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挽住逝去的光影

作者简介:毛佩琦,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明史学会首席顾问,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历史文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央视百家讲坛主讲学者。

主要著作:《明成祖史论》、《永乐皇帝大传》、《平民皇帝朱元璋》、《郑成功评传》、《无心剩稿》、《读史杂说》等。


清河本是一条河。《大明一统志》说:“清河源自昌平县西南一亩泉,经燕丹村东南合榆河。”按现在的说法,清河横亘在今北京城的北面,清河源于西山泉水、下游山洪以及汇入的玉泉山水,流经圆明园、清河镇,在立水桥以东入温榆河,全长23.8公里,流域面积150平方公里。

北京所在,古代称为幽燕。这里历史文化悠久,如今通过考古已经发现了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址。见诸文字记载的,《周礼·职方氏》说:“辨九州之国”“东北曰幽州”,所指大致包括今河北北部及辽宁一带。周武王平殷,封召公于幽州故地,号燕。到战国时期,燕国成为七雄之一。燕国以蓟城为国都。按照侯仁之先生的考证,蓟城以蓟丘而命名,蓟丘在今北京城西白云观的西侧一带。(《北京史话》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9月第一版,第16页)燕国地处中原北端,是胡汉交融之地,蓟城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是北方民族的不断崛起和南下,他们都选择在这里建立都城。契丹辽政权,以此为陪都,称燕京,亦称南京,为析津府。女真金政权以这里为京师,称中都,为大兴府。元朝入主,在中都城东北设立新都城,称大都。燕京一步步向大一统的中华帝国的统治中心迈进。其后,明清继之,称为北京,以燕京为都城的历史前后长达800年之久。

00277ATgzy6PzVjuIt41a.jpg

清河古城遗址

燕京北枕大漠,俯瞰中原,地处冲要,堪称天下中枢。由燕京往来漠北,必须要跨过清河。自然,在跨越清河的水陆道路交汇处,就形成了一座城镇,清河镇。清河镇地当要道咽喉,是京北的门户。历来人们习惯称北边塞外为口外,到塞外营生称为跑口,所经之地则称为各各口,因此,清河也曾被称为“口”。《析津志》记载:“大口店,在京城(指辽析津府,在今北京城区西南部)西北四十里,旧有城,今为店,西有高丘鼎峙,曰三疙瘩。车驾春秋往还,百官迎送于此。(元熊梦祥《析津志辑佚》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九月版,第246页)《图经志书》说:“大口故城在县(指昌平县,在今北京市昌平区城关)南五十里清河社。”又说:“三疙疸,在县南五十里清河社,社有三土丘,故名。元往来上都,亦驻于此。(《顺天府志》,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4月影印《永乐大典》抄出本,第414-415页)。《日下旧闻考》:“大口村在州东南五十五里。”(卷一百三十五,京畿,昌平州二,引《昌平州志》。北京古籍出版社1983年5月版,第6册第2172页)《元史》等文献也不乏皇帝往来上都于此停留住宿的记载:《元史·文宗纪》“天历二年(1329)五月丁丑,帝发京师,北迎明宗皇帝。戊寅,次于大口。” 元周伯琦《近光集》:“至正十二年(1352)四月,……大驾北巡上京……至大口,留信宿。”(均见《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三十五引,同上,第2172页)明朝成祖即位后,改北平为北京,后迁都北京。成祖文皇后徐氏于永乐五年(1407)在北京逝世,明室选定昌平天寿山营建皇家陵寝,永乐七年开始营造跨越清河的石桥——广济桥,历朝皇帝北出谒陵,往来清河更为频繁。永乐十二年,朱棣第二次亲征漠北,三月十七从北京出发,当晚到达清河,随驾送行的京城官吏耆老就在这里与皇帝辞别。从京城到此,正是一日之程。清朝定都北京后,为贮存从各地调运的大量物资,在北京各处修建了许多仓场。康熙四十五年(1706)在清河地区建立的本裕仓,有仓有营,贮存军粮,驻扎军队,凸显了清河地位的重要。清朝诸帝历年秋狝,往还承德也多经过清河。

