探访沂蒙红嫂纪念馆时,讲解员为我们描述的沂蒙红嫂的一幕。我们很多人听说过,沂蒙红嫂用甘甜的乳汁救治伤病员的故事,用自家的毛驴为前线运送物资的场景,用自家的门板搭起战火桥梁的镜头,用木制的独轮车追赶敌人铁甲车轮的豪情壮志。
在这里,在山东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村红嫂纪念馆里,沂蒙红嫂的故事有很多。在我的故乡沂蒙山,村村有烈士,家家有红嫂。识字班班长梁怀玉,在全村动员参军大会上喊:“谁第一个报名,我就嫁给谁。”沂蒙妇女动员自己的丈夫、未婚夫、儿子参军参战20万人,她们救护病员6万人,掩护革命同志9.4万人,瓦解敌方9.8万多人,这无不是沂蒙红嫂们的功绩。战地托儿所抚养了41个革命后代,80多人。这些孩子最大的七八岁,最小的才生下来3天。沂蒙山的红嫂让革命烈士的孩子吃奶,咱家的孩子喝粥、吃粗粮。致使自己的亲骨肉因营养不良而夭折,革命后代却都健康成长。英雄母亲王换于故居里的百年老屋,在时光日月风吹日晒中,显出另有一种风骨。门前挂的一串辣椒、几串玉米似乎是刚挂上不久,房角的纺车,似乎前几天刚刚使用过。还有,抗战期间,家家是红色堡垒户,罗荣桓、徐向前、朱瑞等党政军革命领导干部,都曾在我们的家乡生活工作过。在1939年创办战时托儿所,抚养了众多的革命后代,这个群体,被亲切地称作沂蒙母亲。沂蒙母亲抢救伤员,救活了《大众日报》社干部白铁华,厚葬革命烈士陈若克母女遗体,冒着生命危险保存党史资料。沂蒙红嫂连每一块门板,都用做参战的武器。为支援孟良崮战役,艾山乡妇救会长李桂芳,带领东波池村32名妇女卸下自家门板架起一座浮桥,在冰冷的汶河内用自己的身躯架起了一座“火线桥”,为解放大军顺利过河夺取最后胜利赢得了时间。是红嫂,用冻裂的双手,瘦弱的身体,参与到救国救亡的革命洪流中。是红嫂,摇着木制的纺车,彻夜缝制,不停地摊着煎饼,没白没黑的纳鞋底、做军鞋。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据山东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百年沂蒙》一书记载:“沂蒙红嫂承担了作战部队部分后勤工作,共做了315万双军鞋、122万件军衣,碾米碾面烙煎饼11716万斤。”在我记忆的脑海里,一串串英雄的名字时刻萦绕。用乳汁救伤员的明德英、拥军妈妈胡玉萍、民兵英雄侍振玉、毁家纾难的王自生、爆破英雄公成美、智闯虎穴刘玉梅、四儿一女上前方的王步荣、为亲人熬鸡汤的祖秀莲,还有方兰亭、范桂君、王桂花……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
电影《沂蒙六姐妹》《沂蒙》《红日》等等,深刻地记录了沂蒙红嫂手扶着“满门忠烈”的牌匾,走回破败的家院,知道失去了丈夫和儿子的老妈妈,搂着年幼的孙子木然坐在供奉着牌位的灵前时,那颗破碎痛苦的心,怎能不深深刺痛每一个人的心窝和灵魂。
作家知侠在沂蒙山区采访时,曾感动地说:我在沂蒙山感受到了这种精神,她们有的是少女,有的是生了孩子的妇女,但她们都有一颗无私奉献的大爱之心,这是红嫂的象征。曾在沂蒙山工作、战斗过的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迟浩田上将说过:“没有沂蒙红嫂,就没有我的今天;没有老区人民,就没有革命胜利。红嫂不是一个人的名字,它是时代赋予沂蒙女性闪光的称谓!”
