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我身边的“大白”

“ 大白”——网络时代的新名词,迅速走红。由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疫情防控人员组成的他们,身穿白色防护服,面孔被护目镜遮住,体态被白色隔离衣掩盖,日以继夜地奋战在防疫第一线,被网友亲切地称为“大白”。

根据疫情发展,上级主管部门要求医院派“大白”进入隔离救助点,“我去”“我也去”,这高亢的声音来自我身边的“大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大白”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和分秒必争的行动,展现着白衣天使的神圣和风采。在医疗救治点、在隔离点、在核酸采样点、在疫苗接种点,处处都有“大白”的身影,他们之中,有神经内外科的顶尖专家,有刚做完手术的主任,有下了夜班连轴转的急诊科医生、住院医师、康复师,有入职不久家在异乡的小护士,有放射技师、检验师、药剂师,有社区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有医保局等政府机关的干部,有民办医疗机构、养老院、残联等单位下沉的干部职工……这就是我身边的“大白”。  

深夜,刚刚进入梦乡,“大白”常被突如其来的手机铃声惊醒。医院有条不成文的规定,24小时都要开机,以保持信息交流的畅通。是医院发来的信息:接上级通知,我区将继续进行全区全员核酸检测,采样人员数量上调,各科安排医生,检测时间调整为6点至20点。由于点位分散没有办法给每个人排出具体的工作时间,需要领队根据任务情况与社区无缝对接。

于是,睡眼蒙眬的“大白”凌晨五点多就早早地赶到了医院和指定的检测点。非常庆幸没被弹窗、小区没封控,即使没有公共交通和地铁供出行,依然阻挡不住以敬业为天职的“大白”们。用一顿简单的早餐,少吃稀饭少喝水,从而减少去卫生间的次数,按照流程换上防护服,继续开启一轮又一轮的核酸检测。

“请携带本人身份证,佩戴好口罩,服从现场指挥,不扎堆、不聚集、不聊天。”5月的天空湛蓝,气温高达35摄氏度,6点就开始做核酸了。“您早点来,做完踏实。”小喇叭反复喊着。看,我身边的这几位“大白”,有的是下沉的党员干部,有的是夫妻俩,有的是带娃妈……


忙碌在社区的“大白“拍摄姜萌.jpg

忙碌在社区的“大白”


北京博爱医院神经内科的赵主任堪称资深“大白”,从事临床工作20多年,主持过三项国家级课题,荣获过两项省部级奖。赵主任的妻子是海淀一所高校负责防疫工作的“大白”。由于平时工作忙碌,夫妻俩经常连晚饭都不能一起吃。为了过个浪漫甜蜜的“520”,夫妻俩曾商定今年5月20日搞点仪式定个大餐,不料浪漫甜蜜的“520”被疫情打乱了节奏,这对夫妻“大白”分别被安排到丰台、海淀的站点做核酸。这一天,北京的气温高达35摄氏度,夫妻“大白”忙碌在核酸检测现场,挥汗如雨。中午吃饭时,赵主任脱下防护服,与妻子进行简短的视频通话。当妻子看到丈夫被汗水浸透的衣服,脸上被口罩勒出的压痕,心中一阵心酸。赵主任一边吃着盒饭,一边与妻子调侃让她看网上一对“大白”用白色试剂瓶红色试剂盖摆成的520图案的照片,自己也用手比成爱心,妻子的脸上渐渐露出了微笑。


