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矩阵

官方微信

扫码订阅

扫码开票

杂志内容

北京历史上的冰上运动

作者简介:

爱新觉罗·溥仕,教育工作者,著有《平淡天真——我的父亲爱新觉罗·载涛》。其父载涛为清代军咨府大臣,1950年被毛泽东主席委任为解放军炮兵司令部马政局顾问,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后任北京市民委副主任。

提到什刹海,总有道不完的情缘、看不够的景色、诉不穷的回忆、说不尽的故事…… 

北风习习,时常想起儿时在什刹海上溜冰。想起茬琴拔份儿远去的发小,从二环里到二环外……一切的一切都在,萦萦绕绕挥挥洒洒,惊惊诧诧幻幻化化。唯一挥之不去的,是那一缕缕一簇簇,与什刹海的情缘佳话……什刹海的四季总是令人流连忘返,而冬日的什刹海更是有其独特的魅力。

“什刹冰雪十三绝”,顾名思义,即诞生于西城区什刹海地区,近年来,通过西城区体育局及民间组织的共同努力,在什刹海地区复兴起来。包括 “冰蹴球”“冰嬉”“冰上龙舟”“银锭桥溜冰”等在内的传统冰雪项目背后有许许多多有趣的故事,就请“老金”给大家讲一讲。


冰蹴球

冰蹴球是民族体育项目,来源于历史上什刹海冰上的“蹋鞠”游戏。蹋鞠冰蹴球是现代民族体育项目,蹋鞠又名“踢球”,在北京有悠久的历史,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自古就受到来京国际友人的注意。经过现代体育竞赛角度的研究和整理,制定了比较完备的规则,形成了现在展现在大家面前的冰蹴球项目。

蹴球,原称踢石球,是古代蹴鞠的一种形式。蹴鞠,古时称“蹋鞠”,又名“蹴鞠戏”,在《轩辕皇帝传》中就有“黄帝令作蹴鞠之注,以练武干”一说。这种游戏早年间起源于在冰上取冰的劳动人民,他们在凿冰时把小块儿的冰用脚踩住,滑向远处。后来发展到冰上比赛运动,这种运动也逐渐演变成为“冰蹴鞠”。

据史料记载,早在战国时期,民间就流行娱乐性的蹴鞠游戏,而从汉代开始又成为兵家练兵之法,宋代出现了蹴鞠组织与蹴鞠艺人,清代开始流行冰上阅兵蹴鞠。


11111.jpg

国际奥委会官员在听讲解“冰蹴球”


踢石球是北方的游戏,南方没有这种玩法。清代崔灏的《通俗编》卷三十一说:“今小儿搏土为丸,置其一以为标,足蹴他丸击之,或用瓦球,或用胡桃,率以击中为胜。”《燕京岁时记》记踢石球时一说:“亦蹴鞠之类也。”

乾隆皇帝有位九格格,长相漂亮,聪明伶俐。乾隆老来得女,对她十分宠爱。九格格一生下来右手就呈半握拳状,一直伸不开,所以大家称她为“佛手公主”。当她看到宫中姐妹兴高采烈地玩嘎拉哈,自己却因“佛手”而无法参与时,心中闷闷不乐。小格格不悦,老父亲心中很是焦急,遂命内务府大臣海望想办法让九格格开心起来。海望到民间察访,发现“踢石球”运动用脚不用手,正适合九格格娱戏,便报知乾隆。得到乾隆恩准后,宫内太监就陪着九格格踢石球了。九格格后来嫁给权臣兆惠的儿子札兰泰,家住什刹海畔大翔凤胡同,于是把踢石球的游戏带到了什刹海。直到清朝末年,醇亲王府还保留着这一娱乐活动。

北京的蹋鞠活动一年四季都有,尤以冬季大寒时节什刹海的冰上活动最有特色。清康熙年间的李声振在《百戏竹枝词》中的一首诗中写到:“蹋鞠场中浪荡争,一时捷足趁坚冰。铁球多似皮球踢,何不金丸逐九陵。”作者在注释中说:“蹋鞠,俗名踢球,置二铁丸。更相蹋墩,以能互击为胜,无赖戏也。恒于冬月,冰上逐之。”