王羲之
王羲之是家乡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到现在为止,书圣王羲之离开临沂(琅琊)已经一千多年了。
王羲之故居在临沂市里北涑河南不远处闹市中。据传,王羲之用于洗砚的那个“洗砚池”在王羲之故居院内庙宇前面那个晒书台的下面。此处,亭台楼阁,假山奇石,曲径流水,古树残碑,处处显露着时光之远、日月之长。公元303年,王羲之出生在这里。王羲之出身琅琊大族,此时,西晋皇族发生八王之乱,北方少数民族趁虚而入。公元307年,琅琊临沂诸王为躲避战乱举族南迁。南迁之前,王羲之不足五岁,那之前,王羲之在父辈的影响下,也许在这里仿写、洗砚过,也许没有;也许只是在这个蝉鸣、蛙叫、开满荷花的池塘边玩耍了几年。但这并不重要,无论怎样讲,被称为“书圣”的王羲之——这棵中国文化史上的参天大树,是从故乡的土地上开始生根发芽的。
王羲之之父王旷与琅琊王司马睿关系密切,与后来成为东晋丞相的王导和东晋权臣王敦是堂兄弟。年幼时王羲之即经父亲指点书法,后从卫夫人学书。他通过卫夫人学习钟繇的同时,对书法加一改革,使楷书“终至定型和成熟” 。
沂南诸葛亮纪念馆门前诸葛亮塑像
《兰亭序》是王羲之于晋穆帝永和九年之作。那个春天里,王羲之约谢安、孙绰等41个文友,在会稽山饮酒赋诗。王羲之乘着酒兴,使用鼠须笔蚕茧纸,一气呵成《兰亭序》。遗憾的是《兰亭序》失传了,但是唐代书法家欧阳询、褚遂良、冯承素等人的摹本,使被誉为“天下第一书”的《兰亭序》得以再现。
历史的天空中,他们像火炬接力那样地传递文化之美、文字之美。明万历二十六年,沂州知府钱达道将《停云馆帖》中王羲之书帖摹刻石碑上;清乾隆知州李希道在这里倡建“琅琊书院”……启功、沙孟海等书法家相继而来,他们在这里留下了规模宏大的书法碑林。
永恒的是深入灵魂的文化艺术。王羲之会稽山酒后那个不经意间的一挥,《兰亭序》就这样定格在历史的时空了。那天,待他酒醒,发现了自己的笔误,他试图重来时,已经不可能了。人的一生正如一幅字,它不可复制,它不在于书成以后的瑕疵和命运,他与那个时代,与他的生命,联通成了一条永不干涸的河流,生生不息。
王羲之故居以及洗砚池等遗存,已经具备了一种强烈文化色彩的内在精神的存在。这种存在饱含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乃至每一个人的文化灵魂贯穿的记忆和情感。
蒙山高,沂水长。文化的高山,精神的高地,已经具有了灵性。那是我的家乡沂河、汶河,大大小小河流的源头,是生命和时光的源头,已经和这片土地一起被赋予了生命的内涵。
诸葛亮
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就是出生在我们家乡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县)。在这片热土上,诸葛亮一直到15岁才离开家乡。诸葛亮出生于兵匪猖獗、自然灾害频发的特殊时代。父母双亡后,随叔父诸葛玄投奔南阳谋生。他们辗转平山、豫章、寿春、襄阳等地。诸葛亮完成了最早的知识储备,并在众多同龄人中表现出了特别的聪明才智。而后,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出山辅佐。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诸葛亮,从这里出发,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信念辅佐刘备三分治天下。他智慧过人,深谋远虑,建立蜀国,任丞相职,长期主持蜀汉的军政事务,对于西南地区政治、经济的发展起过重要的作用。
此刻,遥望故乡,遥望古老的沂蒙大地,许多人和物,已经过岁月无情的洗礼。千年后的今天,令我深思和惦念。在我们每个人的记忆深处,有的已化为一个文化符号,有的已浓缩成中国元素的一个光点。但愿故乡的精神和灵魂,能为我们生命的现在和未来找到指引,衔接延续……包括每一寸山水,每一段亲情,每一点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