我院“大白”为患儿做检查拍摄李霞.jpg

“大白”为患儿做检查     摄影/李 霞


小董是医院医保办的干事,原来做过护士长,被医院外派去社区打疫苗、做核酸。她30多岁,中等身材,戴一副黑框眼镜。她的家在河北张家口,上有年迈的父母,下有一个4岁的女儿。今年正赶上北京、张家口两地联手举办冬奥会,不料疫情反复,她几次想回家探望父母、孩子,车票买了退,退了买,折腾了几个回合也没回成家,只能晚上下班后与父母和女儿用手机视频通通话。那天,母亲来电话说孩子在幼儿园发烧,老师让家长接走去医院看病,老人急得不知所措。小董连忙联系当地的出租车司机,“遥控”他帮忙带女儿去医院看病。那天在检测点,由于早上没怎么吃东西,她的低血糖犯了,头晕得厉害,脚底像踩了棉花,差点摔倒。身边的“大白”让她脱下防护服休息一下,她却说:“没事、没事,我喝点水吃块糖一会儿就好了。一套防护服上百元,没穿多会儿就脱掉太浪费了。再说,今天排队等候采样的人多,你们几个人哪儿忙得过来呀。”结果,她硬撑着足足盯了一整天,累得连话都说不出来了。“妈妈你快回来吧,我想你了!母亲节、护士节、520,都在5月。您看,这是我给您画的画,姥姥做了你最喜爱吃的鱼等你!”“真乖!告诉姥姥妈妈给她买西洋参了,听话,不要让姥姥着急,姥姥有血压高。”董“大白”打起精神和家人说起了家乡话,两行泪水涌出了眼眶……

疫情期间,北京年轮中医骨科医院接到了一项特殊任务——根据中国肢残人协会“站立计划”的安排,收治了160多名来自贵州、新疆贫困县的残障儿童。这批残障儿童最大的17岁,最小的只有2岁,因患有脑性瘫痪、先天性马蹄足、O型腿导致四肢痉挛、单侧或双侧畸形,行走困难,重症的孩子根本就站不起来。

骨病科主任陈“大白”年过花甲,军医出身,共产党员,干起事来兢兢业业。为了解除他们的病痛,他用精湛的医术为患儿做了一台又一台马蹄足矫正术,经常是一天连做十几台。

为了给其中几位患痉挛性脑性瘫痪的儿童疗疾,他特邀中日友好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曾获王忠诚中国神经外科医师奖的于“大白”来院会诊。于主任亲自上台,在显微镜下为患儿做了选择性脊神经后跟切断术、颈动脉交感神经剥脱术,解除了他的病痛。

医院圆满完成了中国肢残人协会“站立计划”交给的任务,残障儿童从重残变轻残,从卧床到能站立行走。为了让这些患儿感受到家的温暖,“大白”给孩子买了书包、玩具、巧克力等,医院还专门安排车辆配备轮椅,让“大白”陪同孩子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仪式。手术后,每个孩子都收到了医院的特殊礼物——冰墩墩和雪容融。

经过手术康复的孩子们,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大白”告别,踏上了返乡之路。这个故事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孩子们在接受采访时说:“谢谢北京‘大白’!长大后我也要当‘大白’!”


忙碌在社区的“大白”们拍摄姜萌.jpg

“大白”们在社区


“大白”们的工作真的很累,他们为没能挽救过来的病人哭过,为解除病痛重新回归正常生活的人笑过。我身边的“大白”个个像雕塑,美丽中透着英勇,他们是天使,更是英雄。有这么多的“大白”冲锋在前,病毒不退,天理难容。人生就是一个挑战,接着又一个挑战。

记得2003年我有幸和身边的“大白”们一起抗击非典,还荣获了北京市宣武区抗击非典先进个人称号。时光匆匆流逝,宣武区已与西城区合并了。虽然我已经退休,但因受身边“大白”影响和熏陶,至今一直坚持在医院、社区、养老院,从事着与“大白”一样的工作,无私地奉献自己的汗水和心血。  

 记得新冠疫情暴发的2020年初,我身边的“大白”——宣武医院神经外科的徐主任去了武汉金银潭医院,他写了一首感人至深的诗,我非常喜欢。“曾记否/昔人黄鹤/樱花微雨/辛亥首义/英雄儿女/没有病魔可以永远纠缠你的灵魂/没有阴霾可以永远凝固你的美丽/武汉我们与你风雨同舟/武汉华夏儿女并肩御敌/没有冬天不可逾越/转眼必是春风十里/盼烟花三月杨柳江南/你依旧繁花似锦盛世人间”。没有一场风雨不会过去,没有一个黎明不会到来,逆行千里处处都留下“大白”的身影。岁月静好,是因为有一群像我身边那样的“大白”在负重前行。

向我身边的“大白”致敬,你们是生命的守护神,身边有可爱的“大白”,我骄傲,我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