上世纪80年代,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协会对北京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搜索整理,金友之先生讲述了他所见到的当年醇亲王府太监蹋鞠的情景,完颜佐贤、金启孮等老人介绍了蹋鞠的技法和规则。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协会挖掘、整理后,定名为“蹴球”,成为全国民族运动会的正式比赛项目。“踢冰核儿”则经什刹海民俗协会挖掘、整理,定型为“冰蹴球”,并在2015年1月20日举行的“北京什刹海冰雪体育文化节”上进行了展示,得到国内外60余家媒体的宣传报道,助力北京、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


冰嬉

冰嬉指的是一种比较传统的冰上体育活动,其由来甚早,但具体是何时发明的,尚无确切考证,不过在宋代就有冰嬉的记载。冰嬉在元明时期初见规模,至清代大盛。

地白风色寒,冰合不闻涟。太液百丈冰,池中见底清。

天命三年(1618年),太祖颁训练兵法书。清王朝入关后,清廷将冰上阅兵式“冰嬉”定为八旗部队的军事训练内容之一。“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天命八年(1623年)努尔哈赤在太子河举行首次冰上阅兵式,场面着实壮观。至此,每年冬季,在京城的北海、南海等地开始冬训冰嬉,接受皇帝检阅。

天命十年乙丑春正月初二(1625年2月8日),努尔哈赤在辽阳太子河的冰面上举办了一场“运动会”。

这场别开生面的“运动会”,一共设两个比赛项目:第一项是冰上踢球。这是一项男子运动,“运动员”是满族和蒙古族的贝勒及其侍从,比赛内容是满族传统的“踢行头”,比赛共进行两场。第二项是女子跑冰。抢球之后,努尔哈赤和众福晋在冰场的中央坐定,“运动员”从左右两侧等距离向中央奔跑。比赛分三组,对优胜者进行特别奖励,参与者也人人有奖。这场冰上运动会对于后来冰嬉制度的建立影响深远,是冰嬉盛典的雏形。

如今每年冬季,在北海公园的太液池冰场,除了市民参与冰嬉娱乐外,都会举行“冰嬉”表演,再现皇家冰嬉的盛况,可谓“一片冰嬉在(太)液池”。

清代皇家冰嬉大典的活动项目繁杂,每个时期的项目也不尽相同。冰嬉大典产生初期,活动项目比较单一,只有比速度、抢球,但随着冰嬉大典的发展,活动项目的种类也不断增多。乾隆时期冰嬉大典发展到高峰,活动项目更加丰富,颇具代表性。

抢等,类似于现在的速度滑冰,“冰上滑擦者,所着之履皆有铁齿,流行冰上,如星驰电掣,争先夺标取胜”。抢等是速度竞技,不计时,先到达终点者为胜。

抢球,类似于现在的橄榄球,是一项集体性的冰上项目,由多人参加,分为两队。抢球不允许用脚踢,只能用手抢夺投掷。


摄影  许长庆.jpg

摄影/许长庆


转龙射球,是把射箭技术融入到冰嬉活动中的一个项目,也是集体编队、多人参加的冰嬉活动。转龙射球,八旗均派人参加,八旗各出一队,共八队。参加转龙射球的各支队伍按旗色顺序相接,在规定的冰道上滑行,在滑行中,表演前后转、平衡等动作,其他弓矢兵则负责射中天球或地球。转龙射球将弓矢射箭与滑冰相结合,大大提高了两者的难度,对射箭和滑冰的技术要求都极高,正可谓“太液冻初坚,冰嬉对对连。弯弧兼肄武,仰射采球圆”。乾隆在其诗中也注解:“射球兵丁160名,幼童40名,俱服马褂背小旗,按八旗各色以次走冰较射、陈伎。”通过《冰嬉图》可以直观地看出转龙射球的水平之高、规模之大。

