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心怀苍生玉米缘——记玉米栽培学家陈国平

丰华正茂的陈国平(大学照片).jpg

大学时代的陈国平


陈国平(1932—2018),福建晋江人,中共党员,我国著名的玉米栽培学家,长期从事玉米栽培理论与技术研究。

1932年11月14日,陈国平出生于厦门一个华侨工商业家庭,兄弟四人,排行第三。父亲陈华厅,有着较为深厚的文化底蕴,以才艺德行声著于里闾。早年渡洋菲律宾谋生,回国后在厦门创办金山百货公司并定居下来。陈国平的幼年在鹭岛度过,幸福而富足。1938年5月,厦门沦陷于日寇的铁蹄。那年秋天,陈国平的母亲带着其兄弟姐妹五人回到原籍地——晋江金井镇溜江村,在那里度过了八年抗日战争时期艰苦的岁月。正如《家谱》所叙:“虽有栖身之所,而无耒耜之利。举妇孺之力,惟有稼穑。地薄田瘠,艰难竭蹶。”在老家,他亲历了旧中国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以及农民深受饥寒、瘟疫、盗匪、兵寇侵扰的痛苦,深深体会到农民的艰辛和无奈。在那里,他从事农业劳动,得到农民手把手的传授。他善于对农作物进行观察和思考,琢磨其中的科学道理,萌生了学农的志向,也造就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与农业、农村、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1946年,陈国平随家人返回厦门,先后在私立大同中学和厦门一中完成初中、高中学业。由于天资聪颖、学习勤奋且文笔好,在初中阶段他当上了《鹭江日报》的小记者,高三时学习成绩更是从名列前茅赶到全班第一名。1951年,带着那份深藏已久的情结,他没有根据自身的天资去报考有着天赋的美术、外语或文史专业,毅然填报了农业专业,并且是唯一的报考专业。在填报的四所院校中,第四个志愿是黑龙江省北安农专。北安地处北纬48°的北国边疆,如果不是非学农不可的决心,他不会不顾那里的天寒地冻和与南方迥然不同的饮食习惯。终于,他以第一志愿的成绩,考进了以农科著称的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专业为农艺系。当时的系主任是我国著名的大豆遗传育种学家和农业教育家马育华教授。

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是当时国内最拔尖的农业院校,新中国成立后,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大学的主事者,大都是该院校的毕业生,后来,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与中央大学农学院合并为南京农学院。在大学学习期间,除了学习书本上的专业知识,陈国平还经常到农场、农村实习,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参加开垦荒地,了解农业、农村的许多实际情况和农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掌握了从事农业工作的本领,加深了对农民的深厚感情。1955年毕业之际,陈国平与班上的其他两位同学被通知保送到苏联留学深造。在那个年代,能去苏联留学,作为没有良好家庭成分的他来说完全是件意料之外的事。后来他说:“我之所以能去留苏,首先要感谢组织上对自己的信任,更要归功于系主任,善于从德智体全面发展角度选拔人才。这位新中国成立前留过美的主任认为,出去是要学人家的先进技术,学习成绩不好怎么行?”


留苏期间,陈国平(右一)与导师B.jpg

留苏期间,陈国平(右一)与导师B.H等合影


留苏之前,陈国平进入北京俄语学院留苏预备部一年,主要学习俄语,还要继续接受政治审查和健康检查。1956年11月,陈国平顺利进入苏联最高农业学府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学习。这是一所众多学农学子梦寐以求的学校,先后培养出像植物生理学家季米里亚捷夫、作物育种家瓦维洛夫等世界闻名学者,也是当时各社会主义国家留学生最集中的地方。在留苏岁月里,最让陈国平难以忘却的是当时中国驻苏大使馆一位工作人员的一番肺腑之言:“培养一名中国留学生的代价,大约相当于25个农民一年辛勤劳动所得。”在这句话的鞭策下,他没有节假日,没有回国休息过,进入图书馆看书是从早上八、九点一直看到晚上十点才返回宿舍。按照他的说法是:“要使自己的表现对得起25个农民对我们的期待。”而最让他津津乐道的是,1957年秋,毛主席率领中国党政代表团赴莫斯科访问期间亲身经历的两件事:一是毛主席参加十月革命节庆祝活动,他有幸走在中国留学生游行队伍的前列被摄影机录了下来,随后又被收编入中国新闻纪录片《祝贺》中,成为历史性的镜头。而远在厦门鼓浪屿的母亲一天数次去电影院看电影,是为了看看多年未见面的儿子;二是几天后,他又聆听了毛主席在莫斯科大学礼堂接见全体中国留学生的精彩演讲。毛主席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后来,那段著名的讲话被收录在《毛主席语录》。这段话激励了他在苏联更好地学习,也激励他今后更好地工作和生活,以报效祖国和人民。


