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内容
故乡今昔
大广高速修通之后,于我来讲回家方便多了。沿着高速公路一直往南,三四个钟头便到家了。记得当兵之后,第一次探亲回老家,我是从永定门火车站,也就是北京南站坐绿皮普通火车回去的。晚上火车开动,第二天天快亮时到了邯郸火车站,之后再换乘奔往县里去的长途客车。在县城下了客车,沿着一条土路往村子里走去,一路颠簸下来,中午时分才回到村里。
我的家乡是冀南大平原上一个回族聚居的村子。上世纪80年代初我参军入伍之前,一直生活在这个名叫陈村的普通村庄。记得那时村子里的房子大多是土坯垒的,家家户户的大门也多是用木栅栏和废铁丝捆扎而成的,不少人家根本就没有院门。每年春夏之交青黄不接的时候,老百姓们吃的是国家给的有限的“返销粮”,还记得跟母亲拿着“购粮证”去公社粮站买粮食的情景,回来的路上用肩背上口袋里不多的玉米,母亲和我的心里也是美滋滋的。虽然当时父亲在县公安局工作,但是每月30来块钱的工资让全家七、八口人总是为吃粮发愁,于是父亲不得不骑上那辆破旧的自行车到处找亲朋好友借粮食吃。
做买卖、搞经营是回族人的传统,但是在那个年代这一切都不可能去做去干,都只能是梦想。因为,我亲眼看到公社干部抓住做买卖的村民时的情景——轻则把东西给没收了,重则以投机倒把论处。因此,那时的陈村只能是全国众多乡村中默默无闻的一个。
离开家乡转眼间四十年了。虽然身在千里之外的北京,如今也常回家看看,还是那个回族聚居的村子,却是一年一个模样儿。先是乡亲们吃的东西不用愁了,白面是家家户户的主食,当年让我羡慕的玉米面基本上没有人吃了。再后来是人们的衣着也鲜亮了,城里人穿的衣服,村子里也有人跟着穿。住的先是推倒土坯房建起了红砖到顶的瓦房,不久街边又立起了一幢幢二、三层的楼房,还有那一度破旧的历经明、清几代的清真寺如今被修葺一新,矗立在村子的中央。交通更不用说了,柏油路早已通到了家门口,小汽车、大客车和运货车在街头上穿梭往来,四通八达的道路让村子与全国各地紧紧地连接在了一起。街头巷尾年轻的村民们也是一边走路一边打手机聊天谈事。更让人们称奇的是,街头上时常会看到来自中东的商人用生硬的汉语在与村民们攀谈——他们是村民马海增投资几千万办的康远清真肉食品公司里常住的国外客户。在团中央、农业部联合开展的“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评选活动中,公司董事长马海增还作为10名“第九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之一,走进中南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并合影留念。
传统的乡村文化重新走进村民的生活。陈村是威震上海滩著名拳师马永贞的故里,青少年习武练拳一直是村里学校的传统体育项目,一些佼佼者经常代表省里参加全国体育赛事。近年来,为振兴乡村文化,县里又为传奇人物马永贞在村口立了一方碑,正面为“马永贞故里”,落款为“邱县人民政府立,2013年12月”。背面为马永贞生平事迹介绍:“马永贞(1847—1879),回族,陈村人,晚清著名拳师,性格豪侠仗义,精通查拳、弹腿等套路,擅长马术。先后在河南、上海等地传拳比武,曾任松江府正营武备教官。据传光绪初年在上海滩设擂比武,置西洋大力士于死地,中外惊愕。清光绪五年三月二十二日遭敌手暗算身亡,葬于上海潮阳楼公墓。他短暂却充满传奇的一生,《申报》多有记载,并被后人编成影视剧热播至今,成为名扬中外的武侠人物。”现在,村里的查拳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受到省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并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近年来,“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村小学武术队也为各地输送了不少拳术运动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红色文化也走进了乡村。家乡在当年也是革命老区,上世纪抗战烽火在中国大地上燃起的时候,从这片土地上走出了不少英雄儿女,他们抛家舍业,拿起刀枪,投身于拯救中华民族的抗日大军行列。