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散记潘家园

作者简介:

高洪波

儿童文学作家,诗人,散文家。北京大学首届作家班毕业。历任中国作家协会办公厅副主任、《中国作家》副主编、《诗刊》主编、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中华文学基金会理事长,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全国政协委员。现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主任。出版《大象法官》、《鹅鹅鹅》、《吃石头的鳄鱼》、《喊泉的秘密》、《我喜欢你,狐狸》等14部儿童诗集;《波斯猫》、《醉界》、《人生趣谈》、《高洪波军旅散文选》、《墨趣与砚韵》等30余部散文随笔集;《鸟石的秘密》、《渔灯》、《遇见不不兔》等11部幼儿童话;《鹅背驮着的童话——中外儿童文学管窥》、《说给繆斯的情话》等2部评论集以及诗集《心帆》、《诗歌的荣光》等及《高洪波文集》(八卷本)。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冰心奖、陈伯吹奖等奖项。


小引

节假日常会去逛潘家园。

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被人称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处古玩集散地,或者制假售假最大窝点。更有好事者进行过统计,称此市场旧称“鬼市”,但较昔日规模扩大若干,每周六、日两集,人流10万许,若以人均耗金百元计,此市场流动资金几达千万元,为京城一大景观也。

我从上世纪90年代初迷恋集藏,从扇面、印章、瓷器、杂项等进入,至90年代中叶发现潘家园,当即便被其独特魅力所吸引,购得心爱物件若干,以后一发而不能自制,且与玉器投缘,7年间购置许多,真伪各半。后举家迁居至潘家园小区,得地利之便,如鱼得水,如虎逢羊,如渴行者遇甘泉,如大热者宿浓荫,逛旧货市场浑似闲庭信步,喜爱之物,唾手可得,讨价还价,妙趣无穷,室内顿显拥塞。然每一物件背后,都有若干故事、许多联想直至破译和发现,今择有趣者细说一二,权当做与友人品茗闲聊。

民国时画人兼官人周肇祥曾著《琉璃厂杂记》,记下了当年琉璃厂的若干往事,照我看来,今日潘家园即昔日琉璃厂之翻版、扩大和延续,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再现,是怀旧者、投资或投机者、艺术爱好者,更多是收藏者的天堂和福地,也是新时期以来,北京生活的一处浓缩景观,是变化和发展的大时代之投影。

故与潘家园旧货市场比邻而居,诱惑多多,乐趣浓浓,余暇融入市井,诸多烦恼一一化解,亦为养生之道也。是为小引。


DSC_8751.jpg

买假记

对于收藏者而言,买假俗称“打眼”,一个生动而形象的词,自己打自己还是被别人打,另论。但这是一个必然和自然的过程,又叫“交学费”。

1995年夏天,我开始逛潘家园,首次是陪台湾画家兼诗人楚戈先生,他同时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青铜器专家,同逛者有北京画家古干,可以说是古干把我领进潘家园的,他喜收木匠用的墨斗,那一天就买了四五把之多。

楚戈喜玉,且出手大方,200元一块的小玉件,在他眼中便宜无比,一口气买下若干,大多是明清件,说拿回台北送朋友,是一份厚礼。

楚戈购玉的热情传染了我,开始关注各类玉件,并拣自己喜欢的进行选购,这一来不打紧,竟有些刹不住手,胡乱买下的玉件,大多是凭一种冲动和直觉,或者随口讨价还价之后的妥协。但没想到买到手的玉件,经一位朋友欣赏过后大加夸奖,便有些飘飘然起来,殊不知,这种飘然之感正是买假陷阱。

那一日,已近集市的尾声,我骑车去凑热闹,尾集人气渐散,或许能碰到急于离京归乡的货主,甩卖亦未可知。抱着这样一种心理,我走入市场匆匆扫描,可能我的神态引起别人的注意,几个操河南口音的小伙子怯怯地围过来,极神秘地问我:“要不要高古的玉?”

那几日,我每夜攻读各类介绍玉器的书籍,满脑子是商、周和战国玉的造型,对“高古”二字十分敏感,河南又恰巧是殷墟及妇好墓的所在地,河南口音便有一种古文化的内蕴,让你凭空产生一种亲切和信任感。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在几个纯朴亲热的河南小伙子的簇拥下,我买下了一种商代风格的玉龙佩,臣字眼,双阴线,准确说叫“玦”,更了不起的是,这块玉居然像烧过的鸡骨一样洁白光滑,人称“鸡骨白”。

河南小伙子们开价3000元,我还价500,他们争让一番,以一种大度豪爽的姿态,把这件“商代玉玦”忍痛交给了我,他们的眼中满是诚恳,说以后一定和我交朋友,拿到钱后点都不点,很江湖的样子。

这件“鸡骨白”自然是假到家的玩意儿,而且在河南批量生产,我几乎用百倍的价格买假的同时,也买到一种经验:凡热情过度的推销,背后注定有诈。


请佛记

我不是佛教徒,但由于平生爱读丰子恺先生的文章,恰巧丰先生是弘一法师李叔同的弟子,虔诚的佛教居士,在读他的散文的同时,不知不觉会被子恺先生深厚的学养和佛心所感动,对佛教这种和平主义至上的宗教产生出一种尊敬。

