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气象学家竺可桢海归之路



src=http___inews.gtimg.com_newsapp_bt_0_14092691329_641&refer=http___inews.gtimg.jpg



考取公费留学生

1909年,竺可桢考入唐山路矿学堂,学习土木工程。这一次,竺可桢离开浙江绍兴县东关镇巴家台门的家,途经数千里,北上求学,他乘轮船从上海到天津,然后转乘火车到达唐山。路矿学堂里的自然科学课程都是由外国教师用英语教授的。竺可桢本想从这些洋老师的身上多学点知识,没想到这些老师大多十分傲慢。在课堂上,老师不叫学生的姓名而是直接喊学号。竺可桢觉得这是对中国学生的不尊重,他心里想着:如果他们这样喊自己,那我也要有所行动。

不久后的一次课上,英国教师出了一道题,请中国学生回答。他喊道:“227!”这是竺可桢的学号,竺可桢虽然听见了,但他纹丝不动。那位英国教师提高声音再喊了一遍,竺可桢还是像没听见,只是用眼睛盯着讲台上的英国教师。其他的学生有的窃窃私语,有的捂着嘴笑。那位教师已经意识到了自己喊学号的方式出了问题,但是惯性和维护自己尊严的心理促使他又喊了一遍竺可桢的学号,但这一次喊“227”号时,口气已不再强硬。竺可桢这时才站起来用标准、流畅的英语准确地回答了老师的问题。最后竺可桢还说:“对不起,老师,我有自己的名字,我希望您能喊我的名字!”竺可桢的话引来了全班学员的掌声,英国教师也感觉到自己做得不对。在以后的上课过程中,很多外国教师都不再喊学生的学号,而是礼貌地喊学生的姓名了。

就在竺可桢就读唐山路矿学堂的时候,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法案,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用于发展文化教育事业,中国将利用“庚子赔款”向美国派遣公费留学生。1909年,第一批留学生已经顺利赴美学习,第二批留学生的选派工作也即将开始。1910年春,学部正式发布了通知,选派留学生。招考的标准十分严格,各地共有1000多名考生参加,竞争十分激烈。考试的科目也很多,既有英文,又有德文、法文、拉丁文、希腊史、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竺可桢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对考前的复习进行了全面细致的安排。

7月21日是首场考试,上午考中文论说,下午考英文论说。竺可桢早早地来到考场,顺利冷静地做完了考题,感觉还不错。按照规定,只有这两门考试通过,才有资格参加其他科目的考试。7月25日是首场考试放榜的日子,一共录取了272名,竺可桢榜上有名。他心里非常开心,但很快就平静下来准备其他科目的考试。在接下来整整三天的时间里,竺可桢都在考场上全力奋战,直到考试结束,他才松了一口气。

发榜的日子终于到了,竺可桢挤在人群里抬头看榜:第28名——竺可桢,一共70人获得了公费留学美国的机会。

在去美国之前,竺可桢又回到了东关镇,看望了已经年迈的父亲,又在母亲的坟上献了一束野花。带着故乡亲人的嘱托,带着对祖国的深深依恋,竺可桢同其他的留美学生一起从上海乘海轮横渡太平洋,来到了美国旧金山。在海轮上,竺可桢挥着手向祖国母亲告别:“别了,祖国!别了,亲人!”这一去,就是整整八年的时间!


1910年第二批“庚款生”于北京合影,第一排左五为竺可桢,第三排左一为胡适.jpg

1910年,第二批“庚款生”于北京合影,站立者第一排左五为竺可桢,第三排左一为胡适


中国的留学生们乘坐的“中国号”海轮停泊在旧金山,这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竺可桢和其他的学生在这里稍事休整之后,又坐上火车,横越北美大陆,前往首都华盛顿。在火车上,竺可桢的眼睛一直盯着窗外的景色,美国西部地区干旱、荒凉,满眼都是崎岖的山地和干燥的沙漠;东部地区湿润、富庶,既有开阔的草原风光,又有秀美的茂密森林。从西往东,景色越来越好,人口也越来越多。竺可桢在观赏风景的同时,也在心里暗暗对比着中美两国气候条件的差异,期盼着能在这里学习更多的知识。他们终于到达了华盛顿。可是,竺可桢等一行求学心切,他们在华盛顿只是简单地观赏了一下市容,就又登上火车,赶往他们此行的目的地——伊利诺伊大学。

伊利诺伊大学创建于1867年,是美国伊利诺伊州公立大学系统,也是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公立大学系统之一,在全世界享有盛誉。大学创立之初,学校只有50名学生、3名教员。现在,这里已成为拥有上万人就读的高等学府。伊利诺伊大学与中国有着特殊的关系,在竺可桢考上公费留学生之前,当时的校长爱德蒙·詹姆斯就致信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建议将“庚子赔款”用于发展中国的教育事业,后来发展为“庚子赔款”奖学金,诸多的中国学生包括竺可桢都借此得以留美深造。在1911-1920年间,伊利诺伊大学收留和培养了多达三成的留美中国学生,是对中国学生最友好的美国大学之一。伊利诺伊大学坐落于小城尚佩思,这里的景色迷人,碧绿的田野让竺可桢想起了江南水乡的风光。学校内部的教学设施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图书馆里的藏书也非常丰富。这些都让竺可桢感觉非常满意。

