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晋江除夕:群火烛天海内外

作者简介:蔡长兴,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晋江市文学艺术评论协会主席。

晋江是著名侨乡。海内外晋江人有多少?以前是300万,现在是500万。晋江侨乡有两个鲜明的特点:一个是开疆拓土、绵延不断,从唐宋开始,以晋江为圆心,外沿从东南亚划到非洲、欧洲,几乎涵盖全球;一个是闽南话代代相传,生命不息的母语从未中断。举一个例子:2017年4月10日,100多名华裔青少年从菲律宾、新加坡和港澳台齐聚晋江安海,通过结对子的方式,和本地学生一同完成毛笔、剪纸创作,吃了一碗又一碗的当地美食土笋冻。这些少年们,只要一说闽南话,心就像瓷碗里的小土笋们迅速抱在一起。

按照事物发展规律,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将渐渐淡漠,甚至失去联系。可是,在晋江,华侨现象如同潮汐运动,去了复还。去时无声,返时心潮澎湃,就像巨浪拍击礁石引起的轰鸣。

是什么形成海内外晋江人的持续增长?我在一则新闻报道中找到了答案。

2017年2月12日,农历正月十六,1000多名晋江霞行社区下行和顶陈自然村的村民,手举火把“跳火群”。正月十六“跳火群”是这两个自然村的传统民俗,这天晚上七点多,两个村的男丁在顶陈村点上火把,冲在最前面举火把的小伙子,负责把稻草点燃,五六个扛着大旗的小伙子率先跳过,随后,村民们也陆续跳过火群。这是村里的一大盛事,许多在海外的华侨和港澳乡贤也特意赶回家乡参加活动。港胞陈昌永在春节回晋江,特意等到跳完火群再走,就是为了再回味一次小时候的美好记忆。

在晋江,“跳火群”与燃放爆竹不同,它是闽南特有的风俗习惯。用青阳街道霞行社区居民陈国兴的话说 ,“跳火群”时每户都要准备一个火群,主要目的是形成一个火焰,各家各户和谐团结,一年会比一年好。

1989年,晋江首次概括出“诚信、谦恭、团结、拼搏”的“晋江精神”。团结对于晋江有着独特的意义,这是晋江的历史文化决定的。西晋动乱,士族“衣冠南渡”,到此地沿江而居,为纪念国号“晋”,故称“晋江”。晋江人不但把中原文化保留了下来,还在迁徙中强化团结的意识,赋予“跳火群”更丰富的民俗内涵。

“跳火群”源于先秦,成于唐宋,盛于明清,直至今日。

关于“跳火群”的说法,为各地所熟识的是相传上古有种怪兽叫“年”,每到寒冬之时会出来吃人,人们只有点起篝火,烧燃爆竹,发出爆响才能驱赶它。这风俗最早见于《诗经·小雅》,原文是:“夜未央,庭燎之光”。所谓“庭燎”,就是在庭院烧柴草,以驱邪辟祟。早时的“庭燎”不止用于除夕,直到南北朝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载:“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由此,“庭燎”专指除夕,特用于辟邪祟。后来除夕的“火群”源于“庭燎”,名目繁多的“燎岁”、“烘岁”、“跳火盆”等,都是由“庭燎”演化而来。随着时代的衍变,“跳火群”又增加祈福纳吉的内容,表达晋江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望。

所谓民俗,都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规矩,“跳火群”作为晋江除夕流传至今的重要民俗,从形式到内涵都有自己的特点。

“跳火群”前,要先“除尘”。

“除尘”的风俗最早见于宋朝《梦梁录》:“十二月,不论大小家,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在北方,要等到腊月廿三或廿四进行。在我的印象中,过了十二月的某一天,母亲就会趁空闲将水稻的秸杆一团一团绑在竹杆上,把家里旮旯角落打扫干净。沾满灰尘和蛛网的秸杆团不能随便扔了,得收在墙角待用。到除夕夜晚“跳火群”前,父亲就会叫我把秸杆团拿出来引火。

晋江“跳火群”的正式日子,是除夕夜,俗称为“年兜”。在正月十六这一天“跳火群”的,只有晋江霞行社区下行和顶陈两个自然村。

“年兜”是闽南语,一年到底了,总要隆重地总结一下、展望一下。“囝仔爱年兜,大人乱糟糟”。一听俗语,就知道晋江人在这一天有多忙碌了。除夕前,母亲除了要除尘,还要为一家老小扯布料做新衣裳、炊糕做粿、买年货……到了除夕的傍晚,我们要帮母亲把五颜六色的“润饼菜”、“蚵仔煎”、糯米饭摆放到宗祠的八仙桌前祭祀祖先,还要向家里的灶神、土地神、观音菩萨上香、供奉果品。

