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夜放花千树
我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灿烂的中华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异彩纷呈。中原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潮汕的很多习俗是从中原地区传入后不断发扬光大。千百年来,潮汕人民传承下的各种中华传统习俗,至今依然散发着浓郁的民族色彩。
带有中华文化浓郁色彩的潮汕元宵节,总是那么的热闹而又丰富多彩。
潮汕人,系历代从中原南下福建而后迁入粤东地区的汉人后裔,他们起源于中原、繁衍于潮汕、成名于海外,“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有潮人的地方就有潮乐”。潮汕人以潮汕话为母语,现集聚于海内外近100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独特的“侨文化”。享誉海内外的功夫茶、牛肉丸、潮剧、潮汕菜……谁能莫知?
因潮汕人口众多,其语言独成语系。独特的地理环境,保留了神崇拜的传统和许多原汁原味的独具潮汕特色风俗活动。潮汕人敢于闯荡、善于经商,以“爱拼才会赢”为座右铭。
每年正月,潮汕人祭神拜祖,迎春纳福,喜庆氛围笼罩着每家每户。点灯笼、迎老爷、秧歌舞、赛大猪、烧塔、闹火龙、猜灯谜等形式各样民俗活动轮番上演,直到延续至元宵节过后。元宵节在潮汕又叫上元节。潮汕各地元宵风俗活动主要内容在灯,潮汕人又称作为做灯节,因它有浓厚的游乐互动色彩,故称“闹元宵”。元宵节这天,要搞一个“烧塔”的活动,在广场旷野地方,用砖块或瓦片临时砌成一座像“塔”的篝火堆,塔的中央置有柴薪,引火点燃时添施食盐,发出噼噼啪啪响亮的声音,场面极为壮观。
早饭过后,就要举行最为隆重的赛会表演了。所谓“赛会”,就是抬着泥木神像游行,大旗在前,继以仪仗、彩亭、彩幡、龙灯、鱼灯及高跷等。有身穿红衣、青衣扮“囚犯”,有裸露上身臂上悬挂香炉,称“肉身灯”,奇形怪状,争艳斗巧,以媚神邀福。锣鼓喧闹,爆竹横飞。在潮汕地区的各个乡镇都可以看到有村民自资修建的神庙,这些神庙供奉着“老爷”,每逢社日,乡里人总会进庙拜神祈福,庙里香火很旺。为答谢“老爷”的保佑,每年正月十五,由乡人择日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将“老爷”请出庙,并在乡里主要街道游行,乡里人会在这一天早早地在“老爷”经过的那些街道烧香迎接“老爷”的到来,“迎”即“营”,是潮汕方言,“营老爷”的名字由此而来,并且年复一年地传承着。沿途村民设香案茶饭,供给食宿。
“营老爷”是一个祭祀活动,村里的青壮年抬着八抬大轿,扛着老爷走遍村里的大街小巷,游行队伍庞大,队伍由标手(扛标旗)、牌手(举牌)、轿夫、乐手等组成。“营老爷”是祈求风调雨顺,保全村平安,“营老爷”时村民可以用手摸一下老爷,这样可以带来好运气并且保一年平安。
潮汕的“营老爷”看似一样,各乡却又有着不同的演绎,可谓形式多样,异彩纷呈。
潮汕“营老爷”民俗活动中的奇葩——“抢老爷”,被誉为中国民间最暴力地方风俗,每年农历正月十五在汕头市潮阳区溪边隆重上演。黑压压的人头还有那近乎疯狂的激烈冲抢,无不冲击着你的视觉听觉,上万人的暴力场面只有当你身临其境才能体会到它的震撼。
几名轮值抬“老爷”的青壮年把神偶缚在神轿里,抬着游神,拖神的人便紧紧跟着,待游至指定的一片旷场上,众人吆喝一声,便猛冲猛拼,想把神拖下来;护神和拖神的人你争我夺,你抢我扯,抱腰拽腿,扭成一团!现场人山人海,观者无不喝彩!
“营老爷”和泛神信仰带有迷信色彩,但对于潮汕人来说却是一种故土情怀的召唤。潮汕人通过“营老爷”这项古老活动弘扬仁、义、礼、智、信,从而增强族群认同感和凝聚力。如果说潮汕人的工夫茶喝的是人情味,“营老爷”引申的则是桑梓之情!
