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传奇马师曾(二)
翩翩少年马师曾
9岁时,小师曾跟随曾叔祖父临帖习字已经两年有余,他衷情书法一如他痴迷戏剧。书法技艺,曾经在他投身梨园行的过程中,起到杠杆一般的支撑作用。这是他和他的家人都万万想不到的。
曾叔祖父乃教育行家,善于培养孩子的兴趣,他先拿出古代经典楷书碑帖,如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颜真卿《勤礼碑》和柳公权《玄秘塔碑》,让曾孙眼观手写,在泛黄的毛糙纸页上涂抹,每天三五十字。小孩子每天写字太多,注意力下降,兴趣减低,心生烦躁,不仅习字效果不佳,还容易适得其反。倘若写字太少,又不能达到习书的效果。
曾叔祖父对小曾孙说:
“楷书是站立,行书是行走。隶书是仰卧,草书是筋斗。”
因此,小师曾在练了两年楷书之后,开始临摹一些行书碑帖,首先要临摹的就是晋代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小师曾耳濡目染,对翰墨的门道渐渐熟悉。
他觉得书法史上“碑学”与“帖学”的对峙很有趣,就像舞台上的人演“对手戏”,甚为好看。在戏剧里和在生活中一样,没有对手就不够出彩,没有对峙就没有高潮。
马家的窗前,有个小小庭院。
盛夏里骄阳似火,一丛翠竹摇曳生凉。几款太湖石错落有致,紧临碧绿池塘。池边安放着石桌、石凳。此时的石桌上,一张古色古香的楸木棋盘已经摆好,一颗颗晶莹剔透的云子,黑白鲜明。茶汤鼎沸、雪乳飘香时,曾叔祖父就召唤他的小对手马师曾,纹枰手谈。不能说“棋逢对手,将遇良才”,这只是小师曾必修的一门课业。
自古传统士大夫家庭的教育内容,少不了四门功课——琴棋书画。
每当习字过后,笔、砚、纸、墨收拾停当,就到了曾叔祖父与小师曾的对弈时间。
落子之前,小师曾照例要通过两项“棋诗”测验,先是背诵古诗,后是即兴赋诗。
“你还记得唐代喜欢木狐狸(古代时围棋的别称)的诗人杜牧的那首诗吗?”
“记得!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檐雨竹萧萧。羸形暗去春泉长,拔势横来野火烧。守道还如周柱史,鏖兵不羡霍嫖姚。浮生七十更万日,与子期于局上销。”
正当小师曾背诵杜牧诗句“玉子纹楸一路饶,最宜檐雨竹萧萧”的时候,细雨滴滴,开始敲打竹叶……
现在,轮到第二项,测试“即兴赋诗”的能力了。
曾叔祖父说道:
“就用‘木狐狸’为题吧,作诗一首,绝句、律诗都行;五言、七言自选!”
小师曾沉默片刻,朗声吟诵了一首打油诗《咏木狐狸》:
木狐狸不木,
迷惑人有数。
偷鸡常打劫,
拐羊头劲足。
躲角落安稳,
拔朵花踌躇。
走险能得势,
命好赢半目。
曾叔祖父听完,哭笑不得。
你若说这诗写得好吧,它活像一出滑稽戏中的丑角念白;你若说这诗写得不好吧,它句句紧扣围棋,并且符合基本棋理。尽管文字有些随意、俏皮,俚俗味浓,却多少蕴含些机趣,最重要的是,竟然没有一句话荒腔走板。
凡是粗通棋艺的人,都能看出道道:
首联“木狐狸不木,迷惑人有数”,说的是围棋是聪明人的游戏,且要算度,棋盘横竖19路是数,整个棋盘361个交叉点也是数;
马师曾年轻时的造型
颔联“偷鸡常打劫,拐羊头劲足”,是说下棋时善于搞“偷鸡摸狗”把戏的人,最喜欢“打劫(围棋术语,也叫‘劫争’,包括‘开劫’‘提劫’‘找劫’‘应劫’‘再提劫’)”,而‘拐羊头’也是围棋术语,又叫“征吃”“征子”,即利用对方仅有一气而不断扭吃的方法;
