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的罗汉菜
农历四月十五日,是藏传佛教的传统节日,藏语称“萨噶达瓦节”,南传佛教称“卫塞节”,意为月圆日。雍和宫称为“释迦牟尼佛千供法会”。这一日,对于僧俗信众来讲,是一个极不平凡而又神圣的日子。它与佛陀一生中三件重要的大事即诞生、成道、涅槃联系在一起,是个三期同庆的吉祥日子。1990年5月,在时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倡议下,汉传佛教各寺院也将农历四月十五日定为佛陀纪念日,称“佛吉祥日”。
雍和宫从农历四月十三日开始举行法会,四月十五日是正日子,在各大殿内的佛像前,僧人们将数百盏酥油灯一一点燃,案前置铜奔巴壶,内盛甘露水。四周环绕着铜水碗,各种鲜花、供果以及用粑糌、酥油塑出的五彩缤纷的花草等。各种供器、供品均寓意一千,以示千供。全体僧人要在殿堂内诵《无上供经》、《千供经》等经文。据佛经记载,若在这一天做一件善事,念一遍六字真言,等于平常做三万万件善事,念三万万遍真言。正因为如此,僧俗信众都愿在这一天积累一份功德。所以,这日来寺院内朝佛、听经的人特别多,他们怀着对佛祖至诚的心和“乐善好施、利益众生”的美好愿望,进行布施、转经轮、绕寺等活动。
雍和宫在这次法会进行间,僧俗要顺时针绕殿3周,礼敬祈福。
时至中午,还要进行舍斋,供来到寺院内的僧俗人士受用。这顿斋饭为素斋,菜名称“罗汉菜”,即以黄花、木耳、香菇、冬笋、面筋、玉兰片、荸荠、豆腐、白菜、胡萝卜等合煮在一锅,再加少许素油而成,这是别具风味的素筵。
罗汉菜名称的来历
唐宋以前罗汉菜制作相对简单,是将选用的原料合煮一锅即成,后因大的佛事活动,诸如讲经、受戒、礼佛等,使之制作逐渐丰盛讲究起来。至清代,罗汉菜成为宫廷御膳房常做的名菜。慈禧太后对“罗汉菜”喜爱有加,故出现了“罗汉全斋”“罗汉菜心”“罗汉豆腐”“罗汉面筋”等素食。清人薛宝辰《素食略说》云:“罗汉菜,菜蔬瓜之类,与豆腐、豆腐皮、面筋、粉条等,俱以香油炸过,加汤一锅同焖。甚有山家风味。太乙诸寺,恒用此法。”
经考察,罗汉菜的典故有二,其一,相传古时候一寺院众僧外出化缘,当回到寺院后,每人所得甚少,无法单做成菜。此时,一僧建议混合成一道菜,当即数人头,正好18人,故名“十八罗汉菜”。
其二,与释迦牟尼的弟子十八罗汉有关,意为此菜由十八罗汉加持或者施舍而成。其中精选各种素菜为原料,一般为十八种,与“十八罗汉”同数,也是对罗汉广为行善、弘传佛法的敬仰,从中可以看出僧俗信众对于罗汉形象的亲和之感。
食素斋,保持清净之心历
“素”乃清净、简单、朴素之意,“食素”即食清净、简单、朴素的食物,以此培养佛教信众的慈悲之心。“素”之针对的词是“荤”,其中,“荤辛”本意指植物类中葱、蒜、韭等刺激性强的食物,为戒律所禁止食用的,而“荤腥”的“腥”则指肉类。
《清稗类钞》载:“寺庙庵观素馔之著称于时者,京师为法源寺……”至道光年间,京城民间还出现了素菜馆。寺院素菜最为著名者即“罗汉菜”,亦称“罗汉斋”。
其实,生活在雪域高原、蒙古草原的蒙藏佛教僧众,在每日饮酥油茶、奶茶的同时,一般不戒肉食,这首先是由其所处的生活环境决定的。因为蒙藏等民族主要是“以乳酪为饮,畜肉为粮”从事畜牧业生产的民族。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高原、草原上,逐水草而居,与牛羊为伍,靠牧业为生。地势高旷,气候寒冷,生存的需要,决定了他们的饮食结构。但是,作为藏传佛教信众,要食“三净肉”,即“眼净、耳净、心净”。其本意是不杀生的慈悲精神。这一日布施、食罗汉菜也表达了僧众敬佛、持斋守戒和爱护生命、保护自然的清净之心。
食罗汉菜
是与自然融合与万物共生的回归
《药师经》云:药师琉璃光佛在行菩萨道时,发下了12条大愿。其中第11条为:“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诸有情,饥渴所恼,为求食故,造诸恶业……我当先以上妙饮食,饱足其身,后以法味,毕竟安乐。”作为僧俗四众弟子,做“罗汉菜”舍斋,表示对佛祖的虔诚纪念,也有洁净众生心灵之意。食罗汉菜,以香积为引,佛道为灯,素食为依。素养静,静定生慧,在素食中体味禅悦,除却杂陈,身心清净,从而在禅悦中品味生活。
雍和宫老僧人在用斋动筷之前,总会合掌默念经文,这是供养上师、佛菩萨,也是布施众生和未来成佛的自己,同时又是感谢大自然的恩赐,因为每粒粮食都来自众生的供养。一日3餐,是功课,亦是修行。人们在咀嚼每一种食材中,渐渐品出了食物真正的滋味,是一种与自然的融合、与万物共生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