迨至清末,新政迭出,清河又是得风气之先的地方。浦利呢革公司即北京清河制呢厂、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堂及后来的清河航空飞艇厂的建立,都使清河再次成为引人注目之地。至于民国,清河镇仍然是连接京师与塞外的重要的通道,中国人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开通,设有清河一站,更促进了清河的发展。清河地区人口日益繁聚,五业兴旺,成为京北巨镇。

1907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建立的清河制呢厂

清河广济桥

新中国成立后,清河镇再次焕发生机。作为北部距离京城最近的一个经济文化的聚集点,社会面貌焕然一新,各项事业繁荣兴旺。但是,随着国家经济布局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交通的便利,北京城区不断向北延伸,清河镇的地位也在发生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四十年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大大改变了清河镇的固有面貌。原来的清河镇在一片水泥森林中逐渐隐身。

古老的清河镇曾经是很美的。

乾隆六年(1741)、十二年,清高宗北出游猎路过清河镇,分别留下了《清河道中》和《过清河桥》诗。《过清河桥》有句:“发轫塞北行,入画江南意。鱼跃破渚烟,鹭飞点芦穗。俯仰对空澄,即目惬幽思。”(《钦定日下旧闻考》卷一百七,郊坰。北京古籍出版社本,第1778页)这位曾经饱览江南美景的风流天子,在清河桥上感受到了江南的诗情画意,显然不是凭空而发,我们从中亦可想见清河镇当年的风貌。1950年冬,我们全家从南方返回北京的老家,我在前门区(后改为宣武区)民铎小学就读。我的姥姥家在清河附近的前屯村,我们随母亲来到前屯村,因此,我又转学到清河镇读书——从海淀区第八中心小学,到北京第二十中学,从小学三年级一直到高中毕业。那是从1953年到1962年,整整10年,所以我还感受过风貌犹存的清河古镇。

清河镇是一个极具特色的、风光秀丽的北方古镇。蜿蜒穿过镇中的清河水,清澈见底。宽阔的大道贯通南北,横跨河上的广济桥按皇家规制建造,是一座三孔石桥,不霁而虹,未云而龙,一派皇家气象。时有人撑船河上,放鱼鹰捕鱼。岸边洗衣女红衫绿袄倒映在水中,清脆的棒槌声传得很远很远。南头迤东的仓营,松柏成荫,森然宁静,是学校组织露营的好去处。出清河大街往北,大约一里地,在官道的东侧是一片大土丘,不知道是不是所谓“三疙瘩”中的一个。这里叫五拨子。在高高的土坡上有一棵几个人都抱不过来的大松树,至少有好几百岁树龄了,英姿挺拔,枝繁叶茂,几里地之外就可以看见它青荫如盖的身影,是清河镇的又一个标志性的风物,也是图画老师们写生的重点选题。土坡丘壑纵横,道路迂曲,老师曾经组织学生们在这里举行追踪探秘的军事游戏。清河镇还是个多种文化汇集的地方。清河北头有真武庙,南头有九宫娘娘庙,街中桥南东侧是基督教福音堂,桥北西侧是清真寺。东西文化和谐相处,中外建筑相映成趣。海淀区第八中心小学就设在真武庙,一分校在清真寺,二分校在娘娘庙。1953年建立的北京市第二十中学,在街北头东侧,规模完备,师资力量雄厚。在长期战乱之后,初享安宁生活的一批知识分子聚集在这些学校,他们操着南腔北调,以丰厚的学养,精心培育引导着混沌初开的孩子们。街中心路东有文化馆,书报阅览室里总是寂静无声,新华书店虽然门面狭窄,但时时有新书出售。清河制呢厂,是规模庞大的毛纺织工业基地,每天清晨厂里的汽笛定时鸣响,声传数里之外,精神振奋的工人们,从四面八方赶往工厂上班。附近的居民也把汽笛当作报时钟。从镇东侧极目远望,可以看到宽阔的地平线,每当红日初升,远近村落炊烟袅袅,农民开始了一天的劳作,清河镇笼罩在耀眼的光辉下,好一派生气勃勃的画面!

