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的新高地 ——河仁慈善基金会助力武夷山国家公园建设纪实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碧水丹山的武夷山再添一殊荣。对于武夷山人,殷殷的嘱托尚在耳边,振奋的消息又鼓舞人心。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第一站就来到了武夷山国家公园。他站在国家公园的智慧管理中心,察看智慧管理平台运行情况,并殷殷嘱托:“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目的就是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保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护生物多样性。”
2021年10月12日,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中国正式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武夷山国家公园列入5个首批之列。第一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标志着国家公园体制这一具有全局性、引领性、标志性的重大制度创新落地生根,也标志着我国国家公园事业从试点阶段转向了建设阶段。
武夷山国家公园经第三方专家组评估验收,获得95.5的综合得分,在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中排名第二。
武夷神韵
武夷山国家公园自2016年6月被列入全国首批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一,经过5年多的努力,能够顺利晋级,固然有各级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推进,有省林业局到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乃至武夷山人的探索创新和奋发有为,还有鲜为人知的民间力量的参与。
青山碧水 摄影/陈美中
河仁慈善基金会助力武夷山国家公园建设,就是一个典型案例。
一
河仁慈善基金会是由福耀集团董事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曹德旺将其个人所持的3亿股福耀玻璃股票于2011年5月捐赠创立的,“生态环境保护”是其慈善捐助的七大领域之一。回顾近11年发展历程,在河仁慈善基金会主办或参与过的较具社会影响力的项目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助力国家公园体制建设项目。该项目是河仁慈善基金会与美国保尔森基金会合作开展环境保护的重点项目之一。
谈到河仁慈善基金会关注生态环境保护的缘起,要溯源到2014年年初。曹德旺先生应美国东西方中心邀请,参加夏威夷的东西方慈善论坛。在会上,他认识了美国前财长保尔森夫妇。并与他们单独开了一个早餐会。曹德旺说,他与保尔森同龄,保尔森为人却十分谦和,是位环保专家。保尔森退出政坛后,成立以他名字命名的慈善基金会,致力于支持有利于加强中美关系的各种经济和环境方面的研究和项目,包括关注全球的环境保护,如支持中国加强湿地保护、为中国的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提供技术支持等。
那个早餐会开得很成功,通过近距离的接触,曹德旺暗自将河仁慈善基金会与保尔森基金会作比较,觉得保尔森基金会救助的族群,无论是从高度上,还是数量上均超过他的基金会,自此心中立下向其学习的意念。当保尔森基金会与国家发改委就国家公园体制研究有合作意向时,曹德旺与保尔森一拍即合。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明确提出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标志着建立国家公园上升到国家战略。随后,国家发改委会同财政部、原国家林业局等13个部门联合印发《建立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提出在9个省份开展“国家公园体制试点”。
福建省所辖的武夷山,是我国唯一一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又是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保护地,还是我国常绿阔叶林保存最完整的地区之一。早在上世纪80年代,在邓小平同志的亲自关心下,武夷山建立了全国第一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积而高,泽积而长。”共记录野生高等植物2799种,野生脊椎动物558种。其中,有红豆杉、水松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4种,鹅掌楸、香果树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48种,堪称“天然植物园”;有黑麂、黄腹角雉等列入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8种,有白鹇、短尾猴等列入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78种。武夷山成为“世界生物之窗”和我国陆地11个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之一。将福建省列入9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省份是实至名归。
2001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率先提出建设生态省战略构想,十多年来,出台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坚持不懈推进全国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福建森林覆盖率66.8%,持续43年居全国首位;福建率先在全国推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好山好水好空气”,福建生态文明指数全国第一,福建植被生态质量全国第一;福建森林城市实现国家级和省级“两个全覆盖”……将福建省列入9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省份更是当仁不让。
2014年6月8日,河仁慈善基金会与保尔森基金会签署“生态合作伙伴关系框架协议”。
第二天,保尔森基金会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北京举行签约仪式,正式宣布为期三年的建设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合作框架。由河仁慈善基金会出资1000万元,双方与国家发改委合作,共同支持开展当时国家公园体制建设试点专题项目和两期到美国的培训。
亨利·保尔森在签约仪式上表示:“在美国,国家公园是激发美国公众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的一个重要源泉。国家公园被珍视为美国人民共同拥有的宝贵财富。我们非常荣幸能帮助中国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使中国保护地体系分类更加科学,保护更加有力。”
武夷山天游峰云窝石刻群 摄影/刘达友
河仁慈善基金会与保尔森基金会携手之后,在国家发改委指导下,率先在武夷山开展了国家公园试点最优空间规划研究项目。
二
众所周知,国家公园的概念起源于美国,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就诞生在1872年的美国。目前,全球已有15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超过3300个国家公园,总面积约400万平方公里。
我国在21世纪提出建设国家公园,肯定是有别于其他国家,对此,国家林草局(国家公园管理局)咨询专家、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原局长、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认为,中国独特的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中华民族的特质和中国的现行制度,使得中国的国家公园建设具有鲜明的国情特点,同时,也需要借鉴美国和其他国家的理念,中西方国家公园还可以交流互鉴,共同进步。
项目确立以来,合作双方多次联合深入实地调查研究,与福建省试点建设方案编制小组交流协同。并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等签订的《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政策研究》等4个子项目付诸具体实施。