竺可桢办好入学手续后,就开始了正式的留学生活。他的英语基础好,很快就适应了课堂上的全英文教学。在生活上,竺可桢也过得很顺心。作为公费留学生,他每月有60美元的奖学金,经济方面非常充裕,除了每月付给房东3.5美元的膳食费,其他的消费都比较少。竺可桢每个月通常都只拿出20美元左右使用,其他40美元都存入银行。

竺可桢在伊利诺伊大学的学习生活既紧张又十分愉快,一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他感觉自己学习了很多在国内学不到的知识,他想的是怎样把现在学到的东西带回自己的祖国,去帮助自己的父老乡亲。


心系祖国

新学期开始之后,竺可桢对这里的学习生活早已完全适应。除了正常的学习,他还积极地阅读书籍、报纸,丰富知识储备。同时,他还同其他的留学生进行一些社会交流,参加学生会组织的各种活动。

1911年10月12日课后,竺可桢正在阅读他平时最喜欢的《美国科学》,这时候,一位同学拿着一份报纸冲进了教室,兴奋地叫着:“快来看,同学们!有好消息!武昌爆发起义了!”10月10日,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起义,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武昌起义成功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就要结束了!”这位同学大声地朗读着中国革命的每一条报道,每个留学生都在聚精会神地听着,竺可桢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此刻,每一个中国留学生的心都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他们都在为祖国的进步而满心欢喜。

武昌起义胜利后的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15个省纷纷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退位,清朝灭亡。

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虽然课程任务重,但是,竺可桢依然天天关注来自祖国的消息。在学生会组织的活动中,竺可桢和其他的留学生一起讨论着中国的革命进程。竺可桢认为,此时中国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尽快建立统一政府,避免西方列强趁机再次瓜分中国。国内的革命形势让竺可桢心急如焚,直到听到中华民国成立的消息,孙中山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竺可桢的心才渐渐安定下来,继续在自然科学的道路上前行。


哈佛的学习生涯

1913年8月下旬,一个晴朗而凉爽的日子,竺可桢来到了马萨诸塞州东部优美的小城剑桥。他在安顿好住所后,就开始游览这座城市和自己将要就读的学校。小城剑桥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独立战争期间,美国的第一支军队就驻扎在这里。这里还云集着美国多所著名的高等学府: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拉德克利夫学院、莱斯利学院、圣公会神学院、史密森天体物理观测台总部。竺可桢将在这里度过他的研究生学习阶段。


在美国与同学合照.jpg

竺可桢在美国与同学合照


哈佛大学,这所美国最古老的大学,建于 1636 年,最初由教会主办,只有一名教师、一所木板房和一个小院子。经历了200年之后,学校才逐渐摆脱了宗教和政治的控制,取得自治。1865开始立管员会。学校的经费一开始全部来自地方人民捐赠的牛羊、小麦、玉米,就连校长和教职工的报酬也是这些物品。后来,它成了美国最著名、最富有、设备最完善、图书最丰富的大学。哈佛大学的校训,就是“真理”。哈佛崇尚学术自由,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大学之一。哈佛大学为美国培养了好几位总统,还培养了法官、内阁部长和国会领袖,以及一大批享有盛名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杰出人物。竺可桢也深切地感受到哈佛大学在精神上与自己的相合,为自己能在这样一所高等学府进行学习感到十分开心。

一开学,罗威尔校长就来到研究生院地学系,同新来的研究生们一起聊天恳谈。他向研究生们介绍了本系的几位著名教授,包括气象学家华尔德和麦克阿迪,他们也将是竺可桢的导师。教授们向学生们介绍了未来学习的方向,最让竺可桢心潮澎湃的是科学史教授沙顿的话,他以科学史家的严谨态度郑重地说道:“请诸位记住,气象学过去是而且将来也一定是一门大有益于人类的科学,它的价值会越来越被人们发现。”

正式上课之后,竺可桢的导师华尔德告诉他:“气象科学既古老又年轻,还非常不成熟。各国的专家都有自己的理论,但谁也没找到正确的预报方法,对决定天气变化的原因也说法不一。意大利气象学家认为,天气变化是因为气象要素的波形;法国气象学家说,云系决定了天气变化;德国气象学家说,高空情况操纵了天气变化;北欧的挪威学派则专门研究大气团块。你现在应该做的是多涉猎气象、气候、地质、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才能找到突破口。”

为了全面掌握气象科学方面的知识,竺可桢攻读了和气象相关的十多门课程。课后,他到一家又一家的书店里去寻找和气象学、地理学相关的书籍,买回了一大堆书。别的留学生参加各种聚会、运动会、演讲会,竺可桢就一个人在图书馆读书。在哈佛的这一年,时间过得特别快,竺可桢学习的知识也特别丰富,他感到一生奋斗的科学目标已经完全确定。


