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志内容
旗袍杂谈
曾观看过北京卫视及影视频道热播电视连续剧《旗袍美探》,明星演员马伊俐扮演的女主角穿着各种式样的旗袍,真是绚丽多姿,展示出中国妇女最富特色的女装魅力。旗袍在民国时代素来享有“国服”之美誉。1929年(即民国十八年),民国政府颁布服装条例,曾经将旗袍规定为女子服装甲种,所以,在上世纪30年代,上海、南京等大都市的公共交际场合,妇女多身着旗袍出席。
最初的旗袍,其实并非单指女装。它是满族服装的统称,谓之“衣介。”满族实行八旗制度,编入旗籍即为“旗人”。他们所穿的袍服便称“旗袍”。满族人为女真族后裔,世居东北,那里气候严寒,平日男女们长袍裹身,方能御寒。这也是其先民长期在山林狩猎生涯中形成的服装样式。那时,满族男女皆身着长筒垂直的大褂衫,圆领,大襟,右衽,下摆或左右两侧开襟,或四面开襟,窄袖,束腰,且有扣袢。骑马行猎,登山涉水时,可以把袍服的下摆撩起,系在腰间。《清朝野史大观》记载,清朝立国后,开国君主清太宗“尝读《金世宗本纪》,见其申女真人学汉人衣冠之禁”,曾经专门下谕旨:“传谕诸王大臣,不许褒衣博带,以染汉人习气。”以后,满清军队入关,定鼎北京,遂下诏令全国民众“剃发易服”,以示归顺。汉族人也改变其宽袍大袖的服制,以袍服为新服装式样。可是,清史中满、汉服饰的基本款式却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例如,满族袍服原来多箭袖,又曾经一度改为喇叭袖,左右开衩或四开衩,也变为不开衩,下摆也变短了。但是,由于《大清会典》之规定,帝、后的龙凤袍及显贵高官的袍服均须一律带箭袖,包括女装旗袍也得是箭袖。有清初女式旗袍实物在内蒙古出土,墓主是康熙帝的女儿,所着装是深黄绸缎旗袍,上施彩绣,圆领,窄袖,衣襟右掩,两腋收缩,下摆宽大。由此可见,清初女式旗袍样式仍然受到男式袍服的影响。
女式旗袍在清代也有个演变过程。至清朝中叶,女式旗袍除了圆领外,还出现了狭窄的立领,窄袖也变得宽松,下摆多延长垂至膝下。这也是由于满人的社会地位与生活方式改变有关,他们耳濡目染仍然还是受到汉族宽袍大袖服饰的影响。至清末,女式旗袍的衣领多元宝式,且在领口、袖端及衣襟等处镶以宽阔花边,旗袍的袍身趋于宽阔,外形是直筒筒的,腋部亦无收缩;下摆也更长,仅露鞋底脚面。女式旗袍的衣襟则有不同风格,有掩襟的,也有琵琶襟的,还有“十八太保”纽扣的。旗袍外多加背心,俗称“坎肩”,按四季气候制成单、夹、棉、皮等。在晚清的京城闹市街头,常见斜倚在“红轱辘轿车白马拉”的上流社会妇女,头梳着大“两把头”,身着绸缎镶边的筒式旗袍,手持绢团扇,旁边还伴有身穿蓝布短褂的“跟妈”,此亦晚清社会一景。在晚清小说里常常见到这样的描写。
旗袍演变史最变化多端的时期,当属上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自1925年(民国十四年)始,流行至上海、苏州等地的新式旗袍迅速影响了全国,比如旗袍的衣领,过去的高领几乎盖住下巴颏,甚至盛夏的轻薄纱布旗袍也要配以高耸的硬领。不久,低领的时尚流行,越低越时髦,以后则干脆省去,变为无领旗袍。袖管也多变化,开始由宽袖变为紧袖,后来,夏天的旗袍则多兴起短袖及无袖,实质上反映了社会风气日趋开放,旗袍也突破了旧传统服饰的框框。虽然, 服饰改革也屡屡受到社会保守舆论牵制,旗袍式样也曾经改来改去,由长变短,又回流为以短变长。但是,时代潮流难以遏止,特别是到了上世纪30年代,女式旗袍样式也不再是直筒筒的,注意体现女性身体的曲线美感,腰部收紧,做瘦,且参照洋装的前后抓摺、胸线等立体缝纫,时尚流行为缩短下摆,可裸露小腿,不必再覆盖脚面了。此时的女式旗袍款式,是中、西服装融合创新的结果,其造型已经与满族原始旗袍的样式相去甚远了。
新中国成立后的50年代,社会风气发生很大变化。中国旧时代的服饰,穿衣忌讳短装。无论男女都是如此,稍有身份的男子约定俗成则身着长衫,或是穿西服洋装;女士们着装多为旗袍,或是青年女子上身短衣,下裳穿长裙;而穿蓝布短褂的男女则是下层社会的劳动人民。新社会提倡人人平等,男子的长衫多换为中山装或制服,妇女中则兴起了“列宁装”,从此,穿短装短褂则彻底取代了长袍长褂。到上世纪60年代以后,男子的长衫和女子的旗袍可说是在中国社会消逝得无影无踪。在60年代时,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携夫人王光美访问印尼,王光美为了展示民族服装的特色就是穿了旗袍出访的。时至今天,中国人男女服饰已经发生了极大变化,各种服装款式越来越多样美观,也越来简便舒适。虽然,旗袍未必再有女子礼服的“国服”地位,但是,它做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族妇女服装样式,仍然是别有一番风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