佛像在潘家园旧货市场很多,质地驳杂,从铜、石、竹、木到玉、瓷直至紫砂,可以说是应有尽有。对于佛像叫“请”不叫“买”的知识,得之于幽默大师侯宝林的相声段子,那脍炙人口的相声产生于破除迷信的时代,针砭力之强是显而易见的。

我首先请的是一尊紫砂罗汉,年代属于清中期左右,罗汉长须,广额,大笑的模样,衣纹线条流畅,刻工十分有力,他背倚怪石,神态坦然且骄傲,那神情似曾相识,定神一想:太像艾青老人了!

说来也巧,这尊像艾青的罗汉正是在艾老作古后的第七天请到的,后来艾丹到我家中小叙,我请他过目,连艾丹也承认这罗汉有几分像他父亲,多奇妙的一次邂逅!

后来,我陆续请到几尊佛像:有龙泉窑的伏虎罗汉,制工精美,罗汉手持一环,神情猛悍,身下猛虎则介乎于狮虎之间,烧制得栩栩如生,让人爱不释手;有明朝的玉制苦行僧人,低首沉思,以右膝撑住下巴,那感觉就像罗丹的雕塑《思想者》一样,只不过这尊玉罗汉早了好几百年;有大理石的佛头,神态安详宁静,一睹之后,百念俱消,眉宇间仿佛有一种圣洁之气向你内心深处注入,感觉十分的奇妙。

最近逛潘家园,从甘肃一位小伙子手中请到一尊石佛,造型古朴,这石佛是一副笑模样,头上有戒疤,衣饰则类汉唐,捧在手中十分压手,一位懂行的朋友告诉我,这石佛应是西域一带的作品,而且是佛教传入中国初期的典型,古朴、大气,甚至显得笨拙实在,像霍去病墓前的石雕一样。

这个断定令我十分惊喜,便将石佛擦拭干净,置于明亮的窗台上,与它相伴的是一块太行山的虎皮石,石佛伴石头,石头陪石佛,同样的质地,同样的古老,它们在一起肯定有无尽的话语。

仔细一想,从紫砂笑罗汉到这尊汉代石佛,跨越千年的笑容上,必定有佛家永恒的教义,笑面人生,许是一种必然的承诺吧。

玉璧记

中国玉器中,顶数玉璧使用率最高。而玉璧的价值,譬如“和氏璧”,值十五座城池,加上蔺相如一腔热血和爱国忠君的赤诚,所以,后人才有“连城璧”之说。

和氏璧的故事背后是卞和的悲剧,他为这玉而断手折足,徒剩悲泣,实质上是人才不为君主赏识的亘古矛盾,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浩叹。有趣的是,我就碰上了这样一枚玉璧。

潘家园旧货市场摊位极多,每个小贩占一席之地,摆放上自己的货物,任人选购。他们神情或严肃或沉稳或笑容可掬。有的还齿牙伶俐,贬损有加,这类小贩多为天津人;有的口无二价,斩钉截铁,这类小贩多为东北汉子。在这诸多商贩中有一位大汉,身高几达一米九十,着蒙古袍,亮蓝色的帽子,十分扎眼,这是一位有着蒙族血统的贩子。他的面前有着一批红山文化特征的石器,辽金风格的马具,有时还有不知从哪一座喇嘛庙里采购到的蒙文佛经、念珠,总之,这位叫巴特的大个子是潘家园旧货市场的一道风景。

巴特的脚下放着一块石璧,大若一个中号的盘子,中间有孔,四边斜磨成刃状,从器型上判定,应是新石器时代的一种器物,只是石璧色泽黝暗,看上去不美观,故而,这块石璧搁在巴特脚下,足足有好几个月。

每见到买主,譬如像我这样熟悉的客人,巴特总向我们推销这块石头,他认真地说这不是石璧是玉璧,他指天发誓,说石化的只是外壳,内里笃定是玉……掂掂巴特急于推销的宝贝,虽然价格不贵,但谁也下不了决心,石与玉之间毕竟有本质的区别。

忽一日见到巴特,见到巴特的同时也见到一块似曾相识的大玉璧,五彩焕然,磨制一新,一问,果然是从前那块不起眼的石璧,由于无人问津,巴特一气之下请一位河南朋友进行打磨,打磨过后,虽然毁坏了昔日古拙的历史感,但玉质毕现,摸上去温润无比。

我买下了这枚硕大的玉璧,玉璧上还保留着一块小小的石质斑痕,证实它昔日丑小鸭般的身份。而今,这玉璧已不再具备新石器时代的特征,只有像我这样曾无数次目睹且熟视无睹过的人,才有可能买下这件被毁坏过的玉璧,买下的同时,也买下了一段历史,一个故事,一种哲理。


水胆玛瑙

关于水胆玛瑙这一题目,我写过两次,这意味着水胆玛瑙不断进入我的视野。记得第一次遇到的水胆玛瑙,是一位同事赴河南出差,由一位石友陪同上街购石,见到水胆玛瑙这种奇石,同事大喜过望,一口气买下好几枚,归京后特意赠两枚于我。这种剖成半圆形的水胆玛瑙,水在石中,一目了然,但隐约能看出注水的痕迹,何况过了没多久,水就神奇地消失了,买石的同事好一阵懊恼!

