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八节往事
若有人问我: 现在日常生活中的那么多的节日,让你记忆最深刻、最难以忘怀的是哪一个呢?
答: 不仅是难以忘怀,甚至可以说是刻骨铭心!那就是——三八妇女节。
那是我们到东北建设兵团三年的时候,1972年的3月8日,那一天,我所在的十四连,做出了少有的人性化安排:全体女生休息一天,男同胞不得享受。 但是这一天,食堂两顿饭,并且晚餐是全连会餐,集体改善伙食。所有对当时有记忆的人都知道: 不休息的男同志,就这个饭点,能去干些什么呢?无外乎就是做做样子,不去和女同胞争节日的待遇、象征性地干些活。
之所以令我刻骨铭心,必然有其不同凡响的事情发生。早饭后不久,突然接到通知,临时决定让我们去两辆马车拉石子(我当时被借调到大车班跟车)。地点是“向阳河”对岸的河滩上。
这条“向阳河”,原名叫什么记不清了。当时团部门前有一条大路,取名曰“向阳路”。随之,什么“向阳山”、“向阳河”便叫开了!只要是愿意,都可以叫做“向阳XX”,很是时尚。
那一年的那一天,是不多见的好天气,就是常说的“冬日暖阳”。我们四个人(两个赶车的,两个跟车的),记忆中赶车的是两个早我们一年下乡的哈尔滨知青。那一个跟车的是谁,实在想不起来了。
套好车出发,看到女知青们洗洗涮涮,一派轻松休息过节的样子,羡慕的目光里,多少带有一丝丝的嫉妒。我们到达地点,装车,返回,都特别的顺利。心里都知道,早一点回去,别误了下午三点的会餐。这就是当时干活最大的动力!顺着原路我们返回了。
不承想,下一刻令我永远难以忘怀的时刻出现了。前面说过,这一天是少见的暖和的一天。在回来过河的冰面上,有一处脸盆大小面积的积雪融化了。前面的马车未见异常顺利过去了,我们的车紧随其后,前车后辙。当时马厩的人都知道,我们的那个辕马个头特别大,体重自然也是大很多。别的马都没事,仅有它超过了当时冰的承受能力,猝不及防掉进了冰窟窿里。由于我们两个人分别坐在辕马后、车辕与车板衔接处两侧,我们俩的膝盖以下,瞬间也随之掉进了冰窟窿。我们俩条件反射般一步跃上了冰面上。再看那大辕马,这时的两个前蹄拼命的拍打着冰与水边缘,求生的欲望,动物的本能!好多年后,在电视的画面上,看到破冰船工作的情景,我就想起这个时刻。
当时,看着在冰窟窿里的马在毫无章法地挣扎,我的脑海里一片空白!由于车厢卡在冰窟窿边缘处,整体没有坠入河中。我们首先将前面的三匹套马的夹板扣打开,将其牵走。而要想将冰窟窿里的大辕马解救出来,谈何容易!要把马肚带解开,再将套包前的夹板扣解开,最后,再拽着缰绳努力把大辕马弄上来!
由于求生的本能,辕马几乎一刻都没有停止挣扎!我们几个人一直都在试图接近大辕马,以求解开那两个扣,但多次未果。这时,我们几个着急得满头冒汗,根本就想不起什么会餐的事。
一段时间后,疲惫不堪的辕马,脖子一直都保持在冰面以上,虽然还在挣扎,但幅度小了许多。我们瞅准时机,一人趴在马背上,两人扶着他去解开扣。谁料想,皮质的扣带经冰水的浸泡,死死地箍在上面,人力根本无法撼动!好在我们人人都有刀子。虽然这不能算是急中生智,事后想想,除此别无它法。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奇迹般的将大辕马弄出了冰窟窿。紧接着,我们又想把那个车拽出来。现在想来,这真是痴人说梦,异想天开。不知不觉间,太阳快要消失在西方的地平线。我们的棉裤在慢慢的变硬,形成一个冰桶状。我们意识到:异想无法天开。还是先回去吧。于是,便骑着马赶回连队。此时,浑身着急出的热汗,早已冰凉。加之精疲力尽,只能俯身在马的脖子上。到了连队的宿舍前,都不知道是怎么从马背上下来的。腿已经被冻僵的棉裤箍住,无法打弯,好像是同屋的室友们把我抬到宿舍。放置在炕头,靠在火墙上。好几个人帮助将棉裤,毛裤,一点点地脱下来,并从外面弄来了积雪,给我揉搓双腿,才慢慢缓过来。
试想,经历了这一幕,任谁,恐怕都会和我一样:只要记忆尚存,都是铭记在心的!那难忘的三八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