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瞿弦和与张筠英的“朗诵实践谈”

2022年8月26日,著名朗诵艺术家瞿弦和与张筠英夫妇的著作《朗诵实践谈:百篇百感》的手稿正式入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将毕生心力倾注于朗诵事业传承与发展的他们,选择用这样的方式来推动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亲近朗诵、爱上朗诵、学习朗诵,让文学之光来陪伴成长,点亮人生。

微信图片_20221111155334.jpg

瞿弦和为国家一级演员,曾任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煤矿文工团团长;张筠英为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著名译制片导演,二人均为我国著名的朗诵艺术家。上世纪六十年代,瞿弦和与张筠英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此后的半个多世纪,他们携手徜徉于朗诵艺术的世界,以声音来诠释文学,留下了许多经典作品。

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的《朗诵实践谈:百篇百感》是瞿弦和与张筠英深思熟虑后写就的一部著作,从前期构思到真正执笔写作,时间跨度很长。他们在朗诵过、录制过、讲解过、拍摄过的文学作品中选出一百篇,从“近现代作品”“古典诗词”“外国作品”“论文”四方面展开,记录自己在创作过程中的感悟与思考。这部著作谈的是朗诵,却不局限于朗诵的层面,其中还包括对文学作品的细微理解以及为深入剖析作品所做的准备与铺垫。从《观沧海》《琵琶行》等古代经典诗词到《黄河大合唱》《大堰河——我的保姆》等近现代名篇,从《从石库门到天安门》《若我归来》等当代佳作到《海燕》《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等外国经典;从意蕴隽永的诗歌到深情雅致的散文,从情节跌宕的中长篇小说到类型多样的影视剧解说、配音,瞿弦和与张筠英以朗诵这一独特视角,为读者呈现了文学的博大精深与强大力量。

这部著作刚刚出版,我就收到了瞿老师寄来的样书。仔细阅读一遍过后,询问瞿老师可否在我编辑的版面上选登部分文章,做一个小专栏,他欣然应允。选登文章自然不是“照单全收”,要根据副刊的性质以及版面的风格对文章进行“二次编辑”——增加时代背景的铺陈,对一些表述进行提炼与归纳,理顺前后文的关系,兼顾文章“古今”的平衡,甚至还要重新选择配图,起上一个亮眼的标题……正因如此,我有机会沉下心来,细细品味瞿老师与张老师的文字内涵,并且通过他们的文字指引,步入更加宏大的历史背景之中,以多维的视角触摸文学的边界。

从听瞿老师与张老师的朗诵,到阅读、编辑他们谈朗诵的文章,对我而言一直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虽然我的工作是面对各种各样的文本,瞿老师与张老师的主要工作也是面对各种各样的文本,但一个通过文字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是视觉的;一个通过有声语言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是听觉的。细细体味之下,两者的感觉也不一样——看起来悦目、优美的好文章听着未必好听,听起来悦耳、动心的文章看着未必好看,在看与听之间,朗诵就像一座桥,这座桥连接着文学与艺术,它使文学经典具备了成为听觉经典的潜能,同样推动文学走上了面向大众的更广阔的艺术舞台。从这点上来说,朗诵有难度,从最初的文本选择到最后的呈现,需要经历一个相当繁复的过程。

微信图片_20221111155316.jpg

通过编辑瞿老师与张老师谈朗诵的文章,我这个“门外汉”了解到许多关于朗诵的“门内事”,比如一个朗诵文本究竟应该怎样取舍,在不同的场景中应该怎样对朗诵进行调整和再加工,朗诵与同期进行的其他表演形式应该如何打配合……这直接决定着朗诵能否真实传递文本作者和朗诵者的表达意图。但对普通观众和听众而言,这些细微的变化是不易被觉察到的,可这又是朗诵者必须要在台下下的苦功夫,所以我的第一感受,是瞿老师与张老师花了很多心思去挖掘朗诵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内容,并没有因观众和听众的不易觉察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通过这些文章,能看到他们深入思考朗诵文本中每句话、每个词、每个字的含义,反复打磨朗诵过程中语音语调、动作、表情的变化,在朗诵实践和朗诵教学中不断积累具体经验的履迹。这是不容易的事,毕竟艺术的好多内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若想“言传”,一要亲身经历,对此有真切的感知,甚至为此吃过亏、留下过遗憾;二要有很强的表达能力,这样才能把那些抽象的内容通过文字的方式尽可能清晰、简单地描述出来。从这两点来看,瞿老师与张老师尽己所能地将“言传”变成文字,这些内容经过锤炼,是有益于后来者的宝贵经验。

与此同时,我也看到了瞿老师与张老师在从艺生涯中不断思考、不断尝试、不断精进的历程。我觉得在他们的从艺生涯中,朗诵不单单是投入心力最大的事,也是从中获益最多的事——艺术上的付出和收获总是双向的,这些文字既是他们对朗诵实践的一种总结,也是他们对自己人生的一种总结。其中的好多内容超越了朗诵的本体,比如个人的生活经历对朗诵内涵的更新与丰富,比如时代的变化、呈现方式的变化对朗诵产生的影响,都在他们的文字中有着清晰的表述。

微信图片_20221111155307.jpg

微信图片.jpg

《朗诵实践谈:百篇百感》中有几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瞿老师谈朗诵白居易《琵琶行》和张老师谈为国内外影视剧配音这两篇文章,都是从他们的个人经历入手——《琵琶行》的文本与瞿老师的经历互为映照,尤其是开篇,读来令人十分感动;张老师为许多中国影片配过音,也与译制片打了几十年交道,这篇文章解答了影视剧制作中许多看似“模棱两可”却又十分关键的问题,是内容丰富的经验之谈。而由瞿老师与张老师合写的谈朗诵纪宇《风流歌》的文章,能清晰看到时隔三十多年新、旧两个文本的变化,这也体现出朗诵具有的鲜明时代性,即根据社会发展现实以及人们的审美习惯不断进行调整,只有这样,朗诵才能更好地引起人们的共鸣,才能真正与时代偕行。

著名文学评论家仲呈祥说:“瞿弦和、张筠英夫妇认准自己有兴趣的、钟爱的、于人民有益的事业,咬定青山不放松,不仅实践了,还总结成‘百感’留存于世,这种敬业精神令人感佩。他们之可贵,还在于将‘实践谈’自觉上升为一种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尤其是在当下,各种艺术形式都在面临传承与发展的课题,朗诵也不例外。那些古代的经典诗文、外国的经典戏剧,与现实生活的差距越拉越大;我们发现的世界看似无比广阔,我们触及的音视频内容看似无比多元,但对文字的感知能力并未有所提升。所以,这部著作既像一本教学参考书,也像一扇窗口,以瞿老师与张老师的亲身经历告诉更多人怎样把这些经典内容理解好、继承好、发展好,怎样把一个个字品出味道、读出情感,进而让它们陪伴甚至帮助我们过好日常的每一天,这便是最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