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150客栈

微信图片_20201021161001.jpg

站在阳台上,欣赏雨后的皇冠山晨景,雾就像调皮的孩子,衣裙飘飘地缠绕皇冠山。被雨洗过的村庄露出清秀容颜,公路拐来拐去地在山梁上留下不规则的符号,大怒江若隐若现。

走出150新客栈大门,我在写着“老姆登怒族特色村寨”的石头前站了几分钟。雾大,石头上的字显得有些虚化。走上石头背后的小路,经过达比亚广场和教堂,我往150老客栈走去。150是郁伍林名字的谐音,郁伍林是老姆登村最早开办客栈的人。其客栈有两处:一处挨近村委会,开办时间较早,姑且称为150老客栈;一处挨近观景台,姑且称为150新客栈。我下榻在150新客栈里,宿舍阳台面对皇冠山和怒江大峡谷。

150老客栈保存了完整的怒族建筑风格,千脚落地、篱笆围墙、木地板、火塘。火塘上方烟熏火燎的架子、挂着的腊肉,还有篱笆墙上装饰性的小背篓等,处处入镜头。坐在火塘边闲聊的有福贡县怒族学会会长曲路、省级“达比亚”非遗传承人波金山、还有郁伍林的母亲。谈话正酣,郁伍林走了进来。虽久仰郁伍林大名,我还是首次见到他。他身材高大,一双大眼有神,戴着怒族头套,穿着休闲家居衣服,随和而又亲切。

说不完的话题。

皇冠山景色入眼,我不时被吸引了注意力。老姆登村的房屋一律背靠碧罗雪山,面向皇冠山,处处风景如画。走在老姆登村,无论哪一个角度都走不出皇冠山的视野。

我不止一次来过老姆登村,但入住150客栈还是第一次。我来时正值谷雨时节,布谷催耕,春雨绵绵,皇冠山上雾霭蒙蒙。150老客栈接待了一拨又一拨客人,以至于换洗的被褥因天气原因晒不干,备用的都用上了,无法接待我这个慕名而来的人,被安排到新客栈里。老客栈有8间客房,紧挨着父辈传给郁伍林的老房子。住在老客栈,可以亲近火塘,方便倾听火塘边传承的怒族创世纪,感触怒族古老的民居气息,品味舌尖上的怒族文化,还可以随时采访郁伍林。他是个忙人,采访他要见缝插针才行。未能如愿在老客栈住宿,我的遗憾可想而知。所幸,我住在观景房里,坐在床上就能看到皇冠山。走出房间,站在阳台上,呈现眼前的,又是另一番辽阔壮美的怒江大峡谷景致。

逗留老姆登村,我时常被皇冠山和云雾迷住。云雾有时聚成一线,有时碎散开来,犹如仙女般翩翩起舞,有时犹如炊烟从皇冠山上袅袅飘升。皇冠山威严,云雾多情,早中晚有不同的表情和舞步上演。谷底的云雾如怒江水流动,凝如羊脂玉。两岸高黎贡山和碧罗雪山峰峦连绵不绝,道不尽风光旖旎,阅不尽山的伟岸。老姆登村风纯净,融入自然山水和村民间,令人心旷神怡。

微信图片_20201021161010.jpg

老姆登村依山势而建,以渔塘为中心,民居紧挨着民居,犹如花瓣向四周绽放。这个坐落在碧罗雪山怀抱的怒族聚居村,背靠的山被村民称为“神山”。从美丽公路分岔而来的村级硬化公路经过老姆登村,向着被世人号称“记忆之城”的知子罗而去。观景公路连接着进村公路,在老姆登村迂回曲折地向着神山而去,到了神山脚下,观景公路变成了步栈道,在密林间穿行,顺山势攀援而上,直达茶山,穿过茶林到达知子罗。

说起150客栈,还得从二十多年前说起。

1996年,上海中华民族大观园迎来了一批云南人,他们代表26个民族来此打工,郁伍林是其中之一,他代表怒族。鲁冰花也是其中的一员,她代表独龙族。两个年轻人在上海相识、相知、相爱。两年后,俩人携手回到怒江。郁伍林把鲁冰花娶进家门,给妻子准备的新房就是几代人居住过的千脚落地木板房。老房子没有啥值钱的东西,只有火塘的温暖和家人温馨的爱。


虽然郁伍林夫妇到上海打工见过世面,但一开始并没想过开客栈。山外来客到老姆登,未及返回,顺便到郁伍林家借宿。有人在村里问路咨询,往往被介绍到郁伍林家。郁伍林与妻子鲁冰花热情好客,拿出干净的床单铺在床上,安顿借宿者;家里有啥吃的拿出来给客人吃,从未想过向客人收取费用。客人走后,他们收拾床铺时,常常在枕头下、在摇篮边发现客人留下的钱和纸条。客人建议郁伍林家经营客栈,慢慢地做,不仅方便客人食宿,也有收入可以改善生活现状。