颈联“躲角落安稳,拔朵花踌躇”,是说围棋棋盘上的四个角落,最容易落子存活,而“拔花”也是围棋术语,也叫“提子”,有棋谚“中央拔花三十目”,指这样一步棋价值很大,因而得意;
尾联“走险能得势,命好赢半目”,是说“胜在险中求”的围棋和人生道理,而“赢半目”是下棋双方最小的胜负差距。
小师曾小小年纪,虽然没什么棋瘾,至少棋瘾远远没有戏瘾大,但是在棋枰前,他的机灵和悟性却显露无遗。
公元1911年10月10日,中国历史上为推翻满清王朝而举行的“武昌起义”爆发。
因躲债而寄宿在叔父马桢榆府上的茶商马肇梅一家,午夜惊魂,惊慌失措。
马肇梅徒叹自己命途多舛,躲债躲得刚刚安稳几年,却偏偏又遭遇一场“战乱”,后者比前者还要吓人,到底是炮弹和枪子都不长眼睛。于是,再一次打点行囊,南下广州,带着自己的一家老小返回故乡。
回到广州,安宁无事。
马肇梅一家安顿在西关曾家大巷,日子过得悠闲。
说到老城区西关,人们必然会想到古色古香的“上下九步行街”,想到各种可口的风味小吃——汤河粉、拉肠、烧腊、鱼干、椰子冻糕……尤其醒目的,是清末富豪遗留的岭南特色民宅“大屋”,其屏风门又叫“花门”“矮脚吊扇门”,木雕装饰华丽,十三根横木构成的“趟栊”相当于北方的门闩。这里的巷子中,有保存完好的著名武术家兼影星李小龙的祖居。街头还矗立着一座巍峨高耸的石室圣心大教堂。它建成于1863年6月18日——圣心瞻礼日,高约60米,耗资40万法郎。这座天主教教堂可谓“世界四分之一”,与巴黎圣母院、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科隆大教堂并称“全球四座纯石结构哥特式教堂建筑”。清朝遗老常常指着它对晚辈“痛说家史”:“这可是当年我天朝两广总督的府衙旧址!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竟然被英国人和法国人夷为平地!”
爷爷或是外婆,都愿意带着小师曾去东堤看粤剧,或“文明戏”,反正十六甫的私塾老师潘晓徵对孩子们并不严厉,只要你能把书背好了,早走无妨。那时广州人看戏,从正午开始泡戏院,大白天的戏码票价低,而晚场戏的座位则贵一些。甲乙丙丁戊,座位分五等,而座位号按照《千字文》中的文字来排序,对字入座,透着有文化,而且有创意。如果你读不通文言文,看戏还真是个麻烦。唯一不靠谱的是,不允许男女同座。其时,可供观众选择的戏院也真不少,在热闹的东堤坐落着东关戏院(建于1909年),长堤有同庆戏院(建于1902年,后更名海珠大戏院,今岭南大舞台),河南有河南戏院,城隍庙内有镜花台戏院,而西观长寿寺原址上有乐善戏院(建于1905年,拥有1100个座位,号称广州最早的固定戏院,20世纪80年代被拆除)……
小师曾,十二三岁,半大不大。
在他眼里,最棒的粤剧名角是靓元亨(1892年-1964年,原名李雁秋,生于肇庆)。每次看过他的表演,小师曾都兴奋不已,回家的路上就要模仿,一边哼唱一边端着功夫架……
当时,25岁的靓元亨刚刚成为“祝华年班”班主、正印小武,其武艺精湛、唱工讲究。由他主演的《西河会》《凤仪亭》《蝴蝶杯》《五郎救弟》《大闹狮子楼》《可怜闺里月》等剧目,总是场场爆满,剧场效果甚好,要么鸦雀无声,要么喝彩声不断。就连一次地震使得戏楼颤抖、坐客喧哗,也被他出场亮相的英气逼人所震慑,立马安静下来。一时间坊间争颂,传为美谈。
马师曾出生那年——1900年,8岁的靓元亨从禅院步入梨园,考进“采南歌剧学校”粤剧学员班;
马师曾20岁的时候,在新加坡的新埠,拜28岁的靓元亨为师,同台演出粤剧《海盗名流》。
转眼,小师曾上了中学。
业勤中学的国文课,以《共和国教科书》(1912年,上海商务印书馆)为教材。
