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寻找祖辈的痕迹

微信图片_20220114150004.jpg

姥爷,您哪一年离开家乡泉州晋江去菲律宾?在19世纪20年代,从泉州坐船多长时间才到达马尼拉?在国外那些年又是如何度过艰苦岁月?

我独自行走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中,在800余件(套)文物、近千张图片和大量的文字中,寻找我家在海外的祖辈们留下的足迹。

姥爷和舅舅们已经客死他乡,他们是遍布在全球6000多万海外华侨华人的缩影。

很多年前,家有海外关系曾经被另眼“看待”。我年少时,从未听妈妈讲她的家史,但是,我从姥姥照片中自然的天然卷发和一双大眼睛中看出来,她不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

我记得在上世纪70年代食品极度匮乏时,华侨可以订到牛奶。妈妈为了给家人订到牛奶,找到负责人说:“我家不仅是华侨,我母亲还是外国人。”

我家的历史好复杂呀,当时我很想了解其中的故事,但妈妈总是避而不谈,生怕这层关系给全家人带来麻烦,比如自己的工作、儿女们的学业,以及就业分配等等。

改革开放以后,我忽然感觉,身边有海外关系的人似乎一下子“冒”了出来,一些“隐藏”了多年的叔叔、阿姨们很多都是归侨,腰杆子硬起来了。

我妈妈也开始说谁谁是华侨,我百日那天在颐和园十七孔桥的照片是朱叔拍摄,“他是华侨,家里有从国外带回的相机。”

在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中,我看到一段邓小平为海外关系正名的介绍,找到了当年海外关系忽然热起来的原因。

1977年10月2日,邓小平在《接见港澳同胞国庆代表团和香港知名人士利铭泽夫妇的讲话》中说:“什么‘海外关系’复杂不能信任,这种说法是反动的。我们现在不是海外关系太多,而是太少。海外关系是个好东西,可以打开各方面的关系。‘四人帮’说什么‘地、富、反、坏、侨’,把华侨同‘地富反坏’并列起来,这种说法和做法一定要纠正过来,要做大量工作,进行政策教育,全国执行。中央已下了这个决心。对愿意出去的人,不要搞得那么紧,继承遗产,娶亲等等,都可以出去,回来的也欢迎。”

我家因为是华侨子女,也由此享受了政策待遇,已经不仅仅是可以订牛奶了。

我弟弟在上世纪80年代考大学时,成绩距离录取分数线就差了10分。正当全家人垂头丧气时,我婆婆对我妈妈提醒说:“你是华侨,华侨子女有政策,高考成绩可以加分。”