摆山子,是一个集体滑冰项目,由百名擅长滑冰的兵士参与。这些兵士被分为两队,分站两排,头戴朱缨,项佩貂尾,身着五色战裙,脚系威武铃。摆山子有固定的行进路线,冰鞋大臣令旗一挥,响炮一鸣,众将士各循花纹内两线之隙地,按固定的路线前行。在领队(即冰鞋大臣)的指挥下,众人动作整齐划一,一人左转,众人皆左转;一人向后翻身,众人皆向后翻身,一同伸腿张臂。摆山子体现了清代皇家冰嬉大典表演者技艺的高超,近百名将士在一人的指挥下,沿固定路线,整齐划一地完成一系列高难度的动作,如“燕子戏水”“凤凰展翅”“白虎摆尾”等,其技术之高和训练之难可想而知。

花样滑冰,表演人数不固定,表现形式灵活多样,集娱乐和竞技于一体,观赏性强,深受帝后喜爱。乾隆时期,产生了许多擅长花样滑冰的表演者,他们吸收了武术、杂技的技巧,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绝技。花样滑冰无论是参加比赛的人还是观看比赛的人,都可以从中得到很多乐趣,因此广为流传。

清代皇家冰嬉大典在某些方面所达到的高度,令后世无法企及。清代统治者十分重视皇家冰嬉大典,为其制定了严密、完整的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参加人员的选拔、表演物品的发放、表演后的奖赏,甚至是大典的活动项目都经过精心设计。冰嬉大典在清代具有肄武的意味,所表演的项目也有不同的深意——有的项目可以增强将士的身体素质,有的项目训练其配合、协调能力,有的项目训练其灵活性,有的项目训练射箭技艺,各不相同,可见皇家冰嬉大典在清代深受统治者的重视。


冰木射

冰木射又叫“十五柱球”,是唐代创造的一种球的玩法,是按照人数轮流进行的一种集体性的室内球类游戏活动。它类似于地滚球,以球击打木柱,其法为置瓶状木柱于地,十根红柱、五根黑柱,十五根木柱上还刻有不同的字,以示褒贬,分输赢。参加者抛滚木球以击柱,中红柱者为胜,中黑柱者为负,并有赏罚。近些年,通过一些民间志愿人士的多方努力,将此项目搬到了冰面上,形成了现代的冰上传统体育项目冰木射。

木射是一种很特别的球类活动,唐人陆秉曾为此专门著《木射图》一书,对这一活动作了十分详备的介绍,可惜此书已经失传了。至宋朝时,时人晁公武读到此书,因而在他的《郡斋读书志》中对《木射图》作了简短的解题,为我们留下了关于木射的较为形象的描述。此文大意是说,用木削成笋形,作靶子,上缩下扩底平,立起来不易翻倒,总计十五根。这十五根木笋分为两大类:一类通体涂成红色,分别刻上仁、义、礼、智、信、温、良、恭 、俭、让等字,共十根;另一类涂成黑色,分别刻以慢、傲、佞、贪、滥等字,共五根。活动时,将十五根木笋立在平坦的场地一端,投抛者在另一端,用木球去击打另一端的木笋,以击中朱色木笋者为胜,以击中墨色木笋者为负,最后看谁击倒的朱色木笋多,谁就是终胜者。

摄影 许长庆.jpg

摄影/许长庆


木笋上所刻的十五个字,是封建伦理道德对人臧否的基本准则,汉儒董仲舒提出“五常”,即以仁、义、礼、智、信为重要的道德规范。唐代韩愈把“五常”视为“五德”,认为五德是一个人先天就有的,并由此把人自然地分为上中下三品,品是不能改变的。而十五柱球就反映出唐代以韩愈为代表的伦理观,即把“五德”扩充为十,并在其对立面上寻出五个字,以分优劣、存褒贬。