1956年9月,竺可桢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的第8次国际科学史大会上致辞.jpg

1956年9月,竺可桢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召开的第8次国际科学史大会上致辞


到1914年的冬天,竺可桢已经在哈佛大学生活了一年半的时间。虽然每天专注于气象科学的学习,但他依然坚持着自己中学时的习惯——锻炼身体。这天,他还和平时一样去操场上跑步,跑了几圈之后,突然觉得腹部疼痛、恶心、想吐。他以为是跑步造成的肠胃不适,赶紧回到宿舍,躺在床上休息。可是,下腹部的疼痛感越来越强烈,他只好忍痛走到了校医务室。医务室的医生简单地检查了一下,就知道是阑尾炎发作,必须进行切除手术。竺可桢被转到了剑桥市区的医院做手术。

竺可桢躺在病床上,心里却挂念着多灾多难的祖国。青岛和胶州湾还在德国人的手里,日本又侵占了山东全省,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才能够富强起来,不再受西方列强的欺侮呢?病中的竺可桢又想起了自己的故乡东关镇。记得小的时候,生病发烧,母亲总是用她温暖的手把自己抱在怀里,父亲也会去河边捞鱼给自己煮鲜美的鱼汤。如今,母亲已经去世,父亲已然老去,而自己却远在千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朝思暮想的国家?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自己魂牵梦绕的家乡呢?


获得硕士学位

竺可桢病好之后,就开始考虑自己的硕士论文研究的课题了。他和自己的导师麦克阿迪商量之后,决定将硕士论文的课题定为:中国雨量研究。因为对于中国来说,雨量异常而造成的旱灾和洪灾,是中国最重要的自然灾害。然而,这个课题研究起来并不轻松,当时的中国气象科学可以说是从零开始,竺可桢没有任何相关的测量数据。于是,竺可桢就想到可以借鉴其他国家的雨量研究成果,用他山之石来解决中国问题。于是,为了能够尽量多地掌握各个国家的雨量资料,竺可桢在 1915 年的上半年,用了整整半年的时间去各个图书馆查阅资料、去各个气象台考察和实习,忙得马不停蹄。

兰山是靠近哈佛大学的一个气象实习监测点,也是竺可桢最常去的地方。有一段时间里,他每天早晨从哈佛广场乘地铁到达兰山脚下,再用一小时爬到兰山山顶,整整工作一天再下山。在这座小山上,竺可桢熟练地操作着各类气象仪器:天气室、观测场、风向杆、百叶箱、放球室……获得了第一手的气象材料,使他的论文创作有了实际测量数据作为依据。每次离开兰山,竺可桢都忍不住要回头看一看,他憧憬着,自己的祖国也能有这样设备完善的气象台,也是在一座美丽的小山上。

直到这个时候,中国也还没有自己的气象台站网。虽然法国教会在1873年曾在上海徐家汇建立气象台,但这里所收集的气象情报主要是为西方国家所用。竺可桢能用到的最新资料就是该台去年(1914)编的《中国十一年来之雨量》(1900-1911)。从这些资料里面,竺可桢发现,影响中国雨量多少和分布状况的因素有三个:季风强弱、地势高低和风暴路径。他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写成了三篇论文,于1916年发表在美国《每月天气评论》上,引起了当时美国气象学界的注意。接着,他又在《科学》第二卷第二期发表了《中国之雨量及风暴说》。

这些成果的取得,同竺可桢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也促使他向着气象学的高峰不断攀爬!1915年,竺可桢在哈佛大学研究生院获得了硕士学位,并开始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加入中国共产党

1918年,竺可桢怀着一腔报国为民的激情回到祖国,相继在浙江大学、南开大学、气象研究所等单位从事教育和研究。

新中国成立之后,以竺可桢为代表的很多学者和科学家都对加入中国共产党心存向往。1958年3月,在中国科学院工作的四大科学家——李四光、陶孟和、竺可桢、吴有训共同发表声明:力争转变成为工人阶级一员,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src=http___pic4.zhimg.com_v2-4b03d222610075e9fa3564ffc2e5613f_1200x500.jpg&refer=http___pic4.zhimg.jpg


1962年6月,竺可桢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为此,郭沫若还热情地创作了一首诗歌赠送给竺可桢,赞扬了竺可桢的精神:

雪里送来炭火,炭红浑似熔钢。老当益壮高山仰,独立更生榜样。

四海东风驰荡,红旗三面辉煌。后来自古要居上,能不发奋图强?

成为正式党员的竺可桢,感觉到肩上的责任更加重大,他一直坚守着一个党员的神圣职责。他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1974年年初,病危中的竺可桢叫来小女儿,让女儿将自己的最后一笔党费交给组织。原来,从1966年开始,竺可桢便把每个月工资的1/3 存进银行,这笔存款已达到万元,这在当时是一笔巨款,表现出这位气象学大师对党和人民的无限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