正如编纂课本的鸿儒所愿:“本书以养共和国民之人格,注重立身居家处事以及重人道,爱生物以阔国民之德量……”
香港大戏院
小师曾和大多数男生的课余爱好,就是两样:
踢足球;看大戏。
当时,广州有好几所中学是教会学校,西方教育重视竞技体育,因此校园内大多拥有田径场、足球场。譬如1826年建校的象贤中学(原名何氏书院、明德学校)、1863年建成的圣心中学(今第三中学)、1872年成立的真光中学、1888年开办的广雅中学、1889年创始的培正中学、1904年始建的南海中学、1905年问世的南武中学……
1915年5月,在上海举行的第二届远东奥林匹克运动会(由菲律宾、中国、日本发起,地区性国际比赛)上,由广州人唐福祥任队长、粤港选手组成的中国足球队,第一次在国际正式比赛中夺得冠军。消息传来,极大地刺激和激发了花城青少年的足球热情,小师曾也成了足球迷,在中学校队里踢闯关夺隘的左边锋。
小师曾格外好动,从不消停,课余时间不是和学生剧团排演“文明戏”,就是踢足球。他所在的业勤中学足球队,经常与西关培英中学足球队进行友谊比赛,赛事一起,校园沸腾,因为无论是专业还是业余,自古绿茵场上从来不乏球星、帅哥。于是,踢球的人就是“名角”,看球的人如同“戏迷”。
业勤中学和其他中学校一样,校园内风行“文明戏(话剧)”,但马师曾的语文老师却是粤剧发烧友。
语文老师名叫张说,张老师在课堂上讲着讲着就走偏,经常声情并茂地给学生普及粤剧知识,包括粤剧的起源、名角、流派和各种历史掌故。老师的口才自不用说,其讲故事的能力赛过粤语讲古(广东评书,1587年兴起)艺人。
粤剧的经历非常坎坷,曾被两次打入死牢,却因其顽强的生命力而存活至今,远不是生于内地、宠于庙堂、养尊处优有日、未经大风大浪的京剧艺术可以相提并论的。
早在北宋末年——宣和年间(1119年-1125年),即宋徽宗当朝的时候,曾建有“大洲龙船”,至南宋末年宋幼帝赵昺(1272年-1279年,7岁登基,在位313天)仓皇乘舟航行于南海之际,有忠君之士计划营造舰船上巍峨之宫殿未成,而左丞相陆秀夫已身背8岁的幼帝于崖山蹈海。
后代广东人,乃不惜工本制作了规模宏大的“大洲龙船”,龙骨所用巨木十数丈,层楼高耸,桅樯插天,舞榭歌台,灯红酒绿,梨园名伶,粉墨登场,文场悠扬,武场铿锵,观者如堵,列坐岸旁。每层楼阁都有戏台,每一戏台都演杂剧。其所扮者菩萨、天仙、大将军、文人、女伎之属。所服者冠裳、介胄、羽衣、衲帔、巾帼、褦襶之属。所执者刀槊、麾盖、旌旗、书策、佩帨之属。凡格斗、挑招、奔奏、坐立、偃仰之状。与夫扬袂、蹙伤、喜、惧、悲、恚之情,不一而足,咸皆有声色。令人遥忆阿房宫的仙乐,铜雀台的曼舞。虽是机械所为之舞台景象,却是戏船传统之流芳。
再说红船。
19世纪中叶,中国交通运输水陆并举,但主要以水路为主,撑船既经济又便利,何乐而不为。由于东南“两广(广东、广西)”地区水系发达,粤剧戏班也就乐得选择红船栖身,名曰“红船戏班”,常年在各地巡回演出。红船,既是旅舍,又是戏台。其船舱铺位安排颇有讲究,按照戏班成员角色分配。戏班中的领袖人物,即经理(班主),名为“坐舱”;推销员,即业务员,名曰“接戏”;一干办事人员,包括管理员,称为“柜台”;会计,称作“理财”;厨师,称呼“伙头”;一般伶人(演员),叫做“大舱”;不分文场武场,乐师一律称为“棚面”。
在广东,人人都知道,一说“红船子弟”,即指“粤剧伶人”。
而“红船戏班”的大本营,设立在位于佛山的“琼花会馆(戏行会馆)”。
据说,该会馆始建于明代中期,为粤剧最早的行业组织,馆址在佛山大基尾,供奉着戏行祖师“华光”,故称“琼花宫”。“琼花”又称“聚八仙”。在“琼花会馆”之后成立的“八和会馆”,也是花开八瓣,集会八仙的意思!