祖辈、父辈以农业生产为主,种苞谷,养猪养鸡,最大的愿望就是风调雨顺,庄稼有好收成,粮食装满柜子,一年吃粮不发愁,一家人平平安安。子承父业的郁伍林夫妇压根没有想到办客栈,只想老老实实盘田种地,但在山外来客的不断怂恿下,他开始尝试办客栈。随着旅游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政府部门加大了对老姆登村的扶贫力度,给老姆登村修路、引水。来老姆登的游客越来越多,村民们看到郁伍林家开办客栈生意红火,也陆续有人效仿开办客栈。2007年,老姆登村五家客栈受到政府扶持,郁伍林家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老屋旁边盖了石棉瓦平房。作为怒族人,郁伍林酷爱本民族文化,他不愿拆掉老房子,留下几代人记忆的老房子,那是怒族文化的活标本,他想留着作纪念。

随着旅游的发展,郁伍林家的客栈无法满足慕名投宿的游客。2012年,一些外来游客在150客栈住宿,被郁伍林的朴实感动,与之成了朋友。他们建议郁伍林客栈要重新建设,扩大规模,建成标间,并表示愿意借资金给郁伍林。乡政府和州县旅游局也对郁伍林进行了扶持。在政府的有力助推和好心人的帮助下,郁伍林把平房掀掉,重新建盖了三层楼高的水泥楼房。重建后的客栈房间带卫生间,极大地方便了旅客。在郁伍林看来,怒族客栈如果没有了怒族特有的建筑,只有篱笆装饰外墙的现代化建筑高楼,虽然房间里设施齐全,但缺少千脚落地的木板房作陪衬,旅游业会失去灵魂。郁伍林便在经营的客栈里植入了民族文化元素,吸引更多游客慕名而来。

来老姆登旅游的游客越来越多,村里的客栈也越来越多。2015年,郁伍林在北京朋友的建议下,在观景台附近修建150新客栈。修建150新客栈得到了政府的强有力支持,郁伍林贷款由政府担保。新客栈的修建,使得郁伍林的客栈生意越做越大,解决了部分亲戚就业问题。

在150客栈的带动下,老姆登村目前有了18个客栈。老姆登村客栈多了,但并不存在恶性竞争的情况,游客来了,喜欢去哪家住宿就去哪家,没有哪家客栈主动拉客。谁家客人多忙不过来,别的客栈就会来帮忙。遇到客多住不下时,彼此间还会互相介绍客源。客栈还带动了另一拨做生意的村民,在观景台摆摊的多了起来,出售土特产和凉粉。美丽公路修好后,客栈收入翻倍增长,摆摊村民的收入也越来越好,尤其是黄金周时,摆摊一天能卖出两三千元的东西。客栈生意带动了村民的内生动力,养猪的养鸡的种菜的多了起来。在家门口打工和做生意,能更好地照顾老人和孩子。以前羞于与人交易的怒族人,如今落落大方地做起了生意。

郁伍林热爱本民族文化,他谦虚地向年老的民间艺人拜师学习,与他们交流,“达比亚”、口弦,他都会熟练弹奏。2014年,郁伍林当上了省级非遗传承人。当他弹起“达比亚”,唱起“哦得得”,浑厚圆润的歌声令人不由想起奔腾的怒江来。作为“哦得得”省级非遗传承人,郁伍林时常代表怒族去参加文化交流活动,到北京、珠海等地演出。

微信图片_20201021161025.jpg

郁伍林通过客栈生意带动怒族文化的传播和交流,并给建档立卡户创造就业的机会。波金山家住沙瓦,他是省级“达比亚”非遗传承人,他家是建档立卡户,他时常到150客栈给游客表演节目,每天收入200元。他与郁伍林不仅是师徒,更是舞台演出的好搭档。俩人配合默契,时常给爱好怒族文化的孩子们传授“达比亚”、“ 哦得得”,把怒族民间文艺发扬光大。

老姆登村除了客栈产业引人注目外,茶产业同样引人注目。2014年,郁伍林注册了“郁伍林茶叶种植合作社”,有5户社员,生产的茶叫“老姆登150纳珈”。他们自己炒茶叶,自己包装,作为土特产放在客栈出售,放在客房供客人品尝。郁伍林茶叶生意得以拓展,得益于旅游业的红火。游客到老姆登游览,亲眼目睹高山生态茶,见到他们炒茶的工艺,且通过品茶,觉得老姆登的茶好,入住150客栈后就会购买茶叶,送给亲朋好友。郁伍林茶叶种植合作社以加工红茶为主,社员们各炒各的茶,由150客栈出售。由于天气及人工等原因,有的茶炒得好,有的茶炒得稍差一些,令饮茶者口感不一,随着茶叶购买量大起来后,购买方为此提出意见。收购鲜叶,统一加工,这是郁伍林茶叶种植合作社必走的路。

2018年,一位老总来到老姆登旅游。机缘巧合,这位老总与郁伍林茶叶种植合作社合作,出资在老姆登建一个工厂,郁伍林茶叶种植合作社负责茶叶生产,对方负责包装销售。茶厂建起来后,由郁伍林负责,于2019年生产茶叶,而合作社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二十多户社员。“我一个人富不行,大家共同富裕才行”,郁伍林发自内心的朴实话语,引人共鸣。

作为农业经济扶持,省农业厅拨款50万元,扶持郁伍林茶叶种植合作社的茶厂,在原有设备不足的基础上添置一些设备,扩大经营范围,更好地带动老姆登群众致富。望着远去的背影,我为这位乡村能人感到自豪。在怒江乡村,如郁伍林般的产业带头人还有很多,他们忙碌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为建设家乡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