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书如故人

记得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杨利伟执行了21小时23分的飞天任务,“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我为祖国感到骄傲”——杨利伟在工作日志和返回地面自主出舱后写下、说出的肺腑之言,声犹在耳。十几年后,在电视屏幕上,杨利伟与4名大学生共同朗读他创作的4000多字的散文,端详地球,细看太空,在太空的黑幕上,地球像站在舞台中央的大明星,美景奇景无法想象。国家、民族的合力,令航天英雄直冲离地球表面400公里的空间,遨游高远。

抚四海于一瞬,观古今于须臾,阅读即时便捷,不是神游的幻境,而是触目可见的真实存在。

书店、图书馆离我们越来越近,开放时间越来越长,文化活动越来越缤纷,坐拥书城博览群书,全民阅读以书会友,置身书香社会,图书悦目耀眼,主角登场,旋律昂扬。但肯寻书便有书,书卷多情似故人,图书+,让它无处不在,如影随行。进驻剧院、博物馆等典雅场所的书坊,日益成为文创的标配设施。附丽于图书,观影、听乐、赏画,看“非遗”,办展览,司礼仪,懿欤盛哉。设若观瞻鲁迅和巴金生平、手稿或者任继愈和傅雷先生纪念展后,再阅读其作品,格局境界自然又上层楼。


142.jpg


省图书馆建设搬迁期间,购置装备了多辆图书借阅汽车,环城提供服务。24小时自助图书借阅亭,点染在人口聚集的热闹场所,无论是南国还是北疆,早已不是稀罕之物。社区、农家、校园、军营,甚至在流动的舰船上,在改造服刑人员的监狱里,我们都看到了邺架巍巍,书屋屹立。当年德国人在柏林的地铁上统计乘客的阅读率来作图书销售推广,我们首都地铁上漂流的书架,则尽显读书人的爱心传递,共享情怀。杭州地铁彩虹阅读专列,6个阅读主题分布于6节车厢,扫描二维码即可在移动端阅读。知识专列,智慧城市,用户时代到了,每个人都是一座图书馆,每个人都化作一名爱书家,每个人经历本身都呈现出一本书,现代版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趣味盎然,洋溢温馨。

纸上得来与绝知躬行并肩携手,不分先后,阅读深入交流,默契熨帖,过目留心,融入血脉,化为凝神聚志的书之爱。

第66届法兰克福书展口号为“全球思想之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版在此首发,曾任中国足球主教练的施拉普纳接受采访,祝愿这些执政理念推动中国取得更大发展。上海书展博览创意,中外名家聚首国际文学周,近20位作家在10小时里接力吟咏,展场外鲁迅纪念馆、巴金故居、诗歌之夜等10处沪上“文学地标”人头攒动,与这座城市关联的名作,故事难忘,书写不朽,见证着岁月,承继着传统,关乎文脉延续和气质塑造,珠玉在前,宝藏生辉,口诵心惟,照亮了在场者。文句的内涵,文辞的色彩,创作的情味,听众的共鸣,低吟高唱诵读中毕现无遗,作者和读者结识于“知音”佳境,在文字的桥梁上相会交好。

读书会拓展同好者的胸怀,自由活泼无禁区,远离轻信盲从,会风最完美。推荐书目排行榜单仁智自见,雅教多元。开放获取的数据库,志愿者合作的非赢利数字图书馆,网络上渐成门户。传世作品激发兴趣,增强信心,提升阅读的成就感。孩子们在绘本馆畅游启蒙,老人们关注着康健养生,实体与虚拟书城中各种分类展示和丰富庋藏,总有适宜不同人群的好书。