1956年6月,陈国平(后排右四)在北京俄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留苏预备部学习.jpg

1956年6月,陈国平(后排右四)在北京俄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留苏预备部学习


在近4年的留苏研究生学习生涯中,陈国平不辱使命,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掌握了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培育了独立科研工作能力。当年,导师B·H·斯捷潘诺夫给他选择了一个与玉米有关的命题,开启了他一生的玉米情缘。1960年7月,他提前两个月以全优的成绩通过了论文答辩,获得苏联高教部颁发的农业科学副博士学位(回国后教育部承认为博士学位),而那一年正处于国家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在回国之前,陈国平和同学们把没用完的卢布如数上交大使馆,他仅带上一颗赤诚的报国心和一大箱书籍,充满信心和憧憬回到祖国,迫切期待能迅速投身于祖国的科研工作和建设事业中去。那年9月,他被安排到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工作,当上玉米栽培的课题主持人,助理研究员职称。次年,他与同窗8年、志同道合的黄慕玉女士(留苏博士)结婚,育有两子。

从1964年开始,陈国平扎根农村搞科学试验,第一站在京郊大兴县搞样板田。他的团队把大兴这一个平均亩产150公斤左右的中低产区提高到250~300公斤,在样板田上甚至突破了400公斤。这一次陈国平的初露锋芒也引起业界的轰动,从地方扩散到全国。1971年,陈国平随研究所下放北京市,他非常乐意地接受。按照他的说法:“从中央到下放北京市是我取得成果的关键……有更多精力投入科研,还因为栽培学科特别强调因地制宜的原则。从此,我可以脚踏京郊大地,根据当地生产上的需要进行研究,再把成果推广到生产中去。”可见,在农业生产中摸爬滚打,无论是在童年的农村生活还是在大学求学阶段、工作科研期间,他都一直坚守,这是他践履“苍生俱温饱”的初心和使命的“捷径”,也是他取得累累科研成果的关键!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陈国平的套种玉米生育规律及高产栽培技术,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并出席大会。会上,邓小平高屋建瓴、鼓舞人心的讲话让他无比振奋。此后,中国农业科学院收回下放科研人员,他没有离开,而是主动请求继续留在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工作。那年,他首批免试破格晋升为副研究员,并以玉米专家的身份参加农业部代表团到朝鲜考察,他深深地感受到迎来了人生“科学的春天”。为了挽回已经失去的时间,他争分夺秒地投入科研工作,日夜兼程,埋头苦干,后来也留下依赖安眠药才能入睡的后遗症。其间,他曾担任6年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所副所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1987年,晋升为研究员。凭着这样的热情和干劲,1978年之后,他获得了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的成果12项,其中,包括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ABT生根粉系列的推广项目)在内的国家级大奖3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这在玉米栽培领域是非常难得的。由于当初组织的安排和一开始的小有名气,玉米栽培工作伴随其终生,因此,他曾感叹过:“如果我搞遗传育种的话,也许成果会更多、更大一些。”但他也曾自豪地说:“我尽力了,我可以问心无愧,在全国玉米栽培这个领域,我做到了最好。”其实,从青年时期开始,陈国平就一直在追求卓越!


