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上的月见草
我喜欢月见草,在它们行将开败的深秋,从月见湖的路边带回几棵,栽在阳台的一个花盆里。我不在乎它们能否开花,在冬天里长出几根小苗,也是对花开季节的一种想念与慰藉。
记得夏天时,天天在湖边散步,每次都忘不了到湖岸梯田的小路边去看月见草。月见草长成一片,藤蔓的枝条从地上长出,密密的,将一块土地全部覆盖。叶子支棱着,开出的三五朵连在一起或是一两朵静静对视的月见草花,在燥热的夏天带给人清净和凉爽。与花对视,花语是不用解读的,你心里想的就是月见草花在想的,月见草花在想的也是你心里想的。它们望着湖水,望着远山,望着白云,一切都是如此自然清新。
与花对视,它们细腻的花的纹理,仿佛是云锦,又仿佛是彩色祥云,不过你不蹲下来是发现不了的。只有俯下身,用心感知它们的心,月见草花才会将全部的秘密一一展现。花儿是那样纤细,丝丝缕缕的感情被它盛开的花一下擒住,让你忘了身边还有大片绽放的天人菊。
月见草花简单,四瓣薄薄的花片几乎是连在一起的,花心中间长出来一个立着的天线一样的花蕊,那是雄花;花心边的另外八个花蕊,那是雌花。八个雌花争抢一个雄花,我看见雄花被一个雌花的粉线缠住,仿佛拥抱在一起。月见草雌雄同体,因而易于繁衍后代。
这花如此美,我渴望接近它。一切的美来自自然,也来自心灵,纯净的心灵,与花有着天然的亲近。月见草在贫瘠、干旱的土地上,在炎热以及高寒的地方依然能够扎根,这是人和自然经历更多的磨难与挫折后,才有的包容和顽强,拥有适应各种环境的韧性,人与花的心才能契合在一起。当人与花有了同样的感知,成熟思想呈现出来的会越来越简洁,去掉了那些外表的浮华与争奇斗艳,在自己的天地里听雨听风,迎接清晨和黄昏,一切都是需要感激的恩赐。
一朵月见草花说明不了什么,但是从春天到夏天再到晚秋,有月见草驻留的时光,便有了安静,有了灵性。
你听,那在月见草上方的柳树上柳莺的欢唱,时近时远的鹧鸪声,钻入云天的云雀的鸣叫,斑鸠隐藏在稻田的榆树上的咕咕声,还有那流水与柳笛合在一起的奏鸣;你看,那柳条的随风拂动,那柳叶在阳光里的光泽,月见湖里的荷花荷叶以及芦苇蒲草,芦苇荡里的苇莺和黄苇鳽,成群的黑水鸡,天空中飞过的白鹭和池鹭,岸边的“打鸟人”,寄舟台上读书的少女,举着风车跑的孩子……都在这月见草的呵护里,简单、自然、平和,好像月见草就这样守护了千万年的日子。这深情的土地,爱它世代的子民,爱与恨交织的,最后都在这一朵一朵散淡开放的月见草花里深呼吸,再深呼吸,然后慢慢舒缓下来,“太平本无象,村舍炊烟浮”。
在月见草的身边,一切平和了,时间也会慢下来,等待的一场雨会慢慢来,再慢慢滴下第一滴雨,慢慢看着插秧,看着稻苗青绿,稻花飘香,稻浪浮金。这一切的过程,年年重复,年年有了岁月的沉实。
我也会在湖边安静地坐下来,读书,发呆,看云霞闪灭,用心感受一只鸟一整个清晨的耐心与执著。一只鸟的忘情,换来了生命里的自在和世界里的自我。这是它自己的生活方式,自己与万物达成的一致,不卑不亢,自自然然。在自然里,你永远不会是客人,你和万物一样,成了大自然的主人。
因而,在月见草花开的清晨,看花又开了几朵,看花又凋落了几朵;这淡雅的花有着无穷的魅力,好像越是简单,越有一种让你走近的魅惑,要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月见草花的心里。这简单,也是你生活与生命的本色,不张扬、不悲喜、不清高、不自卑,我心开我花,我写我自己的故事。
于是在欣赏月见草的时候,我也按照书本上介绍的,以为月见草花只在夜里开放,就像昙花那样。每一朵花会是昙花一现,之后,再也不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
为了更好地了解月见草,当月见草在深秋最后长出几片小叶的时候,我选择月见草稠密的地方,拔出来几棵,放在书包里,带回家种在花盆中。
月见草并没有见外见生,在冬天的阳光和暖气的滋润下,渐次长出了芽尖,然后直立着向上攀爬,即使没有依附之物,那直立生长的状态让人感动。它的藤蔓纤细,却保持着自己的姿势,精神抖擞,给冬天的阳台以春天的气息。
藤蔓长到盈尺,月见草的顶端长出来一个花苞,那是月见草花的蓓蕾。我隔天浇一次水,那蓓蕾在一个早晨,已经绽放得毫无保留,那样大气磅礴,那样独立不羁……在新春的节日里,这意外绽放的月见草花,散发着淡淡的幽香。
我这才发现,月见草花并不像书本上说的,夜间开花。它从那一天清晨开放后,四天三夜,一直保持旺盛的开放状态。它的花蕊,它的生命的秘密,在我眼里既新奇又神秘,每天和花在一起,我也有了花的阳光与灿烂。花的一生短暂,但一经开放,会将爱与生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人珍惜时光的花语。
到春天,我把它们挪回公园,只有在野地里,它们才能更好地找到自己的位置,也会告诉自己:它们本来是花,却被叫做了草,对这名与实不必纠结和搭理。
做一棵月见草,无论在哪里,都会走自己的路,开自己的花,无论是否有人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