南国访书,我曾在中山大学图书馆特藏部浏览陈寅恪和商承祚的藏书,到古籍所听整理者介绍《全粤诗》的编纂经过。向达和陈翰笙诸多作品资料入藏北大图书馆,研究者可得查阅便利,充分发挥珍贵文献的作用。李劼人、李一氓两位川籍作家学者的文库落户四川省图书馆,两万余册名家藏书作为优秀文化资源惠及民众。英国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一书西方中心视角尽人皆知,经中文译者范景中先生牵线,其身后藏书入主中国美术学院,也算是矫平生偏见,对东方艺术最后的关注吧。北京国图宾馆、南京凤凰台饭店,宾客在走廊和房间饱览藏书,择善而从,开卷开心,曾住曾读的经历,终不敢忘。“一书一城”活动中,哈尔滨和拉萨分别推荐迟子建、阿来的小说,东北、西南边陲重镇建设文化的自信卓识,引来歆羡。

知之好之,好之乐之;“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孔孟先贤的哲思点拨,堪称知书懂书者的入门锁钥。书与人互相塑造,“各成其才,而同归于善”。“书,就是两个相爱的人的故事”,作家杜拉斯礼赞人寻书的浪漫。“领现在可行之乐,补平生未读之书”,林语堂的联语让读书与行乐前后相伴。文章传子弟,书札答公卿,品经典三昧,明道理,得怡悦,广散播,阅读精神奥义大矣哉。

法国巴亚德教授提倡书籍保持其自身模糊性,“阅读不一定都是有益的”“阅读的首要任务就是不读”。德国小说《批评家之死》中那位坚持非此即彼原则的批评家,说得更为决绝:“书嘛,不是好就是坏,说别的,就是腐败。”《书目答问》也早有告诫,“读者不知要领,劳而无功”。面对林林总总的图书,张望,梦想,有所思,有所念,清代学者王鸣盛谈及读书感受时,曾以“目轮火爆、肩山石压”来形容积累过程中的艰辛,砥砺磨练,“时或得知,瞿然而喜”,才能有所得,有所成。读书求解,绝非想必如此,理所当然,欲速则不达,“学不可以骤几”,展读共话衷曲,倾诉识得人心。诗人马拉美称阅读为手术,阅读即同时删除、完成作品的过程。歌德坦言直到晚年方才学会如何看书,他推崇以批判的眼光接近作者精髓,特别感兴趣的书,每个人都有责任弄清其独特内容,这些内容与我们自身内在特质有什么关系,我们能达到怎样的兴奋度,取得什么收获?连续的诘问,意在摘掉有色眼镜,清除偏见腐蚀,回归常识,面向真理,志在用益,静心耐性,重新阅读。

刘苏里与贝克对谈全球化和风险社会,章百家与傅高义纵论改革开放,考量反思式导读使展示收集书籍的过程陡然添加分量。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原所长刘庆柱解说丝绸之路来龙去脉,中国美术馆吴为山馆长缕析雕塑的意义,上海翻译家协会会长谭利华评点《新日汉词典》和《辞海》编纂,会交启谈,聆听讲座,继而回溯相关一手原典全本,赏析奇文疑义,字里行间的创见自然走近了你我。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曲道奎畅想智能创造,激发大学生创业者勇于挑战自己。主编文学最佳年选20年的王蒙,直言多样性价值的不断生成,创作者于是乎顿悟高原高峰间不息的互动节律。好书不只是一种表述想象,还应该是现场的对话交流。直觉——诠释——历史性的接受,切己去体会,虚心可明察,精思审视,理想阅读视野当随时代,“每个人都是他那时代的产儿”。仰沾时雨之化,滋养我们成为读者与作者的时代,读者作者合作,再佐以学术批评,出版物进步与完美之道指日可待。郁郁乎盛文新时代新生活,居中,裹挟激励;处身,喜乐充盈。

放言侃谈的装点,落笔为文的实用,忖思琢磨的探究,阅读赋予的力量不可胜数。美好读书的愿景如何发现判别?一位30多年的同学耽于书卷,淹通深造,传承心得:由文字到文章终归文气,感受体温,领悟见解,于盛迂抑扬间鉴古观今。阅读之病又该如何规避呢?多、寡、易、止,《礼记•学记》如此概括学习四大失误,读书人小心谨防这些困扰迷惑吧。阅读毕竟永无定案,遍布迷津,满贮可能,始终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