搬到潘家园小区之后,在两年前的一次闲逛中,我在一处河北人的摊位前站定,站定的原因是有好几个人在捧定一件东西观看,然后是讨价还价,没有结果,待那几个人走后,我把这件沉甸甸的东西拿在手里细看,才知是水胆玛瑙雕就的童子抱葫芦。两个古装男童,头碰头地伏在一个硕大的葫芦上,他们的脸上是灿烂的、顽皮的笑,臂上有一串铜钱。葫芦不只一个,主体大葫芦之外,还有梗上的四只小葫芦和几片精致的叶子与须子。

迎着阳光一看,大葫芦里闪动着一片水影,一晃动,依稀有远古的水声——真是一件好宝贝。从工艺上判定,是清代的作品,年代不算久远,但这样大的一枚水胆玛瑙上雕下如此繁复的人物和植物,本身就具有了收藏价值,更何况这是一枚漂亮的摆件,艺术及观赏价值就更甭提了。

也许看我实在喜欢这物件,略一讨价还价之后,河北人爽快地卖给了我,这几达一斤重的玛瑙艺术品,成为我一件得意的收藏。

忽一日乘飞机外出,在首都机场候机时闲逛,见到一处工艺品商店内玉件颇多,自然也有几件水胆玛瑙,置放在高高的柜台上,标价均在万元以上,无论雕工还是造型,都显得平平。出于好奇,我请女服务员取下一观,那女孩子犹豫着,看了我几眼之后,说这可是珍贵的水胆玛瑙,太贵重了,您要真的想买,我再取给您……

我真的不想买,只想看一看而已。女孩子没有满足我的愿望,可她怎么知道我已经获得了另一种求证后的满足呢!

书上介绍水胆玛瑙:“系岩浆喷发后,将内陆湖水分包裹其中形成的球形块体。经地层运动、撞击后,玛瑙胆液留下完好无缺的实属不多。”这一来,我的童子抱葫芦愈加可人。


渔翁记

渔翁是中国传统工艺品中比较受欢迎的题材。我琢磨不外有以下原因:一是渔樵耕读,乃儒家文化中一种散淡的理想,渔置于首位,可见其重要;二是渔翁皓首擒鱼,一则象征长寿,二则象征富裕,鱼者余也,属吉祥物件中最有趣的一种。

有一段时间我拼命寻找玉鱼,各种时代的造型,哪怕是仿制品,也一概收入囊中,但我没料到会极偶然地买到一尊雕制精美的渔翁。

在巡视潘家园地摊时,我的习惯是目光朝下,只看货物而不看摊主,那一日也属缘分,当我把目光抬起,向摊位主人守定的小木柜张望时,先看见的是一件粉红色的石雕,属芙蓉石,所雕者为一渔翁,斗笠竹纹极细腻,竹竿凸现,几尾鱼神态逼肖,仿佛刚从水中被不情愿地钓起,尾巴梢儿浑似滴着水,更妙的是渔翁的脸型,像极了一个著名演员蓝天野!

DSC_8550.jpg

再一看守定摊位的主人,是一个略显几分腼腆的南方青年。拿起这尊石雕,询问一下价位,竟然比我心目中判定的低了一倍。忍住心中的喜悦,一点儿没还价就把这尊极精美的渔翁买了下来。

回到家中仔细刷洗,许是年代久远,刀缝中夹带着许多黑色的油腻,使粉红色的石质有几许苍凉。再细看石雕,才发现无名匠人居然在这小小石雕渔翁身上安排了五条大小不同的鱼儿。脚下蹦跳着一条,嘴巴大张,仿佛刚刚出水;肩上竹竿拴定两尾,较地上的鱼要大一些,也是活泼泼的模样;手中的渔篓不知盛有多少鱼儿?只见两条鱼的尾巴被渔翁握定,姿态在取与放之间,你可以理解为一钩双鱼,正被得意的老汉置于篓内,也可视为老汉从渔篓内取出两尾大鱼,向人炫耀。身为一名钓者,我认为雕刻者准确地把握住了一个渔人最得意的神态,眉眼之间的笑意,乃是快意人生的老渔翁最珍罕的瞬间啊。

这渔翁背倚一方巨石,石头雕得玲珑中见峥嵘,显见得渔翁非乘舟者,乃岸上垂钓人。底座为黑色石头,却刻有牡丹花纹,牡丹有隐约的金粉残留,可见这物件在当时受到的珍视程度。

只是无法为这渔翁断代,从技法上审视,大概在清晚期或民国年间,题材上大略如此。温润晶莹的石质,逼真逼肖的快活,加上活泼泼的几尾大鱼,注定这渔翁与我不可割舍的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