历史总是要往前走的。清河镇也曾经步履蹒跚踟蹰不前,但在经过了种种艰难曲折之后,与我们的国家一样,清河镇也大踏步地向前发展了。

清河镇是我和许许多多清河人成长、生活的地方,是许多清河人世世代代安身立命的地方,是我们魂牵梦绕的感情寄托之所。在我们慨叹物亦非人亦非,旧迹难寻的时候,杜泽宁先生,以他精心的制作的《清河图录》为我们怀乡的饥渴之心送来了慰藉。

泽宁先生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清河人,他对清河的眷恋之情自非外人可比。乡情难舍,乡愁难解。多年来,泽宁先生孜孜不倦地搜集清河镇的文献资料,要把清河镇的历史记录下来。2016年泽宁先生就为社会奉献了一部皇皇巨著《京北畿甸清河镇》。这是积九年之功力始克完成的一部近50万言的著作,以内容丰富,记载准确为人称道,不仅受到了各界老少清河人的欢迎,也得到了地方史和方志界的认可。但泽宁先生未以为足,他希望换一种方式,以更形象的资料向我们展现清河镇的历史。这就是现在我们看到的《清河图录》。

有人说现在是读图时代。人们对历史的回顾和记忆,已经不满足于仅仅阅读文字了。借助现代科技手段,我们可以看到更多的历史形象的资料。但是由于我们追溯的历史过于久远,当时的影像记录手段还不发达,风吹星散,凤毛麟角,那些东西到哪里去寻找!然而泽宁先生矢志不移,“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泽宁决心挽住那些逝去的光影,让它们长存人间,终于拿出了这部全面展现清河镇历史风貌的大作。

清河火车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jpg

中西合璧的清河火车站

泽宁先生以本可悠游安闲之年,却奔走乡里耆旧,出入石匱档室,走笔青灯案头,殚精竭虑,坚持不懈,努力完成如此艰巨之事,绝不是为了发思古之幽情,也不仅仅是为了个人感情的寄托。他撰著《京北畿甸清河镇》和这部《清河图录》,是为了保存乃至抢救清河镇的一段历史,如泽宁先生所说是“给‘老清河’一个情感的回忆,给‘新清河’一个了解过去的平台。借以发掘和保护乡土文化资源,为海淀乃至北京的历史贡献一些清河元素。”我看,其言似有未尽。个中最核心的原因是自觉承担起了一个读书人的社会责任。用手中的笔服务于社会,奉献于历史。清河镇是大历史在一隅之地的缩影,大历史是无数个清河镇这样的历史所组成。不深入了解一个个具体的历史细节,何谈大历史的构建?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的路应该怎样走,我们的家国情怀何以落地,我们中华民族的身份何以认同,等等,等等。《京北畿甸清河镇》和《清河图录》,为我们提供了解读大历史的一个具体案例。有无数个这样的具体案例汇集起来,中国历史就不是空泛的,中华文化就不是笼统的,我们的家国情怀就不是虚无缥缈的。同时,通过这两部书,泽宁先生也为地方史、地方史志的研究和写作建立了一种模式,提供了独特的经验。泽宁先生对地方史志写作的体例,对地方史志的结构上和叙述方式上,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仔细阅读,从中不难发现具有指导意义和普遍价值的启示。

不懂得历史,不能走好现在的路。了解了历史,才能使我们的脚步更加稳健。了解历史,让我们从乡土开始。双脚踏在家乡的热土上,就从这里出发,怀抱家国之情,坚实地走向千里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