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汕头的“红色名片”

作者简介:

谢郁珊,汕头市第二中学副校长、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汕头市青年文学协会副会长、汕头市金平区作家协会主席。出版有散文集《画眉深浅入时无》等。


微信图片_20220610102355.jpg


南国海滨城市汕头浸润在亚热带的海风中,四季常青。穿行于大街小巷,绿树婆娑,心底便涌起岁月静好的幸福感。五月,一树一树的金凤花开,为汕头镶上了亮丽的红色,而这也是这座城市的光辉色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在革命的光辉岁月里,汕头曾经是孕育中的共和国的沸腾血液里一根小小的脐带。表面看似平静无奇的时光,内里却有惊心动魄的岁月……


夏日午后的老市区海平路,空气湿闷,阳光热辣地铺满小街,风偶尔从老房子的缝隙吹过来,悄悄挤进一栋上世纪三十年代中西结合、风格独特的建筑——骑楼。这就是海平路97号。这栋三层高的骑楼,虽历经百年沧桑,但几经修缮,依旧屹立。这里就是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中共中央至中央苏区秘密交通线汕头中站旧址陈列馆”。曾经,历史的变迁使这栋楼房充满了沧桑,风雨飘摇中,老房子渐渐颓败荒废。2017年,修复工作正式开始,2019年修复完成,老房子焕发出新的容颜。

这栋骑楼似乎跟周围的建筑没有什么区别,但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这里却是风起云涌,一批批革命前辈都在这里秘密地住过、经过。骑楼为中国的革命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央红色秘密交通线是土地革命时期毛泽东、周恩来等为解决党中央和中央苏区间联络问题,精心策划并缔造的一条从上海出发,经港、粤、闽、赣四地,长达3000多公里的秘密交通线。它为传递党中央与中央苏区的机密文件,运送中央苏区急需的物资和经费,以及掩护党中央由上海到中央苏区的重大迁移等工作作出了巨大而特殊的贡献,被誉为“中华苏维埃的血脉”。

1930年6月,毛泽东派遣中共闽西特委军委委员卢肇西前往党中央,请求建立从上海到赣南、闽西的秘密交通线。1930年7月,中央军委成立交通总站,同年11月归并中央交通局。在周恩来的秘密领导和直接指挥下,1931年3月,中央交通局以闽西工农通讯社及其机要交通网为基础,正式建立起由上海经香港、汕头、大埔、闽西直达江西瑞金的交通线,即“华南交通线”,也就是被人们称为“党的生命线”的中央红色秘密交通线。1931年初,中央交通局派陈彭年、顾玉良、罗贵昆三人来汕头建立华富电料行,作为地下交通站。站长陈彭年是山东人,个头大,长期在上海租界做秘密工作,穿上长袍大褂很有架势,对内是站长,对外是经理。顾玉良是上海人,做过生意,有做党内秘密工作的经验,任店内会计,负责地下党的联络接待工作。罗贵昆是广东梅县人,当时被人称为小青年、小广东,能讲当地话,在汕头也有些亲戚关系,任职员,负责外部联络。

当时汕头交通站除了以商行作为掩护,为中央苏区输送大量急需物资以外,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护送领导干部。


微信图片_20220610102425.jpg


据不完全统计,四年内汕头交通站护送的领导干部有二百多人,其中包括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邓小平、叶剑英、杨尚昆、刘伯承、项英、邓颖超等人。展厅中有一张相片是周恩来与邓颖超在结婚纪念日拍摄的,拍摄地点就在汕头的中山公园。在输送和采购物资方面,交通中站在三四年时间里,向中央苏区输送的食盐、布匹、药物以及电讯、印刷、军械器材等军需或民用重要物资,共计三百余吨。


微信图片_20220610102433.jpg


汕头交通中站是中央红色交通线上重要的枢纽交通站,是我党早期红色秘密通道的历史见证,是党的隐蔽战线在广东地区艰苦卓绝斗争历程的历史见证,是隐蔽战线革命先烈为保卫党的安全、履行神圣使命而奉献牺牲的历史见证。

一位来汕头参观的作家说:“像老区的这些老房子,你不理,它就是一堆历史的陈迹,你理它,就能化腐朽为神奇。”


2019年,汕头市政府投入巨资,对老街上的所有骑楼建筑进行了全面修缮,为老街注入了强劲的生命活力。因风雨侵蚀而颓败的骑楼被修复,一一重现昨日的荣光。在时间的沉淀下,它显得醇美而质朴。

海平路这条街上的建筑,都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建设的骑楼,散溢着欧陆的建筑风格,却也糅合着中国建筑的美学思想。其中潮汕传统的雕刻艺术被广泛用于楼顶、窗框及门框的装饰,精美而生动。这种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在建筑学上具有相当高的价值。

老墙边那一簇簇知名或不知名的绿色植物,以及从炎热里吹来的清凉海风,让人感受到了滨海城市的凉爽舒适。走过老街,随着偶尔从老墙角伸出来的紫红色三角梅的指引,我走进了“红色交通站”旧址。

陈列馆一楼展厅中间有一个大沙盘,沙盘中红色五角星标记下的一条中央秘密交通线跃然眼前,香港华南交通总站、汕头交通站、大埔交通站、闽西交通站等直属交通站清晰可见。

我突然想起了一个小故事:

1931年的冬天,寒风凛冽,化名伍豪的周恩来与交通员肖桂昌一同坐上英国小火轮,经过两天两夜到达汕头。

“华富电料行”古色古香的柜台里,顾玉良正飞快地打着算盘。一阵风起,顾玉良抬起头,见到了一张亲切的笑脸——周恩来走了进来。陈彭年快步迎向两人,并引着他们走上二楼。

二楼的站长办公室,为了体现商人的气派,布置得比较豪华。因为陈彭年曾在法国勤工俭学,懂外文,办公室里还有大量的外文书籍。

周恩来刚坐下来,陈彭年就打开了留声机,室内弥漫着悠悠的曲子。罗贵昆拿来工夫茶具,用红泥炉烧开的水,冲泡起工夫茶。小罗娴熟地“关公巡城”“韩信点兵”,茶叶在茶瓯里慢慢展开,幽幽的茶香便散发出来。水滑味醇,橙黄清澈,回甘无穷。周恩来喝了一杯,陈彭年便开始汇报工作。茶香浸透屋子,时光染着茶色,静静远去。炉炭正红,青烟袅袅,映照着峥嵘岁月里斗智斗勇的故事……

行走在陈列馆里,就像打开一本老相册,影像慢慢打开,眼前涌现出风云岁月里的一个个故事。老旧的墙体与哑红的格窗,掩不住厚重的历史故事。

我的眼前仿佛看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汕头老埠,仿若旧上海滩灯火辉煌、游人如织、衣香鬓影的繁华景象。百年沧桑,老街静静屹立,无言诉说着昔日的风云。


微信图片_20220610102440.jpg


如今,汕头“红色交通站”里的一幅幅珍贵照片、一件件历史文物,带领我们穿过岁月的长河,在历史深处感受隐蔽战线工作的艰难和危险,体悟到革命信念深入人心的智慧和力量。一个个真实故事,展现着特殊年代里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中央红色交通线汕头中站旧址已成为这座城市全新的“红色名片”。

岁月静好,只因有革命前辈负重前行。五月花开汕头红,这红色,是共产党人精神血脉的如炬光焰。在历史长河中,“汕头红”的基因将在这座城市里薪火相传,鲜艳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