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乡愁永不老

作者简介:张诗铄,就读于柏林洪堡大学,基因生命科学专业研究生。

去年,在一个被疫情笼罩的冬日,我没有课,便与久违的中国朋友小聚。聊着聊着,一个人问到:“几号过年?” 于是大家纷纷打开手机日历。“呀!一月底过年,没几天了。”“唉!从德国直飞上海要8万,还只剩五张票了!” 

因为疫情,绝大多数海外游子几年没回家了。仅仅几年没回家,就感觉都快和国内亲朋好友失联了。说不想家是假的,但是看着比平时贵了几十倍的票价,加上飞之前为了申请健康码要花1400元一次的核酸检测费以及在国内落地时的每天500元共14天的隔离费,连家在上海有几套房的同学都喊:“回不起,回不起!”

虽然春节本该是阖家团圆的节日,但是在欧洲过春节和过圣诞节的气氛截然不同。在德国,春节更像是一个来自渺远东方的神秘节日。上预科的时候,班上几个穆斯林同学被允许在古尔邦节的那天不来上课,然而从农历大年三十到初七,学校却没有一天会给中国学生放假,我们很可能在除夕、春节的当天,都要上课、考试或者交论文。在稍大的城市,有些德国人甚至会唱中国的新年歌曲,还会包红包,但是绝大多数当地人没有听说过春节。因为移民德国的华人并不是一个庞大的群体,所以这里除了大使馆有内部的春节活动外,街上并没有什么庆祝仪式。 

1.大学校门一角.jpg

作者留学大学校门一角

在整个欧洲的大城市和小城市,华人过春节的方式也不同。大城市里通常能有屈指可数的几家还能去吃的中餐馆。人们会花大价钱在中餐馆点几个年夜饭硬菜。透过因为温差起雾的餐厅玻璃看去,餐馆里人声鼎沸,觥筹交错,在这里,中国美食其实仅仅是浓浓乡思的一个载体。餐馆外,则天色昏暗,街上冷冷清清。在小城市,零星的中国人过春节就更像是几个人的狂欢,多数人也不愿意吃小店类似“北京汤”和“酸甜炸鸭”的伪中餐,索性自己动手,用在亚超买的火锅底料配上蔬菜、肉片、丸子、粉带,再开瓶同样在亚超买的中国饮料,看着电脑上的春晚节目,就算是过年了。

2.校园一隅.jpg

校园一隅

留学多年,因为上课或者考试,我没有在春节期间回过一次家。除夕的鞭炮声、庙会、家家户户张灯结彩的画面和吃年夜饭的情景几乎被我尘封在了遥远的记忆中。一次,我生病发烧,却不愿给母亲诉说,怕她担心,只好抱怨机票太贵,在微信上发给她“想你”。妈妈安慰我说,“你以为我不想你吗?我更想你!你也要忍耐一下,没办法啊!” 不过好在我在德国不仅有中国朋友,还有几个文化相通的外国朋友。去年大年初七,我与曾经在中国留学过的俄罗斯和德国朋友一起,包了韭菜鸡蛋虾皮馅的饺子。好玩的是,虽然德国和俄罗斯都有类似饺子的食物,但是他们似乎不在意饺子的形状,有的皮是长方形的,有的皮是椭圆形的;有的皮薄,有的皮厚。尽管有擀面杖,但是谁也擀不出圆形的饺子皮。所以最后索性用杯子扣了几个,好歹是把馅包住了。在煮饺子的时候,我们聊到怀念中国时,他们说,曾经街边随处可见的小笼包和煎饼果子、热情的人民和恢弘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他们最怀念的。

可见,思念中国的,不仅有华人,对于曾经在中国生活过的外国人来说,中国就是他们的第二或者第三故乡。在去年严格的签证政策下,这些外国人去中国故地重游更是难上加难。

人在海外,舌尖上,荡漾着对故乡最真切的思念,而内心更是割舍不掉对祖国山河的眷恋。

当我攀上德国的小山萨克森“小瑞士”时,想到的是巍峨的张家界;当我翻开图书馆的《龟兹石窟题记》 一书时,脑中浮现的是无垠的戈壁和斑驳的石窟;当我端详巴黎博物馆的唐卡时,联想到的是神秘的西藏。这种感觉就像司空图在《漫书五首》中写道的“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由于时空的距离,天上的明月、远渡海外的文物和书本,就成了我可以寄托思乡之情不多的实物。在我看来,阿尔卑斯山固然美丽,但是它与人间仙境般的亚丁相比,又少了一丝神秘感,在德国待得越久,我就愈发想念中国磅礴的黄河和众多的大川。

3.学校图书馆中国书籍区.jpg

学校图书馆中国书籍区

4.柏林博物馆馆藏中国绘画.jpg

柏林博物馆馆藏中国绘画

有一晚,我辗转反侧,恍惚之中,梦见了家,如高骈笔下的“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醒来之后却徒留惆怅。

中南大学的禹建湘教授提出,乡愁拥有不同层次。最原始的思念亲友的个人化情绪是“小乡愁”,从个人上升到怀念故时旧景、故国山河的是“大乡愁”,而情绪化的乡愁最终内化、构成第三个层次即“文化乡愁”。

博览传统文化,我的目光仿佛沐浴在群星璀璨的天穹。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确有其长处,在德国甚至欧洲的各大博物馆中,中国文物就是那耀眼的存在。比如欧洲第一名瓷——德国梅森瓷器,比起中国古代瓷器来,就稍逊风骚。凝视着洪堡论坛亚洲展区的一尊尊或坐或卧或微笑或庄严的佛像和一整面墙的壁画,我默默地想,可能它们也会想家吧?以儒释道为代表的文化意识形态、诗词歌赋、戏曲舞蹈、传统医药、民间工艺、武术和民俗也熠熠生辉。近年来在海外,以针灸、草药和太极为代表的中医药文化因其对天、地、人及其关系的深刻认识和蕴藏着的独特的生命哲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与欧洲国家民族较为单一不同,中国的多民族性,促进了文化的多元发展。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绚丽多姿的民族歌舞、特色鲜明的民族建筑、巧夺天工的民族工艺和艳丽缤纷的民族服装,使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又具有独特光彩。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也给予了中华儿女源源不断的精神“养分”。我体会到,乡愁不仅是个人情感的抒发和集体对故乡的怀旧,它更是促使人发掘中华文化资源宝藏的动力。记住乡愁,中华文化便在我心里扎下了根,使我找到了文化归属感。每当想家的时候,拿起一本中文书翻翻,寻找一部讲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录片看看,播放一曲家乡的音乐听听,我的心灵就能得以慰藉。

有首诗这样说道: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

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

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离别后

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

永不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