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小延安”的故事

东江纵队北撤.jpg

东江纵队北撤

在东莞清溪,有一座依山傍水的小庵,叫广缘庵。山不高,却有大片林子。多是岭南常见的荔枝、龙眼树。时下并不挂果,枝繁叶茂。水面也不大,就是院子前的一座小荷塘。水很清,似有一些鱼儿在游动。荷花开得很好。不过,从花期看,大概是夏天结束前最后一次绽放了。进了山门不远,就是小庵的院子。不是进香的大日子,香客不多,游人也不多,有些清冷。平时大门紧闭着,想要进入观光,可以走两边的门。

名字叫得响,名声还不算大。出了清溪镇,便少有人知道。这座供当地百姓祈福还愿的小庵据说建于明代,有点历史。漫长岁月里,故事并不多,也不传奇。唯一可圈可点的故事发生在右边那些厢房里。现在经过整修的边门墙上嵌了一块方石板,上面记录了这里曾经发生的事情:1944年冬天到1945年春天,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曾借助这座不知名的小庵,举办了两期干部训练班,培训了140多名党政军干部。这些受训者后来都成为东江纵队和地方上的重要干部,有一些同志牺牲在后来的战争中,更多人在解放后活跃在广东省的许多工作岗位上。如今也有很多人不在世了。因这两期培训班,广缘庵在当时被称为“小延安”,在广东革命史上留下光彩的一笔。

关于东江纵队,我知之甚少。读过一点资料,没有专门做过功课。而关于“小延安”,则一无所知,第一次听说。和我一起来的散文作家林汉筠,也是东莞党史研究专家,对这一带红色文化如数家珍。他一边带我参观,一边当起了讲解员。说实话,那个艰苦的战争年代,不可能特意给后人留下很多资料,绝大部分资料早已无法收集到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些文字资料和少量历史图片。好在有林先生,才使这段悲壮历史丰富可感起来。

林先生说,东江纵队架构很大,其实力量还很薄弱,主要靠游击战和日军周旋,伺机打击敌人。但做为一把尖刀,插在强敌心脏,足以让敌人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日军常常调重兵要消灭东江纵队。在残酷的战争中,部队减员很大,干部损失也很大,需要培养大批干部补充到部队和地方。广缘庵一带,是当时的路东县委主要活动地区。群众基础好,便于掩护;又是山区,隐避性强,适合人员集中,是理想的培训场所。于是,在那几个月里,许多游击队员在这里接受马列主义知识和党的教育,革命意志的教育,初心忠诚的教育。他们又从这里,走向杀敌的战场。可以说,这是东江纵队的一次重要的“党建”。

林先生说,东江纵队在抗日战争中建立彪炳千秋的功勋,是在1942年,在日军眼皮底下,从香港抢救出800多位中国近现代的文化名人。其中包括茅盾夫妇、柳亚子、邹韬奋、廖沫沙、韩幽桐、梅兰芳、蔡楚生、司徒慧敏等,他们几乎是当时中国文化界的半壁江山。这些文化人,后来都在自己的领域里,为新中国文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如果不是这次历史性的抢救,新中国文化就无法开创出一个辉煌的时代。为了使这次大营救万无一失,东江纵队按照党中央的安排,派出了自己最优秀的重要干部,如廖承志、刘黑仔、林平、曾生、袁复、杨康华、乔冠华、王作尧等。他们的名字应该铭记在我们共和国的历史之中。

微信图片_20200917112300.jpg

摄影/张  陵

东江纵队更多的普通指战员没有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记住名字不重要,记住并传承他们的精神更重要。“小延安”历史陈列室里,有一张照片,令人过目不忘。这是一张当代雕塑的照片,塑造的是几名东江战士战斗的形象。1944年7月,东江纵队独立第三中队在老虎山一带与日军400多人发生遭遇战。少年班长黄友率4名战士奉命阻击敌人,掩护主力撤退,最后全部壮烈牺牲。林先生说,这个事迹与狼牙山五壮士同样悲壮惨烈,真希望有一天,文学作品也能写出他们的故事。林先生自己就是一个作家,他这些年一直致力当地红色文化的研究开发,写过不少红色题材的作品。想必他有意写这个题材,也许,我们不久就能读到。广东的红色文化到处都有。这是岭南文化发展到现当代积累下来的重要资源,很值得好好开发。

如今,广缘庵已开辟为“党建”教育基地。在院子一头,修建了一座鲜红颜色的雕塑。是一面党旗的形象,上面写着入党誓词。每年,清溪镇的党员们都会来这里过“党日”,重读誓词,也重温历史。有意思的是,广缘庵并没有因为边上如此庄严的环境而少了香火。常常是,一边是党员们朗读入党誓言,一边是老百姓进香求福。红色文化与民间宗教文化和谐共存,互相映衬,倒也是一个鲜见的景观。

我注意到不少地方,红色文化一旦突出和强化,老百姓的文化就被边缘,就被弱化。本来嘛,这是老百姓的土地,红色文化是建在老百姓土地上的,应该更多地尊重老百姓,感恩敬畏老百姓,不可排斥老百姓的文化。其实,广缘庵的红色文化早已融化在老百姓心中,也成了老百姓自己的文化。广缘庵供着观音菩萨,玉皇大帝,也专门有一间供台,供着几个共产党人的精制铜像。他们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叶剑英、邓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