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平安批

2020年10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汕头市小公园开埠区,参观了具有潮汕侨乡特色的侨批文物馆。他强调,“侨批”记载了老一辈海外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和浓厚的家国情怀,也是中华民族讲信誉、守承诺的重要体现。要保护好这些“侨批”文物,加强研究,教育引导人们不忘近代我国经历的屈辱史和老一辈侨胞艰难的创业史,并推动全社会加强诚信建设。

汕头市侨批文物馆于2004年开馆,是全国第一个侨批文物馆,由香港知名人士庄世平先生、饶宗颐教授倡导,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持建立,海内外热心人士给予大力支持。侨批文物馆总面积200 多平方米,“潮汕侨批文化图片展”展出包括侨批的历史轨迹、华侨侨眷生命线、侨批文化的研究、筹办侨批文物馆四个部分的照片200幅,还陈列部分侨批原件、送批用具等文物。侨批文物馆已征集到侨批原件近3万封、汕头市民邹金盛收藏的侨批复印件3万多封、汕头市民麦保尔录制其收藏的近4万封侨批的32片光盘和泰国许茂春先生珍藏的一些曼谷侨批局老照片,还有送批用的市篮、批袋、水布、纸雨伞等文物以及有关侨批研究的文件、书刊。其中,一封151年前旅居泰国的父亲给在家乡的儿子寄了10块洋元的侨批,成了迄今全国收藏年代最古远的华侨历史文物之一。 

侨批文物馆外观

侨批文物馆馆内雕塑“拣批”

侨批文物馆内展出泰国批局一条街

侨批,俗称“番批”、“银信”,专指海外华侨通过海内外民间机构汇寄至国内的汇款暨家书,是一种信、汇合一的特殊邮传载体,广泛分布在广东、福建、海南等地。近代华侨先辈为生活所逼或为逃避战乱,远渡重洋,到东南亚及其他国家谋生。当时国家金融邮政机构尚未建立或极不完善,因此,海外侨胞捎回家乡的款项和信息,主要是经由“水客”、“客头”及海内外的侨批馆递送,这些“水客”不仅得熟悉侨居地和家乡两地的环境,还得有良好的个人信用、人脉关系,他们多以寄宿的客店作为收集侨批的据点,将华侨信款带回国内亲手交给侨眷,或是先用所托批款采购货物回乡,待出售后再将原款及批信交给侨眷,而“水客”们还必须取得收款人的回信,并将它带给汇款人才算完成整个作业。后来,随着侨批递送量不断增长,就产生了完善的侨批经营机构——批局,而现代邮局、金融机构的出现也促进了侨批业的发展,到了20世纪70年代,侨批业就归入银行统一办理。

2013年,“侨批档案”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此次申报的侨批包括潮汕侨批10万余件,五邑侨批4万余件、梅州侨批1万多件、福建侨批约1万件,这些一百多年历史的档案,真实记录了19世纪中期以来中国国际移民向亚洲、美洲、大洋洲等地区的迁移历程,是华侨华人记忆中不可磨灭的历史符号。

侨批是华侨移民史、创业史及广大侨胞对所在国和祖国经济社会发展所作贡献的历史真实见证,一封侨批就是一个故事。“哀之父母生吾哺劳,生不能尽养,死不能尽哀,不能亲侍膝下,亲视含殓,子职有亏,罪孽深重。本想回家奔丧,皆因天涯远隔,况又身边如洗,两手空空。”这是吉隆坡华侨吴竞明1936年写给妻子的侨批。泰国华侨陈鸿程写给摔伤的母亲:“慈亲大人尊前启者,今天由朱锦渠邮信内云及,母于上月底不幸跌伤,势颇严重,恕儿在外未能晨昏奉侍,实深遗憾。伤势如何,祈续示知,兹付港银伍佰元,为大人留身边零用。”泰国华侨杨捷的侨批,他寄国币5万元,信的备注栏里只写了一句话:“见信至切赎回吾女回家。”因为中国的战乱频仍,因为侨汇中断,家中侨眷不得不卖儿鬻女度日。一封封侨批,浸透着海外侨胞的血泪和汗水,蕴含着他们对祖国、故里和亲人的一片深情,昭示着他们对家乡、骨肉的责任感。

未命名-8.jpg

马来西亚侨胞参观侨批文物馆

侨批展现了海外侨胞热爱祖国、情系故里的家国情怀,吃苦耐劳、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笃诚守信、讲义修睦的高尚品质,融通中外、博采众长的人文特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拓展。侨批被视为华侨历史文化的“敦煌文书”,通过侨批,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侨胞与国内眷属的“亲情”、与故里的“乡情”、近现代中国的“国情”以及国际风云变幻的“世情”,更能从这些重要历史片段中,感受到华侨精神的伟大力量。我们要认真讲好侨批中的爱国爱乡故事、拼搏奋斗故事、文化传承故事、民心相通故事,推动广大侨胞在讲好中国故事过程中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