中国的木射,很有可能是古击壤在唐代的演变,而从其比赛的形式与规则分析,在某些方面又与西方的保龄球有些相似。


冰捶丸

冰捶丸,顾名思义,捶者打也,丸者球也,冰捶丸也称“步击”,为古代球类游戏之一。在旷地上画出一尺见方为球基,离球基数十至百步远处,作若干球窝,旁树彩旗。游戏者轮流持下端弯曲的木棍从球基击球入球窝而决胜负。这种游戏流行于宋、辽、金、元四朝,由步打球演化而来,可分为5对5团体赛(先胜三人结束)、3对3团体赛(先胜两人结束),运动员将丸放于基内进行初击,根据首次落点进行后续击丸;入窝权数少者或先积两分者胜;回合闭,一人入窝,余者皆输;同一回合,两者皆入窝,比一次初击定胜负。

捶丸和现代高尔夫球非常近似,它由击球的“步击”(类似现如今的曲棍球)发展而来。捶丸使用和高尔夫球杖很相似的呈L状的球杖,玩法也相似:用有曲头的木杖击打硬木制小球,以击球入穴数来决定胜负。清军入关后,兴起了一些新的体育活动,捶丸便从史籍中销声匿迹了。元初有人著《丸经》一书,详尽地总结了捶丸的历史、用具、场地及比赛规则等,流传至今,并证明了捶丸早于高尔夫球出现。

微信图片_20210924142800.jpg

本文作者讲解冰蹴球


捶丸盛行的年代,上至皇帝大臣,下至三教九流,皆乐此不疲。

当时,连儿童也非常喜爱捶丸。如北宋官吏膝甫,幼时“爱击捶丸”,他舅父范仲淹“每戒之不听”。捶丸发展至明代,已经远不如前代那样普及,不过直到明代中期,捶丸尚未绝迹。明万历年间周履靖重刻《丸经》时曾作《跋》附于卷后,有云:“予壮游都邑间,好事者多好捶丸。”尽管如此,明代个别皇帝还是雅好此道,遂将捶丸引入宫中。

捶丸也是明代士大夫阶层的休闲娱乐活动,明人李诩所著《戒庵老人漫谈》中的“供闲选胜各八”,就是在供人休闲娱乐的活动中各有八种妙招,象棋是“八捷”,围棋是“八势”,捶丸则是“八巧”。这“八巧”是指:“卧棒斜插花,沿尾斜插花,后橛掀过前,前橛翻过后,背身正棒,两肩基儿,雁点头,背身倒卷帘。”这八种巧势均见于《丸经》。捶丸打法的名目很多,但是明人认为最巧妙的打法有八种,由此可知明代士大夫阶层喜爱捶丸活动,并能体会出其中的巧妙。

由于捶丸的活动量不是很大,又能“收其放心,养其血脉,怡怿乎精神” (《丸经•序》),因此也是妇女喜好的休闲娱乐活动之一。《仕女图》中三个贵族妇女高髻盛妆,各手执杓棒准备击球,中间有一窝,身后有两婢女侍立,各执备用的球棒,但无革囊和提篮,而且球棒形状和贵妇人手中所执球棒相同。可以看出,捶丸是明代富贵人家妇女的消闲娱乐活动之一。

捶丸运动经过了宋辽金元以至明代的发展后,逐渐走下坡,于清代趋向衰落,所见的仅是盛行于妇女、儿童间简单的游戏。

由上我们可以看到,作为中华古代传统体育的一项重要形式——捶丸,它玩法的制度化、规则的科学化和比赛的正规化,在中国古代体育史乃至世界古代体育史上,都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

近些年,经过西城区一些民间组织的努力整理改良,传统捶丸运动在冬季的什刹海地区逐渐开展,形成了现在冰捶丸的雏形。


冰龙舟

冰龙舟是传统龙舟运动的创新和延伸,既保留了传统龙舟运动的技巧与竞技性,又打破了龙舟的季节局限性,是一项融合竞技性、团队性、娱乐性的全新的冰上运动。

说到冰上龙舟,还是让很多人感到陌生的一个项目。多个“冰车”串联起来辅以装饰,形成了冰上龙舟的雏形。给龙舟安装上冰刀,这是一种形象的说法,因为要在冰面上进行滑行,冰上龙舟除了要在龙舟底部加装滑行装置外,还配有制动装置。

