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马来西亚华人的特点


马六甲鸡场街迎虎年装饰.jpg

马六甲鸡场街的迎虎年装饰


众所周知,马来西亚有很多华人。与世界各地相比,马来西亚的华人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呢?

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谈一谈。

首先,他们是海外人数最多的华人群体。2019年马来西亚人口统计结果显示,马来西亚的华人有739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2.6%。除了中国,这是世界各国中最大的华人群体。郑和下西洋以后,华人就开始移居到这里。鸦片战争后,很多契约华工到马来亚的种植园和矿场打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国内持续动荡、民生困难,华南出现移民高潮,最多的一年有20万华人来到马来半岛。因此,现在无论是在马来半岛的西马,还是在沙巴和砂拉越组成的东马,无论是在城镇,还是在乡下、渔村,到处都有勤劳而忙碌的华人。一般的城镇中心,华人的人数都很多。马来西亚的首都吉隆坡最早也是华人叶亚来领人开发的,今天这里40%的人口仍是华人,是除新加坡市以外华人人口比例最高的首都。

熟知海外华人状况的读者也许会质疑,不是印尼和泰国的华人最多吗?印尼华人占印尼两亿多人口的5%,泰国华人占泰国近一亿人口的10%还多,不都超过1000万了吗?笔者对此并不苟同。这其中涉及两个问题。一是泰国、印尼的华人数量只是估计的,不像马来西亚那样是精确的官方统计。更关键的是华人本身的定义和属性问题,泰国、印尼的华人中有大量被同化的华裔。我们可以把那些仅有一丝血缘联系、但身上并无中华文化的后裔,也归入我们所讨论的华人的范畴吗?我愿意以血缘作为区分的基础,但更愿意选择文化特征作为华人的标识。这样自然就谈到马来西亚华人的第二个突出特点。


传统的华人民居.jpg

传统的华人民居


马来西亚的华人是海外传承中华文化最执著、最有效的华人。通过不断抗争和妥协,马来西亚华人保留了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甚至大专的华文教育系统,这在海外是独一无二的。现在90%的华人子弟都上华文小学。华文中学不受政府承认,华人社会就自办独立中学,如今超过10%的华人小学毕业生都在独立中学上学。但即使在国民中学和改制中学的华人学生,也会上华文课和参与华文学会。90年代后,华社兴办了三所华文大专,马来西亚的许多大学也设有或新开中文系。“没有华教,就没有华社”的观念,深入每个马来西亚的华人的心底。

马来西亚的华人保持着华社自治的传统,各种新旧社团达到8000多个。它们维持华人之间的密切联系,解决经营、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更重要的是为兴办华文教育和光大中华文化出钱出力。在此背景下,华文媒体活跃异常,华文报纸有14份之多,其中《星洲日报》的发行量高达100万份以上。国家电视台设有华文节目,而华文和方言电台则有多个。每年华社都会举办盛大的华人文化节,展示古老而又崭新的中华文化。

马来西亚的华文环境是真实、全面而又鲜活的,中华文化就是马来西亚生活的组成部分,存在于每个华人家庭,渗透到每条街头巷尾。许多在华南消失的节日,这里的华人仍旧庆祝。春节更是举国欢庆的日子,传统的过节程序一样也不能缺,人人见面都道“恭喜发财”。清明祭祖,道路为之堵塞。80%的华人信仰佛教,佛教被其他民族视同华人的宗教。华文写作者众多,马来西亚的华文文学成为世界华文文学的重要分支。本地新创的二十四节令鼓和高桩舞狮,近年更是传播到其他华人地区。许多华人演艺人也闻名于整个华人世界。


华文独中学生在练习二十四节令鼓.jpg

华文独立中学的学生在练习二十四节令鼓


这里的华人吸收着多种文化养分,但他们绝大多数还是像华人一样生活,像华人一样思考。华语已经是大家的普通话,但华人基本上会讲广东话和其他方言。世事沧桑,岁月悠悠,他们始终把华人身份放在第一位,没有变成像“华裔美国人”或“新加坡人”一样的另一种新型人群。“护根”和“传灯”是全体华人的共同心声。

笔者在新加坡求学、工作时,结识了许多马来西亚的华人朋友。他们普遍掌握华语、马来语、英语三种语言和多种方言,他们熟知华人圈的流行文化,做事认真,待人诚恳,比较坚守传统,家庭观念强烈。当然,不用说,他们一般对中国也有较多关切和了解。

第三,马来西亚的华人是海外最隔离的华人。这里的隔离也许该加上引号,指的是马来西亚华人是自我繁殖、自我增长,没有新的华人移民进入。

现在大凡华人人口众多的国家,都有大量的、80年代以后的新移民,像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都是以新移民为主的华人社会。其他早期形成的华社,也都有新移民作为新鲜血液补充进来,如拉美的秘鲁。在东南亚,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自不用说,像泰国和菲律宾也在讨论着华人新移民的问题。

在几乎没有新移民这点上,印尼好像与马来西亚相似。但印尼华社相对分散,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二十多年前的事件导致对新移民的吸引力不足。马来西亚是东南亚的中等发达国家,急需各种层次的劳动力,新移民愿意前往。马来西亚各地有200万印尼劳工,除了几位过埠新娘外,没有华人新移民的群体。


《南洋商报》分销点.jpg

《南洋商报》分销点


现在马来西亚的华人多数是在本地出生的第三、第四代。与祖辈深深的中国情结和华侨心态不同,他们完全认同马来西亚,对这片土地爱得很深。对中国,因为血缘相连和文化相通,会多一份感情,但已经没有故土那般割舍不去的依恋。

与马来西亚的华人朋友相处,那份亲切和自然的感觉会让你开心。即便如此,他们也会说:可以接受被称为海外华人。不过他们喜欢用“土生土长”这个词,因为他们的生活已经和马来西亚划上等号。他们偏好用“华裔”这个词来表明他们度过长长的岁月,已经是当地民族的一部分,而不是初来乍到、没有归属感的移民。

海外最大、中华文化保持最完整的华人社会,却与中国的第三拨向外移民的大潮没有直接联系,这也许是马来西亚华人的又一个特别之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