潮汕的元宵节热闹非凡还是在晚上,傍晚时候上灯了,潮汕人搂腰搭背,吃过元宵便上街游玩赏灯了。大宗祠里的灯棚前,人山人海,欢声笑语,好一派欢乐气氛。灯棚上,莲花灯、梅花灯、鲤鱼灯、走马灯、山水书画灯以及各种各样的宫灯,汇成一条金色火龙,在这火龙映照之下,董卓、貂蝉、吕布、关羽、秦琼、陈三、五娘等等人物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龙凤闹春是其中的一大看点,几十人舞动着两条金光粼粼的火龙穿梭在比肩接踵的人群,两条火舌喷出金光闪闪的火苗,猛一回首,像似真龙显身。烟花火龙表演是揭阳市乔林村一项有600余年历史的民俗活动,其形式包括游龙、舞龙、烧龙等,2008年6月曾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按传统习俗,每年农历十二月就开始扎龙,即用竹篾制作龙的躯体,丝绵纸糊成“龙灯”,再以色彩装饰“龙灯”,画上鳞甲、云朵、太极等图案,制作成气势雄伟、栩栩如生的蛟龙形象。次年农历正月初一起,便有游龙、舞龙活动。直到正月初八,潮汕人便对“龙”安插烟火,正月初十晚燃放烟花火龙是活动的高潮。中国人是龙的传人,舞龙表演意在祈求风调雨顺、年年丰收、祥和吉利、岁岁平安。火龙表演吸引周边数万名群众前来观赏,如此盛况几乎年年如此,世代相传。
元宵夜,潮州府城的街巷拐角和一些比较空旷的地方,搭起一个个以竹竿做骨架,上面插满榕树枝叶,张灯结彩的彩棚。棚子里面塑有一尊大弥勒佛,笑容可掬。在弥勒佛身上放着一些潮州浮洋出产的泥塑彩娃。
棚主放过了喜炮之后,掷弥勒佛活动就开始了。人们在距离弥勒佛一丈多远的竹栏外,用铜钱瞄准那些彩娃,使劲掷去。如果彩娃被击中,即为中彩,棚主将被击中的彩娃拿起用红纸包了赠送给中彩者作为纪念。有时击者的劲太大了,击碎了彩娃,棚主会重新拿一个补上。在一些较难击中的部位,如头顶、耳朵、鼻尖等,则是中一赠三。这彩娃俗称为“喜童”。人们认为:掷中了,来年定能早得贵子早发财。
而其间燃放的烟火,更是为闹元宵增添了喜乐的氛围,瞬息万变的烟花,曼妙地展开,形成了七彩的花朵弥漫苍穹,把天空映照得绚丽多彩,美丽壮观。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此起彼伏,荡漾空中。此情此景,突然一股浓郁的思乡之情涌上心头,如果此刻在家乡,我想这时一定会在灯棚前欣赏那美丽壮观的传统文化艺术。
借这个机会,不禁会使人想起描写元宵佳节最美的那首词——辛弃疾的《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在朦胧的花灯灯光中,突然眼睛一亮,一个笑语盈盈的女子出现在眼前,爱意突然上心来,这爱的速度太快,也注定它会很快消失。
当一朵朵绽放的礼花腾空而起点亮夜空时,孩子们又活蹦乱跳地嚷着:“哇!好美的烟花!”一个个璀璨的礼花将夜空点亮,似彩球,又像绒花,一颗接着一颗冲上了天空,霎时,一朵朵五光十色的花蕊,瞬间绽放,犹如一位美丽的仙女,把希望的花瓣洒向了人间。红的,黄的,蓝的,绿的,紫的,各种各样的颜色把天空点亮如同银河一般。游玩的人群沸腾了,如痴如醉的人们不时发出惊叹声和叫好声。此景真是“火树银花千光照,清辉映月色斑斓。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啊!
潮汕闹元宵,闹的越红火,寓意着一年就会红红火火,这寄予潮汕人对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必将成为未来日子里人们对过往的美好回忆。潮汕传统节日元宵节的习俗和意义终将亘古不变,而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期盼也必将一如既往。
我国的文化源远流长,我们应当好好地将它们传承下去。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潮汕习俗,每年正月十五夜亲自到潮汕感受一下“闹元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