一家人吃过年夜饭,就进入小孩子最期待的“跳火群”环节了。

《晋江民间风俗录》详细记载这一民俗:“除夕,吃过年夜饭,家家户户取柴草,连同采尘枝(秸杆),置放于自家门口埕中,堆叠成一个底圆上尖,状如塔形的草墩。有独家自造,也有几家合造,高低不一,大小不等。至夜,引火焚之,火群燃烧,蔚为奇观。凡男丁,无论大人小孩,都在火堆上由外朝内跳,男婴由大人抱着跳,出洋在外或外出未归者,则由兄弟代跳。跳毕,主妇们即把余烬收入火盆,藏于床下,俗谓‘挑金挑银’。‘跳火群’,意在燎去一岁之晦气,带来年之福祉。”

说到这,可以看出晋江除夕有两处特别强调全家缺一不可:一处是年夜饭,一家老小要聚在一起,出洋或在外的,也要摆一副碗筷在桌上。除夕一定要吃干饭,不吃稀饭,原因是“年兜日吃稀饭,出门会遇到下雨”;另一处是“跳火群”,家中所有的男人都要参加,出洋或在外的由兄弟抱着其衣服代跳。记得小时候,每年除夕的年夜饭,我都只匆匆扒拉两口,就跑到屋外的埕中,催着父亲燃起番薯藤,好让我们痛痛快快地“跳火群”。“跳火群””的主要道具是番薯藤,用除尘过的稻秸秆做成的春草迅速引火,待番薯藤烧起大火发出“噼噼啪”的响声,“跳火群””便正式开始了。

“跳火群”讲究长幼有序。长辈先,晚辈后。每每看着火光冲天,我心里就有说不出的舒畅,跳过火群的那瞬间,热浪从底下腾起,总让人兴奋不已。每年的“跳火群”,那一团小山一样的番薯藤,总够我们跳半小时。这都要归功于番薯藤的独特作用,番薯藤晒干后弯曲缠绕,枝叶枯黑交错,蓬松的一团有助于火势的蔓延,火焰比其他作物的藤蔓大。随着晋江人的生活越来越火红,大家希望来年更旺一点,番薯藤就成了最佳的选择。

选择番薯藤作为“跳火群”的燃料,在我看来还有另一层原因。

据传明朝时闽南有一读书人叫陈振龙,因为屡试不中,人到中年便弃文从商。在东南沿海,商人都会下南洋,陈振龙也将生意一直做到吕宋,也就是菲律宾。在菲律宾他发现甘薯,这种作物不仅产量高,而且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更为重要的是种植要求很低,只要不是沙漠和冰原,其他任何地域都可以种植。他想,如果将甘薯这种作物带回国去,也许可以救下许多人的性命。1593年,陈振龙在菲律宾购买了薯种,将薯种装在竹筒中挂在船舷上,才得以渡海带回闽南广为培植。

晋江人将下南洋叫“过番”,于是称“甘薯”为“番薯”。据说,番薯的大面积种植救了许多人的命,在除夕燃烧番薯藤“跳火群”会不会有纪念陈振龙的含义?晋江人爱拼敢赢,重情重义,应该有这个可能。

“跳出去好财气,跳进来大发财。”我们学着父亲的口吻喊着、跳着,渐渐结束了这难忘的一幕。“跳火群”一结束,母亲一边用树枝将番薯藤和秸杆的余烬扫进早已准备好的瓦筒中,一边诵念着:“扫金扫银扫一堆,年年子孙大兴旺!担金担银没处放,担到灶脚下。”当瓦筒和“跳火群”的余烬置于屋内的床底,除夕夜的睡眠分外温暖香甜。

“初一场,初二场,初三无姿娘;初四神落;初五隔机;初六舀肥;初七七元;初八完全;初九‘天公’生;初十好食天;十一请女婿;十二倒去觅;十三吃糜配芥菜;十四结灯棚;十五上元丸……”晋江的民俗丰富多彩,处处展现晋江人脉脉的温情,延续晋江优良的传统,至今保留下来的仍有一两百个,安海的端午捉鸭子活动还吸引不少外国人参与。

晋江的民俗文化如此精彩,使每一个晋江人不论身处何地,都不忘时时赓续、传承,一代一代生生不息。晋江籍菲华侨领陈永栽深谙中华文化,除自己熟读《孙子兵法》《论语》《易经》外,还要求自己的孩子讲华语、读华文。2001年起,陈永栽每年都要赞助菲律宾华校学生赴厦门进修,举办汉语夏令营,让学生学习汉语、书法、国画、舞蹈、武术、中文歌曲等,让孩子了解中华文化。晋江籍侨领、菲律宾首富施至成要求18个孙辈个个会说闽南话。身居海外的施子清和陈祖昌们达成一个共识,持续推进“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活动,一代一代延续文化源头,立精神支柱固企业根基。“立根原在破岩中”,家乡情怀、中华文化支撑着新老华侨们一往无前。

晋江节日民俗已成为文化软实力,融入到海内外晋江人的血脉中,构建起晋江城市文化建设的强大动力,一个富有活力、潜力的晋江正呈现出中原文化的多元与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