当时,出身于阿訇世家的陈村清真寺阿訇沙梦弼在当地共产党组织的领导下,利用阿訇身份和自己在回族群众中的威望,发动群众起来抗日。1938年10月,由他担任宣传股长的邱县“回民抗日救国会”就成立于陈村清真寺,在他的动员下许多青年走上了抗日道路。新中国成立后,沙梦弼阿訇在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任职,经常陪同中央领导接待来自阿拉伯国家的使节,为中外交往作出了突出贡献。抗日救国会成立后武装股股长由陈村回族青年石国都担任,1940年7月他带头参军,部队组建回民连由石国都担任连长。回民连整编为八路军129师新8旅24团特务连后,他继续担任连长。在戎马倥偬的岁月中,石国都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率领全连指战员在冀南大地上英勇善战,屡建奇功。1942年初,他率部队在一次与日军激战中壮烈牺牲,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流尽了最后一滴血,献出37岁(1905年出生)年轻的生命。遗憾的是这些英雄故事曾经湮灭在历史长河中,鲜有人提及。1998年由县关工委、乡政府和村委会联合在村东立碑纪念先烈,英雄们的红色故事再次走进街头巷尾,英雄事迹再次让人们传诵。笔者曾经于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以《纪念碑》为题写诗一首,刊发于人民日报“大地”副刊《铭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专栏,全诗60余行,这里不妨把刊登在报纸上的这首诗的题记录于此处:1942年1月23日,日寇集结五千余兵力对冀南抗日根据地进行“铁壁合围”。在吕洞固反合围战中,八路军129师新八旅24团特务连回族连长石国都率部与敌军激战,为国家、为民族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在烈士家乡村口,立有纪念碑一座,上书“万古长青”。
如今,乡村农民们的养老问题也被提到了乡党委和政府的议事日程。听说村子南边新办了一个乡村敬老院,一次回乡探亲的时候,我慕名而来看望一下这里的父老乡亲。刚到敬老院门口,当年的一个女同学迎面而来,热情地将我迎进院里。陪同我前来的县里干部指着她说:这是敬老院的马院长。马院长还是省人大代表,她看到村里越来越多的老人需要照顾,就把这处废弃的厂院收拾了一下,在县里、乡政府和村委会的支持下,风风火火地把敬老院办了起来。据了解,敬老院是在乡党委推动下开办的,乡里领导看到退休的马老师思想活跃、办事牢靠,也有活动能力,就推举她老开办敬老院,解决近年来越来越凸显的乡村养老问题。开办两年来,受到了附近不少村庄农民的欢迎,入住老人二、三十位。在敬老院活动室,有的老人在下象棋,有的老人在看报纸,有的老人在拉二胡。老同学乐呵呵地对我说:晚上吃完饭过来玩一会儿吧,我们敬老院老人们的集体舞可热闹了!
春日的一天,我再次回到家乡。车子开进村头的牌坊,宽阔笔直的柏油路刚刚拓宽、翻修完毕,新铺的沥青和施划的道路标识清新鲜亮。道路两旁,高大的钻天杨仿佛伸手触摸着蓝天白云。刚走到村口,只见一群人在忙碌着修整道路两旁的树下收集雨水的池子。这天是周末,乡领导组织机关干部来到村里参加义务劳动。乡领导说:这两年乡里正在创建特色村镇,平常休息日干部们经常加班带领村民们美化乡村环境。站在村头,向四周放眼望去,正是阳春三月,大地上春光无限,无垠的绿色望不到边际,偶尔有一小片金黄色的油菜花点缀在其间,更增添了这幅巨画的情趣。身边是绿油油的麦田,像一块巨大的绿毯在眼前铺开,放眼望去它在春风中荡起一重重蔚为壮观的绿色麦浪。这绿色的麦浪拍打着大地,相约着向远方奔去。喷灌设施在忙碌着浇灌麦田,喷出的水雾在春日的阳光下泛出五颜六色的光芒。环顾田地里一处又一处喷灌设施,乡领导告诉我:“现在都是节水灌溉,大水漫灌式浇地方法早已经不用了,这样节约用水嘛!”是的,这里乡亲们的观念也在变,生态文明已经深入到了乡亲们的思想深处,体现在乡亲们的日常生活中。这是一个多么深刻、多么巨大的变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