1957年,陈国平在莫斯科红场参加十月革命节庆祝活动.jpg

1957年,陈国平(右一)在莫斯科红场参加十月革命节庆祝活动


玉米曾是我国的第三大作物,一向因粗粮粗管而不受重视。但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陈国平认为玉米有巨大增产潜力。1991年,时任北京市政府玉米顾问团团长的他上书国务委员陈俊生,力呈把玉米作为粮食增产的主攻方向,得到领导的认同。同年9月,农业部决定全国“八五”期间重点抓玉米,特别是把推广1亿亩紧凑型品种作为增产玉米的关键性措施。而后,他被委以农业部顾问,3年共推广面积7500万亩,增产玉米75亿公斤。1996年,他接受新华社记者的专访,写成《专家建议主攻玉米生产的战略》,发表在仅供中央领导人阅读的《内部参考》第16期上。2000年以来,全国玉米产量先后超越小麦和水稻,跃升为我国第一大作物品种,后来还成为轻工业原料。21世纪初,他曾有一番感慨:“如今看到玉米有如此光明的前景,我感到自己应该以研究玉米为荣!”2012年11月,在陈国平80大寿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小麦育种学家庄巧生为他撰写的《寿序》里提道:“2007年玉米上升为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仅次于水稻、粮饲兼用以饲为主的大田作物,这和紧凑型优良杂交种的育成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有密切关系。”显然,20世纪90年代陈国平的高瞻远瞩和极力推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一年玉米成为全国产量第一的作物品种。陈国平还是全国玉米学科的带头人,1984年起,他担任全国玉米栽培学组的副组长、组长等领导职务,组织、领导了全国有关的学术活动,主持八省市参加的协作攻关研究,还应11省市的邀请讲课25次,参加国际学术讨论会6次,在学术讨论会作报告,为外国学员讲课。


1989年陈国平(右一)在京郊延庆开展春玉米收获和考种.jpg

1989年,陈国平(右一)在北京郊区延庆开展春玉米收获和考种


由于卓越的成绩,陈国平先后被授予中央四部委先进工作者(1984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7年)、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人事部,1988年)、全国优秀归侨侨眷知识分子(1989年)、北京市劳动模范(1989年)、农业部先进工作者(1994年)等称号。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6年,他退休后又被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聘为顾问,继续发挥余热,参加了科研和技术成果的推广工作,其中不乏农业部重点课题“发展生态农业治理土地沙漠化的研究与示范”,直至2012年80岁时,才正式告别为之奋斗一生的玉米科研工作。在60年的科研生涯里,他撰写著作12部,发表论文超百篇,结集出版《玉米栽培研究50年——陈国平先生文集》(2005年),事迹被收入在中国科协主编的《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等。他还撰有回忆录——《曲折的道路 精彩的人生》(未刊行)。

2018年12月14日,陈国平在京逝世,享年87岁。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给予高度评价,讣告称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我国著名的玉米栽培学家……为我国玉米科研与生产作出了杰出贡献……陈国平先生的辞世是我院的巨大不幸,也是我国农业科研领域的重大损失。”生平称他:“热爱祖国,立志学农,爱岗敬业,潜心研究。他将毕生精力倾注到玉米科研与生产实践中,并取得丰硕成果,为我国玉米科研和生产作出了杰出贡献。”

陈国平热爱家乡,这里不仅有美丽的滨海风光,还有他挥之不去的童年往事,这里更是他立志从事农业的发源地。退休后,他与家乡的联系更加密切,1998年创办的《溜江乡讯》成为他与家乡联系的桥梁和互动的平台,他发表的《故乡童年生活的回忆》《八年之后回故里》等文章无不体现着他浓浓的思乡情结。2007年12月20日,溜江村俊美陈氏族人在溪美宗祠为其树匾表彰,匾额书“功追后稷”,由福建省原省长、商业部原部长胡平题写。2008年11月,陈国平最后一次回故乡,在故居与乡亲们欢聚一堂,随后拜访了当年就读小学时的校长、老师,看到乡亲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不但“俱温饱”,还在奔小康,他感言:“自己此生再大的付出都值得”!


(照片由陈国平家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