2015年10月25日,河仁慈善基金会与保尔森基金会联合在福建武夷山市举办了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方案研讨会。来自美国、巴西的国家公园管理局官员和专家学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清华大学的专家学者,福建省、南平市和武夷山市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福建省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建设方案编制小组负责人等,共80多人参加了会议。
福建省、南平市及武夷山市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此次研讨会。时任福建省副省长黄琪玉和南平市市长林宝金等领导莅会指导并发表了讲话。
武夷断裂带雄姿 摄影/ 黄海
在前期合作的基础上,召开此次研讨会,旨在进一步集思广益,借鉴成功经验,推进项目顺利快速进展。会上,福建省编制小组介绍了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区试点实施方案,子项目实施团队负责人分别就武夷山试点区管理政策研究和武夷山国家公园与自然保护地群落规划研究作了报告。来自美国、巴西的三位专家分别围绕:协调国家公园的经济价值及其与周边社区的关系、合理构建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保护地与国家公园体系介绍了各自国家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给了与会者借鉴与启迪。
设立国家公园体制,是以生态保护管理体制创新为突破口,创出一条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独特的创新发展之路。通过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实现国家对自然保护地的统一设置和管理,打破以往“九龙治水”的局面,形成相互联系的有机保护管理体系。
在我国共有各种类型数千个保护地,包括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保护地总面积约占中国陆地国土面积的18%,高于世界平均水平。这些保护地却因法律、政策和管理等障碍,未能充分发挥其在保护中国丰富且独特的生物多样性、重要生态系统和珍贵文化自然遗产资源等方面作用。
武夷山国家公园试点区同样存在这一问题。域内原先有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5种类型保护地。当2016年6月国家发改委批复《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试点实施方案》后,福建省委、省政府即整合福建省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武夷山景区管委会有关职责,组建由省政府垂直管理的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并于2017年挂牌成立,实现了机构整合和统一管理。
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在随后开展了许多探索和实践:在管理上坚持统分结合,整合原有各类自然保护地类型,实现统一、垂直、高效管理,根本解决政出多门、职能交叉、职责分割的弊端;在保护上坚持精准高效,开展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按功能区实行差别化管理,文章前面提到的智慧管理中心,就是对规划总面积1001.4平方公里的国家公园,实现了“天地空”全方位、全天候监测管理,并探索资源保护购买社会化服务试点;在发展上坚持互促互赢,建立社区协调发展机制,一体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建设,开展特许经营、商品林收储等改革,积极探索山绿与民富共赢的绿色发展之路。
三
朝花夕拾,春去冬来。
3年合作时光很快过去了,收获不只是一本本编制的文本,还有专家学者真知灼见的落地见效。
在河仁慈善基金会与保尔森基金会第一期合作期间,支持的18个研究和能力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包括国家公园体制、体系建设等,尤其是对参与编制《国家公园体制建设总体方案》的政府有关部门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进一步完善中国的保护地体系,使分类更加科学、保护更加有力,实现武夷山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在共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促进中美两国的民间交往。同时,也为双方第二期合作奠定了基础。
2017年6月9日,双方第二期合作协议开始生效,为期三年。河仁慈善基金会再度资助1000万元人民币。
在合作的项目中,支持制定《中国国家公园体系能力建设计划》,并邀请中外专家开展两期培训活动。继续在全国最具生态系统代表性和保护意义的3至4个候选区(含武夷山国家公园),支持开展国家公园体制和体系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为其他国家公园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其中,聘请在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工作了40年,并在2009-2017年期间担任管理局局长的乔纳森·贾维斯,他认为,建立起训练有素的专业化管理队伍和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国家公园管理体制成功的关键。
在历时6年的合作研究中,武夷山生物多样性保护不仅持续稳步推进,而且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正从蓝图变为现实。这个案例为建设国家公园贡献了一份民间的力量,同时也诠释了人类共同建设地球生命共同体的理念。
据武夷山国家公园于2020年4月、2021年4月分别启动两栖爬行动物资源本底调查和为期三年的生物资源本底调查,取得阶段性成果,已查明的高等植物936种、脊椎动物463种、昆虫1079种、大型真菌164种、地衣77种。尤为可喜的是,新发现无凹带蜉金龟、武夷山毛泥甲、武夷山诺襀、三叉诺襀、武夷林蛙、多形油囊蘑等11个新物种,不断刷新生物多样性记录。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通过5年多试点建设,坚持生态保护第一,实行最为严格的生态保护措施,试点任务圆满完成。省林业局副局长、武夷山国家公园管理局局长林雅秋日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试点区森林植被原真性、完整性得到加强,森林覆盖率达96.72%;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增加;地表水、大气、森林土壤等各项指标均达到国标I类标准。
武夷山国家公园今后将围绕“生态文明体制创新的典范、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的典范、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社区发展互促共赢的典范”目标去努力、去奋斗,辖区内的黄岗山不仅是我国东南大陆最高峰,还有志于将成为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新高峰。
国家公园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建设美丽中国有了新样板、新高地。如今,国家公园正成为国家的一张名片,彰显着国家对自然的态度,彰显着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方向,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体现中国担当。
国家公园是既坚持国家代表性,又坚持全民公益性。而全民公益的前提则是全民参与。只有坚持全民参与,才能形成共建共享的生态文明新理念。只有人人是主人,才能处处是环境。建立“国家公园”,固然有领导、机制、资金上的优势,但民间的力量同样不可偏废。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创新合作治理模式,鼓励和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完善志愿者服务体系,健全社会捐赠制度,增强人民群众自然生态保护意识。国家的概念一旦与全民参与、人人担责联系起来,则会更为具象,产生无穷伟力。“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国家、政府主导,但更需要全民共商、共管、共建,才能共享青山绿水、蓝天白云。
未来,还会有更多的国家公园在路上。
未来,还需要更多的民间力量伸出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