清代粤剧,忧国忧民,主题多为太子落难、大将勤王、保主回朝、光复河山。
1854年,“琼花会馆”的世代名优李文茂,体雄力健,声若洪钟,武艺精湛,师宗少林,一身江湖侠气,素来轻财仗义,善演芦花荡张飞,断喝可令河水倒流……适闻出生于广东花县的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造反,便率戏班组成反清义军联合佛山同仁,共襄天平军,一起攻城拔寨。
但见李文茂身披舞台蟒袍甲胄,伶优皆穿戏装,戏班“三军”用命:小武武生构建“文虎军”;二花面(近似京剧“架子花脸”)、六分(相当京剧“武花脸”“摔打花脸”)组建“猛虎军”;五军虎和打武家建成“飞虎军”。且有花旦女角们也戴七星额子,着女蟒袍,本是戏中女官,却在现实生活的战场上残酷厮杀,冲锋陷阵。每逢城垣难破,武生们一串串筋斗,眼花缭乱,让守城清军惶恐不已,以为神兵天降,仓皇弃城而逃。
最终,天王洪秀全和班主李文茂皆兵败身亡,红船子弟兵溃散四方,下落不明。
清政府迁怒于南粤梨园,于1855年颁诏肢解红船戏班,焚毁“琼花会馆”,追捕反清艺人,禁绝粤剧表演。
因此,粤剧销声匿迹于粤海不知多少岁月,至少十年有余……
1871年,两广总督叶赫那拉•瑞麟(1809年-1874年)上奏获准,粤剧解禁。
在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仅广州就有粤剧戏班数十家,但在1908年,清政府又以光绪帝病故为由,再次禁止粤剧演出。
起因是粤剧伶人与孙中山先生的同盟会捆绑在一起,引起清政府不满。早在1899年,孙中山先生以粤剧启迪民智,派李少白赴香港开办“优天影”“振天声”剧社,并成立粤剧培训学校,又在1904年于广州创建粤剧科班“采南歌童子班”,上演《文天祥殉国》《地府闹革命》等新剧,旨在传播“三民主义”……
以上,是张说老师给学生马师曾等讲述的“桥段”,虽说是“桥段”,却是粤剧的真实历史。
从旁观者的角度看,粤剧与中国其他传统戏曲剧种的区别确实明显!
世人皆知,中国有五大传统戏曲剧种——即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和豫剧。
香港画家、电影导演、粤剧编剧麦啸霞在其《广东戏剧史略》一文中称:
“粤剧源于南曲,化昆之准绳,依汉剧之矩矱,规模组织,较京剧为完备。草创之始,肇自戏船,便于涉江湖也。”
观看通宵粤剧,是广州人的一大爱好和享受!
马师曾和他的同窗伙伴,总会利用寒暑假过足“戏瘾”。他们结伴去看大戏,各自有各自喜欢的剧目和崇拜的名角儿。
当时上演的流行粤剧有《六国大封相》,它是一出“排场戏”。照例,在每一台戏公演之前先行演出,其作用,如同一本大部头著作前面的引子。该剧描写战国时期鬼谷子的学生苏秦,针对主张“连横”的张仪,以“合纵”的计谋游说成功,佩带六国相印的历史故事。
另有大型粤剧《江湖十八本》常演不衰,它是每一个刚刚入行的粤剧伶人的必习之戏,具有权威的梨园教科书或舞台范式的意味。一般来说,只要演好其中一出戏,就可成为名角。(二)
(本文照片均由马师曾之子马鼎盛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