我妈妈半信半疑,在我婆婆的带领下,找到了相关部门,果真给我弟弟的高考成绩加了10分,他得以上了大学。

华侨身份如此管用,我妈妈也被邀请参加侨联组织的一些联谊活动。每一次她都非常激动,都会精心打扮一番。

后来我得知,我婆婆也是华侨。她18岁时,带着弟弟从马来西亚回国,参加了革命。她当时在马来西亚已经是一个小有名气的华人作家。

在我妈妈80岁以后,越来越喜欢谈论她的家史,我从她平日一些触景生情的念叨中,获取了一些零碎信息。

由于妈妈在上世纪50年代初为参军从家乡偷跑出来后,便在北京工作生活,对老家发生的事情停留在她的少年时代。

微信图片_20220114150032.jpg

我姥姥家在福建晋江,那里是有名的侨乡。早年间,那里大部分男劳力都背井离乡,下南洋另谋生路。

听妈妈讲,我姥爷很早就去了菲律宾,在那里娶了15岁来自西班牙的姑娘卑麻省。我猜想,这是家乡农民给翻译的名字,姥姥的西班牙名字也许是玛莎。

在生下两儿一女后,姥爷将老婆和三女儿送回福建老家晋江。当时我姥姥并不知道肚子里已经怀了我妈妈,说在船上吐的很厉害。

姥姥回到丈夫的家乡照顾婆婆,姥姥在村里人缘很好,家中院子里有口水井,村里人总是来这里洗衣,姥姥给他们水喝。

1964年,姥爷患中风病逝,他的骨灰被运回老家入土安葬,落叶归根。

在菲律宾出生的大舅为娶妻照顾我姥姥,专程从菲律宾回到老家。新媳妇怀孕后,大舅又返回菲律宾,从此再也没有回到故土。

我的大表哥彬彬出生后,只是在照片中见过父亲,而父亲在菲律宾已经娶妻生子。这是早期华南侨乡海外移民中较为常见的家庭模式,被称为“两头家”。

据我妈妈说,我姥爷和舅舅多年在海外做生意,不会干地里的农活,只能跑出去谋生。

大表哥和母亲相依为命,靠着蹬车给人送货赚钱养家。

直到上世纪70年代,大表哥30多岁时,才在香港第一次见到父亲。老父亲为补偿多年的愧疚,将母子俩办好居住香港的一切手续。

姥姥最初是靠丈夫和儿子寄回来的侨汇生活,靠着这笔血汗侨汇,家里盖了大房子,有11个房间。为了壮胆,姥姥把女儿7个孩子中的二儿子接到家里一起住。

后来因战乱频繁,男人们再也没有给家里寄钱,姥姥只能靠着家中一块地种白薯养活自己。

如今,在香港安家落户的大表哥在姥姥家的房基地上盖起了三层小楼,像村里许多人家一样,这些外表漂亮的房子里面,其实很少有人居住。大表哥说,他一家人只是在清明节时回到老家,给先人们上坟烧纸。

2018年清明节,我回了一趟姥姥家,大表哥给姥姥建了一座新坟。

1992年,我去了一次菲律宾,通过大舅在菲律宾做牙科生意的大儿子,从马尼拉坐飞机又乘车,最后到达一个小镇,见到了两位舅舅。

微信图片_20220114150017.jpg

他们已经白发苍苍,老态龙钟,一场台风将他们一生辛苦创办的工厂化为泡影。

在镇子口,我看到了大舅经营的小超市,还见到他的菲律宾藩婆。他们有11个孩子,令人欣慰的是,这些孩子都是大学毕业生。

每一个华侨的家史组成了中国华侨历史。当我得知北京有个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便走进了对我来说充满了好奇的博物馆。

1960年,著名爱国侨领、中国侨联首任主席陈嘉庚先生倡议,在首都北京兴建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历经多年的各种努力,2014年,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落成,这是中国侨联直属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也是首家全面展示中国海外移民历史和现状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现有藏品3万余件(套)。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作为全面展示中国人移民史、移民现状的专题博物馆,以时间为脉络,勾勒出中国人移民海外的历史轮廓。

展览采用场景复原的手法,整体上模拟唐人街景观,以实物、图片、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大体以时间前后为序,依次展示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华侨华人在海外的生活场景和文化习惯。

我在展厅中看到,世界各地的华侨华人在漫长的移民和融合过程中,凭借自己的勤奋勇敢,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往往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比如展厅中有英王室颁赐新加坡华人陈金生的佩剑。

博物馆在收藏、保护、研究和展示涉侨相关文物档案的同时,也展示了华侨华人自强不息、爱国爱乡的精神。华侨华人在保持传统勤俭精神的同时,以智慧和辛劳在世界各地谋生创业并传播中华文化,把个人的梦想同侨居国生产和生活紧密结合,促进了当地经济生产和文化的繁荣发展,逐步获得了世人的肯定和尊敬。

讲解员说:“我们现在更多地是采用举办活动和网络形式,讲述侨界人物、历史故事、涉侨文物等。”比如在2021年夏天举办了“赤子侨心跟党走”——2021年全国“侨博杯”讲解比赛。参赛选手来自7个省(市),年龄最大的69岁,最小的20岁,既有专业的讲解员,也有刚刚入职的志愿者,既有归侨代表,也有侨眷侨属。为进一步扩大此次讲解比赛的影响力,充分发挥讲解比赛的教育功能,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还将讲解比赛实况剪辑成两场视频节目,通过“云游侨博”系列网络直播与“侨粉”们见面。

博物馆展厅的结束语中写道:我们看待华侨华人的历史,既要尊重他们各自的不同选择,也要尊重人类种族历史的发展规律,从古至今,人类正是在不断迁移,不断交流,不断融合的过程中,繁衍壮大的。20世纪中叶以后,绝大多数华侨加入所在国国籍,身份上转变成华人,落地生根后的华人,逐渐融入当地社会,成为了当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一部分。虽然有诸多历史问题和种族文化的隔阂与分歧,虽然“落地生根”与和平发展的路途并非一帆风顺,但是在这部和平移民,艰苦创业,友好相处,走向繁荣的大书上,在中华儿女走向世界,成为“世界儿女”的历史进程里,华侨华人对世界各国和人类文明的贡献仍将继续书写下去。

我在想,我的那些身在海外的第二、第三代华人亲戚们,也是这部大书中的人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