载12人的冰上龙舟总长约8.35米,总重量在155公斤左右。冰钎的功能相当于水上龙舟的船桨,使用时,通过冰钎抓地推动龙舟向前滑行。冰上龙舟项目的竞赛规则参照了传统的水上龙舟,项目设置相对简单,以直道竞速为主。

冰龙舟更具速度与激情。该项运动对场地器材的要求不高,兼具竞技性、趣味性和安全性。


冰陀螺

抽懒懒婆(抽汉奸、陀螺),是孩子们冬天在冰上玩的最多的游戏。光滑的冰面上,一鞭子下去,懒懒婆能旋转好半天。孩子们在冰面上还有时玩“过界”,也就是看谁一鞭子能抽过规定的界限。

后门桥是漕运连接京杭大运河最后的水匣,到了明朝时尽管多次疏通河道,还是把这条重要的水系废弃了,昔日热热闹闹的终点码头逐渐落下帷幕。后门桥是“前朝后市”唯一的一座汉白玉石桥,桥下趴着的石兽在这里默默注视了800年。

冰陀螺,是在北方孩子们中非常流行的一种玩具。冰陀螺上端平面,下端尖形,或镶铁珠,玩时用鞭绳缠绕陀螺,猛然用力往上拉,使它在地面上旋转(也可用双手使其旋转),并不断抽打使它持续旋转。若在上端平面涂上颜色或彩纸,旋转时既好看又有趣。

当天寒地冻,河道都结冰的时候,孩子们就会带着自己的冰陀螺去冰面上比赛,把冰陀螺垂直扔下,尖的一面朝下,由于力学结构,冰陀螺接触冰面后会迅速弹起,等待在后面的孩子会用另一根普通木棍,迅速地横向猛击冰陀螺,使它飞远。在一定的距离内,用时最短的获胜。在物资匮乏的年代,许多孩子会相聚在冰面上,用冰陀螺进行一次比赛,胜利者将会获得对方的柴火。


银锭桥溜冰

北京小燕京八景之一“银锭观山”,桥东是什刹海前海,桥西是什刹海后海。遥想当年“银锭观山水倒流”的漕运大船,源源不断从此桥开往西海的终点码头,场面是何等气派。冬季到了,附近的达官贵人以及平民百姓穿着冰鞋从桥下滑过,心情是何等的惬意。景儿还是那个景儿,物是人非,昔日春夏秋冬的前朝后市繁华景象,仿佛还是昨日。

说起北京的冬天,滑冰最有特色,令人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什刹海冰场。《梦开始的地方》《血色浪漫》等电视剧的男女主人公都是从什刹海冰场相识、相知到相爱的。民国年间作家金受申笔下的什刹海是这样的:“冬天的护城河、什刹海,岸旁常放着许多冰床招揽乘客,在新年正月,坐着冰床,驰骋冰上,虽不用足溜,也很有意思。”

金受申对老北京滑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在《老北京的生活》还说:“民间的溜冰,只在鞋上绑一木板,板上安两根大铁条,平民的冰鞋,便已完成,甚至穿着老头乐的毛窝,也可一逞雄姿。有人要表演他的长跑,便脚上绑上木板,由朝阳门起,顺着通惠河,立刻溜到通州,买上几个糖火烧,来上一罐酱豆腐,马上回京。”

1949年后,什刹海冰场依然是老幼咸集。2014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访北京雨儿胡同时,提起冬天放学后在什刹海滑冰的往事:“小时候就住这片,经常是放学回家一撂下书包就上什刹海滑冰。”

上世纪60年代,什刹海体校速滑班的学员们就在什刹海冰场进行训练,这些学员们穿的是当时最时尚、最惹眼的“跑刀”。那时候,北京人穿冰鞋,讲究的是“天津的鞋,黑龙的刀”,一双鞋三四十块,在当时算是高消费,冰场上的小孩哪儿买得起,都是几个“发小”共用一双。

每年冬季什刹海结冰后,都会在前海开办冰场,拥有较高的声誉,在推动北京群众业余体育活动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什刹海风景区的游客人数不断增加,景区影响日益扩大。冰场分为冰车区、滑冰区等,方便各类游人的各种需求,为什刹海风景区增添了独特的韵味。